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孩子說“我就是笨,我放棄”,高情商爸媽,不會怒吼,而是這樣做

簡介而樂觀的孩子會講好事發生的原因解釋為永久性的

女孩說自己笨應該怎麼接

電影《跳出我天地》的故事發生在英國一個小鎮上的煤礦工家庭。11歲的比利在小時候就失去了媽媽。小比利便和奶奶、爸爸及哥哥一起生活。當時正直1985年英國礦工罷工。

在罷工期間,儘管家庭十分拮据,爸爸依然每週想辦法湊出50便士讓比利去學拳擊。可比利卻陰差陽錯愛上了跳芭蕾。學芭蕾很辛苦,面對無數次失敗,小比利也迷茫、氣餒過。可他每次都能恢復過來,回到鏡子面前繼續練習,從不放棄。

當爸爸發現,比利把本該用於學拳擊的學費偷偷拿去學芭蕾時,他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兒子會喜歡女生才學的玩意。而哥哥更是罵比利是“娘娘腔”。可比利卻頂著全家的壓力,憑藉不斷地努力考入了皇家芭蕾學校,並最終成為了首席芭蕾舞演員。

一個底層礦工家庭,母親早逝、年邁糊塗的奶奶、專治暴躁的哥哥、由於罷工斷了收入只好把家裡鋼琴砸了當柴燒的爸爸。在我看來,這本來應該是一個充滿猶豫色彩的家庭。可儘管外部環境如此讓人絕望,樂觀與希望卻引導著比利勇敢前行,讓他最終獲得成功。

家庭條件惡劣的比利尚且如此樂觀努力,為人父母的我們也更應該讓我們孩子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從而勇敢的面對生活中挫折。想讓孩子樂觀起來,我們需要做到如下三點:

讓父母明白樂觀是可以培養的,孩子們需要“習得性樂觀”;

父母需要了解為什麼樂觀如此重要;

用5個步驟,培養孩子的樂觀。

孩子說“我就是笨,我放棄”,高情商爸媽,不會怒吼,而是這樣做

電影《跳出我天地》

一、樂觀是可以培養的,孩子們需要“習得性樂觀”

前不久刷到一個7、8歲小女孩寫作業的影片,影片裡她正一邊哭一邊聽著她媽媽“輔導”。

站在一旁的媽媽怒吼道:“這個鍾顯示的是7:50啊,怎麼會是8:50?說了多少次了就是學不會!你還要我講多少次?!”

小女孩抽泣著接話:“我就是……學不會……永遠都學不會……我就是笨……什麼都……學不好……”

以前也會看到一些父母“吐血”輔導孩子作業的影片,曾經一度覺得這類影片還挺好笑,但這一次,看到小女孩的反應,心裡突然咯噔一下,不僅不覺得好笑,還總覺得哪裡不對。

老師們總愛形容小學生是早上7、8點鐘的太陽,美好又充滿希望。可這個小女孩,怎麼會在這麼小的年紀就如此無助地評價自己笨,永遠學不會呢?她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呢。

孩子從寫作到悲觀評價自己“就是不行”,一定和父母輔導孩子作業的初衷背道而馳。

身為父母,我們總會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積極的去面對生活以及學習中的困難,並能在逆境中不輕易放棄,學會成長。那是否可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樂觀的人呢?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裡格曼,透過大量的實驗與研究後給出了答案——

樂觀是可以培養的

,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協助獲得

習得性樂觀

《活出最樂觀的自己》中提到,習得性樂觀的主要技巧是在失敗的情境中改變具有破壞性的想法……習得性樂觀並不是教你自私、自大,讓別人不能忍受,它要教你在遇到失敗挫折時,如何與自己對話。你要學習如何在受到打擊時,從更具鼓勵性的角度來考慮挫折。

孩子說“我就是笨,我放棄”,高情商爸媽,不會怒吼,而是這樣做

二、為什麼樂觀如此重要?

