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從幾個傳說中的怪物,看看中世紀人的“壓抑生活”

簡介在黎安依鳥的傳說中,則強調了歌聲對人的蠱惑,時間流逝所帶來的嚴重後果——身份尊貴的騎士一動不動數十年,或者年輕人肖恩最後化成塵埃

守護著寶藏的惡龍叫什麼

中世紀歐洲有很多民間怪物傳說,如果細細品味它們的特點,就會發現當時教會對民眾思想的控制,可以看出當時歐洲人生活得多麼壓抑。

從幾個傳說中的怪物,看看中世紀人的“壓抑生活”

王質觀棋

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故事?這個故事的版本很多,東晉虞喜的《志林》比較簡潔明瞭:信安山有一間石室,有一位名叫王質的人上山砍柴,進入石室發現有兩名童子正在下棋。於是,王質就在旁邊默默看著,結果一局還沒結束,王質竟然發現自己的斧頭柄都已朽爛。等他回到家,發現早已經過去多年,物是人非了。

這個故事後面還有很多版本,雖然奇幻,但還是很明顯能看出對道家修仙悟道的宣傳。

前兩天偶爾看書,竟然在中世紀的傳說怪物中,發現了歐洲版的“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從幾個傳說中的怪物,看看中世紀人的“壓抑生活”

中世紀騎士

黎安依鳥(Ader Rhiannon),威爾士傳說中的三隻鳥,它們的歌聲非常動聽。按照當地傳說,這種鳥就算近在咫尺,它們的歌聲也像從遙遠的天邊傳來,有攝人心魄的能力。騎士們容易被歌聲吸引,一動不動地站著長達數十年時間——不同的版本時間長度不一樣。

另一個關於黎安依鳥的傳說是,一個名叫肖恩的年輕人,在某個夏天的早晨聽著它們的歌聲,等他站起身來才發現,身邊的小樹苗已經長大、變老、腐朽,而他家門口的一位老人說,年輕人的父母早已經過世,自己是這人的侄子……等肖恩意識到發生了什麼,就立刻化成了塵埃。

僅僅看故事本身的話,“王質觀棋”和黎安依鳥講述了同樣的情節:某人無意間被看似平常的事物所吸引,絲毫沒有意識到時間的流逝,等發現的時候已經物是人非。

但是細細一想,兩者還是有明顯區別的,王質觀棋這個故事,更多的是側重時光流逝、恍如隔世的感覺。在後世的很多版本中,王質還接受饋贈,吃了童子給的食物,多年感覺不到飢餓——有偶遇神仙被點撥的意味。

在黎安依鳥的傳說中,則強調了歌聲對人的蠱惑,時間流逝所帶來的嚴重後果——身份尊貴的騎士一動不動數十年,或者年輕人肖恩最後化成塵埃。

很明顯,如果民間傳說有勸導作用,那一定是告訴當時的人們,不要輕易受聲色所誘惑。

咱們再來看一個怪物傳說,斯堪的納維亞的巴克阿斯特。

從幾個傳說中的怪物,看看中世紀人的“壓抑生活”

海神波塞冬的戰馬就是來自大海

巴克阿斯特(Bckahst),斯堪的納維亞傳說中的一種馬,有些學者還稱其為“丹麥馬”。19世紀英國語言學家本傑明·索普記載了關於它的傳說,在丹麥的哥本哈根附近,一群孩子正在玩耍,忽然有一匹巨大的白馬從水中跳出來,來回的奔跑。男孩們高興地跟在它的後面,追逐著白馬。其中一個孩子跑得快,一下子跳上了馬背,白馬忽然間加速,想要帶著孩子進入大海,男孩立刻哭喊著:“我主耶穌的十字架啊,我從未見過這麼大的馬!”說完這句話,白馬就消失了,男孩得救了。

巴克阿斯特的傳說還有很多,大部分都是一匹馬忽然出現,誘惑男孩騎上它,然後想要帶走這個孩子。然而,當孩子念出某種咒語,這匹馬就消失不見了——通常情況下,咒語都是和基督教有關的。

如果說黎安依鳥的傳說還不太明顯,現在這個白馬的傳說就顯而易見了:白馬作為一種高貴的、俊美的形象,誘惑著年輕人,只有念出和基督教有關的咒語,才能擺脫誘惑,拯救自己。

中世紀歐洲,教會的思想控制無處不在,享樂主義被打擊排斥,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應該“過苦日子”,壓制自己的各種慾望。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飲食方面,教會要求一年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施行齋戒的。減少吃肉,意味著減少與之相關的貪食和好色,透過儘量剋制壓抑的生活,確保靈魂能得到救贖。

所以,黎安依鳥的歌聲和漂亮的白馬,也就是咱們所說的“聲色犬馬”,就是代表人的貪婪慾望——這些都是惡魔,必須要遠離才行。剋制慾望的方式,自然就是保持虔誠了。

更直接的例子,來自歐洲龍的傳說。

從幾個傳說中的怪物,看看中世紀人的“壓抑生活”

聖喬治屠龍

我們先看貝奧武夫的故事,傳說古丹麥國王荷羅斯加建造了一個大殿,並且在裡面進行盛大的宴會,結果引來了怪獸哥倫多。在和怪獸抗爭十多年後,瑞典南部的領主貝奧武夫,帶領士兵前來,殺死了怪獸哥倫多。在這個故事的最後,貝奧武夫和一頭噴火巨龍作戰,這頭龍一直守護著寶藏。

公元8世紀,貝奧武夫的長篇敘事詩完成了,我們可以看到裡面的龍是寶藏守護者,而殺死它的是勇猛的英雄。而5世紀的“尼伯龍根之歌”的口頭英雄傳說,巨龍是財寶的守護者,主人公英雄齊格飛,用神劍殺死了巨龍……

但是到了中世紀盛期的傳說中,殺死龍的都成了勇敢的騎士,尤其是有著虔誠信仰的騎士。公元11世紀小亞細亞的格列高利文字中,最早提到了“聖喬治屠龍”的故事:利比亞的一個小國家,人們飽受一條惡龍的困擾,偉大的聖喬治用十字架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然後殺掉了惡龍。

被殺死的惡龍血流滿地,形成了一個十字形,就成了英格蘭民族旗幟圖案的來源,白色背景下的紅十字架。

聖喬治的故事廣為流傳,這位虔誠的信徒,用十字架保護了公主和平民。更重要的是,惡龍成了標準的反派角色,直到現在的影視作品,屠龍都是騎士們的“日常”。為什麼要屠龍?當然是宣揚信仰的力量,不過還有一點不能忽略,那就是惡龍是財寶的守護者,也是貪婪的象徵……

虔誠的信徒要壓制自己的慾望,不管是音樂、美色還是財富,中世紀歐洲的人們都要儘量控制住自己的“貪婪”。所以,文藝復興時期所宣揚的一個重點,就是反抗教會的壓制,追求世俗生活的樂趣,不再過壓抑的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