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明代貴州省有多窮,一半多的財政收入都要靠周圍各省支援

簡介9753萬石,共折銀37474兩,由重慶府、敘州府、瀘州分擔,另外播州宣慰司及烏撒、鎮雄、烏蒙、東川四府每年必須按規定協濟貴州(昭通、東川、威寧、遵義、鎮雄等地隸屬四川)

貴州省甕安縣有多少人口

貴州自設省以來,財政狀況極為緊張,錢荒、糧荒極為嚴重。又要承擔進入雲南驛道的責任,給到任貴州的地方官造成巨大的擔憂。嘉靖《貴州通志。財賦》指出:

天下布政司十之有三,而貴州為最後,故財賦所處,不能當中原一大郡,諸所應用,大半仰給於川湖。傾因有事,銅仁盡所取於川湖者不足以供銅仁一歲之費,不知諸所應用復何以給之,是故開荒蕪、教樹藝、籍匠戶、減戍兵,皆今日所不可緩者。議者又欲割川湖一二州之地以易每歲數萬之供,天下一家,彼此何間,當事者儻以上聞,以吾君包不遐,遺之盛德,宜無不可者。不然,貴州之財賦,吾不知其所終也。

意思是天下的十三個布政司(明代只有十三個省級行政區)中貴州排在最末位,財政賦稅不及中原的一個郡。在天下一家的指導思想下,為了維護這個大一統的國家,朝廷對貧窮落後的貴州實行了協濟。協濟指的就是周圍各省對貴州的財政援助和財政補貼。其主要途徑有三:其一,命湖廣、四川、兩省每年固定將錢糧解納貴州以保證日常開支;其二,令雲南過往貴州驛站頻繁而予以驛道補貼,說白了就是雲南人只要路過貴州的地盤就要收取過路補貼費用。其三,遇有戰事則令有關省區協濟錢糧作為經費。

明代貴州省有多窮,一半多的財政收入都要靠周圍各省支援

四川、湖廣、雲南三省對貴州的協濟數額

湖廣佈政司額解貴州糧米12。2400萬石,共折銀34474兩,由長沙府、衡州府、郴州府分擔;長沙府共屬2901兩,衡州府共1159兩,郴州府559兩。

四川布政司坐派解納貴州糧米10。9753萬石,共折銀37474兩,由重慶府、敘州府、瀘州分擔,另外播州宣慰司及烏撒、鎮雄、烏蒙、東川四府每年必須按規定協濟貴州(昭通、東川、威寧、遵義、鎮雄等地隸屬四川)。重慶府屬共25281兩,敘州府屬共7938兩,瀘州屬共4254兩。播州宣慰司原額秋糧10625石,屢年拖欠,隆慶三年委官幘令認納四分之三,實徵5850石,內有本色米60石,折色3164兩。播州改流後,黃平州、餘慶縣、甕安縣、湄潭縣割屬貴州,僅遵義府屬真安州、遵義縣、桐梓縣、綏陽縣協濟錢糧。川南烏撒、鎮雄、烏蒙、東川四府,坐派銀糧如下:烏撒府,秋糧4900石,內有本色2000石,折銀600兩。鎮雄府,秋糧4924石;烏蒙府,秋糧3850石,折銀1650兩;東川府,秋糧2900石,折銀1450兩。四川布政司所屬重慶府、敘州府河瀘州的秋糧,原運永寧倉,後改運貴州布政使豐濟庫,內有本色糧3萬石,折銀5萬石,折布3萬匹。播州宣慰司所徵秋糧,解納貴州豐濟、平越、清平、興隆、黃平等倉。烏撒、烏蒙、東川、鎮雄四府秋糧共21077石,皆起運烏撒倉。

明代貴州省有多窮,一半多的財政收入都要靠周圍各省支援

雲南對貴州的驛道補貼

貴州為雲南出入的重要門戶,雲南軍旅、官員、客商、驛運、朝覲都必須經過貴州,為此,雲南每年協濟貴州驛站銀1500兩,朝覲之年增加1000兩。萬曆年間,貴州巡撫郭子章在奏疏中說

:查得貴州之驛,非若中原之地,徵民間之錢糧買馬走遞也,又非若他省之馬戶,有姓名可拘也,舊例俱輪土司走馬,至於下六衛則播之五司居其半,自播酋弄兵,五司出亡,平越與興隆之馬一匹不到,今播雖已滅,五司猶未返舊疆,驛馬之困猶然如故。頃臣不得已丄疏請於上,借滇楚稍閒,驛分各馬一十五匹,分發黃平、興隆共濟時艱,至今未解到。黔中以貧,故累及二省甚多,此亦不必不可得數也。臣查得黔中道路,黔之往來居十之四,滇之往來居十之五,蜀之往來居十之一,每年雲南止協濟一千五百兩,遇入朝覲年加一千兩,似覺太少,無合每年增加一千兩,入覲年再加一千兩。如數依期解黔,分給各驛,俟五司改流之日,錢糧上納不乏,仍將滇銀照依原額。