1.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從兒時起,孩子就需要樂觀

《發展心理學》中提到,自我意識是在嬰兒15-24個月大時出現。大約3歲時,兒童已經獲得了自我意識,並掌握大量關於社會可接受的標準、規則和目標的知識。這時兒童就能根據社會要求來評價自己的思想、計劃、願望、和行為,他們才能表達出諸如驕傲、內疚和羞愧等自我評價性情緒……到七八歲時,兒童通常能意識到羞愧和自豪的情緒,也能夠清晰的區分內疚和羞愧。這些情緒會影響兒童對自己的看法……兒童能夠更有意識地對自我進行判斷,自我判斷更加現實、平衡和全面。

由此可知,嬰兒從15-24個月時出現自我意識,3歲時完全獲得自我意識,到7、8歲時意識到情緒,進而由情緒影響兒童對自己的看法。如果我們在這段時間內,讓孩子掌握習得性樂觀。有利於孩子幼年時期就對自己有積極正面的評價。

我在院子裡遇了兩個年級差不多8、9歲小男孩A和小男孩B。他們各自有一小盒圖案相同的拼圖。當時他們兩似乎遇到了些麻煩,一時間都沒有拼出新的一塊來。很快,小男孩A就放棄了。他把拼圖推開,跑到另外的地方獨自玩了起來。

可小男孩B卻仍然堅持拼著圖。沒過多久,便拼好了一塊。我很好奇的問男孩B:“你朋友都在旁邊玩了,你為什麼還要拼啊?”他答道:“我外公一直說我是拼圖能手,我覺得我可以拼好,剛剛卡住,是因為那塊圖不太好認,我試著換了一個方法,去找拼圖的形狀,很快就找到了。”

後來我又問男孩A:“你剛剛怎麼拼到一半就不拼了啊?”他回答到:“一直都拼不好,我應該不擅長拼圖。反正都拼不好,就不想拼了。”

從他們的話語中可以看出,男孩A因為沒拼好就認定自己不擅長拼圖。他對自己有悲觀消極的認知。

而男孩B拼不好時,卻並不覺得自己不擅長,而覺得只是當時的方法不對。他對自己依然保持積極樂觀的自我認知。最終男孩A放棄了,而B卻成功了。這其實就是

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指每個人都會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或自己的暗示。如果這些暗示是積極的,你便能獲得積極的影響;如果這些暗示是消極的,你的行動自然也會受到消極的影響

無論從生物學還是心理學角度,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樂觀和悲觀的態度。不同的態度,會決定他們在面對困難時的情緒與最終選擇。而他們的決策又會影響他們的成長。因此,我們需要去培養孩子的樂觀。

2.樂觀的孩子容易擁有良好的社交關係

積極心理學創始人馬丁·塞裡格曼在《教出樂觀的孩子》中指出,擁有良好的社會關係及問題解決技能的孩子常會交到新朋友,他們能適應新環境,和不認識的孩子打招呼,並且能積極參加新活動;他們也知道如何維護友誼,他們懂得合作、妥協、信任別人,也贏得別人的信任;他們同樣會適當地應對沖突理他們尊重不同的觀點,將自身的期望以清晰且堅定地方式表達出來。當他們做錯事時,他們會誠心道歉;若不是他們的錯,則不輕易認錯。許多兒童,尤其是有抑鬱風險的兒童,就沒有這些技能。

電影《飛屋環遊記》中的小男孩羅素就是一個樂觀可愛的孩子。

當性格孤僻的老頭卡爾遇到可愛的羅素時,他一門心思盤算著如何才能夠擺脫掉小羅素。可羅素不僅沒有因為卡爾的古怪脾氣而失落,到頭來,反而還用自己的樂觀感化了卡爾。

最終不僅陪伴卡爾抵達了心儀已久的神秘瀑布、擺脫掉了束縛自己的柺杖,還在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故事之後,讓脾氣古怪的卡爾成為了自己的朋友,並且重新點燃了卡爾心中對生活的熱愛。

