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電影《小丑》角色警示:信念崩塌,淪喪的人性黑化

  • 由 悲歡過後是人生 發表于 網頁遊戲
  • 2022-10-03
簡介小丑在記事本上的那句“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有價值”,我其實不太能理解編劇的意圖,可能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解讀,剛開始我以為這只是為了暗示小丑悲劇的命運,,但寫到這裡,我突然覺得,或許這句蒼白的內心獨白,不僅是一顆想要追求夢想、渴望光明和溫暖的靈

小丑瘋子是什麼意思

文/南窗先生

電影《小丑》,導演託德*菲利普斯,最早上映於2019年8月31日的威尼斯電影節。

電影《小丑》並沒有在中國上映的情況下,狂收10億美金票房,堪稱奇蹟。這是因為,《小丑》是一部R級電影。在過去幾年,R級電影的票房從來沒有突破過10億美元的量級。之前票房最高的R級電影是《死侍》,全球票房7。83億美金,當時已經被認為是R級電影的巔峰。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朋友曾提醒過我,這是一個陰暗、壓抑的故事,我想“小丑”不該是給人們帶來歡樂和笑聲的角色嗎,又能悲傷到哪裡去呢。

帶著對影片的好奇和疑慮,我終於決定坐下來好好看看這部豆瓣 9。0 的高分電影。結果,整場電影結束之後,我還沉浸在悲傷的情緒裡無法平靜,似乎覺得一切都合乎情理,卻又不相信這個世界其實可以這麼殘酷、無情。

電影《小丑》角色警示:信念崩塌,淪喪的人性黑化

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如果按照魯迅先生的標準: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那麼無疑《小丑》確實是一部合格的悲劇。

人的一生,究竟什麼才是有價值的,又能擁有多少有價值的東西?小丑亞瑟的悲劇又是什麼呢?

電影開頭,亞瑟在鏡子前蓄意拉扯嘴角露出的那個略帶驚悚的笑容,就讓我覺得很詭異,

短短一個鏡頭,就把觀眾帶入到主角的世界裡,

他在說:大家好,我是一個不快樂的小丑。他貧窮弱小,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和照顧,為生計奔波卻經常被人捉弄和欺負。

可儘管生活如此不盡人意,我始終覺得那時候的亞瑟還是能夠活下去的。因為,他還擁有夢想、溫暖和希望,若把這三樣無形的東西放在具體的人物身上,就是莫瑞、母親和蘇菲。

電影《小丑》角色警示:信念崩塌,淪喪的人性黑化

他的夢想是給世界帶來歡笑

“給這個世界帶來歡笑”,這是亞瑟從小的夢想,也是母親告訴他的人生使命。

而總能給觀眾帶來歡樂的脫口秀大師成了亞瑟的偶像,亞瑟幾乎不曾得到過別人的關注,更不曾被人接受和理解,當然也沒有人願意這樣做,但在現場互動的節目上,

莫瑞那句“如果我有你這樣一個孩子,我願意為之放棄一切”給予了他莫大的安慰和勇氣,得到了偶像肯定的亞瑟,對於夢想的追逐也更加堅定。

儘管後面的情節會讓我懷疑這次對話也只是亞瑟的一次幻想,但無疑莫瑞成為了他生活裡的一道曙光,猶如一個走夜路的孩子,突然擁有了一盞路燈,或許微弱,但能陪伴前行,所以即便生活多艱,

