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總編對話|維信諾張德強: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鍛造中國顯示產業長板

簡介作為OLED領域的先行者,維信諾20餘載一直致力於以科技創新引領中國OLED產業發展,其獨特的發展模式或許可以為中國其他顯示企業提供借鑑和參考

顯示屏屬於什麼行業

總編對話|維信諾張德強: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鍛造中國顯示產業長板

編者按:

中國從20世紀末開始探索和發展顯示產業,如今已成全球顯示行業的重要一極。在中國企業已確立LCD液晶領域的優勢之後,OLED被視為是下一個努力趕超的目標。Micro LED也逐漸嶄露頭角,成為業界追逐和發力的熱點。作為OLED領域的先行者,維信諾20餘載一直致力於以科技創新引領中國OLED產業發展,其獨特的發展模式或許可以為中國其他顯示企業提供借鑑和參考。近日,中國電子報總編輯胡春民與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張德強博士,就我國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現狀和週期性變化以及新業態、新技術、新趨勢等相關話題展開深度對話,聽聽這位顯示行業的“老兵”是如何講述他對產業的理解和他與維信諾之間的故事。

總編對話|維信諾張德強: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鍛造中國顯示產業長板

對話人:

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張德強博士

中國電子報總編輯 胡春民

時 間:

2022

10

19

地 點:

維信諾北京環洋辦公室

中國電子報

,贊

18

探索前沿技術,開拓增量市場

胡春民:在中國企業確立LCD領域的優勢後,OLED被認為是下一個努力趕超的目標。目前在OLED領域,韓國廠商無論是在大尺寸還是中小尺寸,都具有相對優勢地位。你認為中國企業應該如何趕超?

張德強:

經過產業界同仁的數十載努力,我國OLED產業已與LCD最初趕超國際廠商時的局面截然不同。預計到2023年我國中小世代(G6及以下)產線產能將首次超過韓國。需要注意的是,產能雖然大了,但從出貨量、高階產品的佔比來看,仍有待加強。

中國企業要實現從技術、產能等多方位的趕超,首先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時要把戰略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1996年,維信諾前身——清華大學OLED專案組就已開始了OLED的基礎研究。當時就立下目標,要透過自主創新,將OLED技術從實驗室推向產業化。如今我們已在OLED領域專注26年,期間曾在2006年遇到過產業低谷,市場上出現了“麵粉比麵包貴”現象,我們經過分析認為透過技術創新是可以降低成本,便果斷推進OLED產線的建設,並同時加強工藝提升,事實證明是對的,這是戰略堅定與策略靈活的結合。

其次,要堅持技術創新,打鐵必須自身硬,要在技術、工藝、成本上持續創新。創新不是“一招鮮,吃遍天”,尤其是作為技術密集型的顯示產業,更需要持續創新。這些技術、工藝、成本上的創新最終呈現為強勁的產品力,即使面對市場需求不振、成本上漲、供應鏈不安全等多重考驗,依然能夠逆勢給頭部客戶持續供貨。

最後,要堅持開放合作,建設良性迴圈、更有韌性、安全水平高的產業鏈。

胡春民:你怎麼看待OLED與LCD、Mini/MicroLED等顯示技術的競爭與共生?對顯示技術未來演進方向,有何判斷?

張德強:

多種顯示技術長期共存將是未來的狀態,不同顯示技術都有自己的發展空間。

從目前顯示技術的種類來看,LCD產業已經到了鼎盛時期,技術發展得非常成熟,但並不意味著LCD就不再發展了。

OLED已經在顯示行業站穩腳跟了,數字產業、元宇宙的發展帶來更多需求,在需求的拉動下,它的技術革新速度快,發展空間大。在手機領域,OLED已佔半壁江山,在中尺寸和大尺寸上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比如說平板、筆電、車載、電視領域將會擴大應用,這是很明確的一個發展趨勢。隨著工藝成熟、生產成本最佳化, OLED的市場滲透率會越來越高。

