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淺談隱逸思想的來源與發展,逃避世事羈絆,尋找心靈淨土

簡介秦漢之間有方士的傳統,所謂“方士”就是崇奉道家神仙思想的人,他們是道士的前身

土隱是什麼

隱逸文化是中國歷史上一種極為特殊的文化,每個人都有得意,或者不如意的時候,社會的黑暗、世態的炎涼以及人情的冷暖,時常會讓人產生失落的情緒。尤其是有知識的階層,大多出身於貴族家庭,有能力也有理想,

當找不到合適的發揮場所時,厭世之心自會油然而生,隱士也就產生了。

無能而又無恥的勢利小人身居高位,唯利是圖和姦詐狡猾的惡棍腰纏萬貫,而飽學之士或忠厚的老實人卻備嘗生活的艱辛,

這批學者感嘆命運的不公平,對黑暗社會心灰意冷,更願逃避開世事的羈絆,而尋找一塊心靈的淨土,於是隱逸文化就產生了。

淺談隱逸思想的來源與發展,逃避世事羈絆,尋找心靈淨土

隱逸思想的起源

隱逸思想來源於道家學說,是道家哲學的一部分。南宋理學產生後,儒釋道三家合流,隱士理想成為士大夫們的共同追求,

尤其是知識階層的頂尖級人物更是熱衷於此道

。道家編出來的最早隱士大概是許由了。

從堯一開始想把天下讓給賢明的許由,許由聽說這個訊息,逃到箕山下自己種地為生。後來堯又派人告訴他想讓他做九州的長官,他趕緊到穎水邊洗耳朵,

不願被世俗的汙濁言行沾染。

淺談隱逸思想的來源與發展,逃避世事羈絆,尋找心靈淨土

《莊子·讓王》記載了商湯要把寶座讓給他時,為了躲避居然選擇自殺。後代隱土們在這些近似神話的作品中,盡情表達著自己理想的寄託。

莊子喜歡為隱士們鼓吹,他筆下的主人公似乎都不食人間煙火,雖然現實中模仿起來太困難

,但卻滿足了人們精神境界的追求。

他的“真人”甚至於達到神仙的水平,如“列子”可以乘風而行,“顏回”能夠完全忘了自己,身心融匯在虛空中。

就在莊周這種灑脫的情懷下,隱逸思想誕生了。

淺談隱逸思想的來源與發展,逃避世事羈絆,尋找心靈淨土

隱逸文化中的清高與扭曲

隱逸也是修養身心的需要,無論是道家的修煉性命,還是印證佛法的禪定,都要在避開世俗困擾的前提下,安靜地培養。知識分子們後來發現參禪悟道是啟發大智慧的重要手段,

儒家的學者們也都紛紛側身其中,存養功夫就是儒家的練心之法

,出仕與否並不受影響。諸如王維、白居易、蘇軾、黃庭堅等人,甚至朱熹和王陽明都是一邊當著官,一邊打坐參悟。

秦漢之間有方士的傳統,

所謂“方士”就是崇奉道家神仙思想的人

,他們是道士的前身。由於秦皇漢武迷信不老之術,因此開始與隱士有了接觸。秦代最有名的方士就是徐福了,徐福又叫徐市,修煉氣功、辟穀等神仙之術,懂醫學、航海和天文。

淺談隱逸思想的來源與發展,逃避世事羈絆,尋找心靈淨土

贏政到處找長生不老藥,他上書說海上有仙山,於是贏政派他帶著上千的童男童女去尋,賞賜的物品無數,誰知他浩浩蕩蕩一去不返。他到了日本,沒有找到仙藥,只好住了下來,他帶的穀物、農具協助當地居民提高耕種技術,又傳播醫學知識,現在日本新宮市尚有徐福墓和徐福神社,其間真偽沒有定論。

漢武帝時期,因為劉徹好大喜功,不斷封禪尋仙,使得方士流行。方士也分兩類人,一類志向高遠、安貧樂道,而另一類貪帝王的榮華,為了邀寵妖言惑眾。

淺談隱逸思想的來源與發展,逃避世事羈絆,尋找心靈淨土

道家思想在戰國時期成形後,秦漢年間主要由方士們推動

,“獨尊儒術”之後,儒生的地位提高,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東漢時,朝廷的考試以推舉“孝廉”為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儒家的孝悌成了進身之階,名士逐漸代替方士成為社會風氣的主導力量。

隱逸文化和名士之風在魏晉時期達到了頂峰,也恰在此時走向了它的反動

。任何事情宣傳過了頭都會顯得虛偽和矯情,儒家的禮教也不例外,因為被推舉為孝廉能得到官府的青睞,於是弄虛作假者就會接踵而至。

淺談隱逸思想的來源與發展,逃避世事羈絆,尋找心靈淨土

東漢在山東青州有個叫趙宣的人,為了給父母守孝,二十多年住在墓地裡,大家都被他感動,一名叫陳蕃到這個地方當刺史,發現這個人還有五個不滿二十歲的子女。過去守墓地必須是虔誠的狀態,是不能娶妻的,說明他只是個貪圖虛榮的騙子,於是剝奪了官府授予他的各種榮譽,將之囚禁。

隱者的貢獻

隱士雖然遠離官場隱居,但是他們的出世並非不問世事那樣的消極逃避,只是厭惡了人類的醜惡行為,在山林中,自然可以增加對美好事物的嚮往,甚至提高審美的情趣。他們除了提升自身的修為以及價值觀之外,對中國文明也是有貢獻的。

淺談隱逸思想的來源與發展,逃避世事羈絆,尋找心靈淨土

在古代科技的四大發明中,除了造紙的蔡倫有官方身份外,指南針、活字印刷和火藥都來自民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具體發明人早已湮沒不聞,畢昇若不是經沈括《夢溪筆談》的記載,恐怕也不會為人知曉,官方史書沒有他們的地位。

除了科技發明,隱者對文學藝術也有貢獻,文學藝術以及思想鉅著

,只有發自真情實感的作品才有生命力,因此他們大多出自民間學者。四大名著小說均是隱士的作品,他們的作者或像曹雪芹鐘鳴鼎食之家而敗落,或像施耐庵參加完農民起義流落江湖,或像吳承恩能寫出《西遊記》,卻居然寫不好科舉考試的八股文。

淺談隱逸思想的來源與發展,逃避世事羈絆,尋找心靈淨土

在魏晉後隱逸文化逐漸走向低谷,雖然偶爾有名士隱居

,但是這種隱逸文化已經不再被大多數士大夫階層認可,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雖然明清時代對思想的強力限制,隱逸文化也走到了盡頭。

謝謝觀賞,關注我,瞭解更多歷史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