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誰開的當鋪,又是誰借的高利貸

簡介尾巴這時候,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站了出來,指著銀行大量的企業貸款說,看呢,他們很多都有抵押和擔保,根本就是當鋪

銀行弱勢群體誰說的

誰開的當鋪,又是誰借的高利貸

壟斷和自由

壟斷有很多種,資源的、專營的,等等。

人人都有話語權,但

話語權也有壟斷。

馬雲因為他獨特的地位,再加上出格的言論,外灘上一篇演講就能吸引所有眼球。

即使所有的銀行行長甚至央行行長一起發聲,都未必能與之抗衡。

即使說了也未必聽,聽了也未必相信。

以前有個國有行行長說銀行是弱勢群體,就是這個意思,誰都可罵,誰都可欺。

還沒法解釋。

馬雲的話語權來自於企業的超脫地位。

擁有全國市值最大的企業阿里巴巴。馬上還要擁有一個A股最大的企業,螞蟻集團,超越茅臺幾成必然。

網際網路企業熱點頻出,從旅行、團購、打車、單車、充電寶。

競爭完成之後,價格立刻就上漲了,相對壟斷就產生了。

創新和監管

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很快。

前幾年,在小貸、P2P超越銀行的時候,它們扭頭瞅了瞅銀行,罵了一句“傻逼”。

它們覺得銀行是傻逼,幹金融的怎麼可以賺錢那麼慢。

銀行抻了抻套在脖子上的鏈子,看了看頭頂的監管,羨慕地流下了口水。

監管無動於衷,慈祥地看著網際網路金融一路狂奔。

網際網路金融高唱著“我們不一樣”,一路“創新”,一路狂奔。

網際網路金融認為它們是網際網路。於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脫離了監管。

但它們忘了,之所以賺那麼多錢,是因為它們的本質是金融。

網際網路只是一種渠道,一種流量。

就像螞蟻金融的現在,網際網路給了他無限的流量,但它的底層商業邏輯還是金融。

每個企業都有創新的權利,但前提是不能拿別人的錢創新。

創新要付出代價,但不能是自己享受創新的收益,而讓別人付出代價。

涉及金融的創新為什麼需要監管,那是因為你管著別人的錢。

為什麼要有巴塞爾協議,為什麼要有存款準備金,那是因為你拿著別人的錢,就要有這個實力和能力。

而網際網路金融不管這個。

它們認為,別人的實力就是我們的實力,能拉來錢就是最大的能力。

金融可能需要創新,但網際網路也一定需要監管。

身邊的朋友有很多錢還在P2P裡,成了個數字。

我雖然沒有投過P2P,但手機裡的ofo一直沒有解除安裝,時不時開啟看一下,退押金的排號有沒有進到前1500萬。

誰開的當鋪,又是誰借的高利貸

當鋪和高利貸

銀行真的像當鋪嗎?

不用太看得起銀行,銀行明顯趕不上當鋪。

以比較知名的華夏典當行為例,珠寶首飾也可以典當,房產抵押最快8小時下款。

誰開的當鋪,又是誰借的高利貸

銀行哪能幹得了典當的活。

我們講銀行玩的是信用和金錢交換的遊戲。

我們認可銀行的信用,去存錢;銀行認可我們的信用,給咱們貸款。

如果你信用不夠用,那麼還有房子、廠子、車子給我們增加信用,於是你拿到了貸款。

那麼好了,有人說,現在不用你的房子、廠子、車子了,我靠大資料給你貸款。

扯幾把蛋。

大資料的作用首先是把你淘汰出局。

大資料從來不是雪中送炭,而是快速篩選。

大資料的基本特點是那人掌握了無數人的無數資料,即使淘汰了一些,剩下的也夠了。

足夠把這個故事講好了。

足夠讓聽者信以為真了。

但你拿到錢就是好事了嗎?

銀行是金融之母,金融行業成本最低的錢都來自銀行。

而我們普通人為什麼感受不到呢?這就是前面講的話語權壟斷和資訊不對稱了。

很多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給了你利率15%的貸款,你感覺不錯。

因為你要麼真的不知道利率,要麼算不明白它的計息方式。

但你大概不知道,如果你下載了建行、工行的app,你很可能可以申請到利率4%-5%的貸款。

同樣也是根據你的資料,同樣不需要抵押。

尾巴

這時候,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站了出來,指著銀行大量的企業貸款說,看呢,他們很多都有抵押和擔保,根本就是當鋪。

畢竟大多數銀行的貸款還是以企業貸款為主。拿個人業務和公司業務比?

跟銀行做著生意,罵著銀行是當鋪,轉手把5%的利率拿到的錢,15%放了出去。

盤幹碗淨罵廚子。

那麼,你所謂的大資料是哪來的,沒點數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