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氣候變化對海洋和冰凍圈有何影響?IPCC特別報告重點評估

簡介透過對約7000份最新科學文獻的分析,特別報告主要從海平面上升、北極凍土融化、冰川消退、海洋酸化、海洋漁業、氣候災害事件等方面評估氣候變化對世界海洋和冰凍圈(地球的冰凍部分,如冰蓋,冰川,永久凍土,冰架和雪)的影響

冰凍之海怎麼開啟

“北極海冰正在以每十年縮小約13%的速度縮減,若地球升溫達到2°C,北極海冰有可能在某些夏天完全消失。”9月25日17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摩納哥釋出《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

IPCC稱,這份報告傳達了海洋科學家和非政府組織多年來一直在說的話:在過度捕撈、汙染、氣候惡化的壓力衝擊下,海洋開始崩潰。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的Lisa Speer認為,“海洋正在失去自我維持的能力。當務之急是必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大面積地保護海洋。就像一個健康的人比一個已經生病的人更能應付疾病一樣,一個健康的海洋將更能抵禦氣候變化的巨大影響。”

這份報告由來自36個國家的100多位作者共同完成。透過對約7000份最新科學文獻的分析,特別報告主要從海平面上升、北極凍土融化、冰川消退、海洋酸化、海洋漁業、氣候災害事件等方面評估氣候變化對世界海洋和冰凍圈(地球的冰凍部分,如冰蓋,冰川,永久凍土,冰架和雪)的影響。

報告評估並總結了大量氣候變化領域的科學發現,例如,氣候變化正在改變海洋,海平面在加速上升;如果不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到2100年,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將是20世紀的10倍以上;溫室氣體的高排放將在2100年使冰川平均損失量達到三分之一以上,對依賴冰川水供應的人群構成威脅;海洋生物已經受到海洋變暖的打擊,並且將繼續減少,儘管減少排放量可以減輕損害;現在,84-90%的海洋熱浪可歸因於氣候變化;多年凍土融化和海冰融化可能導致地球進一步變暖,進一步加速氣候變化……

IPCC稱,要使海洋生態系統得以倖存,就必須解決氣候崩潰的問題,並將升溫保持在、或儘可能接近1。5攝氏度。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所有國家都需要在2020年致力於新的、更雄心勃勃的計劃。

報告提到的“高排放”指的是RCF8。5,“快速減排”“排放快速減少”,指的是RCF 2。6。為了對未來氣候作出評估,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採用了四個溫室氣體濃度情景,按低至高濃度排列分別為RCP2。6(低)、RCP4。5(中低)、RCP6。0(中高)和RCP8。5(高)。

IPCC主席Hoesung Lee說:“在許多人看來,公海、北極、南極和高山似乎很遠。”“但我們依賴它們,並在許多方面直接和間接地受到它們的影響,例如天氣和氣候、食物和水、能源、貿易、交通、娛樂和旅遊、健康和福祉、文化和身份認同。”

報告稱,地球上的海洋和冰凍地區對生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生活在高山地區的6。7億人和沿海低窪地區的6。8億人受到這些系統的直接影響。此外,還有約400萬人永久居住在北極地區,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有6500萬人。

北極海冰減少、凍土融化將造成碳釋放

北極海冰的範圍正在減少,而且冰層越來越薄。報告稱,如果全球變暖穩定在比工業化前高1。5°C的水平,則北冰洋在每100年才會出現一次無冰現象,發生在9月(冰層最少的月份);如果全球變暖2°C,這種情況可能三年就要發生一次。

在報告發布前的新聞會上,報告第一章領銜作者、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成裡京副研究員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北極無冰對國際運輸業會帶來一定的益處,因為它縮短了亞洲到歐美的航線,減少運輸成本。“但北極無冰現象會對北極的生態產生負面影響,例如,人類運輸的汙染會對生態系統、漁業、哺乳動物等產生影響。”

成裡京表示,從物理角度,北極是全球氣候系統非常重要的穩定器。“北極的海冰是白色的,能把太陽的能量反射到宇宙中。如果北極的海冰越來越少,那麼,反射到太空中的能量變少,氣候變暖會越來越嚴重,這是一個正反饋。正因為如此,北極變暖是全球平均變暖幅度的兩倍,全球變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就在北極。”

