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科普向:5分鐘理解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火箭推進榴彈的區別

簡介(M72的爆波危險區,70米)不過M72有效射程就200米,66mm戰鬥部的穿透毀傷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初速也就只有145米秒,打一些移動的裝甲車精度不咋地,後來北約這幫人又換上了AT4這玩意就又是個無後坐力炮了,不過技術進步了,加強的玻纖

什麼是榴彈

前兩天我發了個室內打RPG-7的倒黴孩子動圖,然後看到評論區各種說法都有,比方有烤熟說,有燻眼說,所以這篇狗子也特地做個科普,和大家簡單說就說幾種單兵筒子的區別。內容很基礎,大佬們蹭蹭就行了~

我們先從二戰開始談,當時幾種筒子都非常好區分,原理差別極大。舉例來說

科普向:5分鐘理解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火箭推進榴彈的區別

鐵拳,這超口徑大頭棒子是標準意義上的無後坐力炮,它戰鬥部和尾鰭中間的罐子裡是有一坨54克黑火藥充當發射藥的。

科普向:5分鐘理解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火箭推進榴彈的區別

當然,用54克黑火藥發射一坨3公斤多戰鬥部的後坐力不可能是人類能承受的,所以鐵拳身管後方是空的,發射時的後坐衝擊波以及火焰會從身管後方排出,以達到平衡後坐的效果。這就是所謂的無後坐力炮原理,但無後坐力炮發射時很多動能是被身管吸收的,鐵拳的身管也不厚,所以發射一次後就會被破壞,但它設計初衷就是一次性用途。

當然,這種超口徑式的鐵拳反坦克筒子戰鬥部很重,初速只有30m/s,射程也只有30米,很多時候發射這種一次性筒子計程車兵也是一次性的。。。

科普向:5分鐘理解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火箭推進榴彈的區別

巴祖卡,標準意義上的火箭筒,戰鬥部自帶個火箭發動機,所以它的射程比鐵拳這種無後坐力炮是要高得多。發射時候火箭彈在身管內點燃向後噴射提供動力。這時候整個火箭身筒說白了就是個純粹的發射架,不需要承受太多壓力。所以真正的火箭筒一般都是可以重複利用的,到後來換上玻璃鋼之後重量更是大大減輕。

科普向:5分鐘理解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火箭推進榴彈的區別

當然,火箭筒背後的尾焰會比無後坐力炮大的多。而且更要命的問題是火箭彈往前飛出身管之後向後噴射的尾焰容易燒射手一臉,所以要不就用擋板,要不就得帶面罩。

科普向:5分鐘理解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火箭推進榴彈的區別

簡單的去理解,火箭筒就類似穿天猴,無後坐力炮就類似二踢腳。

哦對,還有個PIAT,這貨發射原理和迫擊炮差不多,以前我寫過,這篇不談。

回到正題,那麼現在有兩個問題擺在眼前,一個是無後坐力炮射程太近,二個是火箭筒容易燒射手。那麼有沒有綜合解決方案呢?其實二戰那會兒也用過一批可重複利用的無後坐力炮,比方德軍的LG40

科普向:5分鐘理解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火箭推進榴彈的區別

um。。。好吧,這個三百多公斤的東西不能算單兵武器

科普向:5分鐘理解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火箭推進榴彈的區別

M18無後坐力炮,初速370米/秒,有效射程450米,最大射程4公里。這些指標看上去很完美吧?

不,因為它是無後坐力炮,所以它的管壁需要承壓,得厚,所以重20公斤,而且它是線膛炮,口徑只有57mm,這就導致彈頭裝藥不多,穿深只有76mm,當做步兵炮用來拆掩體是可以,但拆坦克就很頭大了。

到了60年代,單兵筒子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以RPG-7來說

科普向:5分鐘理解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火箭推進榴彈的區別

這玩意其實是混合了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的特點,咱們之前不是說無後坐力炮要不就是射程太近,要不就是管壁太厚導致太重,加了膛線的話不能超口徑導致穿透也低麼?

那RPG它是先在膛內點燃少量發射藥讓戰鬥部飛出去,然後在10米外再點燃戰鬥部尾的火箭發動機加速。這樣一來,少量的發射藥不需要讓筒身做的太厚,控制重量。戰鬥部飛出去10米再開啟火箭發動機也不至於導致尾焰糊到射手臉上,而且超口徑的戰鬥部裝藥也足,沒啥是一發RPG-7解決不了的。。。

科普向:5分鐘理解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火箭推進榴彈的區別

如果光是文字描述還是太抽象的話,看上邊這個高速攝影機下的動圖,RPG7的戰鬥部在飛出之後有明顯的二次點火推進鏡頭。

所以說,RPG-7正確的理解應該是“發射火箭增程式榴彈的無後坐力炮”,或者直接叫他火箭推進榴彈。由於無後坐力發射時裝藥較少,所以尾焰不是很誇張,背後15-20米是危險區。

而美國佬這邊當年是開發了M72 LAW

科普向:5分鐘理解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火箭推進榴彈的區別

這玩意也是個火箭筒,但和傳統火箭筒不同的時,這貨的火箭發動機採用高低壓發射技術,燃料在身筒內高壓區會迅速燃燒,當彈體飛出去之後火箭發動機已經做功完畢,純靠慣性飛行,這麼一來就解決了燃氣糊臉的問題。

再者它是個火箭,身管可以直接用玻纖和鋁管,一次性武器,重量只有2。3KG(不同型號有不同重量),不佔編制,配給很靈活。

科普向:5分鐘理解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火箭推進榴彈的區別

(M72的爆波危險區,70米)

不過M72有效射程就200米,66mm戰鬥部的穿透毀傷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初速也就只有145米/秒,打一些移動的裝甲車精度不咋地,後來北約這幫人又換上了AT4

科普向:5分鐘理解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火箭推進榴彈的區別

這玩意就又是個無後坐力炮了,不過技術進步了,加強的玻纖筒身可以讓其承受的住發射藥推進時的膛壓,因此重量還行,6。7公斤。和M72一樣,AT4也是個一次性筒子,不過大裝藥導致其背後100米都是爆波區

科普向:5分鐘理解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火箭推進榴彈的區別

在野外是問題不大,但在室內就很糟糕了,尤其是巷戰中經常需要從樓上往下打筒子,所以後來薩博動力公司又推出了一批AT4 CS版本(Confined Space,有限空間),它在發射時會從身筒尾部噴出鹽水來平衡後坐力,使得爆波範圍大大減小,溫度也低得多。一定程度解決了狹窄空間發射的問題,不過這麼一來重量大了,初速也降低了。咱們管這種叫平衡拋射技術。

科普向:5分鐘理解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火箭推進榴彈的區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