孩子說“我就是笨,我放棄”,高情商爸媽,不會怒吼,而是這樣做

電影《飛屋環遊記》

3.從學業來看,樂觀的孩子易有更優異的表現

《活出最樂觀的自己》中提到,悲觀的人沉溺在失敗中,因為他們把失敗看成是永久的、普遍的。他們變得很抑鬱,而且停留在無助中。一點小挫折在他們看來就是大失敗,而一處失敗就認為會滿盤皆輸,自己先豎白旗。而樂觀的人能夠很快從這個短暫的無助狀態中恢復過來。對他們來說,失敗僅是一個挑戰,是走向勝利的道路上的一些障礙。他們把挫折看成是暫時的、特定的。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裡格曼教授,曾經在1987年時,為美國賓州大學的300多名大一入學新生做過一次歸因風格測試。透過測試來看學生是樂觀還是悲觀。

等到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以後,再將這些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與他們的入學成績所比較,看什麼樣的學生會進步,什麼樣的學生會掉隊。

實驗最後得出結論:

入學測試分數顯示為樂觀的學生,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後,他們超越了預估的成就;而入學測試顯示為悲觀的學生,表現得卻比應有水平差。

《發展心理學》也指出,那些持有能力不變觀點的兒童在某次測驗失敗後更容易士氣低落,他們認為自己的能力無法提高。這些兒童通常將不好的表現和社會拒絕歸咎於自己的人格缺陷並且認為這是無法改變的。他們重複失敗的策略或乾脆放棄。而不是嘗試透過不同的方式去獲得成功。

悲觀的孩子總會覺得“失敗”會一直反覆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的能力也一直停滯不前,不會改變這一切。當這樣的孩子認為他無能為力時,他就不再嘗試挑戰和改變了。

相反的是,樂觀的孩子會抱有

成長型思維模式

來看待失敗。他們會覺得失敗只是一時的,他們可以透過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從而使得自己成長,最終走向成功。

正如《終身成長》中所提到,這種成長型思維模式建立在這樣一種理念上: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透過你的努力來培養的,即使人們在先天的才能和資質、興趣或者性情方面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努力和個人經歷來改變和成長。

孩子說“我就是笨,我放棄”,高情商爸媽,不會怒吼,而是這樣做

三、5個步驟,培養孩子的樂觀

孩子的樂觀從而來?根據根據馬丁·塞裡格曼教授多年的研究分析,孩子的樂觀或悲觀主要來源有以下四點:

1)父母的遺傳;

2)孩子眼中,父母對事件的評價是悲觀還是樂觀的 ;

3)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批評方式;

4)霍文效應。

在這裡所指的霍文效應是打破兒時或青少年時期的生活慣例的一項重要的事件(比如,母親的突然離世;毫無準備地參加一場意外來臨的比賽獲得第一名),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可能會使孩子重新定義自己是誰、有什麼價值,從而顯著改變孩子們的樂觀或悲觀。

從上面的四點來源可知,父母的遺傳是無法改變的。霍文效應發生的機率很低。但我們父母可以透過自身對事件的評價,以及批評孩子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樂觀。

Step1:讓孩子獲得掌控感

《教出樂觀的孩子》中指出,在孩子掌握控制權時,會增加他的喜悅及行動,而無助則會造成負面情緒及被動。

在馬丁·塞裡格曼教授著名的“習得性無助”實驗中,當動物們發現它們會沒有緣由的遭受電擊,無論如何做出任何行為都無法改變電擊的開始、結束以及電擊的時長後。它們會發現這些電擊行為是不受它們控制的。在多次經歷不可控的情況之後,動物們就學會了放棄。也就是說,不論是否有動作,結果都是相同的,任何舉動都是無效的,就會產生無助感。

