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簡介當時漢朝皇帝,之所以要這麼做,最大的目的,其實就是想透過和親,逐漸滲透匈奴,最終徹底把匈奴給消化掉

深宮曲一品紅會被發現嗎

提到和親這個詞,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屈辱。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很多人認為,古代之所以要和親,是因為中原王朝實力不行。面對強大的遊牧民族,需要把自己國家的女人,送給人家去做媳婦,以此來換取和平。如果中原王朝的實力足夠強大,完全可以憑藉強大的武力,震懾敵人,自然就不需要什麼和親了。

這個觀點,其實是錯的。

實際上,對於古代封建王朝來說,如果真的送幾個女人,就能保證邊疆太平。那估計任何一個皇帝,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和親。因為從統治成本的角度來說,送幾個女子,和派遣幾十萬大軍出征,這成本完全不在一個水平。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和親,其實一直都是一種手段,而不是一個結果。所以,為什麼派女子出去和親?為什麼不從外族娶媳婦回來?為什麼後來大家又不喜歡和親了?這些問題的背後,其實都不單單是所謂的道德問題,而是統治成本問題。

想要更好的理解古代中國的和親政策,我們其實可以簡單捋一下中國古代和親歷史的發展。

古代的和親傳統,最早的時候,其實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當時中原地區的很多地方,還處於部落時代,大家都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的。甚至在往前推,三皇五帝的時代,大家都是以這種部落的形式社會。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其實也有和親。只不過,不是女子和親,而是男子和親。

比如,黃帝在逐鹿之戰當中勝出之後,採取的最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把自己的兒子們,分配到那些被征服的部落。然後讓兒子們和這些被征服的部落的女子通婚,最後讓整個部落的後代,都擁有黃帝的血統。

這也是後來我們被稱之為炎黃子孫的原因。不是名義上我們是炎帝和黃帝的後代,而是從血緣上來說,幾乎所有中國人,身上真的都有炎黃二帝的血統。

在部落時代,正是靠著這種血緣關係,各部落之間,可以維持起相對親密的關係。這樣一來,有血緣關係的部落,就可以不再打仗,然後一致對外,去對付那些沒有血緣關係的部落。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己方勢力的強大。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但是到了周朝,尤其到了東周之後,情況開始不太一樣了。

到了周朝之後,以往那種簡單的部落,逐漸演變成一座又一座的城市,以及一個個諸侯國。在西周時代,周王室統治天下的手段,基本上還是把自己的兒子,分配到各個地方,建立諸侯國,維持周王室對各地的統治。

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隨著周王室徹底衰落,各大諸侯國之間不斷征戰。這些諸侯國之間,如果往前推幾代,基本上彼此之間都有親戚關係。甚至有些諸侯國的王族,還是同一個祖宗。但這種親戚關係,卻依然無法阻止他們相互開戰。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單純的男子和親,就逐漸不管用了。從這時開始,各國之間相互通婚,透過相互嫁娶,維持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就比較常見了。

比如說,春秋中期的時候,秦國和晉國之間,就曾經相互嫁娶,自此還留下了一個‘秦晉之好’的成語。直到今天,我們依然用這個成語,來形容兩個家庭結親。

但實際上,最開始的時候,秦國之所以要和晉國結親,目的可並不單純,甚至可以說是很陰暗。當時秦國已經佔領了整個關中,想要繼續東出,但是卻遇到了強大的晉國。面對強大的晉國,秦國也曾經打過兩次,但最後發現根本奈何不了晉國。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所以在這之後,秦國這邊在位的秦穆公,才向晉國求親,求取了晉國國君晉獻公女兒,成了晉國的女婿。當時的秦國,就希望透過結親這種方式,來從晉國換取通道。但結果,晉國很願意嫁女,但對於給通道這件事,卻打死都不肯答應。

後來晉獻公去世之後,秦穆公又扶持了自己的大舅哥上位,結果大舅哥依然不給通道。所以接下來,秦國和晉國就又打了起來。這一戰,秦國雖然擊敗了晉國,而且還俘虜了晉國國君。但既然是一家人,秦穆公肯定也不好拿自己的大舅哥怎麼樣,只是要求他把兒子送到秦國去做人質。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再後來,這位晉國太子到了秦國之後,秦穆公又把自己的女兒,再次嫁給他,企圖來一個親上加親。但結果,這位晉國太子後來回去即位之後,依然不肯給通道。所以最終,給秦穆公逼得沒辦法了,只好扶持自己另一位大舅哥回國奪權,順便幹掉了自己的大侄子兼女婿。

