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硬著頭皮跳火坑:這一制度後患無窮,但蘇聯高層實在別無選擇

簡介最初選拔幹部的方式令蘇俄政府感到十分疲憊,幹部培養得慢不說,效率還低,有可能1000人裡都出不了幾個真正的人才

農村基層選舉幾年一次

“十月革命”過後,局勢對蘇俄來說可謂是舉步維艱,其中最鮮明的便是戰爭。原本一窮二白的蘇俄手底下就沒多少“正規軍”,連列寧都忍不住吐槽:這哪兒像軍隊?簡直就是一窩土匪嘛!蘇俄的軍隊正規化才剛剛開始,既要面對內部反對勢力,又要應付國外干涉軍。然而,假如把一個國家比作一個人,那麼戰爭充其量只是一場重病,當時的蘇俄面臨著一個更棘手、更迫在眉睫的問題。

硬著頭皮跳火坑:這一制度後患無窮,但蘇聯高層實在別無選擇

1923年9月,負責管理和調配幹部的卡岡諾維奇心裡急得要命,他曾對同僚發出過這樣的抱怨:“無論在組織內部還是在登記分配部,關於誰在管理農村的資料都沒有,甚至連相關的調查也一點不存在。”這番話說出了蘇俄政府面臨的一個困境——幹部群體建設實在是相當糾結。戰爭的破壞性是大,但戰爭總會結束的;而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幹部群體的水平不行,那才真的是後患無窮。幹部就像是國家的骨架,連骨架都長不硬,人怎能站直?而當時的蘇俄恰恰在這個問題上碰到了大麻煩,實際上,他們在最初的幾年裡已經做足了嘗試,卻仍沒能找到簡單有效的辦法。

在無產階級革命的最初階段,組織高層選拔幹部的主要方式類似於“海選”:他們會時刻注視著整個組織,有能力突出、事業心足夠強的年輕人一旦出現在組織高層視野中,他們便會立馬得到重用。當然了,為了儘快壯大革命事業,布林什維克也吸收了大批曾為沙俄政府效力的官員,甚至有人決心投誠,前者便可以既往不咎。“十月革命”後,蘇俄政府曾短暫地採用過基層選舉制,即從群眾最底層一步步向上推舉幹部;新鮮血液被納入政府職能部門後又會被下放到各處磨礪,真正有本事的年輕人則會被調往莫斯科、列寧格勒等中心。

硬著頭皮跳火坑:這一制度後患無窮,但蘇聯高層實在別無選擇

眾所周知,蘇俄社會勢力龐雜,階級矛盾尖銳,既有蘇維埃政權的擁護者,又有仍忠於沙俄政權的有產階級;連年的戰爭、貧窮和死亡讓人與人之間變得感情淡漠,相互猜忌,甚至連組織內部都是山頭林立,鬥法頻頻。在這種情況下,一種十分極端的現象便出現了:有兩個很有能力的年輕人都想在仕途上更進一步,但彼此看不順眼對方;旁觀者一邊看熱鬧,一邊把選票投給了路人甲。結果,有能力的人沒選上,選上的人可能反而並不那麼上進。

硬著頭皮跳火坑:這一制度後患無窮,但蘇聯高層實在別無選擇

最初選拔幹部的方式令蘇俄政府感到十分疲憊,幹部培養得慢不說,效率還低,有可能1000人裡都出不了幾個真正的人才。列寧一早就發現了這些弊端,他曾在《國家與革命》中作出闡述:國家綱領構建的社會看上去很豐滿,但現實卻不足以支撐當初的設想;基層群體普遍文化層次低,更別提有多少政治素養了。在隨後的俄共(布)第八次會議上,列寧又重申了這一觀點:“直到今天,我們還遠沒有達到使勞動群眾參加管理的地步……事到如今,只有先讓無產階級先進階層來替勞動群眾實行管理。”

這種混亂到1919年初開始得到改善,當年3月,蘇維埃政府開始著手構建各職能部門,根據會議決策,對幹部群體實施規範化建設。正如之前所說,布林什維克暫時放棄了從基層海選幹部胚子的做法,而是依靠組織自身培養出了大批幹部,他們被派到政治、經濟、文化、軍隊和工會等部門。這批新鮮血液發揮了極大作用,不過,這個時間點上的蘇俄仍處在動亂中,成熟可靠的幹部對國家而言是一筆重要資產,但“暴兵”式的幹部培養絕非長久之計。為了快速培養幹部,高層很快又制定了一套特殊的幹部培訓機制。

