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張桂玲:農場有活力種糧有底氣

  • 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網頁遊戲
  • 2022-10-13
簡介”張桂玲回憶說,“現在土地流轉、託管後,小麥、玉米、花生一天能收割兩千畝

幸福農田真的能提200嗎

“以前都是一塊一塊的旱田,我們‘碎田變整田’,經過幾年辛苦耕耘,現在成了千畝沃野。”站在招遠市張星鎮杜西村,目光所及盡是綠油油的玉米田,招遠市錦程家庭農場農場主張桂玲雙眼盛滿希望。

土地,是農民最大的資本。要想振興鄉村,還得在土地上做文章,讓農村土地釋放新活力。張桂玲就是這樣,她透過土地流轉、建立家庭農場,讓黃土地迸發出振興新動力。

張桂玲:農場有活力種糧有底氣

2012年,杜西村委遵循中央土地承包30年不變的政策方針,對全村土地重新調整規劃。當時養了十幾頭母牛的張桂玲,還在幫人收玉米以換取草料。

“收來的草沒地方儲存,都做了無用功。我就想,不如自己種地,一方面解決草料問題,另一方面也確實覺得農業大有前途。”和丈夫商量後,張桂玲流轉了270畝土地,開始了種糧生涯。

本以為能抓住機會的張桂玲,很快就被現實上了一課。

2015年,天旱水枯,地下水位降低,澆不上水的農田很快硬化,導致農場230多畝的旱田一直播不上種。秋季玉米顆粒無收,一茬就損失20多萬元。

“補齊水利設施短板,讓農業生產不再‘靠天吃飯’,才能守好‘糧袋子’。”看著荒草遍野的土地,張桂玲意識到,要想糧食增產、土地豐收,必須先修水利。

2016年5月,張桂玲自掏腰包修建大口機井,鋪設4000米長的澆灌管道,泵房安裝三套大功率灌溉裝置。就這樣,一箇中型水利工程完工,使200多畝旱田變成水澆地,同時惠及周邊農田,保障村裡糧田用水。

張桂玲記得很清楚,那年只澆了一水的小麥,畝產達到700斤,第一次迎來豐收。

農田水利跟上了,現代化機械也必不可少。農機農藝融合發展,大田作物才能實現播種、中耕、施肥、灌溉、收穫“生產一條龍”作業。

錦程家庭農場現有東方紅、雷沃504-2204系列拖拉機8臺,三行玉米收穫機3臺,小麥收割機3臺,風送式植保機4臺,無人植保機1臺,各類灌溉裝置和管道5套,水泵15臺,大型噴灌車1臺,穀物烘乾機1臺。經過幾年發展,錦程家庭農場共擁有53臺農機、12名簽約農機手,達到中型農場標準。現在農場在省農科院指導下,與良種繁育基地合作。

“過去田塊細碎的時候也用農機,但一遇到田埂就得轉彎,機損率高、效率低,大型農機都用不了。”張桂玲回憶說,“現在土地流轉、託管後,小麥、玉米、花生一天能收割兩千畝。去年秋冬種遇上連陰雨,小農機下不了地,多虧了我家這臺220馬力的拖拉機,勁兒大、輪胎寬,讓小麥及時播種。”

農機添動力,種地更給力。傳統的小麥收割、脫粒等多道工序,在農場機械化的幫助下,有效減少了糧食損失,而且,農機收割減少了麥粒與土壤接觸,糧食無雜質、品質更高。“今年賣糧時,錦程家庭農場種植的小麥被評為優質糧,免檢免篩,直接入國庫。”張桂玲驕傲地說。

擁有全套機械化裝置、豐富種田經驗的張桂玲,不僅管好自家土地,還為本村和周邊村子的1700多名農戶當起了“田保姆”,服務著4000多畝土地。

“土地託管有統一管理的優勢,我不能辜負鄉親們的信任,要讓大家離鄉不丟地,不種有收益。”張桂玲說。

土地託管後,小塊土地變成規模化經營,實現了家門口的耕種管收。張桂玲算了一筆賬,機械化耕、收,每畝減少費用約40元,化肥統一採購每袋節省近20元,良種採購每斤節省0。6元,每畝地平均成本節省200多元,這些都是連片經營帶來的規模效應。糧食畝產也有了大幅提升,有的地塊今年小麥畝產突破了1500斤,這在以前連想都不敢想。

土地流轉,喚醒了“沉睡”的田野,“轉”出了鄉村振興加速度,“轉”出了農民幸福生活。

作為市農廣校培育的1。9萬多名高素質農民中的一員,張桂玲看得更遠。

“農民不單單是種糧,更要種出好糧。在這方面,家庭農場就應該走在前,把最好的糧食貢獻給祖國,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保障。”在市農廣校的培養引導下,張桂玲不斷學習“升級”,“農藥、化肥、除草劑的使用對土壤破壞很大,過去大量使用大化肥,現在用水溶肥,實現了水肥一體化,用有機肥增加土壤肥力,修復地力。”

眼下,張桂玲打算重新拾起“牧業”,打造綠色生態迴圈農業。“之前秸稈是直接還田,未來我想農牧結合、種養結合,在家庭農場內加入自繁自養的牧場,秸稈變飼料,產生沼氣,沼渣返地。”

深扎土地,能感受到“種”與“收”之間蘊藏的能量。張桂玲告訴記者,目前錦程家庭農場正在與山東省農科院合作培育良種,成為良種實驗基地。有了抗病、高產的良種,下一步便是進行初加工。“建立面粉廠,與周邊學校合作,直供我們生產的高品質麵粉。加入‘糧食銀行’,吸收託管農戶手中餘糧‘儲蓄’,‘儲戶’可憑‘存摺’隨時提取、購糧、折現。”她說。

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廣袤田野吸引了源源不斷的“後浪”。

“我父親說,糧是人的生命,不管到什麼時候都不會窮了莊稼人。”在張桂玲的影響下,兒子杜錦程回到家鄉,正式成為一名“85後”種糧人,成了種糧人中的“後浪”。

張桂玲對兒子寄予了無限期望。“畢竟,年輕人才是農場最大的活力,也是農業未來的希望。”她說。

YMG全媒體記者 秦菲 通訊員宋秀英 攝影報道

想爆料?請登入《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入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

,誠邀合作伙伴。

【來源:大小新聞】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