然而馬丁·塞裡格曼教授也指出,相反的是,可控制的能力可產生行動來抵抗這種無助感。因此,我們需要讓孩子

從小就能獲得一些掌控感

1)當孩子面對生活的新挑戰時,父母要儘可能地

將挑戰分層

,讓孩子

從容易控制的部分開始

妮寶開始吃輔食一段時間以後,她的媽媽就開始訓練寶寶用勺子吃飯。對普通的成年人來說,用勺子將飯放到嘴裡是一氣呵成的。但其實對小妮寶來說其實不是這樣。

對妮寶來說,她需要做到以下幾個動作:先用勺子把飯戳到飯勺裡;然後把飯勺遞到嘴邊;最後翻轉勺子把飯倒進嘴裡。三個動作一氣呵成,才能用勺子吃飯。

於是,妮寶媽媽按照這樣的順序,將用勺子吃飯的任務分為了三個步驟,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訓練妮寶。先讓妮寶學會把如何用勺子把飯舀起來,然後再學用手把勺子放在嘴邊,最後學會如何將勺子裡的飯放進嘴裡。

每當妮寶學會一個動作後,她會表現得很興奮,還會開心得拍手。之後,她還會樂於去接受下一個新挑戰。

2)當孩子會表達同意或不同意後,父母要

多給孩子一些選擇的權利

掌控感的另一個表現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做出選擇。所以在孩子開始表達自己的意願時,父母需要讓孩子一些選擇的權利。比如,想不想吃飯,現在想吃什麼水果,想看繪本還是想玩玩具?等等。

小婕西很喜歡媽媽為她念繪本,婕西的媽媽從小婕西滿1歲起,就會讓小婕西自己決定要讀什麼繪本。一開始的時候小婕西並不懂得“選擇”,因此,婕西媽媽就會每次拿兩本繪本放在她的面前並問道:“寶寶,你現在想媽媽給你讀哪一本呀?”

接下來就會看到1歲的寶寶認真思考並挑選繪本的可愛模樣。當小婕西意識到媽媽會按照意願為她讀書後,她非常的開心。沒過幾天,家人們就發現,婕西開始變得非常的喜歡讀繪本的時光。每次都開開心心地選出一本繪本主動去讓家中的大人念給她聽。

孩子說“我就是笨,我放棄”,高情商爸媽,不會怒吼,而是這樣做

Step 2 : 浮雲理論,讓孩子明白感覺是轉瞬即逝的,不要用一時的感覺定義自己。

當一件讓人不舒服的事情發生時候,父母需要讓孩子

先正確面對自己的情緒

,而後才能讓孩子

不被自己產生的情緒所左右

國際著名教育學家丹尼爾·西格爾《全腦教養法》中提到,我們需要幫助矮子瞭解,情緒的陰雲會並且一定會流走。悲傷、憤怒、傷心或孤獨的感覺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感受是暫時的,平均來說,一種情緒從產生到小時的時間不會超過90秒。

正如浮雲理論所提出的,人們對事件的感受以及所產生的情緒都是瞬間即逝的。悲傷、憤怒、傷心或孤獨的感覺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感受只是一種暫時的,會變換的狀態,而不是人的一種特質。

這一點對孩子來說一開始很難理解。但父母需要持續地

幫助孩子學會分辨“我此刻覺得很悲傷”和“我是悲觀的人”

;以及“我此刻覺得這道題很難”和“我就是笨,永遠做不好題”的區別。

艾瑪有一隻非常可愛的柯基犬,她很喜愛這隻小狗。可是昨天這隻小狗弄壞了艾瑪在美術課上畫的一副被老師表揚了的畫。艾瑪為此很傷心。

艾瑪爸爸安慰道:“寶貝,狗狗弄壞了你的那副精美的話,你一定很難過。現在你肯定氣得不想要這隻狗狗了。”

艾瑪:“是的,我不想要它了。”

爸爸:“爸爸知道你難過,但你還記得,昨天狗狗陪你睡覺時你什麼感覺嗎?”

