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曹植《七哀詩》賞析

簡介所以這並非一個單純的思婦詩,是借思婦詩這種形式來比喻他對哥哥的思念,雖然思婦的話是對丈夫說的,實際上都是曹植對曹丕想說的

七哀詩的作者是誰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曹植《七哀詩》賞析

談起曹植,自然想起謝靈運抬高自己的“才高八斗”之嘆。

天下才共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於十鬥),曹子建(即曹植)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曹子建死了很多年了,那麼我一個人就足以與天下古今文人相抗衡了。雖然很有本錢,清狂、恃才、傲物的性格躍然紙上。

不過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曹植在當時文人心中的重要位置,那是超乎常人的存在,相當於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墨家的墨子,天下文人共仰之。

為什麼曹植的評價這麼高?

因為他開創了文辭修飾流派,文辭之美,從曹子建才開始真正在文字中煥發出來。文,再不僅僅是“文”,終於開始變得“文藝”起來了。至於他晚年向佛,發明梵唄,催生漢字音韻學的發展,逐漸演變出“四聲八病”、平仄關係規範格律詩的創作,雖然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但也是慧心獨具,文才高妙者才能擔當的偶然。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曹植《七哀詩》賞析

從普通百姓的角度,自然是《三國演義》中對“七步成詩”的描寫讓大家耳熟能詳,對曹植的文才羨慕佩服。

但是這個故事給小孩子看看是可以的,有正常認識的成年人是不會相信曹丕會僅因為這麼一首詩就放過會對自己位置構成威脅的人。

曹植的詩才可能真有那麼好,但是曹丕的政治態度絕對沒有那麼幼稚。憑一首詩決定一個人的生死,還是自己親弟弟,怎麼可能?雖然故事很精彩,實際上並經不起推敲。

煮豆燃斗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首詩最早曹植的集子裡並沒有,是不是曹植寫的不好說。最早的記載和這四句還不一樣,好像是六句。到《三國演義》中就是這四句了,並且借小說流傳開來。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曹植《七哀詩》賞析

雖然這首詩的作者成謎,但是用在當時的情境下,故事性是極好的。如今就一般認為是曹子建的作品,出詩集就把它列進去了。詩非常著名的,反映出兄弟相殘,引用很廣泛。

這首詩也很好懂,一看便知,我們這裡就不講它。曹植的《白馬詩》也非常不錯,但是有點長,我們看他的《七哀詩》: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

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七哀詩》是樂府舊題,並不是七件哀傷的事情。我們知道“樂府”詩其實就是早期演唱的歌,而這些歌中間,自然有婦人的一席之地,畢竟唱歌是女子的天賦之一。

民間表達怨念、思戀之情的作品大量存在,詩人就借用這種身份寫樂府詩。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曹植《七哀詩》賞析

是不是想起了詞牌的歌女借代身份?詞牌的歌女化創作一直到北宋初才逐漸擺脫窠臼。

像這種詩,後來稱之為“思婦詩”,但是因為文人自身情感的李代桃僵,就好像我們稱呼“山水詩”,並非簡單的就是山水描敘,而是藉助山水抒發作者自身的情感。

“思婦詩”也一樣,是藉助思婦的身份表達自己的心中所想。

曹子建的《七哀詩》就是一首“思婦詩”。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曹植《七哀詩》賞析

那麼,他要表達自身的什麼情感呢?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明亮的月光照耀著高高的樓。流光,灑下的月光。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化,灑下的月光遊移不定,來回晃悠。

開篇兩句是名句,被後來很多人引用,明月基本上都是這種形象。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

有思婦在樓上嘆氣,非常悲傷。餘哀,沒完沒了的悲傷。

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

借問,有人問。有人就問,這是誰在嘆氣啊?說是宕子的老婆。宕子,就是遊子,蕩子。在外當兵、做生意,長期不在家的人。

獨守空房的思婦在嘆氣,這就是一首典型的“思婦詩”,有時候真寫思婦,有時候則是比喻借代。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曹植《七哀詩》賞析

為什麼嘆氣得別人都聽得到?因為我(詩人)很愁苦。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這就直接轉入女子的口氣說話。古人在文言文中進行語氣切換一般都是突然的,全靠讀者自己理解,不會像今天的小說裡會有“誰說”之類的指向,但是說的話裡面自然有提示。

逾,超過。說你走了超過十年了,孤單的我常常一個人獨處在房間裡。妾,古代女子的自稱、謙稱。棲,就是鳥兒落在樹上。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丈夫你啊,就像路上的塵土,是清的。我呢,好像汙濁的泥水。清是相對而言的。水泥,就是水裡面的泥。兩不挨邊。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曹植《七哀詩》賞析

