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湘西美食之四:桃花蟲

簡介桃花蟲,即“桃花盛開時溪水所生可食之蟲”,湘西苗族民俗時令菜餚,營養豐富,亦稱“桃花蝦”“沙蟲”,苗語稱“大供瓦”,乃淺水溪流中多種爬蟲類水生物的總稱,常見的有七、八種,形態各異,多棲息於水質優良的清澈溪流之岩石穴下,或水草叢中,無汙染

水蠆怎麼吃

湘西美食之四:桃花蟲

桃花蟲菜之一的水蜈蚣,也叫“爬沙蟲”“蟲參”“土人參”

辛丑年的春節腳步越來越近了。

立春過後,轉眼已是臘月二十五,受湘西州這邊合作伙伴、花垣鑫家源公司肖雪琴總經理的盛情邀請,今晚去她家參加了她的家宴。主人的熱情,滿桌子的美味佳餚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有一道菜,一開始看不太清,一夾筷子,往嘴裡一放,一嚼,居然有淡淡的香味,些許細細的粉之類的東西溢於口中,頗有幾分嚼勁,肖總的愛人吳總說,這是湘西本地的特色美食——桃花蟲菜之一的水蜈蚣,一般只有冬天才有此菜,因為若天氣太熱,則不太好儲藏、運輸,也不太好保鮮。

看來今日我是真有口福的啦!

桃花蟲,即“桃花盛開時溪水所生可食之蟲”,湘西苗族民俗時令菜餚,營養豐富,亦稱“桃花蝦”“沙蟲”,苗語稱“大供瓦”,乃淺水溪流中多種爬蟲類水生物的總稱,常見的有七、八種,形態各異,多棲息於水質優良的清澈溪流之岩石穴下,或水草叢中,無汙染。水質渾濁汙染的地方,是沒有“桃花蟲”的。

農曆三月,桃花盛開時,山中清溪盛產此類小物,故曰“桃花蟲”。村姑孩童以網撈之,微火焙乾,加姜蔥蒜辣椒油炒,其味鮮嫩,甘美,乃下酒之佳餚。在有的地方,“桃花蟲”是指小蝦類水生物;有的地方,僅指某一種,但各地所指卻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包括很多種,還包括岸邊、山裡的昆蟲。但是,主要的意義,應該還是指水生可食昆蟲。

據湘西吉首大學英語老師劉彩霞在其論文《民族特色菜餚翻譯研究——以苗族菜餚為個案》(載《中國翻譯》2015年第1期)中,首次將“桃花蟲”英譯為“Ghab Xongb March Shrimps”,意為“苗族三月蝦”(“Ghab Xongb”即“苗族”之意,音譯為“仡熊”,乃苗族之自稱),具美感,突出了族群、節令及風俗特徵。透過詩意的譯名,把具有民族特色的菜餚文化傳播出去,既是風俗文化的擴延,也是一種重新審視和積澱,利於文化之發展,亦利於經濟發展。此外,也是譯事領域的意趣拓展。

湘西美食之四:桃花蟲

正宗桃花蟲菜

桃花蟲的常見種類

01 水蜈蚣

龍蝨之幼蟲,深褐色,有節,長約寸許,幼蠶粗細,頭有兩把利鉗,兩排細腿,有點像蜈蚣,但小得多了,無毒。在南方其他地方,也有叫“爬沙蟲”“蟲參”“土人參”的。

02 水夾子

又叫“水蟑螂”“水人參”,即龍蝨,金龜子大小,但全身黑色,肉食,藥膳兩用。有時,“水夾子”一詞,也指龍蝨之幼蟲“水蜈蚣”,但主要是指成蟲龍蝨。

03 沙蟲

即“水蠆(chai,去聲)”,蜻蜓之幼蟲,形似幼蟬,無翅,湘西方言俗稱“沙蟲”。

04 豆兒蟲

即豆娘之幼蟲,形似幼螳螂,無翅,湘西方言俗稱“豆兒蟲”,有時也與水蠆混在一起,都叫“沙蟲”。

05趴趴魚

亦稱“趴巖魚”,學名“蝦虎魚”,嘴大頭大,有腹鰭吸盤,可在逆流中吸附在巖底,身有細斑,其色可依環境而變;手指大小,喜群居,溯水上,動作迅猛,常藏身洞穴水流,或趴在淺水岩石下,以小魚蝦、浮游生物及蠕蟲為食。

06 蝦

大多是些藏匿在水草、巖縫中的小蝦。

07 蟹

俗稱“拿巖(‘巖’音‘ai,陽平’)”,藏在水底岩石下的小蟹。

08泥鰍兒

即岸坎邊、石縫中的小泥鰍。此外,還有一些其他可食昆蟲。有的時候,民間也用“水蠍子”“水夾子”“水蟑螂”“沙蟲”來混指“龍蝨”“豆娘”及“水蠆”及其幼蟲。

湘西美食之四:桃花蟲

重慶秀山特色菜——炒蝗蟲

本文最後的一張圖,也是一道特色菜,是屬於重慶秀山特色菜——炒蝗蟲。欲知此菜味道及身世,且聽下文《湘西美食之五:炒蝗蟲》分解。

客官,你可知一腳踏三省的典故嗎?你可知湘西的花垣縣邊城鎮、重慶的秀山縣洪山鎮、貴州的松桃縣迓駕鎮有什麼共同的奇妙故事與傳說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