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 由 顧氏造船廠廠長 發表于 網頁遊戲
  • 2021-12-26
簡介“埃米爾·貝爾坦”號的Mle 1933型高炮指揮儀,本廠長小友Jean Bart繪製輕型防空武器原設計中,“埃米爾·貝爾坦”號巡洋艦裝有四座雙管37毫米50倍徑CAD Mle 1933型半自動高射炮,兩座為一組分別安裝在艦橋兩側的艏樓甲板上

三聯裝炮塔什麼時候出現的

文中照片感謝本廠長小友Jean Bart提供

本廠長務正業了!接《以佈雷的名義去勇敢戰鬥,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定型篇》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本廠長繪製的“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定裝武備二檢視

作為一艘兼具水雷敷設能力的輕巡洋艦,“埃米爾·貝爾坦”號(或者願意的話可以叫它“白勞易”號)的武備堪稱精良,不過由於要兼顧水雷搭載,佔據了一定的艦內空間,不得不在保證主炮火力的前提下削弱了部分防空火力和雷擊能力

主炮

1928年,法國海軍預期英國將在下一次海軍會議(即1930年召開的倫敦海軍會議)上將條約巡洋艦主炮口徑上限從155毫米降至6英寸(152。4毫米),於是將新的輕巡洋艦主炮口徑定為152。4毫米。

經過2年的研製,法國軍械部門在1930年推出了Mle 1930型55倍徑152。4毫米艦炮,該炮被定為法國海軍新一代二等巡洋艦(輕巡洋艦)的標準主炮。總體設計衍生自“空想”級超級驅逐艦的138。6毫米Mle 1929型艦炮,是法國海軍第一種用半自動楔式炮閂和金屬發射藥筒的巡洋艦級別主炮(之前一直是用“韋林”式橫斷螺紋炮閂和傳統發射藥包)。

“埃米爾·貝爾坦”號巡洋艦總共有9門Mle 1930型艦炮作為主炮火力,分別安裝在三座奧梅庫爾海軍冶金/制鋼廠生產的Mle 1931型炮塔內。該炮塔是法國海軍的第一種服役的三聯裝炮塔。三座炮塔頂部的結構根據各炮塔的位置而有所不同:I號主炮塔頂部為連續結構,而II號和III號主炮塔頂部後側為佈置8米基線OPL(勒瓦盧瓦-佩雷精密光學儀器公司)Mle 1932型體視式測距儀而設計成了梯級結構,測距儀半融入了炮塔,僅有2側的旋臂伸出。炮塔測距儀能夠在±30度範圍內自行旋轉。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埃米爾·貝爾坦”號的主炮指揮儀細節、主炮塔的正面細節

Mle 1930型炮塔是法國海軍首個採用推送式揚彈機的巡洋艦炮塔。炮塔內的每一門艦炮都擁有各自獨立運作的揚彈機。從彈藥分配室直接連線到各炮耳軸左側,炮彈在圓筒狀揚彈管內豎直揚升。這種推送式揚彈機相較普通揚彈機的優勢在於:揚彈管可以同時將數枚炮彈以較快的速度一次性的送入炮室,回覆速度也非常快,這就保證了炮室的持續彈藥供應,裝填時間較普通揚彈機大為縮短,整套揚彈機佔用的空間也比普通揚彈機小得多。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三聯裝152毫米Mle 1930型炮塔的內部結構

在三聯裝Mle 1930型炮塔中,三門艦炮分別安裝在獨立的搖架上,用於驅動炮管俯仰的齒弧固定在耳軸位置下方,各門火炮的俯仰由同一臺電動機驅動。但還是可以做到獨立俯仰,不過法國海軍更喜歡讓所有火炮一起聯動。當然在電動機損壞的前提下,各炮也可以透過人力轉動手輪來進行俯仰。在使用電力液壓驅動時,主炮的最大俯仰速率為8度/秒,炮塔的俯仰角限制為-10度到+45度。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三聯裝152毫米Mle 1930型炮塔的射擊室,圖中可見待裝填的炮彈正位於炮尾左側的搖架托盤上

儘管Mle 1930型火炮採用了楔式炮閂、金屬發射藥筒和複雜的自動化供彈、裝填系統設計以儘可能地縮短裝填時間,理論射速可以達到12發,遠高於“迪蓋·特魯安”級的155毫米艦炮。罷特,由於Mle 1930型火炮和炮塔供彈-裝填系統太過複雜,再加上繁瑣的安全保險設計使得Mle 1930型火炮和炮塔故障連連。在“埃米爾·貝爾坦”號的服役初期正常射速只有每分鐘4~5發而已,即便在解決供彈系統故障後、再加上熟練的炮組也只能在短時間內達到每分鐘8發的射速。