那位被秦穆公再次選中,送上王位的國君,就是大名鼎鼎的晉文公。更有意思的是,晉文公上位之後,也不給通道。所以後來,秦穆公就只能轉頭去和楚國那邊組隊。此後整個春秋中後期,幾乎每一代秦國國君在位的時候,都要和晉國打一場,試試能不能東出。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期,這種諸侯國之間相互嫁娶的情況,其實很常見。在當時那個時代,沒有嫁女就是恥辱的觀念。大家都覺得,只要能給國家爭取到利益,就是好事。

這種觀念,一直持續到戰國末期。而戰國之後,接下來,因為秦朝比較短,還沒來得及思考結親的問題,就已經結束了。而且,秦朝比較強勢,在秦始皇的觀念當中,既然中原都已經統一了,那和周圍那些遊牧民族,以後也不再需要用結親這種方式來解決問題了。

所以,秦朝歷史上,還真沒有和親的案例。但這不是因為秦朝多麼強勢,而是因為當時的秦朝,還沒遇到需要用結親這種手段來解決的問題。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但是,到了漢朝開國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就在之前秦朝以及秦末的這二十多年裡,北方的匈奴,從原本鬆散的部落聯盟,徹底變成了一個強大的政權。匈奴的出現,成了漢朝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全新的挑戰。在這之前,中國北方還從來沒有過這麼強大的遊牧民族。

再加上經過秦末大亂之後,中原繼續休養生息,所以當時的漢朝,就算有能力擊退匈奴,也無法直接深入草原,徹底打垮匈奴。所以到了這個時候,結親就成了成本最低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了。

但同時,這個時候,漢朝的統治者,就必須做出新的選擇。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既然是結親,那到底是要嫁女子過去呢?還是要從匈奴那邊娶一個女子過來呢?

如果從後世的角度來說,很多人會覺得,娶一個匈奴女子,肯定比嫁一個女子過去要好啊!但實際上,當時匈奴那邊,其實還真是巴不得把一個匈奴女人塞過來。如果能得到漢朝皇帝的寵幸,那就更是天大的幸事了。

反倒是漢朝這邊,堅決不同意這個提議。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這裡面的核心原因,真不是單純的道德問題,而是繼承問題。因為在漢朝看來,如果真讓匈奴嫁一個女人過來,並且和漢朝皇帝生下了孩子。那接下來,一旦漢朝的老皇帝去世,匈奴那邊就可以趁機插手漢朝的皇位繼承問題。

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上,某一個國家,透過嫁女到另外一個國家,給對方生下孩子。若干年之後,再以此插手對方的內政,繼而吞併對方,這種事情可是發生過不止一次!所以,當時的漢朝高層,對這種事情是極為牴觸的。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退一萬步說,就算這種問題不出現,從輩分上來說,漢朝皇帝娶了匈奴的女人之後,就得管匈奴那邊的某個人叫老丈人。這種輩分問題,同樣也讓漢朝皇帝無法接受。要是真娶了匈奴女人,以後雙方交流的時候,漢朝皇帝矮了人家一輩。那這個恥辱,恐怕和後來的‘兒皇帝’沒有任何區別了。

所以,當時的漢朝皇帝,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娶一個匈奴女人的,更不可能和匈奴女人生孩子。

相比之下,嫁一個女子過去,反倒更划算一些。雖然這樣看上去比較恥辱,但是從政治角度來說,漢朝嫁女之後,以後漢朝就比匈奴那邊長一輩。一旦這個漢朝女子有了孩子,漢朝也可以反過去插手匈奴的繼承問題。從政治角度來說,用一個女子,換一個插手對方內政的機會,這顯然是很划算的買賣。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漢朝初期的幾位皇帝,都堅持了和匈奴和親。

當然,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武帝一反常態,選擇直接硬打。不過漢武帝選擇和匈奴全面開戰,也不單純是因為覺得和親比較恥辱。所謂的恥辱,其實更像是一種讓大家團結起來的口號。

真正促使漢武帝和匈奴開戰的理由,其實是經濟問題。

之前的漢朝,因為開國時間較短,透過和親的方式,換取一個比較和平的環境,然後平穩發展國力,這是最划算的辦法。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當時的漢朝已經休養生息了幾十年,已經接近了國力上限。繼續休養生息,國力的提升空間也很有限了。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在這種情況下,繼續任憑匈奴襲擾邊境,漢朝的損失會越來越大。所以,趁著此時國力比較強,和匈奴開戰,直接把匈奴打殘,從經濟和政治的角度來說,最划算。

