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大觀園什麼樣?清代畫家畫了一幅大觀園鳥瞰圖,全面呈現它的美景

簡介畫家又隨著賈政、賈寶玉父子的遊覽腳步一一描繪了十一幅圖畫,加上《大觀園鳥瞰圖》一共十二幅,也算對應了金陵十二釵

鳥瞰圖是什麼意思

孫溫手繪讀紅樓|第79講

秦可卿一家三口之死,對應著賈家“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賈元春晉升賢德妃,省親大觀園的盛事接踵而至。越發顯得小人物的命運不值一提,以及富貴繁華的張揚得意。

試問那時的賈家誰還想著曾經賈母心中重孫子媳婦第一得意的秦可卿,以及那一門小小的姻親之家?只有賈寶玉真心為他們傷心,到底人死不能復生,悲傷也不能長久。

大觀園終於修好,這一天等來了“大觀園試才題對額”的日子

大觀園什麼樣?清代畫家畫了一幅大觀園鳥瞰圖,全面呈現它的美景

清代畫家孫溫繪製了一整幅的《大觀園鳥瞰圖》,從天空視角由近及遠鋪陳了一個大觀園盛景,是作者心目中的大觀園。雖說不能百分百復刻曹雪芹筆下大觀園的形貌,但也代表了清代文人對當時園林建築的深刻理解,且很多景色描繪的也美輪美奐,令人歎為觀止。

《大觀園鳥瞰圖》,工工整整的呈現了大觀園的全部景色。但限於篇幅,很多細節不能一一呈現。畫家又隨著賈政、賈寶玉父子的遊覽腳步一一描繪了十一幅圖畫,加上《大觀園鳥瞰圖》一共十二幅,也算對應了金陵十二釵。

從整幅《大觀園鳥瞰圖》,很容易看出大觀園景緻絕美設計精巧,不怪賈寶玉住進去後,一時心滿意足“樂不思蜀”了。

具體園林繪畫方面的知識,本文不涉及,還是隨著賈寶玉的腳步,跟著圖畫,講講第十七回發生的那些故事。

大觀園什麼樣?清代畫家畫了一幅大觀園鳥瞰圖,全面呈現它的美景

(第十七回)遂命開門,只見迎門一帶翠嶂擋在前面。眾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賈政道:“非此一山,一進來園中所有之悉景入目中,則有何趣。”眾人道:“極是。非胸中大有邱壑,焉想及此。”說著,往前一望,見白石碐嶒,或如鬼怪,或如猛獸,縱橫拱立,上面苔蘚成斑,藤蘿掩映,其中微露羊腸小徑,賈政道:“我們就從此小徑游去,回來由那一邊出去,方可遍覽。”

入園第一個景色就是賈寶玉題的“曲徑通幽處”。這一處景色原本並無所謂。不過是一座高山,類似影壁牆的存在,遮擋了入園的視角,契合中式建築“隱”的精髓。也是方便以後“目不暇接”的小驚喜。

大觀園什麼樣?清代畫家畫了一幅大觀園鳥瞰圖,全面呈現它的美景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是書中賈政與賈寶玉父子的第二次接觸,也是最長時間的一次接觸。這一段描寫,有很多妙趣橫生故事。於賈政是考核兒子功課。於賈寶玉則是忐忑難安,卻也是一展才學之際。

賈寶玉厭惡讀書,並非不讀書。他厭惡的是“八股科舉”的死板文章。對詩詞歌賦、雜項百科卻多有涉獵。

之前教授他的老夫子們,整天“之乎者也”令他厭煩。以至於常常捉弄恩師(見第二回賈雨村說甄寶玉),結果氣跑了老師,再不來教,他還以為老師有事請假回家了呢?賈政聽說他要與秦鐘上學,氣得罵他:

大觀園什麼樣?清代畫家畫了一幅大觀園鳥瞰圖,全面呈現它的美景

(第九回)“你如果再提‘上學’兩個字,連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話,你竟頑你的去是正理。仔細站髒了我這地,靠髒了我的門!”

賈政恨鐵不成鋼,以至於對兒子無可奈何。但終究還是關心兒子課業,也會詢問私塾長賈寶玉的課業相關。

聽聞“寶玉專能對對聯,雖不喜讀書,偏倒有些歪才情似的”,這次遊覽大觀園需要題對額,有心一試賈寶玉,也有用寶玉慰藉賈元春離家入宮為賈家犧牲之心。

賈政在這裡的“老父親”心態,一定要多方品味,才知“不養兒不知父母心”的真諦。

大觀園什麼樣?清代畫家畫了一幅大觀園鳥瞰圖,全面呈現它的美景

(第十七回)寶玉道:“嘗聞古人有云:‘編新不如述舊,刻古終勝雕今。’況此處並非主山正景,原無可題之處,不過是探景一進步耳。莫如直書‘曲徑通幽處’這舊句舊詩在上,倒還大方氣派。”

不過,賈寶玉所題這處“曲徑通幽處”,妙在“白石碐嶒,或如鬼怪,或如猛獸,縱橫拱立,上面苔蘚成斑,藤蘿掩映,其中微露羊腸小徑……”

這處大觀園入園第一景色看似不過是點綴,如路邊一景容易忽略,其實也有深意。何嘗不是賈寶玉即將開啟的人生寫照?

他此時少年無憂無慮,幾年後賈家遭逢鉅變,那時的人生路,將倍加坎坷,全無坦途,都似這“曲徑”。那時的風險如怪石疊嶂,人心如魑魅魍魎,世態炎涼如洪水猛獸,豈不正是這“曲徑通幽處”的景緻?

大觀園什麼樣?清代畫家畫了一幅大觀園鳥瞰圖,全面呈現它的美景

可惜,賈寶玉的人生,並沒有“通幽”,而是走向了絕路。他最後拋下一切出家為僧,尋到林黛玉墳前守墓餘生時,已經不再是塵世間的賈寶玉,而是三生三世於一身的“情僧”。

曹雪芹妙在很多人情,以及書中道理,都寫在很小的不起眼的去處。這個入門第一景色“曲徑通幽處”,究竟是通向坦途還是舛途?對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

本文就到這裡,下回再說其他好景色!

文|君箋雅侃紅樓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程乙本·啟功校訂;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