艾瑪:“我愛它。”

爸爸:“看見沒,有時候你覺得你很愛它,有時候又對它生氣,

感覺是會變化的

。”

同樣,當孩子因為不會做題而感到沮喪甚至想要逃避時,我們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我記得上次你碰到難題時,一開始你也是很沮喪,可後來你卻堅持思考,最終透過努力,還是把那道題做出來了。你還很開心,為自己感到驕傲。所以你看,我們對自己的

感覺是會變化的

。因此呢,這次不會做題,並

不是你不行

,而僅僅只是我們這次的

解題思路有問題

。”

孩子說“我就是笨,我放棄”,高情商爸媽,不會怒吼,而是這樣做

Step 3:樂觀教養ABC法則,讓孩子擁有樂觀的認知技能。

“ABC模式”是由臨床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r Elis)與認知療法創始人阿倫·貝克(Aaron Beck)提出的。

A(adversity)

:代表任何不好的事情。例如考砸了考試,和朋友吵架等。

C(consequence)

:代表後果。即發生了不好的事情之後,人們所產生的感受與後續的行為。

B(Beliefs)

:即對不幸的事情的看法與解釋。

《教出樂觀的孩子》中提到,通常,看起來好像不愉快的事件立即且自動產生後果。但埃利斯認為是對不幸事件的看法與解釋,才會引起某種特定的後果。

父母需要把ABC法則交給孩子,並讓他們知道,孩子們內心突然生出的感受,不是無中生有,也不是由在他們身上所發生的的不好的事件A導致的。而是當A發生後,因為內心對A發生後產生的

看法與解釋B

,而產生了C。

傑瑞生日邀請了很多小朋友去他家裡玩。吃完蛋糕後,傑瑞發現小朋友們在竊竊私語地說著什麼。當他問小朋友們在說什麼的時候,小朋友們卻不肯告訴他。傑瑞因此非常生氣。並且問媽媽,可不可以讓小朋友們離開。

媽媽拉著傑瑞問道:“你為什麼生氣呢?又是什麼原因會要你的朋友們回家呢?”

傑瑞答道:“今天是我的生日,他們還在小聲地說我的壞話,我真希望沒邀請他們來。”

傑瑞媽媽說道:“如果小朋友們竊竊私語並不是在說你的壞話而是因為他們有一個驚喜給你,你還會生他們的氣,要趕他們回家嗎?”

小杰瑞媽媽的提問其實就是在幫助傑瑞學習ABC法則。當不好的事情(A)發生後,父母需要給孩子

提供儘可能多

的看法與解釋(B),從而讓孩子們

體會不同的結果(C)

一旦孩子發現,當一件事情發生之後,他們的

看法與產生的感受之間的關係

,孩子們就能將注意力放在如何去看待一件事情上——他們的

解釋風格

可以是什麼樣的。

孩子說“我就是笨,我放棄”,高情商爸媽,不會怒吼,而是這樣做

Step 4 :教孩子理解“解釋風格”,讓孩子學會樂觀地解釋。

當孩子可以

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之後

,我們可以協助孩子

樂觀的解釋

事件發生的原因,從而積極的

進行歸因

《教出樂觀的孩子》中說明,從過去20年的研究中,調查者已經瞭解到樂觀的基本原則。樂觀的基礎不在於勵志詞句或勝利的想先,而在於我們對原因的看法。我們都有對原因的習慣看法,我們稱此為個人特有的“解釋風格”(explaining style)。解釋風格從兒時開始發展,如果未經干預,就會保持一輩子。

當人在解釋為什麼一件好事或壞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要從

三個維度

去評判是否是樂觀的解釋風格:

永久性

(permanence)、

普遍性

(pervasiveness)與

個人化

(personalization)。

1)永久性(permanence):

是“

暫時的,偶爾一次

”還是“

總是這樣

”。

馬丁·塞裡格曼教授指出當壞事發生時悲觀的孩子認為:壞事情發生的原因是

會永久存在

的,既然永久存在,壞事就

會永發生

。而樂觀的孩子會相信那些導致壞事的原因只是

暫時的、一次性的

相反,當好事發生時,悲觀的孩子會覺得好事發生的原因是暫時的。而樂觀的孩子會講好事發生的原因解釋為永久性的。

2)普遍性(pervasiveness):

特殊的事件

,還是

一般情況下都是如此

?是否會對人一生中

其他事情

也帶來影響。

在普遍性這一維度中,當遇到糟糕的事情,擁有悲觀解釋風格及樂觀解釋風格的孩子雖然都備受打擊,但樂觀的孩子並不會讓

自己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受到影響

。而悲觀的孩子

生活中一切

都會因這件糟糕的事情受到影響。

3)個人化(personalization):

這件壞事發生,

是我的錯還是別人的錯?