同樣,在漢武帝時代過去之後,接下來到了昭宣之治的時代。當時匈奴已經基本被打服,這時候如果按照現代觀念,漢朝已經取得了全面勝利,其實早就可以無需繼續和親了。但這時的漢朝,卻偏偏選擇再次和親,而且和親的次數更加頻繁了。

當時漢朝皇帝,之所以要這麼做,最大的目的,其實就是想透過和親,逐漸滲透匈奴,最終徹底把匈奴給消化掉。而從後來的歷史發展來看,這個策略確實也很管用。對於聽話的匈奴,中原王朝採用和親的方式,不斷進行同化。而對於那些不聽話的匈奴,漢朝則是直接進攻,徹底打服為止。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到了三國乃至西晉時代,匈奴基本上已經被徹底打服了。一部分不服的匈奴,被迫徹底西遷去了歐洲那邊。而臣服的匈奴,則是逐漸被中原文明同化。就連他們自己,都不認為自己是匈奴,而是認為自己同樣是漢家子孫。

就比如西晉末年,匈奴首領劉淵,統一了匈奴五部,建立了漢趙政權。但是劉淵起兵建立政權的時候,卻並不是打著匈奴的旗號,而是聲稱自己是漢朝皇帝的傳人。劉淵直接追認當年那位蜀漢政權的劉禪,做自己的皇兄,宣稱自己是接了劉禪的班。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而從血緣上來說,劉淵也確實有漢朝皇族的血統。劉淵的先祖,就是當年劉邦派出去和親的那位漢家公主。而在後來的歷史上,劉淵的祖上,也曾經多次和漢朝通婚和親。所以從血緣的角度來說,劉淵身上的漢家血脈,其實確實比匈奴血脈更重。

而接下來的南北朝時代,情況其實反倒發生了變化。在南北朝初期,因為北方遊牧民族紛紛南下,北方草原上基本處於勢力真空的狀態。在那個時代,中原確實無需和草原遊牧政權通婚。但是到了南北朝中後期的時候,隨著北方的柔然和突厥崛起,中原政權的北朝,再次面對了和親的問題。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而這一次,北朝則是不得不娶遊牧政權的女人過來了。

最有名的一個例子,就是北周的周武帝宇文邕,他在位期間,不但娶了北方突厥可汗的女兒,還將這個突厥女子立為了皇后。

據史書記載,宇文邕當時娶這個突厥女子,其實是非常不開心的。但是沒辦法,因為當時北周整體國力偏弱。不但南方的南陳政權虎視眈眈,中原北方也是有北周和北齊兩大政權分別統治,北齊的國力還略強於北周。至於草原上剛剛崛起的突厥,那就更強大了。

正是在這種局面下,周武帝為了北周的國家利益,不得不娶了這個突厥女子做皇后。但這樣一來,宇文邕就等於是北方突厥可汗的女婿了,在輩分上矮了人家一輩。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所以,宇文邕哪怕是娶了這位突厥皇后,和她的感情也非常不好。甚至於她入宮之後,宇文邕很長一段時間,都不願意見她。當時很多北周的大臣,都想勸宇文邕多和這位突厥皇后交流交流,不要讓突厥那邊心生不滿,這樣才有利於北周的國家利益,但是宇文邕卻死活不肯答應。

最後,還是宇文邕的一個外甥女,因為年齡比較小,仗著童言無忌的優勢,向宇文邕進言。因為這個小姑娘的話,宇文邕最後才算是勉強答應,多和那位突厥皇后交流一下。但即便這樣,後來宇文邕依然恪守底線,始終沒有讓這位突厥皇后,給他生下任何子嗣。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宇文邕很清楚,一旦這位突厥皇后有了他的孩子,那接下來,突厥就有了理由插手北周的內政。漢朝那會兒,強大的外戚,已經讓漢朝皇帝很頭疼了。如今要是換上強大的突厥做外戚,那北周就等著被徹底吞併吧。

順便說一句,那個勸宇文邕的小外甥女的,當時只有幾歲大而已。而若干年之後,小姑娘有一個兒子,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

