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試論德國宗教改革的背景、過程和意義

簡介(三)改革的背景到了16世紀初期,德意志的矛盾尖銳,德意志民族與羅馬教會的矛盾成為德國社會各種矛盾的焦點,要結束分裂,實現國家政治統一,為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掃除障礙,首先必須反對羅馬教會神權對德意志的控制,建立民族教會

信徒皆為祭司什麼意思

導讀:發生在15世紀的德國宗教改革,其背景是當時德國社會矛盾尖銳,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核心人物,德國宗教改革對中世紀歐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德國宗教改革的背景

宗教改革前德國各種矛盾交織。

試論德國宗教改革的背景、過程和意義

(一)資本主義萌芽與封建制度的矛盾

15世紀末16世紀初,德意志封建生產關係仍佔支配地位,但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卻有了較快發展,個別工業部門已經超過西歐其他先進國家的水平。生產力的提高和商品貨幣關係經濟的發展,分散型甚至少數集中型的手工工場逐漸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日益成長。但政治上的不統一,德國經濟發展遇到很大障礙,沒有形成英國法國那樣的以倫敦、巴黎為經濟中心的國內統一市場,與英法的君主集權體制相比,德國仍處於四分五裂,極大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試論德國宗教改革的背景、過程和意義

(二)德意志民族與羅馬教會的矛盾

羅馬教會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佔據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德國七大選帝侯有三個本身就是大主教,許多高階教士本身就是封建貴族。神職人員不但要把大量財產捐給教皇,教皇還徵收十一稅,兜售贖罪券等,搜刮大量財富,德國被稱為教會的奶油教會竭力維護德意志的分裂。這種情況下德意志階級矛盾尖銳,封建教士和貴族壓迫民眾,城市貴族剝削市民,市民中產階級反對諸侯割據教士剝削,要求國家統一。

(三)改革的背景

到了16世紀初期,德意志的矛盾尖銳,德意志民族與羅馬教會的矛盾成為德國社會各種矛盾的焦點,要結束分裂,實現國家政治統一,為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掃除障礙,首先必須反對羅馬教會神權對德意志的控制,建立民族教會。在這樣背景下,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勃興。

試論德國宗教改革的背景、過程和意義

二、宗教改革的內容

(一)宗教改革的爆發

1517年《關於贖罪券的九十五條論綱》張貼到維登堡的教堂門口為標誌。此後路德先後發表《論善功》、《羅馬教皇權》、《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教會被囚於巴比倫》和《基督教徒的自由》等五篇重要文章,系統闡述自己宗教思想。

(二)主要教義

第一因信稱義。路德宗教改革的理論基礎。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敗壞,人憑藉自己的意志無法獲得上帝救贖的恩典,只能靠內心虔誠的信仰,才能與上帝直接溝通,獲得上帝的拯救。

第二聖經權威。基於因信稱義,在路德看到,為了獲得拯救,人們必須虔誠信仰上帝,這種信仰來源於《聖經》而非羅馬教會,只有聖經的至高無上的權威,才能為人牢固樹立信仰,開啟救贖之路。由此他提出,人人都有閱讀聖經的權力,任何人都不能剝奪。平信徒皆祭司,人靠信仰的就,一切苦修無需存在,人與上帝交往中介的教士以及教會制度為多餘,真正教會是教徒的結社,不存在等級森嚴的教階制度,信徒一律平等。

試論德國宗教改革的背景、過程和意義

第三,主張廢除原有的教階制度和繁瑣的宗教儀式,簡化教會儀式,只保留洗禮好聖餐禮,神甫人員結婚生子,參加社會勞動。

第四,政教分離。上帝設立上帝之國和世界之國,即教會和國家。兩者的管轄範圍不同,教會負責靈魂、精神和信仰,國家負責管轄生命、金錢財產等問題。只有國家是處理世俗事務的統治機構,兩者各司其職。世俗權力高於教會權力,各級教士都要服從國家。這樣的觀點包含了近代主權國家觀念的萌芽。

三、宗教改革的意義

路德以因信稱義為軸心的宗教改革學說,用神學的思維方式、理論構架和宗教話語,將人文主義的自由平等的思想表達出來,並貫穿其宗教改革的主張中。聖經無限權威,教會成為所有信徒一律平等的團體,這些主張,從根本上否定了羅馬天主教大一統神權和正統神學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為元件廉價教會民族教會奠定了深厚的理論基礎。

試論德國宗教改革的背景、過程和意義

四、路德教的確立

(一)路德教義的發展

1521年沃姆斯宗教會議,教皇和皇帝共同對路德試壓,要他悔罪,會議上,路德假定表示,不相信教皇和教會的權威,自己忠於聖經,良心向著上帝。此次會議後,路德在薩克森選帝侯的庇護下隱居瓦特堡。皇帝正式簽署了剝奪路德政治權利的帝國敕令(沃姆斯敕令),宣佈路德是異端,限期捉拿,其著作焚燬。但路德的思想還是迅速傳播。隱居其間,路德將希臘版本的聖經翻譯成德文,受到社會各階層普遍歡迎,對聖經的翻譯工作不僅使神經傳佈和普及,推動改革思想的傳播,還為德語的定型與發展 掃清了道路。

(二)路德教的確立

1525年,薩克森開始建立路德教,在路德的幫助下建立巡視制度,巡查各地幫助整改薩克森教會。巡視制度被給地模仿。出現了一批新教貴族。為解決宗教糾紛,1532年紐倫堡帝國會議正式宣佈宗教和解,此後,丹麥、瑞典和挪威也建立了路德教會。1555年《奧格斯堡合約》,終止了新舊教貴族的戰爭,確立教隨國定的原則,規定各地諸侯、帝國城市有權決定其轄區臣民的信仰。這是歐洲第一個寬容新教的合約,標誌著路德新教的合法地位。此後,德國北部和東北部屬於路德教的範圍,南部西南部仍保留了天主教,宗教信仰的對立使德意志的政治分裂割據更加嚴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