硬著頭皮跳火坑:這一制度後患無窮,但蘇聯高層實在別無選擇

簡單來講,這個機制可以被概括為“動員 粗放任命制”,要培養能堪大任的幹部,首先要試探每個人的事業心和革命積極性,因此,高層也不急著給每一名幹部分配硬任務,而是發出動員令。被徵召的幹部則會被派到革命力量相對薄弱、條件相對艱苦的地區,其中業績比較好的則會被吸收到更高的階層中,從大名鼎鼎的基洛夫到後來的克格勃一把手謝列平,這種幹部選拔機制確實為蘇聯挑出了許多優秀人才,然而,它的缺陷同樣明顯。

首先,正如列寧所說,俄國人民的政治素養普遍較低,有些人想當幹部,說白了就是為了吃好喝好,遠離飢一頓飽一頓的苦日子。因此,當高層釋出軍事動員令時,能徵召到的幹部比預期得要少得多。例如在1920年,一份名為《告俄共地方組織書》的報告中提到:“運輸業現在仍處於危急狀態,按照指令,本來應當動員5000名幹部,但到目前為止,響應者僅有1000人。”蘇維埃高層也曾痛定思痛,將權力下放給基層,希望以此調動基層機關的積極性,誰料此舉適得其反:“地方組織往往不把最有經驗的組織人員、經過考驗的優秀幹部貢獻出來。”有能力的人到哪都是寶,咋可能說給就給呢?

硬著頭皮跳火坑:這一制度後患無窮,但蘇聯高層實在別無選擇

原來,接受徵召的那批幹部具體負責什麼工作,大多都是由上級分配的,然而這些工作並不一定能符合他們的專長:有人擅長搞教育,你讓他去負責養牛養羊,自然很難做出成績。就拿1921年以後蘇維埃政府最新制定的幹部任命規則來看,被分配到經濟、貿易崗位上工作的“專家”卻不一定就是科班出身,而是所謂的“最有素養的幹部”;稍差點的則會被依次安排到其他部門。在當時,大批幹部不得不臨時“轉型”以適應這套新制度,事實上,根據1992年解密的蘇聯檔案來看,蘇聯高層後來也承認了自己的失誤——這種制度帶有鮮明的臨時性特徵,自身侷限極強,只適用於極少數特殊時期。而直到1923年底,蘇聯高層才用一套新制度將其替換掉。

硬著頭皮跳火坑:這一制度後患無窮,但蘇聯高層實在別無選擇

1921年~1923年的兩年多時間裡,蘇維埃政府幹部的任命相當混亂,雖說原則上講,由高層任命是主要方式,但也有許多部門繞過中央搞選舉,甚至有高層實權大佬直接把人拉進核心權力圈。1923年11月的全國代表會議一召開,這個問題就引發了無數與會者吐槽,專門負責管理幹部的卡岡諾維奇更是直言不諱:“毫無疑問,政府在用人問題上正處於完全的混亂中,這種狀況必須儘快消除。”在這一背景下,有人提出要建立“官員名冊制度”。

什麼是官員名冊制度呢?簡單地說,這種制度就是把幹部都記錄在案,有誰做過什麼好事或者壞事,他們的功績和“黑料”都會一覽無餘。一旦體制內空出什麼重要的位置,需要一名有能力、有經驗的幹部來填,高層立馬就能參考名冊作出最佳任命。這種制度不但能夠極大提升幹部選拔和任命效率,更能對整個幹部群體形成強有力的監督。然而,它卻是一把雙刃劍,這為蘇聯後來禍患無窮的官僚主義埋下禍根。

硬著頭皮跳火坑:這一制度後患無窮,但蘇聯高層實在別無選擇

正是在1923年的那場重要會議上,莫洛托夫提出要建立“國家機關官員任命名冊”,初衷是好的,當即引發許多人的響應。不過,這一提議同樣遭到了猛烈抨擊,有人富有遠見地預見了結局,稱它會破壞國家機關,給國家帶來嚴重而頑固的官僚主義。然而,幹部群體建設是迫在眉睫的頭等大事,在蘇聯高層的一番糾結下,1925年11月16日,完整的蘇聯的官員名冊制度還是基本建立起來了。

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裡,它極大地改善了幹部群體面貌,推進蘇聯官僚體制的規範化程序,然而,它的巨大優勢無形中抹殺了其他幾乎所有幹部選拔任命途徑,造成了權力的過分集中,最終為官職等級名錄制度和“斯大林錢袋”的形成埋下伏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