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人勤春早,晉南農村70歲大爺種3畝葡萄,年收入二、三萬元

簡介丁大爺說,以前是先套上牛犁地,犁完地再搭上耱把地耱平,現在省事多了,前面用拖拉機犁地,後面把耱掛上,自己站在耱上面,一次過去,地犁好了也耱好了

古代耕地的農具叫什麼

人勤春早,晉南農村70歲大爺種3畝葡萄,年收入二、三萬元

近日天氣暖和,筆者騎行外出採風,雖然還是正月,可是已經有二月春風拂面的感覺,沿著幽靜的鄉間小道慢悠悠地騎著,聽見遠處傳來拖拉機的聲音,遠遠望去,排列齊整有序的葡萄地裡,一位老人駕駛著手扶拖拉機正在耕地。

人勤春早,晉南農村70歲大爺種3畝葡萄,年收入二、三萬元

站在地頭用長焦鏡頭拍攝老人家犁地,大聲的和老人家攀談,可是因拖拉機的聲音太大,老人家聽不清楚,抬起頭來說,等一下,到地頭再說。

人勤春早,晉南農村70歲大爺種3畝葡萄,年收入二、三萬元

聊天拉呱得知,老人家姓丁,今年平70歲,丁大爺說。自己老兩口種了3畝葡萄,一年能賣二三萬塊錢,今天趁著天氣好,到地裡給地鬆鬆土,除除草,在家閒著著急,農村人沒啥本事,把地侍弄好就行,種地要勤快,勤快了才能有好收成。

人勤春早,晉南農村70歲大爺種3畝葡萄,年收入二、三萬元

丁大爺把拖拉機開到地頭,筆者才看見,丁大爺腳下還踩著個藤條編制的長方形農具,詢問大爺得知,這個叫“耱”,犁、耬、耙、耱是過去家家戶戶必備的農具。

人勤春早,晉南農村70歲大爺種3畝葡萄,年收入二、三萬元

耱(mo),是北方農業生產中主要的農具之一,它用藤條和木框架手工編制而成,用來平整犁過的土地。使用時把耱平放在翻耕過的田地上,由牲畜拉著前進,操作者站立其上,或者用石塊放在上面,靠摩擦力碾碎土塊。據《齊民要術》記載,這種農具在黃河流域至少有兩千多年的使用歷史。

人勤春早,晉南農村70歲大爺種3畝葡萄,年收入二、三萬元

耱是用山上的硬雜木製作框架,再製作耱齒,耱齒用的材料也是從山上砍來的藤條,選擇直徑在10到20毫米,韌性較好的藤條砍下來,剪去多餘的雜枝,趁剛剛砍回來藤條還有水份,在碳火爐中烘烤至軟,編入框架之中,用藤條編制的耱耐磨有彈性,是平整土地的好農具。

人勤春早,晉南農村70歲大爺種3畝葡萄,年收入二、三萬元

丁大爺說,現在村裡已經見不到牛了,犁地都是拖拉機,種麥子的大塊用大型拖拉機耕種,像他這樣的種葡萄、種果樹的,因空間小,廠家根據市場需求開發了小型農機,我這個算中不溜的,還有更小的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功能一點不差。

人勤春早,晉南農村70歲大爺種3畝葡萄,年收入二、三萬元

丁大爺說,以前是先套上牛犁地,犁完地再搭上耱把地耱平,現在省事多了,前面用拖拉機犁地,後面把耱掛上,自己站在耱上面,一次過去,地犁好了也耱好了。

人勤春早,晉南農村70歲大爺種3畝葡萄,年收入二、三萬元

丁大爺說,犁完自己的3畝地,還要幫兒子去犁地,兒子在城裡打工,也種了3畝葡萄,他不忙的時候,回來自己幹,忙了我幫他打理,趁現在身體還行,多幹點,慢慢年齡大了幹不動了再交給兒子種。

人勤春早,晉南農村70歲大爺種3畝葡萄,年收入二、三萬元

在丁大爺葡萄園不遠處,幾個村民正忙著在地裡栽杆,丁大爺說,他們是準備搭葡萄架,這幾年葡萄的價格還可以,村民們都改種葡萄了,老百姓就是這樣,看啥好賣就種啥,有時候還要憑運氣,趕上行情好了掙點錢,行情不好了,還賠錢。

人勤春早,晉南農村70歲大爺種3畝葡萄,年收入二、三萬元

和丁大爺道別繼續前行,農村老人就是這樣,活到老幹到老,只要身體允許就一直幹下去。他們也行跳跳舞,打打麻將,可是生活不允許,他們心疼兒孫,能給兒孫減輕一點負擔是一點。祝丁大爺身體健康!朋友們看了丁大爺的故事,您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分享。【黃河灣原創作品】瞭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右上角關注“黃河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