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殯葬小知識:人走之後,為什麼要停靈

簡介”意思就是:停靈三日,是為了確認這個人已經徹底死亡,沒有生還的可能了

為什麼要推行火葬

殯葬小知識:人走之後,為什麼要停靈

所謂停靈,即埋葬前暫時把靈柩停放在某處。按照傳統殯葬要求,

人“落氣”之後,要立即將屍體從床上抬下,放置於木板或者涼床上,仰臥,手腳拉直,以布或者紙掩其面。

停靈的時間長短也是不一樣的。中國是一個古老的禮儀之邦,對於停靈的時間也有著嚴格的規定。

《禮記·王制》中規定:“

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至於為什麼日期都要求是單數呢,因為在白事的辦理過程中,是切忌成雙的,因為這可能帶來不好的結果。

回到最初的問題,人走之後,為什麼要停靈呢。這個在《禮記》中也有答案。

《禮記》中《問喪》篇記載:“三日而後斂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意思就是:停靈三日,是為了確認這個人已經徹底死亡,沒有生還的可能了。原因是在古代,醫療水平相對地下,對缺少科學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很難判斷一個人真正的死亡,故而為了防止因為“誤判”帶來的悲劇所以要求人走之後需要停靈三天。

殯葬小知識:人走之後,為什麼要停靈

再者在古代,死亡是非常神聖的一件事,對於喪事的辦理更是有一套繁瑣的流程,如小殮、大殮、請靈、再搭配各類宗教色彩的儀式,三天的時間,將就點兒的人家可能還不夠。除了喪葬儀式的準備籌辦花費時間較長之外,就是古達孝道思想的影響,中國人都知道“百善孝為先”,親人在彌留之際最想看到的就是兒孫環繞在身邊,子女最大的孝順就是能送父母的最後一程,但是古代的交通並不發達,所以需要給在外的子女預留足夠的時間能夠回家奔喪。

在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不能準確的確認人是否真正的死亡,再加上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便形成了現在中國獨有的傳統殯葬習俗。

其實現在停靈的傳統也保留著。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除了改土葬為火葬之外,治喪流程依舊是按照《周禮》的傳統要求來執行的。不過在身處殯葬改革前沿的諸多大城市裡又不一樣了,南北方城市都有差異。比如在北方的某些城市裡,不停靈,人走之後,開辦好死亡證明之後,給逝者穿上衣服化好妝,便由殯儀館接至殯儀館冷存並約定好告別儀式時間,告別儀式完成後便立即火化。可能一場喪事三個小時就能結束。

殯葬小知識:人走之後,為什麼要停靈

南方以重慶舉例,依舊保留著停靈三天的傳統,就是喪屬會在殯儀館租用專門的治喪靈堂,將老人接入鮮花簇擁的冰棺之內,兒女守孝,並主持相應的追悼會告別儀式等,最後到出殯時才將遺體送至火化車間火化。某種程度上保留了中國傳統喪葬的影子。

停靈與否,不關乎子女孝順不孝順。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人們的思想認識也在提升。只要親人走的安詳,只要在老人生前盡到了為人子女的本分,選擇什麼樣的治喪形式都已經不重要了。

我是一個從事殯葬八年的普通人,每天分享不一樣的殯葬資訊,歡迎大家點贊訂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