Mle 1930型艦炮的致命缺陷就是它的身管壽命,只有300至350發左右,這個壽命遠低於除了義大利安薩爾多M1926型53倍徑152。4毫米艦炮之外的大多數同口徑艦炮,但其炮口初速和膛壓又不如以炮口初速高、射程遠的義大利“嗑藥”炮。在炮戰中,這是一個不小的失分專案。

Mle 1930型艦炮總共配有被帽穿甲彈、鋼殼爆破彈兩類彈種,細分下來總共配有OPf(RC) Mle 1931型被帽穿甲彈、OPf(RC)K Mle 1931型被帽穿甲彈、OPf(RC)K Mle 1937型被帽穿甲彈、OEA Mle 1936型鋼殼爆破彈和OEA Mle 1937型鋼殼爆破彈,配用減裝藥型的BM7型發射藥和標準裝藥型的BM11型發射藥(發射藥封裝在金屬藥筒內)。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152毫米Mle 1930型火炮的彈藥

Mle 1931型被帽穿甲彈使用BM11型發射藥時炮口初速為870米/秒,45度仰角發射時最大射程為26474米;Mle 1937型被帽穿甲彈同等條件下初速844米/秒,最大射程25000米;OEA Mle 1936型鋼殼爆破彈使用BM7型發射藥時炮口初速790米/秒,最大射程21000米。

雖然Mle 1930型艦炮效能一般,身管壽命還坑爹得很,但得益於炮彈設計得比較優秀、彈重較大、彈頭外形好,因此彈道也相對平直,存速較高,垂直穿深和遠距離穿透力以及精度都相當不錯(相反,義大利輕巡洋艦上的安薩爾多M1926型53倍徑152。4毫米艦炮由於節省空間的原因採用公鞍式炮架,使得兩根炮管之間的距離過近,齊射的時候會因為炮口暴風乾擾彈道,致使射擊散佈面大、射擊精度不佳)。這在炮戰中是得分項,尤其是Mle 1931型和Mle 1937型被帽穿甲彈擁有十分不錯的水下彈道效能,入水後能夠在水下穩定運動較長的距離,能對敵艦的水下艦體結構造成類致命破壞。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本廠長繪製的三聯裝Mle 1930型152。4毫米艦炮炮塔示意圖

“埃米爾·貝爾坦”號的主炮彈藥庫最多可以儲存1315枚炮彈和1315個藥筒,不過作戰載彈量通常在1300發左右。

所有三座三聯裝主炮炮塔的射擊指揮由位於巡洋艦前部三腳桅頂部平臺上的一座主炮指揮儀控制(配備5米基線SOM公司的50 Mle 1926型合像式主測距儀和3米基線體視式輔助測距儀)。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埃米爾·貝爾坦”號的152毫米主炮指揮儀,本廠長小友Jean Bart繪製

重型防空炮

20世紀20年代下半葉,列強各國的空中力量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飛機的轟炸已經能對軍艦造成致命的威脅,因此各國海軍紛紛開發起重型艦用高射炮來加以應對。法國海軍於1926年開始研製90毫米50倍徑Mle 1926型高炮,1931年投產並裝艦,因此“埃米爾·貝爾坦”號在設計時就已選擇安裝這型高炮。

該型炮分雙聯裝和單裝兩種炮座式樣,原本的設計方案中“埃米爾·貝爾坦”號只安裝一座雙聯裝型號,安裝在後煙囪與III號主炮塔之間的甲板艙頂部平臺上。但應海軍要求加強重型高炮數量的要求,增加了兩座單裝型號,被安裝在雙聯裝炮座左右兩側的第一甲板上,構成了一個重型高炮炮群。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本廠長繪製的雙聯裝CAD Mle 1930型和單裝CAS Mle 1926型90毫米高射炮示意圖

雙聯裝炮座型號為CAD Mle 1930型,重13。7噸,安裝在直徑1。84米的座圈軸承上。炮座前半部分安裝有5毫米厚的護罩,後部敞開。為了便於裝填手裝填,炮座後部設計有一個延伸出護罩的操作平臺。炮座採用共鞍設計,2門火炮共用一個搖架,炮口軸線間距較小,炮尾之間幾乎緊貼。使用電動機來驅動炮座迴旋和炮管俯仰,火炮的最大仰角為80度,最大俯角為-5度,炮座迴旋範圍限制為±160度。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雙聯裝90毫米高炮的炮尾結構,圖中位於兩炮尾中間呈“V”形佈置的2個結構便是彈簧推彈機的搖臂