MicroLED顯示屬於一個“新生代”,它很適合微顯,比如VR、AR。另外就是超大尺寸,MicroLED除了效能和潛在成本上有競爭力,它還有一個優勢——可以模組化組裝。至於在OLED、Micro LED之後還有沒有下一代的技術?答案是肯定的,具體是什麼技術,現在我們一直在探索。

胡春民:2021年,AMOLED在中小尺寸顯示面板市場表現十分亮眼,在營收佔比上首次超過了LCD。你如何看待OLED當前在顯示領域的地位?OLED未來拓展方向在哪?

張德強:

目前在顯示領域,OLED的地位是穩固的,重點標誌就是智慧手機領域大部分都已是OLED屏,尤其在高階市場。特別是從發展趨勢來看,當前市場比較熱的摺疊屏,以及未來柔性AMOLED的開創性應用,比如手機、平板和膝上型電腦“合三為一”等。如此,OLED的應用領域會越來越寬。

未來,OLED產業有無限可能,要“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瞄著田裡”,不斷開拓增量市場。中國是全球消費電子產品的第一製造大國,同時還是全球第二大消費電子市場,在消費類電子市場,OLED已逐漸“站穩腳”。另外,未來幾年,汽車有幾千萬平方米的顯示需求,而OLED特別適合用於車載顯示,它將帶來巨大的增量市場。除了中小尺寸、大尺寸的市場空間外,微小顯示的VR市場也是OLED的應用領域。可以說OLED囊括了從微小、小、中以及大尺寸的全領域。

總編對話|維信諾張德強: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鍛造中國顯示產業長板

圖為維信諾柔性AMOLED顯示屏

瞄準“珠峰北坡”,走自主創新模式

胡春民:維信諾在國內率先開始OLED產業化探索,併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OLED產品供應商。20多年裡,不僅先後建成多條先進的OLED生產線,還發布了多項“全球首款”技術和產品。你認為維信諾成為OLED行業領先者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作為先行者,期間是否走過“彎路”?

張德強:

成為行業領先者,我認為有兩個根本原因:一是堅持技術創新,二是團隊與文化。其中,技術創新是生產力,團隊與文化是發展的源動力。在OLED產業化探索的道路上,我們雖然一直比較坎坷,但是沒有走大的“彎路”。當初,我們選擇OLED,透過自主創新進行OLED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而沒有選擇引進的方式。這就好比爬珠穆朗瑪峰,在選擇南坡還是北坡時,我們選擇了更難爬的“北坡”。雖然過程會比較艱辛,但這並不是彎路,因為難走的路反而讓我們能更快、更紮實地掌握技術,取得更大突破。

企業的發展、技術的產業化過程,並不是光靠技術行就可以,還需要對市場的把握,推進融資等等,要把每一步走得穩並不容易。維信諾在過去二十幾年的發展中,透過實踐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自主創新模式,這背後的根源在於我們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

首先是想創新。從最初的清華大學OLED專案組成立,我們就懷著產業報國的初心和理念,確定透過自主創新發展中國OLED產業。其次是敢創新。以維信諾開發的屏下攝像技術為例,這一概念被提出時,供應鏈、終端客戶,甚至面板廠商,沒人知道最終產品形態會是什麼樣,但我們有創新的自信與勇氣,從設計產品、制定標準、材料尋源到開發測試,每個環節都是維信諾從零做起,最終讓屏下攝像商用的速度提前了1-2年。最後是能創新。透過自主創新,維信諾掌握了 OLED 自有智慧財產權,至今共負責制定或修訂了5項OLED國際標準,主導制定了7項OLED國家標準和6項OLED行業標準。創新讓我們掌握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為我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胡春民:維信諾多年來透過“產學研用”,沿著“基礎研究—中試—量產—應用”的路徑,蹚出了一條“科研成果轉化”的自主創新發展道路。事實上,很多其他領域也在積極推進這一模式,但維信諾似乎是比較成功的。在你看來,“維信諾模式”值得借鑑的經驗是什麼?

