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莊子談道,黃帝遺失玄珠為什麼只有象罔找得到?

簡介黃帝又派離朱去找

北冥玄珠什麼意思

莊子談道,黃帝遺失玄珠為什麼只有象罔找得到?

01

道,當然是道家最重要的概念,也是道家哲學的基礎。

但是道恍恍惚惚,若無還有,不可捉摸;它也是萬物的來源,生天生地,神鬼神帝;在它之上,再無別物與神靈,它是自本自根,萬世長存。

因為道的這個特性,理解它並不容易。

莊子在《天地》篇說了個寓言,有助於我們對道的領悟。

寓言說,黃帝到赤水河北邊去遊玩,登上崑崙山頂向南方眺望,返回的時候,發現隨身的玄珠不見了。

他派人回頭去找,沒有找到;又派離朱去找,也沒有找到;又派吃詬去找,也找不到。最後,黃帝派象罔去找,象罔找到了。

黃帝說:“真奇怪呀,一定是象罔才能找得到嗎?”在這個寓言中,黃帝應該是個得道的人,“玄珠”就代表著道。

黃帝為什麼把“道”丟了,這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莊子曾經提到,黃帝曾經上崆峒山向廣成子問道,也許黃帝因此而獲得“玄珠”。

但這次為什麼丟失了呢?寓言說得很簡單,黃帝登上崑崙山頂向南方眺望,返回的時候“玄珠”就丟了。可能黃帝丟失“玄珠”的關鍵就是這個“向南方眺望”。

古代的帝王,坐北朝南,代表著一種至上的權力。黃帝登上山頂南眺,也許他的內心產生了睥睨天下,唯我獨尊的自得之心。此心一起,“玄珠”就丟了。因為在道家看來,得道的關鍵就是不動心。

老子不是說過,“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嗎?一旦有了私心,道就丟了。“玄珠”丟失之後,黃帝先派遣知去尋找。

知,就是智,指智力超群。但憑藉智力找不到道。

莊子談道,黃帝遺失玄珠為什麼只有象罔找得到?

02

在道家看來,智力代表著分別之心,機巧之心。

但大道純樸,渾然一體,以分別的心,機巧的心看萬物,萬物就有了善惡美醜、有用無用之別。

比如,牛羊有用,因為可以為人類提供肉食,但蛆蟲無用,只能讓人噁心;桃李有用,因為果子可吃,荊棘灌木就沒用了,只能砍掉、燒掉。

但在大道里面,

萬物皆由道而生,任何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都有它的美,它不因人類而存在。

比如糞便,在人類看來,是汙穢之物,但在屎殼螂眼裡,就是美食。

以人類為中心看萬物,萬物是以人類的需要為標準,來界定是非美醜,有用無用,這樣,離大道就遠了。所以,知找不到道。

黃帝又派離朱去找。離朱也找不到道。離朱有著超人的眼力,能夠在“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即使一根針的末梢,數百步之外也看到清清楚楚。

離朱的眼力這麼好,為什麼找不到道呢?這裡的離朱,實際上代表了眼、耳、嘴、舌、身等身體器官,這些器官可以用來覺察萬物的存在。

萬物有形,有色,有聲,有味,任何物體都逃不過他們的感知。

但道不一樣,它無形無象,無色無味,如果你用身體的器官去找,又怎麼找得到呢?

黃帝又派吃詬去找,吃詬也找不到。吃詬是古代傳說中的大力士,一說是能言善辯的人。道無為無施,任萬物自為,所以,不管是力行,還是言辯,都不能找到道。

莊子談道,黃帝遺失玄珠為什麼只有象罔找得到?

03

最後,黃帝派象罔去找,象罔找到了。象罔,即是無象。它不著形跡,無所作為,也無所用心,反而他找到了道。

這個故事說得很明白,靠智巧、靠眼耳鼻舌身等器官、靠行為與言語,都不能領悟道。

1897年間,一位名叫梁仁庵的道長聯同友好在廣東番禺扶乩遣興,他偶然得到黃初平降乩教導“普世勸善”,自此就成為了黃大仙的信仰者,奉黃大仙為仙師,入道成為道侶,獲賜道號“傳道”。

有了這種境界,才可能做到真正的平等,真正的親和,真正的愛物惜物。知、離朱、吃詬代表著人類的認知能力。

人類在世上生存,不能沒有認知,但一但有了認知,就有了區分,區分帶來善惡美醜,有用無用,從而選擇美的善的有用的,棄絕惡的醜的無用的。

從人與自然界的關係來看,人類的有色眼鏡導致物種的滅絕,生態的破壞。

從人與人的關係來看,人人有一副有色眼鏡導致了愛恨情仇、黨同伐異,導致了不同種族、民族、國家、宗教、文化之間的隔閡。

莊子告誡,不要用有色眼鏡看世界,而要用無色眼鏡看世界。世界本來就是渾然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不可分離的。

是人類給萬物及同類貼上了標籤,以己之心區隔萬物,區隔彼此,這是人類痛苦的根源。

無所用心,無所作為,就是說不要發展自己的私心,不要以個人的意志去行事,一切與時遷移,應物變化,在淡淡漠漠中無思無慮,反而是生活的真趣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