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鄭和七下西洋的出發地,長樂吳航閩江口

簡介福州長樂鄭和廣場是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紀念而建造的閩江口主旅遊景區之一

鄭和船隊從哪裡出發

中旬從長樂返廈,驅車前往高速路口,途中偶然看見旅行景點標誌牌,指示前方不遠就是閩江入海口,反正時間尚早,就沿著道路往閩江口開去。不多時,道路便到了江邊上,忽見一尊巨大石像矗立在滾滾閩江之濱,旁邊還有亭臺圍欄,看來是個江濱公園之類的景區,遂停車觀望,走進一看,原來雕像主人卻是明代七下西洋的航海家鄭和,景區則是為紀念鄭和下西洋而建造的鄭和廣場。

鄭和七下西洋的出發地,長樂吳航閩江口

鄭和七下西洋的出發地,長樂吳航閩江口

鄭和七下西洋的出發地,長樂吳航閩江口

鄭和七下西洋的出發地,長樂吳航閩江口

福州長樂鄭和廣場是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紀念而建造的閩江口主旅遊景區之一。長樂作為鄭和輪船七下西洋的駐泊港和開洋基地,留出許多相關鄭和的歷史傳說故事和歷史人文遺址。建此景區,含有銘記歷史、愛國教育等功能。

鄭和雕像高14。05米,代表鄭和七下西洋首航時間的公年1405年;底座寬7米、高2.8米,寓意前後七次下西洋歷經28年;雕像重約700噸,能抗12級強風、8級左右地震災害,是全球至今為止最大的一尊鄭和塑像。雕像臨江屹立,面向大海,人物模型偉岸巍然,神色剛毅,最能體現鄭和勇於進取、不畏艱險、一往無前的雄風浩氣。

鄭和七下西洋的出發地,長樂吳航閩江口

鄭和七下西洋的出發地,長樂吳航閩江口

鄭和七下西洋的出發地,長樂吳航閩江口

史料記載,鄭和率領200多條船、2萬多人七下西洋,歷經28年,到達30多個國家,航程十萬餘里。規模之大、造船和航海技術之先進、到達國家之多、持續時間之長、航程之遠、貿易之盛,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而福建長樂是鄭和下西洋的舟師駐泊地和開洋起點。當年,長樂太平港樓船如林,旌旗蔽日,鄭和船隊每次開洋,必集結於此整訓,等到冬至以後東北季風來臨再開船出海。

至於為什麼選擇從長樂開洋,有資料說鄭和身邊有精通航運的長樂籍從屬,因其大力舉薦的結果;野史亦傳,鄭和七下西洋其真目的並非“宣德化柔”,而是身負明成祖朱棣的密令,尋找在“靖難之役”中失蹤的建文帝下落。再聯想起剛去過的寧德上金貝神秘古墓,一度傳為是建文帝的陵寢,兩地相隔不過百餘公里,這其中似乎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鄭和七下西洋的出發地,長樂吳航閩江口

鄭和七下西洋的出發地,長樂吳航閩江口

鄭和七下西洋的出發地,長樂吳航閩江口

按照正統的說法,鄭和下西洋意在“宣德化柔遠人”和“與諸番貿易”。每到一地都以中國的絲綢、陶瓷等換取當地的特產,或饋贈當地國王,與南亞、東南亞、東非等國家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在太平港的開發中不斷有航海遺存出現,1998年,地質部門對這裡的勘探顯示仍能鑽探到瓷器碎片層。《明史·鄭和》、

明郎

瑛《七修類稿》卷十二《三保太監》、跟隨鄭和下西洋的費信在其所著《星槎勝覽》等史料也佐證了鄭和下西洋舟師歷次駐泊長樂的史實。

為紀念和弘揚鄭和下西洋拓展海絲之路的精神,長樂市興建了鄭和廣場,建成鄭和航海館、鄭和巨雕、三寶亭、太平港帥營、鄭和船、祭海壇、鄭和舟師起錨處等多處紀念性建築景觀。

鄭和七下西洋的出發地,長樂吳航閩江口

鄭和七下西洋的出發地,長樂吳航閩江口

鄭和七下西洋的出發地,長樂吳航閩江口

鄭和的影響在長樂無處不在,甚至有全國獨一無二的鄭和信仰。據中國社科院、國家博物館等單位專家考證,長樂顯應宮供奉的神像“巡海大臣”,即為鄭和。在長樂還儲存著諸多珍貴的鄭和遺蹟,街頭巷尾仍流傳著鄭和的傳說。

長樂是著名的僑鄉,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海外關係”。有關人士認為,正是追隨鄭和的步伐,越來越多的長樂子弟走向海洋,走向世界,並回來推動長樂商業經濟和社會文明的發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