張德強:

最早的時候,我們先是在實驗室研究技術原理的可行性,如果可行就會去進行中試。中試就是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了,經過中試,把工藝跑通,把產品做出來,進行小規模的應用。一旦這一步成功了,才會進行大規模量產。

2001年,北京維信諾成立,首要任務就是進行OLED技術的中試。在成功的中試基礎之上,我們在崑山完成了小尺寸PMOLED的量產。後來,我們進行柔性AMOLED時,也走過了基礎技術開發、中試、量產的過程。目前我們在佈局下一代顯示技術Micro LED,也採取了相同的路徑:先進行原理研究,解決了關鍵問題,獲取了智慧財產權,現在在進行中試和做量產準備。

對於創新型企業而言,我感受最深的是要紮紮實實、踏踏實實地做實業,堅持自主創新,每一步都走紮實。若不懂原理,沒有自主研發,只靠技術引進,也有可能成功,但卻很難為持續發展打下基礎,培養自主可控的供應鏈,也很難為終端使用者創造出具備新價值的方案。

“基礎研究—中試—量產—應用”的這個模式是基於自主研發、正向研發的模式,可以在整個顯示產業,甚至電子資訊領域進行推廣,推動全產業鏈向著高水平自立自強的方向發展。這個模式不僅能助力我國顯示產業成長為長板產業,同時也給其他“長週期、重資產、技術密集”型產業一個可參考的發展思路。

總編對話|維信諾張德強: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鍛造中國顯示產業長板

圖為維信諾崑山公司

挖掘顯示潛力,讓螢幕成為“屏臺”

胡春民:去年12月,維信諾提出,5年內聚焦OLED和Micro-LED兩大新興顯示業務,實現產品能力覆蓋從微小到超大的全尺寸應用領域,OLED面板出貨量位居全球前三。作為以OLED為主的企業,維信諾如何平衡OLED與Micro-LED兩大業務,各自的佈局重心是什麼?

張德強:

我們的願景是“拓展視界,提升人類視覺享受”,只要能提升人類的視覺體驗,只要有消費需求,我們就會發揮創新的特長,不斷創造價值。在平衡短期和長期利益的同時,去探索新的專案和行業發展機會。除了OLED,我們也看到了Micro LED非常有生命力,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幾年前我們就開始佈局Micro LED業務,這也是踐行我們當初給自己設立的願景而做出的方向上的選擇和判斷。

OLED和Micro LED兩塊業務不是一個簡單的平衡,兩塊業務剛剛好,形成互補關係。OLED更適合穿戴、手機、筆電、車載等領域,結合OLED技術自身的柔性,以及TFT和蒸鍍等創新可以帶來一些新應用場景。而Micro LED的特性使得它特別適合做微小尺寸AR和超大尺寸的商用拼接式電視。因此目前看來,Micro LED適合用在AR和超大尺寸領域,而中間尺寸應用方面OLED比較適合。二者之間是互補而非取代關係。

維信諾的OLED與Micro LED兩大業務可用“兩條腿走路”來比喻。OLED是我們先邁出的那條腿,過去20年在創新能力、創新模式、創新人才等方面的積累也為Micro LED打下了基礎,提供了發展路徑的參照。我們從2017年起進行Micro LED相關技術儲備和前期研究,目前已在Micro LED的巨量轉移、TFT背板、驅動電路三大關鍵技術領域共8項細分技術進行了系統性專利佈局。未來,OLED和Micro LED這兩個業務主線共同拼出維信諾顯示產業的版圖。

胡春民:車載顯示市場正在穩定增長,但OLED顯示技術在該領域的滲透率並不高,為什麼?車載顯示在維信諾的業務佈局中處於怎樣的位置?能否介紹一下維信諾未來在車載顯示方面的佈局和規劃?

