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榕博探秘·鎮館之寶|南宋包金邊牛角梳:七百多年前的定情信物?

  • 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網頁遊戲
  • 2022-11-29
簡介而福州牛角梳製作歷史悠久,從茶園山宋墓發掘的包金邊牛角梳算起,至少有近八百年的歷史

有什麼特別的定情信物

古人將頭髮稱為“青絲”,取“情思”諧音,送梳篦亦有互許終身、白頭偕老之意。梳子自然就成了古代男女之間的愛情見證。熟悉“榕博探秘·鎮館之寶”的讀者們一定對福州發掘的茶園山宋墓印象深刻。這裡出土的葵形剔犀漆奩、紗羅對襟上衣曾驚豔世人,也對研究宋朝福州工藝美術及絲織業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例證。今天要介紹的這兩把包金邊牛角梳也是墓主人將軍夫人的珍愛之物。

榕博探秘·鎮館之寶|南宋包金邊牛角梳:七百多年前的定情信物?

牛角梳。林雙偉 攝

將軍夫婦的定情信物?

1986年8月的一天,福州市考古工作人員在北郊茶園山南宋古墓的發掘現場工作。忽然間,棺槨裡驚現出一塊金光閃閃的物件,興奮的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用毛刷清理掉周圍的碎土,一件半月形、鑲著金邊類似梳子的文物終於將全貌展現在考古人員的眼前,引起一陣陣驚呼和騷動。這是茶園山宋墓裡發現的為數不多的含有黃金的文物。

出土的包金角梳有兩把,每一把梳子長7。2釐米,高3。8釐米,牛角制,半月形,密齒,梳背上均勻地鑲嵌著金片,金片上刻有文字。相比於10年前在福州新店浮倉山黃昇墓中發現的牛角梳,這兩把半月形黃金鑲嵌的梳子顯得精緻許多。黃昇墓建於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而茶園山南宋古墓建於宋端平二年(1235年),理論上來講這梳子的年代更加久遠,距今已有787年,是福州迄今為止墓葬中發現的最早的角梳。

榕博探秘·鎮館之寶|南宋包金邊牛角梳:七百多年前的定情信物?

包金邊牛角梳。林雙偉 攝

前面的“鎮館之寶”欄目中曾經介紹過,考古專家推測男墓主生前可能為朝廷三品以上的高階武官,並死於1235年蒙古大規模攻擊南宋的西線戰場。茶園山宋墓是宋朝典型的夫妻合葬墓穴,墓內的男女古屍歷經700多年依然儲存完好。女屍甚至未做防腐處理也擁有不腐之身,這不禁讓人產生許多繾綣旖旎的猜測,彷彿是因為忠貞不渝的愛情才讓他們生死相隨、共同攜手跨越了數百年的時空。

這兩把包金邊牛角梳作為女主人的陪葬品,應當是她十分珍視之物。在中國古代,男子送女子梳子代表一輩子要糾纏到老、結髮的意思。這梳子是否真的是將軍與夫人之間的定情信物我們不得而知,但在丈夫遠赴戰場的日日夜夜裡,當將軍夫人拿起梳子時,一定會回想起丈夫為自己綰青絲的時光,而思念愈濃。

福州角梳享譽海內外

據《本草綱目》記載:“牛角,酸鹹、清涼、無毒。”使用牛角梳梳頭不會產生靜電感,可以去垢而不沾,解癢而不痛,溫潤而不掛發,安神健腦,有促進頭髮生長的保健作用。而福州牛角梳製作歷史悠久,從茶園山宋墓發掘的包金邊牛角梳算起,至少有近八百年的歷史。

從茶園山宋墓和黃昇墓中出土的牛角梳來看,牛角梳一直是福州貴族的鐘情之物。但隨著福州工藝製造業的發展,牛角梳逐步從貴族人家的生活中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清代,福州角梳業已頗具規模。從光緒六年至民國二十四年(1880-1935年),福州角梳業進入全盛時期,先後出現“鄒振記角梳莊”“李發記角梳店”“潤光厚角梳莊”等專業生產、經營角梳的店莊。鼎盛時期,福州角梳業曾出現過多達150家店號。這期間,福州角梳曾先後在巴拿馬、美國、加拿大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牌獎、金質獎。