我們現在感覺塵、泥都是路邊灰土,實際上還是有區別的。塵土飛揚,泥濘難行,在古人,至少在曹植的詩中,在這個思婦的心裡,塵土和泥土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態,用來比喻二人之間愈行愈遠。

這是女子與丈夫的關係,但是我們仔細想想,這不正是曹植和曹丕的關係嗎?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一個往上浮,路上的塵土,水裡的泥是向下沉的,咱們的趨勢完全不同,會面在什麼時候呢,很難見面。諧,和諧。

曹丕和曹植一母同胞,都是一樣的,結果你當了皇帝,我的前途卻沒有了。這都是言外之意。形式前途完全相反,大不一樣。這種情況什麼時候能和諧呢?根本就不可能了。

曹子建寫《七哀詩》的本意逐漸顯露出來。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曹植《七哀詩》賞析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這裡我們要注意,“長逝”並不是“與世長辭”的意思啊。很多朋友會想當然的代入這種錯誤意識。

長,很遠。逝,就是往,去。長逝,是指走很遠的路,並不是去世。

西南風和西北有高樓,孔雀東南飛等類似,方向不是實指,未必有意義。

我想變成西南風,跑很遠的路吹到你的懷抱裡。

變成了風,不管多遠,都能找到你。這個願望是多麼美好啊?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曹植《七哀詩》賞析

但是能實現嗎?不能。為什麼不能呢?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良,副詞,很,非常的意思。良有以也——非常有根據。良不開,就是非常不開,很久不開。可能是根本不想對我放開,也可能是長時間的不開,想不到我。我還有什麼可依靠的呢?

曹子建文字下面的意思,不過就是借思婦的口,對他哥哥說,你把我扔到外面不管了,我恨不得化成風跑到你面前,跟你在一起。可是你對我沒這意思,我還有什麼依靠?

很顯然這個時候曹丕已經稱魏王,甚至已經稱帝了。而曹植已經過了“七步詩”的故事,被封到遠遠的地方,被棄用並打壓了。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曹植《七哀詩》賞析

所以這並非一個單純的思婦詩,是借思婦詩這種形式來比喻他對哥哥的思念,雖然思婦的話是對丈夫說的,實際上都是曹植對曹丕想說的。

這裡面有幾分骨肉親情,又有幾分個人功利?很難講清楚。古代的讀書人都是懷抱有政治理想,希望能夠治萬民,安天下。曹植的才是可見的,個人也是自信的,明明我可以輔佐你,為你治理國家,你就是不讓我當官,能怎麼辦呢?

這種鬱悶,就透過思婦的口,透過《七哀詩》發洩出來了。但是詩人說了自己的鬱悶,說了自己的想法嗎?字面上一點都看不出來,但是又全都能看出來。

這就是寫詩的高手。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曹植《七哀詩》賞析

曹植有文采,有個性,在魏王世子之爭中落敗,就是因為這種隨意、放縱的個性使然。看著汪洋恣肆,自然不如曹丕穩重。曹操雖然喜歡他,卻也因為個性問題放棄了他。

雖然我們現在很多人認為曹丕也是裝出來的,但是從詩、文等各個方面,還是很明顯能看出兩人的區別。

曹植的文字如寒霜利劍,亮眼奪目——這就是稱為“八斗文宗”的外化之美,是感性之上的九天激彩華章。

曹丕的文字如清秋涼風,浸潤無聲——他穩重自持又有情感衝動,是理性控制之下的文理清通。

實際上曹丕對曹植並不算壞,雖然有所忌憚,但也沒有迫害,只是讓他無法發展,透過不斷地改封進行政治上的打壓。曹丕死後,曹植多次上書曹睿,希望出來發揮,結果還是被不斷改封。最後封為“陳王”,死了之後諡號為“思”,所以被稱為“陳思王”、“陳王”、“思王”。

李白《將進酒》:“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中的“陳王”就是寫的曹植。曹子建也是李白的偶像之一。

經典古詩詞閱讀賞析

梧桐樹邊羽

購買專欄

曹植在世子之爭中落敗,並沒有多大的怨憤。文人嘛,總是浪漫而美好的,說不定他本身對魏王這個身份也只有那麼愛,要不然也不會做那麼多出格的事情,讓自己落敗——何況身邊的人都是當時的頂級智囊,如楊修之類。

不過當曹丕稱帝之後,和曹操一樣自認漢臣的曹植,覺得曹丕做得很過分,就有些不自在,兄弟之間的隔閡才逐漸深了起來。

但是也並不影響他“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畢竟家天下,親兄弟嘛。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曹植《七哀詩》賞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