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被回孃家的大姑姐氣哭,婆婆:多大點事,動不動就哭,真晦氣

簡介就因為這點事,姑姐說我心眼多,故意送衣服又要回去是在暗示她不能在孃家常住,這天寒地凍的她帶著孩子沒地方去,那邊也不來接她,我一個外來的媳婦還使心眼攆她走

外人在家裡哭有什麼影響

被回孃家的大姑姐氣哭,婆婆:多大點事,動不動就哭,真晦氣

文/唯晨

有時候家庭就像是個大考場,生活在同一個家庭中的人或多或少都要經歷來自生活的考驗。

有的人聰明堅強,能在遇到難題的時候輕鬆化解且不慌亂,有的人則相對實在,面對為難不僅手忙腳亂還哭作一團。

要說這最難的一道坎莫過於婆婆和兒媳之間的相互不理解,由於婆媳之間不僅從年齡上是兩代人,思想自然充滿分歧,而且從情感上更是沒有交集,全靠面子維持,所以這兩個人之間最容易發生矛盾,衝突起來當真是半點緩衝的餘地都沒有。

人心終究是偏長的,莫說隔著血緣,就算是一母同胞,其父母也難做到完全公平。在婆婆對兒媳和自己子女的態度上很容易體現出內外之分,生活中大多數人是護短的,這並不是說誰故意為之,護短總是發生在無意之中,畢竟那是真情的流露,第一反應的體現。

唯晨的一個讀者就遭遇了類似情感上的不公,訴說只是為了讓心情透透氣,生活依舊要繼續,為了方便理解,下面以第一人稱對事情的經過進行講述,希望作為看客的我們能從別人的生活中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被回孃家的大姑姐氣哭,婆婆:多大點事,動不動就哭,真晦氣

自從聽說今年是幾十年不遇的寒冬後我就趕在天冷之前給家裡每個人都置辦了一身超厚的睡衣睡褲,往年街上賣的那幾款都比較薄,雖然還能穿,但畢竟不如新買的暖和。

家裡就公婆和我們一家總共五口人,這棉衣自然也只准備了五套。厚衣服不好洗,所以我特意挑了耐髒的深色。

天氣說變就變,雖說還沒正式下大雪,但早上都是結冰的,我們住在村裡不像城裡有暖氣,取暖全靠燒電,不是冷的受不住了誰也不捨得一直開著空調取暖。

婆家有個不常回來的大姑姐,每年到了冬夏幾乎都不走動,我們這條件差,不像她婆家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屋子是樓房,要是不下樓那可真是腳上丁點土都沾不到。

但是上週她突然帶著侄子回來了,聽說是姐夫的錯,她沒跟我說,我也不好打聽,總歸是鬧得挺嚴重,趕到年底非要離婚。

雖然她不說我也清楚姑姐這是受了委屈了,出於同情我每天都變著花樣做菜,希望她能感受到孃家的溫暖。

被回孃家的大姑姐氣哭,婆婆:多大點事,動不動就哭,真晦氣

讓我沒想到的是,大姑姐的回孃家讓我徹底看清了自己在這個家裡的地位。她是個嫁出去的姑娘又攤上了事,情緒不好我能理解,但我婆婆的反應就讓我想不明白了。

姑姐因為鬧離婚整天拉著臉,或許是突然住回來不習慣,或許是心裡有事鬧得慌,總歸情緒不穩定還是能理解的,我就想不明白婆婆那是跟著裹個什麼亂。

天冷下來後我怕姑姐住不慣沒暖氣的屋子就把我新買的那一套厚睡衣拿給她,當初她什麼都沒說,擱下後從沒穿過,我想著可能是嫌質量不好,或者花色太土,既然穿不慣總不能浪費,我還拿回來穿吧。

就因為這點事,姑姐說我心眼多,故意送衣服又要回去是在暗示她不能在孃家常住,這天寒地凍的她帶著孩子沒地方去,那邊也不來接她,我一個外來的媳婦還使心眼攆她走。

要是誤會別的事情,我也就不糾講了,誤會我攆她走,可真是冤枉的很,因為這個事我跟大姑姐吵了一架,她說:“你要是真心送棉衣,怎麼給大人不給小孩?給都給了隔幾天還要回去。”

這一點我是真沒想到,畢竟家裡就一套小孩的厚棉衣是給我閨女買的,雖然顏色不鮮豔也能給外甥穿,但我是真沒想過把閨女的衣服給他,將心比心誰願意讓自己孩子受凍呢。

被回孃家的大姑姐氣哭,婆婆:多大點事,動不動就哭,真晦氣

我是本著解釋的心情去找她說的,也不知道怎麼的就吵了起來,她說話是真難聽,到最後竟然攆我們娘倆回孃家,無論那是口不擇言說氣話還是怎麼回事,任誰聽了都會難受,想想她住回來這段時間的種種,我氣得坐在當院哭。

吵架的時候老公和公公都不在家,婆婆在裡屋聽到了也不吱聲,直到我在當院哭,引來了鄰居,她才出來叫大姑姐住嘴。

鄰居不清楚怎麼回事,天氣又冷,兩個嬸子勸了幾句就走了。

人家前腳剛走,婆婆後腳就從姑姐那屋出來,壓低聲音撇著嘴衝我說了一句:“多大點事?動不動就哭,真晦氣。”

我知道家醜不可外揚,叫人聽去了看笑話。但哭都哭過了,況且真說出去擺理也不能全怨我,婆婆竟然不讓她閨女認錯,反倒怨我在家裡哭鬧撒潑。

你說我攤上這個事,是不是正應了那句話:狗不能喂太飽,人不能對太好。

被回孃家的大姑姐氣哭,婆婆:多大點事,動不動就哭,真晦氣

唯晨的話

不得不說人與人之間不是一味地示好就能友好相處的,古人云:“升米養恩,鬥米養仇。”好到極端便成了理所當然,甚至還會導致對方的貪得無厭。

在一個家庭中,關係的相處更是要嚴格把握一個度,說白了就是要有界限感,不該管的事不管,滿心好意地插手,指不定會給自己招來怎樣的糟心事。

那些能長久維持的親情,多半是隔著距離的,成家後的子女和父母住在一起本就容易因為生活習慣和思想差異而生出矛盾,能勉強維持住面子上的過得去已經實屬不易,若與此同時再加進來一方的親戚,勢必會讓另一方在生活上更為難。

案例中的婆媳之間雖然沒有發生正面衝突,卻在心裡已經生出了無法消退的厭惡,這種情緒就像在生活中埋下了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將其引爆。

很明顯,這家的矛盾完全來自大姑姐,但弟媳更恨的卻是婆婆,一方面是當事人自己的拎不清,姑姐回孃家,自己代入感不該那麼強,另一方面是婆婆無知,兒媳跟女兒吵架,無論如何都不該雙標護短。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援,喜歡請關注唯晨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