所以,在南北朝時期,只有中原政權極度弱勢的時候,才會答應娶北方遊牧民族的女子,而不是嫁女。

但是南北朝時代結束之後,接下來,到了隋唐時期。隨著中原再次統一,中原王朝再次強大起來,隋唐兩代的政府,便再次恢復了當年漢朝時候的和親政策。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先透過戰爭,打服對方。然後再嫁女過去,藉此插手對方的政務,並且不斷同化對方。當然,到了唐朝之後,因為很多唐朝皇帝,都是典型的寵女狂魔,根本捨不得自己的親閨女去國外吃苦。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很多唐朝皇帝,都選擇從宗室當中挑選一個女子,冊封一個公主的封號,然後再派出去和親。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唐朝的那位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出嫁的時候,當時唐朝這邊在位的是李世民。李世民自己的女兒很多,但他卻捨不得讓自己的女兒出去和親。所以最後,李世民就挑了一個宗室王爺的適齡女兒,將其封為公主,然後嫁出去和親。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但是,到了中唐和晚唐之後,因為唐朝的整體國力衰落了,對周圍的鄰居不再具備當年的威懾力。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反倒是唐朝想嫁女子過去,人家都不接受了。

而接下來,到了宋朝之後,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現象。到了宋朝,尤其是南宋之後,隨著程朱理學的盛行,越來越多計程車大夫認為,和親這種策略,實在是有點恥辱。

所以,宋朝寧願多給錢,也不願意再嫁女人出去和親了。但是這樣一來,宋朝也就失去了透過和親政策,同化北方的機會了。而從道德上來說,沒有和親的宋朝,確實也更符合大家的觀念。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宋朝之後,到了元朝,反倒是再次恢復了和親。元朝很強,很能打,這事大家都比較清楚。但即便是這樣的元朝,依然願意把自己的公主,嫁到其他國家去。而元朝公主嫁出去之後,自然也不是大家想的那種唯唯諾諾,給人家當牛做馬的悲慘生活。元朝公主嫁過去,那是直接做女主人的。元朝公主不能做普通的王妃,只能做王后,那是可以直接左右人家國家政務的存在。

再之後,到了明朝。在很多後世的歷史愛好者眼裡,明朝一向是以‘拒絕和親,天子守國門’著稱。但實際上,明朝最厲害的兩位皇帝,朱元璋和朱棣,其實還真是都提出過和親。尤其是朱棣,他曾經想要把明朝公主,直接嫁到朝鮮半島那邊去做王妃。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結果,人家朝鮮那邊也不傻。有了之前元朝的經驗,人家根本不敢娶明朝的公主,只是給出了一個‘高攀不起’的理由,然後想盡各種辦法回絕。最後朱棣也沒辦法,只能打消這個念頭了。

當然,到了明朝之後,中原王朝還有一個重要法寶,可以徹底取代和親,那就是所謂的‘朝貢貿易體系’。以往的時代,中原王朝之所以想要和親,就是為了滲透對方,然後同化對付。但是到了明朝之後,明朝可以透過貿易手段,對周圍的鄰居們進行滲透。而且,明朝後來發現,這種貿易滲透手段,其實遠比和親更加高明,可以做到全方面從上到下的滲透。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這樣一來,和親自然也就沒有必要了。

至於到了最後的清朝,則是又有點不一樣了。清朝的統治者本身就是出身於北方,後來更是直接控制了草原。在清朝鼎盛時期,清朝直接把草原納入到了自己的實際控制範圍。在這種情況下,清朝皇帝其實很願意把自己的女兒,嫁到草原上去做女主人,因為這樣可以讓清朝更好的控制草原。

再加上清朝繼承了明朝成熟的朝貢貿易體系,兩個手段雙管齊下,這才可以牢牢控制住草原,直接把草原給徹底同化了。

古代有些朝代極強,為什麼仍是要和親嫁女?為啥不是娶親回來呢?

回顧古代上千年的和親歷史,我們其實可以發現:古代真實的和親,其實並不是中原王朝戰敗之後,嫁女人出去給人家當牛做馬,表示臣服。真實的和親,其實是嫁一個公主過去,直接做人家的女主人,替人家當家做主,插手人家的內政,然後逐漸把人家同化掉。

至於說把外面的女子娶進來,這種事情,在現代看來,或許很光榮。但是在古代,除清朝之外,這是隻有中原政權極度弱勢的時候,才會做出的選擇。至於清朝,清朝確實娶了一些遊牧民族的女子。當年對於當時的清朝來說,遊牧民族已經不再是外族,而是實打實的自己人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