亞瑟每每在莫瑞節目的時候還是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那是來自內心的真正的喜悅。

對待莫瑞,我想,亞瑟是懷著感恩和尊敬的。

如果你能認同這一點,或許就能理解當亞瑟發現莫瑞將他表演的影片曝光,在大眾面前諷刺、嘲笑他。

根本不能理解自己苦難的人生,原來的偶像不過和那些高高在上的富人一樣,以別人的痛苦作樂,譁眾取寵

這如同在無形中將亞瑟心裡僅存的最後一點對夢想的希望抹滅,

小丑永遠不可能給世界帶來歡樂,那麼就讓我給這個世界帶來災難吧,

你看,多麼可笑,當我真的成了無所畏懼的瘋子,

人們終於發現了我的存在,我彷彿瞬間成了整個世界的中心,追隨者們一擁而上紛紛效仿。

人們對我終於不再視而不見。

猶如亞瑟黑化之後弒母前說的那句,“我曾認為我的人生是一出悲劇,現在才發現,其實是一出喜劇”。

戲裡戲外,主角一步步淪喪底線走向黑暗,如此戲謔的臺詞,實在值得讓人耐心尋味。

電影《小丑》角色警示:信念崩塌,淪喪的人性黑化

他是一道光,但是他也需要心靈寄託

如果說,莫瑞曾是亞瑟灰暗世界裡的一道光,那母親和蘇菲就是他的情感寄託和精神支柱。

母親,是亞瑟唯一的親人,也是他心靈的情感寄託

從影片可以感受到,亞瑟從不將工作中的不順心和委屈帶回家,面對母親,他總是微笑著,就如他的名字“快樂”一樣。

家或許是他苦難生活裡唯一的避風港。

而住在隔壁的單身母親蘇菲,會在電梯裡以玩笑的口吻提醒他“這裡不安全”,會在酒吧裡默默注視他給予肯定和鼓勵對的眼神,會在母親住院時陪伴身側默默安慰,

給了亞瑟內心最渴望的來自外界的愛和溫暖。

有個讓我印象很深的細節,是當亞瑟去酒吧學習表演技巧的時候,他總是在別人沉默的時候大笑,卻又在別人大笑的時候沉默,我不知道這一幕是為了凸顯亞瑟的另類,還是為了表現他天生不具有幽默的細胞,對於一個喜劇演員,想給別人帶來歡樂,卻發現自己沒有這份天賦,聽來可憐,

其實也是無數擁有夢想的平凡人的真實經歷,繼續或是放棄,亞瑟選擇了前者,哪怕在自由表演的舞臺上。

他因為緊張、恐懼而發病,在臺上抑制不住地狂笑,面對臺下壓抑的沉默聲,他也沒有怯場,最後完成了他的表演,也得到了觀眾的掌聲。

我不知道導演對於這個場景的設計,有多少是真實的,又有多少是亞瑟幻想的,

但我願意相信,像亞瑟看到的蘇菲一樣,在臺下不吝鼓勵和支援的觀眾,支撐著他心中最後一絲為了夢想而勇往直前的英雄主義。

敏感、渴望溫暖,卻又那麼懂事孝順

再把視線放回到亞瑟誤會韋恩是自己的親身父親,喬裝入場找韋恩對峙的那段對白,“我什麼也不要,我只是想要一點溫暖”,可以想象亞瑟是多麼期望自己能擁有一個完整的家,但他在此之前不曾向母親打聽過父親的訊息,不是不想,

或許正是因為太渴望家的溫暖,所以更害怕失去,害怕因為自己的自私讓母親回憶起傷心的往事,害怕唯一的親人因為他會受到傷害。

他敏感、渴望溫暖,卻又那麼懂事孝順。

哪怕在誤以為自己是韋恩的私生子時,他想到的不是報復,在看到自以為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時,他的眼神裡仍舊沒有嫉妒、憎恨,我甚至看不到一點不甘心。

彼時的亞瑟,不可謂不善良。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渴望得到溫暖是人的本能,對於在不斷的否定和漠視下長大的亞瑟,童年被虐待的經歷並未因失憶而消失,反而隨著時間的消逝一點點造就了他脆弱敏感而自卑的靈魂。

所以在他發現,原來身世的真相不過是母親的妄想,母親變成養母,自己精神疾病的創傷有一半也拜其所賜,更要命的是,自己也同樣患有妄想症,亞瑟內心一直叫囂的醜惡靈魂終於甦醒。備受打擊的亞瑟一身狼狽來到蘇菲家裡,值得留意的是,他在踏進蘇菲家之後,小心翼翼撫摸著蘇菲家裡的沙發,牆上的袋子,如此安靜的場景下,我看到的其實是主人公內心深處關於人性善惡的最後一次角逐,那是他最後的掙扎,或許亞瑟早已意識到,

那個曾經陪伴他度過一生最美好時光的蘇菲只是自己的幻想, 可房子裡熟悉的佈局,真實的觸感又讓他心存希望,或許,還是有些美好是真實的。

可惜,一切幻念都在他轉頭看到蘇菲臉上那副驚訝、恐懼的表情時結束,

亞瑟的世界在此刻徹底坍塌,他終於黑化成了小丑。

電影《小丑》角色警示:信念崩塌,淪喪的人性黑化

信念崩塌,人性黑化

接下來弒母、殺害莫瑞、前同事蘭道,就都順理成章了,畢竟誰能期待一個泯滅人性的罪惡之魂還能心慈善念呢?