張德強:

車載顯示是維信諾5大應用方向之一。汽車座艙被定義為“第三空間”,隨著OLED車載顯示應用場景不斷創新,推動車載顯示進一步發展,如中控顯示屏、抬頭顯示、吸頂顯示、側窗顯示、智慧座艙等。

從技術屬性來說,柔性AMOLED可採用柔性襯底和蓋板,即使受到外力衝擊,不會像傳統顯示的玻璃蓋板一樣容易破碎,安全等級更高。同時,因為OLED的自發光特徵,螢幕在黑暗模式下更節能,功耗更低,節能省電。

OLED多重優勢十分適合車載顯示,但顯示產品在各個應用領域的要求不同,汽車對於顯示屏的可靠性要求更高。維信諾在車載方向已經做了技術儲備,具備了從材料、器件、模組、環境適應性和可靠性的全方位解決方案的能力。早在2019年,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釋出的全球首款量產透明A柱汽車便搭載了由維信諾獨家提供的柔性AMOLED屏,我們從解決使用者痛點的角度,提出了透明A柱解決方案,讓汽車不再有盲區,讓駕駛更安全。此外,維信諾與哈弗、延峰汽車等也合作推出了定製化車載應用,目前正在進一步與國內頭部汽車廠商緊密合作。

胡春民:VR/AR裝置被認為是通往元宇宙的重要入口,你認為顯示在元宇宙中將扮演怎樣的角色?維信諾在元宇宙方面是否有相關佈局?

張德強:

顯示與元宇宙是相互成就的。顯示讓元宇宙有更多呈現形式,而元宇宙為顯示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在元宇宙的應用中,顯示首先是資訊“傳遞”的視窗,其次還可以成為“互動”的視窗,這就需要它整合廣泛的感測器,讓螢幕成為“屏臺”。

為何能做出這樣的設想?因為OLED和Micro LED顯示都是“電致發光”的半導體顯示,機理上具有半導體屬性,所以從底層來看,“光電”訊號之間可進行轉換,因此就具備了“互動和整合”屬性的可能。事實上,元宇宙在底層邏輯上與維信諾原本的發展戰略“不謀而合”,因此只要堅持既定的路線,堅持創新,我們將在未來與元宇宙“不期而遇”。

總編對話|維信諾張德強: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鍛造中國顯示產業長板

圖為維信諾(合肥)G6全柔AMOLED生產線

在週期中螺旋式上升,將顯示產業鍛造成長板

胡春民:顯示面板行業具有長週期、高技術、重資產的特徵,還可能會面臨週期性波動的風險。你如何看待行業週期問題?為避免週期性波動帶來的影響,企業如何未雨綢繆?

張德強:

我們要正確看待和應對行業週期,顯示產業雖然有行業週期,但螺旋式上升仍然是主旋律。顯示面板產線的長週期特點,加之宏觀環境、經濟週期的影響,是行業週期或者說景氣度週期的主要原因。投資建線、新產能投產(低谷)、應用增加,產能不足,建線,這樣迴圈,產生了週期,當然一些黑天鵝事件,也會影響行業週期。

同時,還要考慮產業技術的更迭。當一個技術進入衰退期,行業週期的下行過程會加快衰退的速度。處於準成熟和成熟期的技術,行業週期好比一把雙刃劍,應對得好能飛速發展,反之可能一蹶不振。應對行業週期,還得靠技術創新。

要減輕週期性波動帶來的影響,可以從以下三點出發:

第一,企業必須主動參與到技術變化的過程中,而且必須自主掌握技術。技術創新是技術型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身處技術變化的洪流之中,因勢利導,打有準備的仗,才不會被洪流淹沒。

第二,打造“結構性”的發展模式,透過多產品線贏得變化中的市場需求。崑山產線、固安產線和合肥產線有各自的產品側重點,以此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