單裝炮座型號為CAS Mle 1926型,重約7噸,安裝在直徑1。68米的座圈軸承上。和雙聯裝炮座一樣前半部分安裝有5毫米厚的護罩,後部敞開。火炮的俯仰角也是-5度到+80度,炮座迴旋範圍均為0度到175度。

90毫米50倍徑Mle 1926型高炮理論上最高射速為12~15發/分,不過在仰角超過60°時射速會下降至10發/分。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90/50 Mle 1926型高炮的彈藥與雙聯裝Mle 1930型炮座

Mle 1926型高炮配備三種炮彈,分別是OEA Mle 1925型鋼殼爆破彈、Ol Mle 1927型燃燒彈和OEcl Mle 1926型照明彈。炮口初速850米/秒,理論最大射程15440米,80度仰角理論射高10600米。備彈數量為1000發鋼殼爆破彈或燃燒彈、200發照明彈以及242發訓練用空包彈。以2發一箱的方式裝在721個彈藥箱中存放在L艙段底部的90毫米高炮彈藥庫內,透過唯一一座“索泰-阿爾萊”型揚彈機從彈藥庫揚升至甲板艙末端的大廳中,然後再人力轉運至各炮位。原本這座揚彈機只服務一座雙聯裝高射炮,其每分鐘20發的供彈速度還說得過去,但增加的兩座單裝高炮使得這一座揚彈機不堪重負,用了吃奶的力氣也只能維持所有4門90毫米高射炮同時射擊時5發/分的射速。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90毫米高炮彈藥搬運路徑,紅圈處是揚彈機,紅色區域為備射彈儲架,藍色的是通往甲板艙頂部的艙口

90毫米高炮配有2座Mle 1933型高炮指揮儀(配備3米基線SOM Mle 1932型體視式測距儀),分別安裝在前煙囪後方的甲板艙平臺兩側。但由於“埃米爾·貝爾坦”號在設計時只有一個重型高射炮火控中心,一套火控計算機只能處理單個目標的資料,原本只用於服務一座雙聯裝炮座,因此即使應法國海軍要求增加了兩座單裝炮座,但這四門90毫米高射炮只能同時攻擊一個目標,不能各自為戰。不過,在火控中心被毀的情況下各炮炮組也可以透過炮座本身的機械式瞄準具進行獨立射擊,但是命中率就只能看人品了。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埃米爾·貝爾坦”號的Mle 1933型高炮指揮儀,本廠長小友Jean Bart繪製

輕型防空武器

原設計中,“埃米爾·貝爾坦”號巡洋艦裝有四座雙管37毫米50倍徑CAD Mle 1933型半自動高射炮,兩座為一組分別安裝在艦橋兩側的艏樓甲板上。然而由於CAD Mle 1933型炮的產能不足,因此“埃米爾·貝爾坦”號被迫用四門單管37毫米CAS Mle 1925型炮來湊數,準備在CAD Mle 1933型炮產能上來後再換上,這一等就等到1939年11月。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單管37毫米CAS Mle 1925型半自動高射炮

37毫米Mle 1925型炮是一種早期半自動高炮,需要裝填手不斷地手動單發裝填炮彈,總共21000發備彈以7發一箱的方式裝在3000個彈藥箱中儲存在F艙段底層的彈藥庫裡,透過2座電動揚彈機揚升至艦橋底部艙室,然後再由船員轉運至炮位。儘管該炮的理論射速有30到42發/分,但實際上它的射速僅有約15到21發/分,完全無法滿足防空需求。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本廠長繪製的雙管37毫米、單管37毫米半自動高炮和雙管13。2毫米高射機槍示意圖

原設計中,“埃米爾·貝爾坦”號巡洋艦另裝有四座雙管13。2毫米76倍徑“霍奇基斯”CAD Mle 1929型高射機槍,分別安裝在I號主炮塔前部以及雙聯裝90毫米高炮與後煙囪之間的甲板艙頂部平臺上。單管射速250發/分,21000發備彈分裝在700個30發彈夾內分別存在位於艦體前、後部的艙室的彈藥箱中,使用時由人力搬運。由於13。2毫米機槍使用30發彈匣供彈,火力持續性嚴重不足,有效射程也非常有限。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雙管13。2毫米76倍徑“霍奇基斯”CAD Mle 1929型高射機槍

2個37毫米高炮炮組各擁有1臺1米基線OPL體視式測距儀用於測量目標資料。2臺測距儀分別安裝在II號主炮塔後部平臺兩側,透過電話與炮位周邊的官兵通訊。另有一臺相同的測距儀安裝在後部13。2毫米高射機槍附近為高射機槍提供資料。

