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一方碑刻兩回事,安平橋中亭石碑揭秘歷史

簡介“安平顏囗捨橋樑壹間”發生在1152年之前,而“顏哲五世孫嘉梧募緣重修中亭併修橋玖間”發生在“萬曆庚子”(1600年),至少相差448年

石碑亭是幹嘛的

安平橋西端海潮庵北側矗立一方特別的石碑,高185釐米,寬70。5釐米,碑額楷書豎排“皇清”二字。僅外觀而言,此碑與普通石碑無異,然讀罷碑文,即發現箇中特別之處。

一方碑刻兩回事,安平橋中亭石碑揭秘歷史

圖源:網路

碑文前後標註兩個標題,甚至還出現兩處不相同的“立碑時間”。

第一個標題《翻蓋海潮庵碑記》,有落款,立碑時間是“道光肆年拾月”。

第二個標題《捐修安平橋記》,沒有落款,立碑時間為“道光陸年拾月”。顯然,這是一方石碑記載著兩個不同時間發生的兩個事件。

無獨有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安平橋全面整修時出土一方碑刻,同樣記錄著兩個不同時間的兩個事件。

碑刻現置於安平橋中亭西畔,出土前應是安平橋的一條石橋板,碑文即刻其上。因石刻長時間深埋海底,僅一個字損壞,其餘文字儲存較好。該石橋板長570釐米,寬58釐米,厚40釐米,上陰刻碑文兩句。

第一句:“安平顏囗捨橋樑壹間”。

第二句:“萬曆庚子顏哲五世孫嘉梧募緣重建中亭併修橋玖間立記”。

一方碑刻兩回事,安平橋中亭石碑揭秘歷史

圖源:網路(老閩南 地名探源內坑安海)

一方碑刻兩回事,安平橋中亭石碑揭秘歷史

為什麼說橋板碑刻記載的

是不同時期的兩個事件?

一、碑文撰刻處理方式不同。

碑文第一句,“安平顏囗捨橋樑壹間”,刻在凹入並打磨平整的幡形框內,上刻寶塔頂狀,下面浮雕一朵蓮花,字徑10釐米。

第二句,“萬曆庚子顏哲五世孫嘉梧募緣重建中亭併修橋九間立記”,刻在幡框下方表面未經打磨處理的橋板上,字徑僅8釐米,且字型與第一句碑文也不一致。

可見,兩句碑文並不是同時產生。

二、碑文用字表達意思不同。

碑文第一句,“捨橋樑壹間”指的是造橋時捐贈建造一間橋樑的所需費用。

碑文第二句中“修橋玖間”,指的是修復了橋樑九間。況且碑文有“萬曆庚子”字樣,毫無疑問是記錄修復橋樑的事件。

因橋樑需要經常修葺,記錄修橋時間非常重要。而安平橋工程浩大,造橋時間家喻戶曉,針對區域性捐贈則無須一一載明時間。這也就是“安平顏囗捨橋樑壹間”未載明時間的道理。

不妨,我們再羅列倖存的幾方安平橋捐資造橋的碑刻,以進一步瞭解安平橋造橋與修橋碑記遣詞用句的區別。

其一, “浯洲嶼顏達為考妣施此一間”。

其二,“同安縣囗囗囗院僧囗囗囗捨一間”。

其三,“崇教裡囗頭保囗囗十六娘囗囗共施造一間”。

其四,“當鎮周圓捨三伯貫文造此間願延福壽”。

其五,“比丘妙老妙瑧妙湛道普智濱惠修志朋化眾信吉貝造此間”。

循著橋板碑刻的記載,

我們可以做出以下判斷。

一、碑刻所載事件前後相距448年。

安平橋始建於1138年,落成於1152年。

“安平顏囗捨橋樑壹間”發生在1152年之前,而“顏哲五世孫嘉梧募緣重修中亭併修橋玖間”發生在“萬曆庚子”(1600年),至少相差448年。

二、“安平”作為地名的存在早於安平橋。

根據《安海志》記載,宋建炎四年(1130),安海始建立鎮,號“石井鎮”。故有認為,安平作為安海地區的名稱始於明代。儘管有學者透過族譜記載(《高惠連墓誌銘》)等證明最晚北宋即存在“安平”這一地名。但仍然有人提出質疑,甚至還認為安平鎮名源於安平橋。

然而,“安平顏囗捨橋樑壹間”,為”安平”作為地域名稱早於安平橋的說法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我們推斷“安平橋”以地名為橋命名,符合邏輯,順理成章。

三、證實“安平顏囗”並非“安平顏哲”。

碑刻第一句的第三個字脫落莫辨,有人據第二句“顏哲五世孫嘉梧”推測出“安平顏囗”即“安平顏哲”,認為顏嘉梧是 “安平顏囗”的五世孫。

顏嘉梧字士芳號次田,安海西垵人。嘉梧生性樂施好善,其建造西垵村連線鎮區的“四亭橋”(應為“次田橋”,方言諧音傳訛),至今村民家喻戶曉。其天祖顏哲(顏永哲)系西垵霞亭房祖。顏嘉梧乃顏哲五世孫,《安平顏氏族譜》記載清晰可考。顏哲生於明宣德丁未年(1427)與安平橋落成相去275年,“安平顏囗”可以肯定不是“安平顏哲”。至於“安平顏囗”與顏嘉梧有什麼特殊關係,因現資料有限,尚不得而知。

物換星移,時過境遷,由於橋板碑刻文字簡約,其記載的資訊難於讓人一目瞭然,甚至容易給人產生錯誤的認識。

所以,結合相關史料,對橋板碑文深入探究很有必要,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透過現代科學技術對碑刻進一步檢測核實,讓相關歷史的描述更加接近真實。

一方碑刻兩回事,安平橋中亭石碑揭秘歷史

作者:安海 顏呈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