當不好的事情發生,有些孩子將其歸因為

自己的錯誤

導致的,從而產生愧疚與羞恥的情緒。而另外一些孩子,卻會把問題歸咎於

其他人

,並對自己的表現有較高的評價。

但這並不代表父母在幫孩子“解釋”時,要把問題推向別人。正確的做法是,

當孩子做錯時

不要輕易就算了。孩子需要對自己做錯的事情負責,並及時改正。

同時,父母也不要讓孩子總是埋怨自己。當錯誤發生時,孩子必須負起責任。但

當問題確實與他們無關

時,孩子們要仍然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

傑米和莉莎一起參加學校的寫作比賽。競爭很激烈,參賽的同學也不少。雖然傑米和莉莎都很認真地準備這場比賽,但最終他們都沒能晉級。兩個人的感覺都遭透了,各自回到家。

悲觀的傑米想到:“我這麼努力都還是沒選上,因為我是個失敗者。我寫作能力就是很差,跟我做其他事情一樣,從來每一件事情順利的。反正無論怎麼努力都做不好,我還是放棄算了。”

傑米的放棄和退縮的表現持續了很多天,他也對學校、家庭和朋友都不感興趣。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將它從消極的情緒拯救出來。

回到家的莉莎很難過的哭了:“我搞砸了,雖然我盡力去做了,但這次可能競爭太激烈了,我做的還不夠。”莉莎媽媽花了一小時安慰她。等到吃晚飯爸爸跟莉莎討論此事時,莉莎已經不會難過得哭了,而當爸媽提議吃冰激凌時,莉莎顯得很有興致。

雖然每當提起寫作這件事,莉莎還是會不開心,但是這並不阻礙她對冰激凌表現出興奮,也不影響她跟朋友聊天、逛街以及做其他科目的作業。

永久性

維度來看,悲觀的傑米將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己是個失敗者(總是失敗),而樂觀的莉莎將失敗的原因歸結為那次的作文比賽競爭太激烈(一次性的失敗)。

普遍性

維度來看,傑米放棄和退宿的心情持續了很多天並且抑鬱的心情影響了生活中其他的事情(一般情況下都是憂傷的)而莉莎卻很快能調整回來,並開心的吃冰激凌(把失敗當成特殊的事件)。

個人化

(personalization)維度來說,傑米認定失敗是由於自己的寫作能力差且自己一直是個失敗者(都是由於自己的原因導致)。而對莉莎來說,她認為失敗的原因是因為競爭很激烈,大家都很優秀,自己還不夠好(自己有不好的地方,但對手也很優秀)。

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中提到,人格構成的完整性及其獨特的方式和目標並不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的,而是一個人對客觀事實的看法為基礎的。這些看法絕對不是事實本身。因此,人類雖然都生活在由同樣的事實構成的世界中,卻以各不相同的方式塑造自己。

因此,父母需要培養孩子積極正向的“解釋風格”。當壞事發生時,我們要從以上三個維度去理解並調整孩子對導致壞事發生的原因的解釋。從而形成積極的解釋風格,為樂觀的養成打好基礎。

孩子說“我就是笨,我放棄”,高情商爸媽,不會怒吼,而是這樣做

Step 5:運用三明治效應,使孩子以樂觀的態度接受父母的批評

《教出樂觀的孩子》中提到,孩子最初的樂觀或悲觀風格在兒童時期逐漸形成,不僅從現實世界中得到,也從聆聽父母如何批評他和批評自己中得到。

因此,當父母批評孩子或者當著孩子的面批評自己的時候,需要謹慎一些。因為父母在批評孩子或自己的時候也在塑造孩子的自責的解釋風格。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可以利用

