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耳石症嚴重嗎 該如何治療及預防耳石症

簡介2、手術治療耳石病誘發眩暈症狀的主要原因在於囊斑脫落的耳石隨著頭位的運動而撞擊半規管,而後產生刺激傳至前庭中樞產生的位置感錯覺

耳石症不治療有危險嗎

提到耳石症,可能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表示完全沒有聽說過。耳石症雖然聽上去很陌生,但是它的發病率卻是極高的。今天小編來詳細給大家介紹一下耳石症。那麼,耳石症的症狀表現有哪些呢?耳石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該如何有效預防耳石症的發生呢?哪些人群最有可能患有耳石症呢?接下來咱們一起來從下文中尋找答案吧!

耳石症也叫做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指的是頭部迅速運動到某一特定的頭部位置的時候出現的短暫性的、陣發性的眩暈和眼震。一般來說,正常情況下,當一些致病的因素導致耳石脫離,而這些脫離的耳石就會在內耳處,也就是內淋巴的液體中游動。當人體的頭部位置發生變化的時候,這些半規管亦隨之發生位置變化,沉伏的耳石就會隨著液體的流動而運動,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致機體發生強烈性眩暈,時間一般較短,數秒至數分鐘,可週期性加重或緩解。病程時間長短不一。

耳石症的症狀表現

耳石症多見於40~60歲成人,女性多見。Harrison1975年報告365例中,60%病因不明。1921年Barany曾首次報告1例27歲女患者,頭轉向右側即出現眩暈症狀,認為是橢圓囊病變表現。Schuknecht1962年病理檢查3例橢圓囊、球囊和壺腹嵴頂感覺上皮正常,只有後半規管壺腹嵴有嗜鹼性顆粒沉著,可能是產生重力刺激敏感的誘因,故稱為壺腹嵴頂耳石症。

曾證實在後半規管壺腹嵴內有顆粒狀嗜鹼性物質,嵴頂的沉澱物嵴頂沉石症可能是來源於耳石的一種碳酸鈣結晶,正常時植入在內耳的球囊和橢圓囊斑上。橢圓囊耳石膜的自發性蛻變,迷路震盪,中耳炎,耳部手術和前庭動脈前支阻塞等,可能是與發病有關的病因學因素。

良性的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可以發生在患者向一耳或另一耳側臥,或當頭往後仰向上看時。眼震的發生也是如此,但是沒有耳聾或者是耳鳴等情況伴隨。一般情況下,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可以在幾個星期或者是幾個月之內就消退的,但是也有可能在數月或者是數年後復發。

體徵

1、發病突然

症狀的發生常與某種頭位或體位活動有關。激發頭位患耳向下時出現眩暈症狀,眼震發生於頭位變化後3-10s之內,眩暈則常持續於60s之內,可伴噁心及嘔吐。

耳石症常見的治療方法

耳石病也稱體位性眩暈、位置性眩暈或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人類之所以能夠正常活動,是因為在雙側的耳內有調節身體平衡的器官。近來的病理學研究支援本病系無機質沉澱於後半規管壺腹,使後者對重力的敏感性增加所致。早期研究者認為此病是半規管病變,但鑑於眩暈由頭部的位置所誘發而非頭部的活動,後來認為系耳石器官的病變。

耳石病的常見的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和復位手法治療等,根據病情的不同其治療方法也不相同,患者在治療時還需選擇正規的醫院,對症治療。

1、保守治療

此症預後良好,可在一年左右不治自愈。個別長期不愈者可採用對症療法,如口服安定、谷維素藥物。亦可採用強迫體位鍛鍊,利用具有疲勞反應的特性,每日固定在誘發體位上進行長期鍛鍊,久之即可適應而不再有眩暈感。如眩暈嚴重,應用4%利多卡因、硫酸鏈黴素做鼓室內注射,可收良效。

2、手術治療

耳石病誘發眩暈症狀的主要原因在於囊斑脫落的耳石隨著頭位的運動而撞擊半規管,而後產生刺激傳至前庭中樞產生的位置感錯覺。因此,

其間

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即耳石漂移的流體動力學和耳石撞擊半規管產生神經衝動的傳導基礎。根據這種推論,可以將BPPV的手術治療分為流體動力學和神經阻斷兩類,前者包括半規管阻塞術,後者為單孔神經或 前庭神經切斷術。

半規管阻塞術正常情況下,半規管的內淋巴液處於膜迷路內,能夠隨著頭部的運動而沿管腔的軸線發生流動,這種流動衝擊壺腹端的嵴帽偏斜形成半規管感受器的刺激。由於膜性半規管位於骨半管內,所處的空間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時,內淋巴液具有不可壓縮的物理特徵,因此,半規管內淋巴液的流動必須形成流體的迴圈。

假如半規管存在阻塞的話,頭部的運動就不能夠形成有效的流動,感受器也難以得到足夠的刺激產生神經訊號。根據這個原理,我們採用手術方法造成BPPV責任半規管的阻塞以破壞內淋巴液的有效流動,能夠有效緩解這類患者的眩暈症狀。

3、復位手法治療

耳石症雖然痛苦,但是現在已經有了很好的治療方法。該方法不需服藥,效果奇特,可以說是立竿見影。這種治療方法叫做“手法復位治療”。

該療法的有效率為71%~92%。管石復位法主要用於後半規管和上半規管BPPV的治療,透過手法使患者變換5個位置,從而使後半規管和上半規管的管石碎片透過總腳進入橢圓囊。雖然本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但一般要經過數週或數月甚至數年症狀才能緩解,發作期可伴噁心、嘔吐,但一般無聽力障礙、耳鳴等症狀,無中樞神經症狀及體徵,緩解 期可無任何不適。而予手法復位治療後,大部分患者耳石復位成功後症狀隨即消失,快速為患者解除眩暈所帶來的痛苦。

因此,出現眩暈症狀的患者應首選神經內科就診,排除其他急需處理的危重疾病,如腦出血、腦梗死、腦腫瘤等。如確診耳石症可接受手法復位治療。但由於目前許多神經內科醫生對該病認識不足,極容易被當作“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頸椎病”,即使被介紹到耳鼻喉科,也容易被基層醫院或者大醫院的年輕醫生誤診為“梅尼爾病”。有人多個醫院奔波,前後花費好幾萬也沒有獲得確診。

其實耳石症能佔到日常門診眩暈病人的30-50%,而誤診率很高,目前醫學界尤其是神經內科醫生應當加強耳石症的教育。

耳石症手法復位一般一次見效,個別患者需要多次復位才能治癒。一般門診治療即可,個別需住院多次復位。患者復位時會誘發眩暈,偶爾會發生嘔吐(需有家屬陪同),但一般持續時間短暫,無明顯不良後果。復位成功後需休息半小時後再離開,並禁忌開車。復位後三天內最好避免平臥。建議睡硬板床,用蕎麥皮枕頭。

目前有部分醫院的神經內科和耳鼻喉科可行該項治療。外地患者如果當地未能確診,或者確診後不能正確復位,也可聯絡到大醫院診治。

嚴重頸椎病、頸椎外傷、頸部動脈夾層、嚴重心臟病的患者需謹慎治療以防止病情加重。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耳石症手法復位看似簡單,但是必須由經驗豐富的醫生操作,患者不宜自行復位,以免發生危險。

耳石症本身藥物治療不能阻止眩暈發作。但是有的老年患者合併腦血管病可能需要同時給予輸液治療。有的患者合併焦慮、抑鬱、失眠或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需要給予相應藥物治療,防止耳石症復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