福州角梳的高光時刻是1933年在美國芝加哥百年進步博覽會上,與同獲金獎的脫胎漆器和油紙傘被並稱為“福州三寶”。1935年前後,鄒振記角梳莊的創辦者鄒元華研製成功第一臺“電動鋸角機”,重金聘請漆畫工藝師朱莊,運用漆畫工藝技法,在角梳齒路上方創新繪製虎、豹、獅、象和古典人物、山水景色。問世後的“牛角花梳”在國際性工藝品“小呂宋賽會”上斬獲金獎,外商和僑胞紛紛訂貨,供不應求。據說當時已成為東南亞華僑首富的胡文虎曾出價半斤黃金購買獲獎的“牛角虎梳”(不到3兩重)。角梳貴於黃金,一時被傳為佳話。

時至今日,福州角梳依舊是福州工藝美術的傑出代表,今年列入福建省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專案名單。

將軍夫人的其他閨中用品

“梳”“篦”“櫛”都是古人對梳子的稱呼。《釋名·釋首飾》曰:“梳,言其齒疏也……篦,言其齒細相比也。”篦,是一種梳齒非常密的梳子,以除發垢。許多福州人應該都不陌生,翻翻奶奶外婆的梳妝檯上,或許就能找到這麼一把篦梳。除了包金邊牛角梳之外,茶園山宋墓還發現了一把這樣的竹篦梳。

除了梳、篦之外,女主人的化妝用品更是精美絕倫,絕不遜色於當代都市白領的化妝盒。在福州市博物館茶園山宋墓的展廳裡,鏨牡丹花銀蓋罐由薄銀製成,蓋為柿蒂形,出土時罐內仍殘留有白色的粉塊;鏨花卉紋圓形銀盒,盒蓋上刻有纏枝荷花,盒底為寫實的折枝牡丹花,令人稱奇的是盒內放著絹質粉撲,頂面勾編鏤空呈蕾絲狀;南宋素面圓形銀粉盒,出土時盒內還裝有殘留粉末……

福州迄今為止從墓葬出土的唯一一把扇子類文物——剔犀漆柄團扇,精緻的長柄園銅熨斗,葵形剔犀漆奩,一批工藝精湛的絲織品……這些文物儼然為我們刻畫出了一位栩栩如生的福州宋代貴婦的形象和她那精緻的貴族生活。

□專家品寶宋代貴族的“掌中寶”

■特邀專家:福建工藝美術界資深專家、福州市閩都文化研究會專家庫成員 張斌

福州角梳聞名遐邇。福州市博物館館藏的南宋包金邊角梳,更是詮釋了作為“福州三寶”的牛角梳精緻典雅,及蘊含的閩都特色傳統工藝。這兩把罕見的南宋包金邊角梳有三個特別之處。

一是精巧玲瓏。整個半月形頭梳,長度才一個成人的手指長、二個指頭寬(長寬7。2/3。8釐米)。置於掌中,隨身攜帶,輕巧方便。

二是製作精緻。兩把角梳所制梳齒,一把為62齒,另一把是64齒。僅在長7釐米多的梳面上密密分佈60多根勻稱的梳齒,每根梳齒約2毫米,齒頭頂部還打磨得圓滑,方便梳髮順暢不傷人頭皮。工藝精細與製作難度可見一斑。

三是貴族氣派。物以稀為貴,能用貴重黃金裝飾日用品的,非富即貴。這兩把角梳用黃金薄片包裹梳背邊沿,自屬稀罕,明顯區別於常人使用的角梳。就連同為南宋墓出土的狀元出身高官女兒黃昇的陪葬品中,雖有款式多樣、數量很多的華麗絲織衣物,但隨葬的六把牛角梳也沒黃金包邊。用放大鏡看,這兩把角梳邊沿一端黃金片上,都有內容一樣、字跡不同,每字僅幾毫米手工陰刻字:貳分貳。推斷這是標明頭梳使用黃金的重量。按舊制的一斤十六兩計重法,這二分二重相當於0。688克。畢竟黃金貴重,在器物上標識黃金用量,既顯其價值,又為擁有者顯示高貴身份。

榕博探秘·鎮館之寶|南宋包金邊牛角梳:七百多年前的定情信物?

包金邊牛角梳。林雙偉 攝

這兩把包金邊角梳,是福州市迄今為止出土的牛角梳文物中年代最早、工藝也是最精細的。它們無論是對閩都古代手工藝發展研究,還是福州古代生活風俗研究,都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

(福州晚報記者 管澍 林雙偉)

【來源:福州晚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