有意思的是,就在小丑亞瑟殘忍殺害蘭道之後,幫目擊者蓋瑞打開了房門,親吻他的額頭之後,放走了他,“你是唯一對我好的人”,這是小丑亞瑟的理由,也是他的是非觀。這是他在清醒狀態下看到的世界,所以他能確認蓋瑞是唯一一個給予過他善意的人。

從另一個角度看,小丑亞瑟,可能是在身心矮小的侏儒蓋瑞身上,看到了與之相似的靈魂,一樣的弱小、脆弱,一樣的被人嘲笑、歧視,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即便已經黑化成小丑的亞瑟,對待同類,還是沒法不同情。

電影《小丑》角色警示:信念崩塌,淪喪的人性黑化

物質上的貧窮從來不會真正地殺死一個人

說到這裡,我想我已經對文章開頭關於小丑悲劇的疑問有了答案。物質上的貧窮從來不會真正地殺死一個人,人生有價值的東西也絕不是靠擁有多少財富和金錢來衡量的。

可失去了對夢想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對人性溫暖的渴求,只剩一顆孤獨、冷漠的靈魂,才是悲劇的人生。

小丑的悲劇,或許是特定年代下畸形社會的產物,可誰又能否認,這是多少誤入歧途走上不歸路的犯罪分子的真實寫照?

這並不是在為犯罪分子申辯,只是這讓我聯想起前段時間熱門的一部臺灣影視《我們與惡的距離》裡,主人公王律師對於罪人和壞人的定義。

所有犯罪分子都是罪人,這一點毋庸置疑,犯了罪必須受到懲罰,也是天經地義,但我們是否有想過,人不是天生有罪,

換句話說,罪犯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每個罪人都一定是壞人, 而我們每當看到這類新聞案件的時候,是否往往只關心罪犯是否都得到了法律制裁,卻忘了關注犯罪背後的誘因,是否想過法律制裁所帶來的事後控制,從根本上並不能預防甚至杜絕犯罪的發生。

小丑在記事本上的那句“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有價值”

,我其實不太能理解編劇的意圖,可能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解讀,剛開始我以為這只是為了暗示小丑悲劇的命運,,但寫到這裡,我突然覺得,或許這句蒼白的內心獨白,不僅是一顆想要追求夢想、渴望光明和溫暖的靈魂的吶喊,更是編劇想要透過電影向觀眾傳達的觀念:請給小丑一樣的靈魂多一點關懷和溫暖,也許只是一個真誠的微笑,一份舉手之勞的幫助。

如果小丑的悲劇人生,能夠喚醒沉睡在冷漠、殘酷世界裡的靈魂,呼籲愛和平等,尊重和自由,那確實是有價值的。

電影《小丑》角色警示:信念崩塌,淪喪的人性黑化

結束語

關於這部電影,網上評論褒貶不一,很多針對電影場景的偵探推理也很難評判是真是假,我只是覺得,

拋開劇情的合理性不說,影片所折射的社會現象和背後的意義或許更加重要。

而這部影片給我個人留下的最大印象,是個體悲劇帶給社會的警示作用,

小丑悲劇性的人生不是唯一的,卻也不是必然的。

想想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或許不是最好的年代,也不會是最壞的年代,我想推薦這部電影,不是想傳達負面和消極的情緒,只是在中國影視娛樂化、流量化的市場氛圍下,我們需要一些真正有內涵、有深度的電影題材,來淨化中國的影圈,開闊觀眾的視野,從這個角度說,我覺得《小丑》確實是一部值得用心觀看的電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