第三,以新技術為導向的產能提升。顯示產業是“強者恆強”。產能規模和產品效能是“底盤”,當這個底盤足夠大和穩時,能穩定和緩衝行業週期波動的影響,能支撐企業持續靠不斷迭代的新產品、新技術去贏得市場。“摩爾定律”之父戈登·摩爾曾說:“如果企業能夠走出衰退,一定是騎在新產品的背上”。

總之,我們承認行業的週期存在,要了解和尊重產業發展規律,關注技術迭代和市場變化,有能力提前預判產業發展趨勢,練好內功,打好基礎,培養穿越週期的能力。

胡春民:面板產業鏈上下游高度依賴,協同關係緊密。其中,材料和裝置是關鍵環節,同時也是我國新型顯示產業的薄弱環節。你認為面板大廠如何與上游材料和裝置形成良性互動,帶動整個產業鏈健康穩定發展?

張德強:

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需龍頭企業牽頭,積極牽引上下游發展,同時龍頭企業的發展需要上下游供應鏈來支撐,這是一個良性迴圈的產業生態。維信諾將產業生態建設作為公司戰略支撐,持續推動關鍵材料和裝置的本地化。

我們在OLED產業早期階段,率先匯入和扶持國內關鍵材料和裝置廠商,最終實現PMOLED國產化率超過90%。在柔性AMOLED階段,維信諾“承上啟下”的協同創新牽引能力更加凸顯,“承上”與上游供應鏈合作,打造“最具創新牽引能力、最優成本競爭能力、最強供應安全保障能力”的供應鏈體系,我們與上游供應鏈協作,逐步實現了FPC、PI、Ink、以及部分有機發光材料等多類關鍵原材料的本地化。“啟下”則透過與終端敏銳判斷市場需求、搶佔“以技術拓市場”的先發優勢,不斷提升產品工藝進步和關鍵技術突破,與客戶一起,推動OLED的創新應用。例如,我們與客戶協同創新,實現了全球首款屏下攝像手機、全球最高重新整理率手機等諸多創新產品。

胡春民: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局勢動盪行,市場競爭激烈,維信諾如何應對產業變局?

張德強:

應對時代變局,維信諾將從三個方面開展。

第一,堅持黨的領導,將中國的顯示產業鍛造成長板。中國顯示產業在全球市場份額佔60%以上。但從技術細分類別看,各國競相發展的OLED顯示,我國在全球的佔比只有30%。顯示產業大而不強,是我們這代顯示人要改變的局面。如何將顯示大國變成顯示強國,不僅是市場份額高,還要有自主技術。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我們是有可能在這方面有所突破的。維信諾的使命就是“以科技創新引領中國OLED產業”。

第二,聚焦戰略目標,實現產業生態協同發展,成為全球新興顯示行業領導者。作為科技公司,保持與全產業鏈的合作與融合也是重要環節。實現產業生態協同發展,成為全球新興顯示行業領導者是公司十年戰略目標。

第三,堅持技術創新與穩定生產雙保障。我們加大創新發展的力度,並將創新技術及時產業化。例如,我們已有的“2+2”的國際和國內雙領先的技術成果,屏下攝像和最高重新整理頻率這2項技術全球領先,鼎型畫素排布技術和Hybrid TFT這2項技術國內領先,這幾項技術都已經用在了客戶產品上。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肩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我們有目標、有信心、有底氣。

延伸閱讀:

總編對話 | SAP黃陳宏:數字經濟是中國經濟穩健增長的強勁引擎

總編對話 | 達索系統張鷹:工業軟體最大突破是實現全生命週期資料協同

總編對話 | 英特爾研究院副總裁宋繼強:摩爾定律是一面創新旗幟,仍在繼續

作者丨楊鵬嶽

編輯丨

邱江勇

美編丨馬利亞

影片丨彭東浩

監製丨連曉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