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一湖千垛萬種情

簡介據資料記載,數百年前,勤勞智慧的裡下河地區人民,受到湖中自然形成垛子的啟發,在湖蕩沼澤地帶開挖網狀深溝或小河的泥土,使其一方一方堆積如垛,成為可以耕作的垛田

興化垛田為什麼不種水稻

湖垛,顧名思義,一湖水豔千垛田。它就像荷花的花瓣,散落在萬頃碧波的水面上。遠遠望去,水天相接,曲水彎彎,一處一景,一垛一奇。這是蘇北裡下河地區特有的風情,也是我兒時的記憶,難忘的鄉愁。

家鄉江蘇建湖,以大垛、小垛、張家垛、李家垛等垛子命名的村莊比比皆是。兒時,我就是生活在充滿水鄉風情的垛子上。因為這個垛子大,所以很早以前就被人們直接以湖垛命名,後來這裡成了建湖縣城的所在地。小的時候,經常聽老人們說起湖垛形成的故事。千年以前,這裡曾有一片漾漾的湖水,湖水流向東臨的黃海,慢慢回落,淤泥形成了一個一個的土垛子。垛子在水中若隱若現,長滿蘆葦等水生植物。再後來,慢慢就成了一塊一塊的垛田。

離建湖縣城西側十幾公里,有個叫九龍口的鄉鎮,可以領略湖和垛自然天成的水鄉原生態風光。在那一眼望不到邊的寬闊水面上,散落著無數個長滿蘆葦的垛子。蘆葦在風中搖曳婆娑的身姿,發出沙沙的響聲。它們連成一片,好似美麗的青紗帳。如果從高處望去,湖面上如有一條條巨龍盤旋,好不壯觀。搖著一隻小船,悠悠穿行在湖垛中間,彷彿走進了綠色的迷宮。行進在水面上,呼吸著空氣中飄來的荷香,那一刻,彷彿可以忘記所有的憂愁。

據資料記載,數百年前,勤勞智慧的裡下河地區人民,受到湖中自然形成垛子的啟發,在湖蕩沼澤地帶開挖網狀深溝或小河的泥土,使其一方一方堆積如垛,成為可以耕作的垛田。人們在垛田上種蔬菜、水稻和麥子等多類作物,滿足溫飽。透過不斷整合改良,久而久之,大塊大塊的田地就出現了,後來這裡發展成為重要的糧倉。與建湖相毗鄰的興化,至今仍保留著一處知名的垛田奇觀。每當陽春三月,百花齊放的季節,千垛成景,被水包圍的垛田上油菜花盛開,金黃燦燦,前來觀賞的人們無不陶醉。詩人們給這般美景不吝留下了“河有萬花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的讚譽。

長年在湖垛環境中生活的人們,喜歡水,也懂水性。這已經成為水鄉人的一種生存技能。童年時,我常常看到老艄公們自如地揮動著手中的雙槳,用力劃撥,船隨著槳聲的節奏向前行。此時,人和船、槳彷彿已經合為一體。他們划槳時常常哼著號子,那自得其樂、美滋滋的樣子,讓我一直難忘。那時,我也曾試圖去學划槳,但總是掌握不好發力的點,槳在手中,船卻不聽話。為了學會划槳,我甚至跟父親要錢買了幾包煙,送給那位我最欽佩的老艄公,向他當面請教。可惜的是最終還是沒有學會划槳。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感到幾分遺憾。

那次,我又回到家鄉,回到湖垛上,再見九龍口,如鯁在喉,心頭湧出一段文字:冰河消融又見春,千層波里尋槳聲;蘆蕩青青已是夏,青紗帳裡傳槳聲;艄公號子喊出秋,大雁南去聽槳聲;飛雪飄飄迎來冬,船靠岸邊憶槳聲。家住河東十里外,一年四季有槳聲;故鄉風情千萬種,水韻悠悠最傳神……

如今的家鄉,水網縱橫,到處都是垛垛相連而成的田地,田在水中,水圍田地。在空中鳥瞰,彷彿是一幅幅水墨畫,美不勝收。近些年來,江蘇省將建湖及裡下河地區列為生態文明建設區域,當地正著力保護生態、留住鄉愁,不讓垛田消失。美麗的垛田,承載著人們不盡的鄉愁,更寄託著人們對家鄉建設的美好憧憬。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10日 08 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