魚雷武備

“埃米爾·貝爾坦”號巡洋艦擁有兩座三聯裝550毫米Mle 1928T型魚雷發射管,安裝在艦體舯部78號肋位的第一甲板兩舷,魚雷發射範圍為20度到160度。用於發射550毫米Mle 1923D型魚雷。由於艦體空間及排水量有限,該艦沒有配備魚雷再裝填裝置,僅僅只攜帶了魚雷發射管中的6枚魚雷。由位於司令塔內和航海艦橋平臺兩側輔助魚雷指揮位置上的三套Mle 1933型魚雷火控計算機控制。在火控計算機失效時,還可由安裝在魚雷管控制平臺上的一套Mle 1935型魚雷瞄準具進行瞄準,當然精度也只能靠信仰了。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本廠長繪製的三聯裝550毫米Mle 1928T型魚雷發射管示意圖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三聯裝550毫米Mle 1928T型魚雷發射管

水雷武器

“埃米爾·貝爾坦”號畢竟是頂著“佈雷巡洋艦”的名頭立項的,因此水雷搭載量是該艦的硬性指標。該艦搭載了兩套50米長、可拆卸的“德科維爾”型水雷導軌。在需要搭載水雷時,這2套水雷導軌可以迅速安裝到艦尾甲板上。一套安裝完畢的水雷導軌可以從艦尾一路延伸至單裝90毫米高炮後方,每套導軌上最多可裝84枚“佈雷蓋”B4型反艦水雷(全重535千克,裝有80千克TNT炸藥)。另外還能搭載21枚“吉羅”型反潛水雷(全重52千克,裝藥35千克TNT炸藥)。標準水雷搭載量189枚,最多可以搭載200枚。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佈雷蓋”B4型水雷

艦載機

一戰後新艦的法國海軍巡洋艦把用於主炮校射或夜戰投擲照明彈的艦載水上偵察機作為“標配”。“埃米爾·貝爾坦”號在前、後煙囪之間安裝了一座長20米的“佩諾埃特”型回壓縮空氣旋彈射器。彈射速度95千米/小時,最大載重不超過2噸,發射角度限制在左、右舷60度到120度。在彈射器下方、後煙囪前部的第一甲板上佈置有一個伸縮式的機庫,能夠儲存一架拆卸機翼等部件的水上飛機。通常搭載2架“古爾杜-萊瑟爾”GL 832型水上飛機(法國海軍訂購了22架,該型機續航力低,機體過於小巧輕盈,只能在海況優良時降落,使用條件極為苛刻,並不受海軍歡迎),一架放置在彈射器上,另一架則在拆卸後儲存在機庫中。2座用於回收水上飛機的2噸級電動起重機分別安裝在後煙囪左、右側,吊臂長16。1 米,最大起重能力4噸,在艦隻停止、水上飛機停靠在舷側時回收艦載機。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GL 832型水上飛機正在準備彈射

手持利刃的赤身露體武士,細品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之武備篇

GL 832型水上飛機彈射的瞬間

對於這型水上飛機,1938年就任“埃米爾·貝爾坦”號艦長的、原海軍航空兵飛行員出身的羅貝爾·巴特上校刻薄的評價道:“在戰時,使用這種艦載水上飛機的機會其實並不多。還不如把佔用艦上大量空間的彈射器、起重機和機庫這樣的航空設施拆除並換成更有用的高炮。”同時期的其他法國巡洋艦艦長也都持相同觀點。效能優秀的“盧瓦爾河·紐波特”130式水上偵察機由於體積和重量都較大,無法由“佩諾埃特”型彈射器彈射(後續的“拉加利索尼埃”級由於配備了強力的彈射器,可以搭載並彈射“盧瓦爾河·紐波特”130式水上偵察機),因此,“埃米爾·貝爾坦”號巡洋艦的航空偵察和校射能力在法國海軍新式巡洋艦中比較薄弱。

綜合看來,“埃米爾·貝爾坦”號的火力在條約輕巡洋艦中處在中上水平,其主炮效能雖然中庸,但憑藉著優良的觀瞄系統和優秀的彈藥效能,在有效射程範圍內還是可以對其設計的主要假想敵——義大利海軍條約輕巡洋艦佔有一定的優勢,面對另一主要假想敵德國海軍條約輕巡洋艦也不落下風。但由於水雷搭載量的制約,使得“埃米爾·貝爾坦”號的防空火力和雷擊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尤其是犧牲了裝甲防護能力,在條約輕巡洋艦中居於末流。唯獨憑藉充沛的動力和優異的機動效能在海戰中減少中彈的機率。

由於該艦沒有姊妹艦,實際使用中遭遇了諸多尷尬境地,請請留意下篇介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