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二戰之初,英法對德宣而不戰竟然長達8個月之久,究竟是為什麼?

簡介然而,奇怪的是從宣戰一直到1940年5月德國進攻丹麥、法國等國,這段時間足足有8個月,英法兩國對德卻宣而不戰,歐洲大陸西部一片寂靜

英法為什麼同意慕尼黑協定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從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英法兩國對德宣戰正式開始的。然而,奇怪的是從宣戰一直到1940年5月德國進攻丹麥、法國等國,這段時間足足有8個月,英法兩國對德卻宣而不戰,歐洲大陸西部一片寂靜。

二戰之初,英法對德宣而不戰竟然長達8個月之久,究竟是為什麼?

當時在歐洲西部的英法部隊是有絕對優勢的,而且這時德國正把兵力抽調至歐洲東部攻打波蘭,如果英法此時進攻德國本土,那麼德國會陷入嚴重的被動局面。可惜的是英法並沒有這麼做。英法數十萬聯軍躲在數千裡堅固工事後面悠哉悠哉,毫無打仗的意思,對戰壕溝那面的德軍毫無進攻之意。

空軍也只是向德軍陣地投下宣傳和平的宣傳單,法國的軍方報紙甚至稱“西線無戰事”。英國直到1939年12月,才把4個師的軍隊調至法國與比利時邊界,到正式開戰前英軍在歐洲大陸的兵力也不超過10個師。

二戰之初,英法對德宣而不戰竟然長達8個月之久,究竟是為什麼?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會造成這種宣而不戰的奇葩景象呢?現在看來,這無疑是英法對德綏靖政策的繼續。而正是因為這樣才使德國順利吞併波蘭,還使德國有充足的時間把數百萬軍隊順利從東部調往西部用以對付英、法等國,可以說讓敵人由被動變成了主動。

一是想以妥協換取和平。

從希特勒對納粹德國實現極端中央集權領導的過程中,他成功地利用民族狂熱、社會福利以及凡爾賽條約的羞辱等,獲得了民心,法西斯主義升溫,擴軍備戰緊鑼密鼓。歐洲大陸必有一戰的勢頭已經無法阻擋。然而,這時主宰歐洲大陸的英法兩國仍把和平放在對德國的妥協上。

二戰之初,英法對德宣而不戰竟然長達8個月之久,究竟是為什麼?

所以就有了在1938年,英法與德國簽署慕尼黑協定,想以出賣他國利益換取德國的退讓,從而捷克斯洛伐克被出賣,同年德國肆無忌憚地吞併捷克。同時,英法還有意透過這個條約,把德國侵略的目標引向東歐特別是蘇聯。然而事實是妥協並不能阻止戰爭的腳步,慕尼黑協定簽署才一年多,德國還是毀了約,閃擊了英法保護的波蘭,戰爭還是發生了。

二是和平主義的影響。

毋庸置疑,一戰的殺傷力、破壞力和殘酷性,讓人心有餘悸。特別是在一戰漩渦中損失慘重的英法等國的國民嚮往和平、爭取和平成為當時的主旋律。和平主義的盛行,反戰團體左右著政府的決策,而英法等國尤甚。所以英法政府對戰爭望而卻步,精英們更是不敢談及戰爭。

二戰之初,英法對德宣而不戰竟然長達8個月之久,究竟是為什麼?

所以,作為西式民主先驅的英法,更是不敢違背民意,精英們儘管知道如此縱容納粹德國的嚴重後果,但是面對渴望和平的民眾,也不敢輕言戰爭,不然,官當不成了,甚至可能遭到肉體的消滅,因此只有一味地綏靖一條道可走了。

三是對內外局勢的憂慮。

一戰英法遭受了巨大損失。英國一下子由原來美國的債權國變成了美國的債務國,欠美國的債務達8。5億英鎊,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英鎊地位均被撼動。工業生產、出口市場嚴重萎縮。

二戰之初,英法對德宣而不戰竟然長達8個月之久,究竟是為什麼?

法國更是始終在經濟危機與蕭條的泥潭中掙扎。1932年至1936年初,工業生產指數降到最低點,財政危機進一步加重,赤字有增無減。同時,法國政局不穩,加上英國推行扶德抑法,法國雖然不願意看到納粹的崛起,但面對如此窘境只好跟隨英國走。

而這時蘇聯的崛起,打破了資本主義世界的一統天下。人民自己翻身做主人的意識形態,沒有地域、種族等界線,深受無產者喜歡。這是英法最擔心的。而更重要的是,英法不想讓蘇聯坐收漁人之利,因為與德國打起來,獲利的是蘇聯,結局極有可能是外有蘇聯進逼,內有國際共運,到那時就被動。

二戰之初,英法對德宣而不戰竟然長達8個月之久,究竟是為什麼?

所以,在英法看來,蘇聯比納粹德國更危險,因為納粹打破的是歐洲均勢,而國際共運則是從根本上動搖資本主義制度。所以就出現了“寧可在倫敦看到希特勒,而不願看到社會主義政府”、“寧要希特勒,不要斯大林”的聲音。

四是對未來戰爭預判不定。

英法兩國對未來戰爭究竟如何發展,是否會對英法兩國發動大規模的進攻,都缺乏客觀確定的判斷。在國內反戰、情況判斷不明的情況下,英法兩國對德只能採取守勢,既要有反對侵略的姿態又不主動招惹德國。

二戰之初,英法對德宣而不戰竟然長達8個月之久,究竟是為什麼?

所以就出現了1939年德國派出艦艇和空軍把英海軍的幾艘軍艦擊沉,但英法仍未還擊,因為英法認為只要德國陸軍不出擊,他們就不主動反擊德國。英國則用其強大的海軍封鎖海面,讓德國海軍無法自由出行,封鎖了德國的海上運輸線。

五是受美國態度的影響。

英法的做法也得到了美國的支援。羅斯福認為,海上封鎖符合國際法,這一點與張伯倫的觀點相同。張伯倫曾對英國民眾講道:“假設我們不用一場屠殺,又能圓滿達到這種目的,我們就不要為擺脫異乎尋常的困難而放棄這專案標。”

二戰之初,英法對德宣而不戰竟然長達8個月之久,究竟是為什麼?

意思就是能和平解決就和平解決,儘量不主動付諸武力,說到底還是被綏靖政策綁架了,使他們對德國一忍再忍、一讓再讓、一退再退,不想與強大的德國陸軍發生正面衝突。

然而,這8個月的不宣而戰,並未換來英法想要的結果,1940年5月10日,德軍閃擊法國、丹麥,25日,德軍擊潰英法聯軍,敦刻爾克大撤退開始。兩國擺脫戰爭的努力就此告破,二戰在歐洲大陸真正地拉開了帷幕。

二戰之初,英法對德宣而不戰竟然長達8個月之久,究竟是為什麼?

宣而不戰的8個月,綏靖妥協的8個月,得過且過的8個月,更是耐人尋味的8個月,想搖尾乞憐換取和平,對於殘暴納粹來說是無濟於事的,只有勇敢面對打敗他,才是正確無二的選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