三明治效應

三明治效應指在建議和批評的同時,不忘認同,賞識,肯定,關愛對方,可以使被批評者積極的接受批評,改正不足。

首先,在批評孩子時一定要做到

客觀準確

。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要指出,但也

要認同和肯定

孩子在做得對和做的好的地方。

其次,在實際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儘量

用樂觀的解釋風格

來批評孩子——著重批評當時的特定事件,以及暫時的、個人原因。

之前看過一個家庭教育的節目,那一期的節目,是一位心理觀察員去到一個二胎家庭中。家裡一個11歲的姐姐和一個4歲的弟弟。

在節目裡,姐姐總愛欺負弟弟。一會兒突然從背後推弟弟,一會兒又趁家人不注意的時候打弟弟一下。孩子們的媽媽吼姐姐道:“你怎麼總是欺負弟弟呢?你不是一個好姐姐!”到後來,媽媽直接動手打姐姐。

觀察員老師的行為卻不同,她拉過姐姐,安撫道:“小乖,你今天是怎麼了?媽媽一直跟我說,你一向都是一個好姐姐。平時你會把你的玩具分享給弟弟,你還會教弟弟玩遊戲。我還聽說之前如果有人欺負你弟弟,你還會幫你弟弟出頭。你今天應該向弟弟道歉。如果今天你再捉弄他,就取消你明天吃冰激凌的權利。”

在這裡,觀察員老師的批評方式比媽媽更好。

首先,她運用的都是

樂觀的解釋風格

評價姐姐的行為。其次,她在批評姐姐欺負弟弟是不好的行為的同時,也

讚賞

姐姐以前與弟弟分享玩具、教弟弟玩遊戲的行為是好的。另外,在

批評

姐姐時,觀察員並沒有像媽媽一樣咆哮,而是

溫柔

地叫姐姐“小乖”。

當父母需要批評孩子的錯誤時,要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他的哪一個行為是需要批評或受懲罰的。父母不要去職責孩子的個性,而應該職責孩子的行為。需要父母記住:

不是孩子壞

(個人的、永久的、普遍的)

,而是行為壞

(非個人人格的原因、行為是可改變的、這一不好的行為隻影響特定的事件)。

孩子說“我就是笨,我放棄”,高情商爸媽,不會怒吼,而是這樣做

四、為孩子建立樂觀金字塔

《教出樂觀的孩子》中指出,孩子有了掌控感作為發展基礎,有正面積極的情緒作為中堅力量,樂觀的解釋風格就可以穩坐上層了。

想要孩子擁有樂觀的人生態度,我們父母可以按照文中的5個步驟:

1)讓孩子獲得

掌控感

,2)透過

浮雲理論

讓孩子知道情緒像浮雲一樣,來了不久便會離開;3)

利用ABC法則

讓孩子明白客觀事件的不同看法和解釋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和行動,從而讓孩子保有

正面積極的情緒

狀態;4)當發生不好的事情時,教會孩子用

樂觀的解釋風格

將事情進行歸因;5)

父母在批評孩子

時也要儘量做到

準確、客觀

,同時也要儘可能

使用樂觀的解釋風格

評價孩子。

透過以上方法為孩子搭建樂觀的金字塔。願孩子們可以樂觀並且充滿希望地去面對人生的難題與挫折,而不輕言放棄。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雲曉曾經提到:“如果有人問我兒童最需要培養的品質是什麼?我會說樂觀、興趣和習慣,並認為這是最重要的兒童教育目標。沒有濃厚的情趣,就沒有成長的動力;沒有良好的習慣,就沒有成長的保障;而興趣與習慣都離不開樂觀這個基礎。”

人生是一場難得的修行,不要輕易交白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