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次次打勝仗,次次埋禍根,招來十字軍的拜占庭皇帝對與錯

簡介但從後來的歷史發展程序來看,阿歷克塞的每一次勝利,都為拜占庭帝國的滅亡不經意間埋下了伏筆

十字軍為什麼打拜占庭

基於自大航海以來西歐對世界的影響力,導致人們對歐洲歷史的聚焦,總是傾向於地中海西半邊,而對於羅馬帝國,準確的說是東羅馬帝國,別稱拜占庭瞭解的就少一些。這個延續了一千多年的大帝國發生過無數大事件,可是人們提到它,話題往往多集中在“臨末了”的十字軍東征、威尼斯商人、塞爾柱突厥等,還是離不開西半邊的影子。其實這幾個話題恰恰全都集中發生在同一個拜占庭皇帝身上,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阿歷克塞一世。

次次打勝仗,次次埋禍根,招來十字軍的拜占庭皇帝對與錯

貴族出身的他,跟著老將軍尼基弗魯斯在軍中表現出眾,老將軍77歲那年奪權稱帝,出於精力限制和對阿歷克塞的信任,就把軍權都交給了他。然後就是他輕鬆推倒老將軍自己上位,接下來他在位的37年間,發生了太多的戰爭,而他每次都能打贏對方。但從後來的歷史發展程序來看,阿歷克塞的每一次勝利,都為拜占庭帝國的滅亡不經意間埋下了伏筆。

次次打勝仗,次次埋禍根,招來十字軍的拜占庭皇帝對與錯

阿歷克塞登基稱帝時,拜占庭帝國的周邊環境是這樣的。首先東邊的塞爾柱人佔領小亞細亞半島東半邊後,在那裡建立的羅姆蘇丹王國,不間斷的攻擊著拜占庭。與此同時,西邊以西西里公國為代表的諾曼人也從地中海上四處登陸,蠶食著帝國疆域。

阿歷克塞的手段老實說還是挺精妙的,應該總結為“撫東打西、借力打力”。具體怎麼講呢?與東邊的塞爾柱人相比,西邊諾曼人勢力相對弱小,而且不太成體系。所以阿歷克塞決定為了避免兩面受敵,先與塞爾柱人和解,不管他多痛恨、多想奪回另一半的小亞細亞半島,都在談判中表現得和顏悅色、很好說話。事實證明效果還是不錯的,在阿歷克塞統治的前期,基本屬於東邊無戰事。

插一句,實際羅姆蘇丹王國建立之初雖然強悍,但也只表現在軍事上,至於內政、經濟方面站腳還未穩。此時因為懼怕其攻擊而媾和,使得羅姆蘇丹王國得以安心發展壯大,後來果然成為拜占庭最大的敵人。

次次打勝仗,次次埋禍根,招來十字軍的拜占庭皇帝對與錯

咱們接著聊阿歷克塞的方略,既然先穩住東邊那就是為了打擊西邊,那接下來就是“借力打力”了。為了對付諾曼人,阿歷克塞選擇同屬西方的威尼斯人為“槍手”。當時的威尼斯人可是堂堂地中海一霸,雖然更出名的是它的商業,但為了維護商路的暢通和貨物、人員的安全,威尼斯共和國建立了強大的海軍。

當然要想讓威尼斯人替拜占庭人賣命是要付出代價的,眾所周知威尼斯靠商業起家,之所以比其他地區崛起得更快,因為它經營的不是某地區貿易、也不是某國貿易,而是當時利潤最高的東西方貿易。威尼斯人正是深知拜占庭所在的東西方交界點的優勢地位,才決定出兵替拜占庭出頭的。

次次打勝仗,次次埋禍根,招來十字軍的拜占庭皇帝對與錯

本來在東西方貿易中,威尼斯人就做得又早、份額又高,這次阿歷克塞更是給他們開出了巨大的優待條件,那就是賦予威尼斯在東方貿易中的特許經營權。這基本就屬於默許並鼓勵其商業壟斷地位了。果然,在利益的驅使下,威尼斯人與拜占庭聯合,輕鬆擊敗了諾曼人。

又要插一句,後來的威尼斯人大量聚居於君士坦丁堡,因為居住在東西方貿易的最大“中轉站”,要比劃著船來去無歸宿強得多。以前他們在此雖然設立過很多的商站,但從來沒有如此大量定居過。定居也就算了,關鍵是這些人太有錢,時間久了就成了君士坦丁堡市民的“眼中釘肉中刺”。甚至當後來拜占庭國庫空虛、一片狼藉時,市民們認為“都是這群商人把錢轉走了”,結果就爆發了“拉丁大屠殺”,一次性在市區殺害了六萬拉丁人。

後來十字軍東征雖然一開始有些功利性,但還不至於明目張膽,到第四次的時候,滿腔熱血要復仇的威尼斯人就帶著十字軍改變最初攻打埃及的路線,轉而攻打拜占庭,攻破了君堡的城牆,並大肆燒殺搶掠。

次次打勝仗,次次埋禍根,招來十字軍的拜占庭皇帝對與錯

咱們再接著聊,西邊平靜了,阿歷克塞終於能夠騰出手來收拾東邊,但就當時拜占庭的國力而言,實在不足與塞爾柱人對抗,能夠保住現有領土不繼續丟失就不錯了。阿歷克塞想到的辦法是,既然跟西方有過合作,又在合作中發現畢竟都是基督徒,還是有一些共同語言的。於是他決定向羅馬教皇求援,請求教皇向整個天主教世界發出號召,派兵前來與拜占庭共同討伐異教徒,以收復失地。

次次打勝仗,次次埋禍根,招來十字軍的拜占庭皇帝對與錯

教皇為了擴大天主教的範圍自然願意的,西方一大批落魄貴族甚至無家可歸的乞丐更是願意,因為這給了他們在森嚴的中世紀封建體系下一個新的“起家”機會。於是就有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並且真的與拜占庭軍隊一起,搶回了不少小亞細亞半島的領土。

再次插一句,西西里的諾曼人此前不是敗給了“借力打力”請來的威尼斯人麼,這裡就出現了很多沒落貴族。結果在十字軍的隊伍裡,就有一支的領袖是阿歷克塞的宿敵諾曼人首領。十字軍雖然幫著拜占庭打塞爾柱人,但打下來的領土並非盡數交給帝國,而是會在一些非常關鍵的大城市建立由十字軍主導的天主教小王國。那個諾曼人首領就佔了拜占庭除君士坦丁堡外的帝國第二大城市安條克,在那裡建立了安條克公國。

次次打勝仗,次次埋禍根,招來十字軍的拜占庭皇帝對與錯

這些小拉丁國表面上與拜占庭是藩屬關係,但等到後來阿歷克塞一去世,遇到手腕不足、力度不夠的皇帝時,就是跳出來反攻拜占庭,以獲得更多的領土。直到我們前面提到的第四次東征,君士坦丁堡都陷落了,原拜占庭帝國變成了拉丁帝國,要不是後來的尼西亞復辟,拜占庭從1204年就滅亡了。

好了,我們穿插著把阿歷克塞的主要作為和他埋下的“禍根”聊完了。其實阿歷克塞只是盡力而為之,他所奪得的每一次戰爭勝利,出發點都是為了帝國的延續,而且客觀上也確實達到了這個效果。至於從後世看來埋下的這一系列“禍根”,既不是阿歷克塞自身想要的,更不是他能左右的了的。“大勢”已經走到那一步,假如身處當時“旋渦”中的不是阿歷克塞,可能不會埋下這些“禍根”,但也有可能拜占庭連1204年都堅持不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