報道第五章協調作者、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海洋與漁業研究所 William Cheung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北極冰對北極生態系統的影響很複雜。目前我們看到,北極冰的減少升高了溫度,物種發生遷移現象。“長期來看,北極冰減少對北極漁業的影響是很不確定的。如果導致北極漁業資源增加,那便會吸引更多人去北極發展漁業,這就會影響依賴海洋獲取食物的當地人民,還有可能對當地文化產生影響。”

即使全球變暖控制在遠低於2°C的範圍內,到2100年,近地表(3-4米深)25%的多年凍土將解凍。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大幅增加,有可能會失去約70%的近地表多年凍土。

報告分析稱,北極和北部的多年凍土含有大量的有機碳,幾乎是大氣中碳含量的兩倍,如果它們解凍,可能會顯著增加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

如果不削減排放量,到本世紀末解凍的多年凍土可能釋放數百億噸的碳,進一步加速全球供暖(人類目前每年釋放約110億噸的碳)。目前,尚不清楚正在融化的北極多年凍土是否已經造成了二氧化碳或甲烷的淨釋放。

海洋漁業捕撈潛力降低

氣候變暖和海洋化學的變化已經擾亂了整個海洋食物網,也影響到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報告稱,迄今為止,海洋吸納了氣候系統中超過90%的多餘熱量。到2100年,如果全球變暖控制在2°C以內,海洋吸收的熱量將是1970年到現在的2到4倍,如果排放量更高,海洋吸收的熱量將是1970年到現在的5到7倍。海洋變暖會減少海洋生物所需的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供應。

自1982年以來,海洋熱浪的頻率增加了一倍,而且強度不斷增加。報告稱,與工業化前的水平相比,在全球升溫2°C時,熱浪的頻率將高出20倍。

海洋變暖、海洋酸化、缺氧和營養物質供應的變化已經影響到沿海地區、公海和海底生物的分佈和豐富程度。魚類種群分佈的變化降低了全球的捕撈潛力。未來,熱帶海洋的地區的潛力將進一步減少,但北極等其他地區的潛力將會增加。報告認為,高度依賴海鮮的區域可能面臨營養健康和糧食安全的風險。

IPCC第二工作組聯合主席Hans-Otto Prtner認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限制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這些生態系統為我們提供食物,保障我們的健康,塑造我們的文化”。“減少汙染等其他壓力,將進一步幫助海洋生物應對環境變化,同時使海洋更有彈性。”他還表示,“政策框架,例如漁業管理和海洋保護區,為區域適應變化和減少生計風險提供了機會。”

山區災害增多,下游農業、水電等受影響

報告發現,山區居民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災害和水資源變化。歐洲、東非、熱帶安第斯和印度尼西亞等地區山脈的冰正在變少,在高排放情況下,預計到2100年,這些地區的冰量將在目前基礎上損失80%以上。

高山冰層的退卻將持續對娛樂、旅遊業和文化資源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山區冰川的消退也在改變下游的水資源和水質,對農業、水電等許多領域都有影響。

報告稱,全球海平面在20世紀上升了約15釐米,而目前的上升速度是兩倍多,達到每年3。6毫米,這一速度還在加快。

報告認為,海平面將持續上升幾個世紀。到2100年,即使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幅減少、全球變暖限制在遠低於2°C的範圍內,海平面的上升幅度還將達到30-60釐米;但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大幅增加,海平面上升可能會達60-110釐米左右。

極端事件從百年一遇變成年度事件

海平面上升將增加極端海平面事件的頻率。報告表示,有跡象表明,隨著任何程度的增溫,許多地區過去百年一遇的事件,到本世紀中葉後每年都會發生,這增加了許多沿海低窪城市和小島的風險。

報告稱,由於與氣候有關的海洋和冰層變化,一些島國可能變得不適合居住。如果不在適當的方面進行重大投資,沿海低窪城市和小島將面臨不斷升級的洪水風險。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太平洋上異常的地表溫度引發的天氣現象,在世界範圍內加劇了乾旱和大雨,這種情況可能會變得更加極端,尤其是在溫室氣體持續高排放的情況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