意思是原來播州宣慰司五司轄地經常要給貴州所屬黃平、施秉、鎮遠等地供應馬匹,但是因為播州楊應龍叛亂,其下的五司出逃。兵馬奇缺,貴州只得向湖廣和雲南借馬匹以作為驛站之用,另外郭子章還指出,在貴州的驛道上貴州來往的人只佔十分之四,雲南人佔了十分之五,雲南還要在原來驛道補貼的基礎上再加一千兩白銀。兵部複議,遂將協濟驛道銀增加一倍。

明代貴州省有多窮,一半多的財政收入都要靠周圍各省支援

滇黔古驛道

綜上所述,湖廣、四川通共坐派秋糧25。9080萬石,內中5萬石交本色,3萬石折布、17萬石折銀,每石折布2匹、折銀3錢,共協濟糧5萬餘石、布6萬匹、銀51000兩,外加雲南協濟銀、驛站銀1500糧。其數約佔貴州財政的60%,換句話說貴州省一大半的財政收入都是靠隔壁幾個省來填充。窮到這個地步,誰當隔壁鄰居誰倒黴。

四川、湖廣、雲南三省拖欠協餉

由於貴州省的政府支出的60%要靠三省的協濟,如果周圍省的協濟錢糧不能按時運到貴州省內即發生財政危機。軍士五糧,官吏無俸,各項開支十分窘迫。故歷任總督巡撫都以解決協濟任務為首要目的,經常上奏催促周圍各省協濟。如嘉靖十三年四月,貴州巡撫徐問奏:

貴州物力素拙,所恃以濟緩急者,在川、湖二省者。乃今舊賦已逋,而新賦無解發之期,此之所急,彼之所緩,卒有非常,何以應之?宜令貴州布政司選委廉幹官員,會同二省管錢糧等官,查系嘉靖九年以前錢糧,在民者亟為徵解,在官而為奸民所侵匿者嚴行追賠,其嘉靖以後,悉具在官之數,依期輸發。

隆慶六年六月,巡撫貴州都御使蔡文條奏急切三事中:

言本省夏稅秋糧及屯科糧米,每歲所入不足一二月之費,所仰給者湖廣額解糧銀三萬七百餘兩,四川三萬七千餘兩,近拖欠次數多,解發遲緩,乞行二省撫按嚴督所屬歲完一歲,不得後期,以前拖欠嚴並完解

。到了萬曆年間拖欠次數更多,如萬曆十五年七月,戶部題:

貴州額派糧餉於四川、湖廣兩省協濟,乃湖廣遞年逋負,皆緣有司因隔省分屬,竟多阻隔。如萬曆十一年以前,積欠銀八萬一千餘兩,萬曆十二年以後,未完糧銀六萬五千餘兩,仍設拖欠軍儲........

可以說在明代誰當貴州巡撫誰倒黴,不但面臨維穩的巨大責任,還要學會厚臉皮,死皮賴臉向周圍各省求援助。雖然說大家都是大明的管轄土地,但是從法理上各省的開支都是由中央劃撥調配,沒有義務填貴州這個吃錢的無底洞。何況到了明代後期,大家的財政狀況都不好,能賴就賴吧。

明代貴州省有多窮,一半多的財政收入都要靠周圍各省支援

由於貴州協餉仰給川、湖,每因川、湖有事而不能按時繳納,而貴州又迫在眉睫,不得已,朝廷只得以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借錢糧以為墊支。如天順、弘治年間,湖廣饑荒,曾借四川銀二萬五千兩以充歲輸貴州軍餉之數;弘治二年四川又飢,於是四川布政司奏請“乞以弘治元年該輸貴州折銀布銀二萬四千兩存留備用,且以補還原借之數。又如萬曆二十七年,貴州急用錢糧,川、湖皆無力支付,戶部乃命雲南原借軍餉十萬解赴貴州。次年,黔省增兵防禦播州,用餉甚急,兵部只好將雲南應解各項銀四千三百餘兩解赴貴州充餉,其應還四川內未完二萬九千二百餘兩,待搜刮別項官銀湊足解黔。

正常年景,貴州糧餉尚且不足,協濟時有拖欠,一遇戰事則糧餉更加匱乏。如嘉靖二十八年凱里香爐山一帶苗民起義,只得借支雲南庫銀接濟,俟事寧之日如數抵還。到了萬曆年間平播之役,又命廣西巡撫按動支餉銀十萬接濟貴州,又於福建動支貯庫銀十萬兩以濟急需,再命湖廣、四川田畝加派。天啟二年,奢安之亂又起,軍餉十萬火急,戶部尚書汪應蛟奏準“

宜於遼餉外別設黔餉一項,如先年徵播故事

。兵部復準川貴總督之請:

救黔必當招兵,招兵必先議餉,請以附近之楚餉留給黔兵。

明代貴州省有多窮,一半多的財政收入都要靠周圍各省支援

平播之役

明代貴州為什麼會窮到這個地步

終明一代,貴州的財政緊張伴隨著整個明朝的歷史,山多田少,地瘠民貧是主要的原因。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明代的貴州省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省級行政區,而是一個維持驛道暢通的軍政民政相結合的機構。其實際統治的範圍只包括從鎮遠到今天盤縣的狹長地帶,萬曆年間各個衛所和設流官州縣在籍人口不過五十萬人,全省的人口賦稅與內地一個府差不了多少。但是由於名義管轄面積過大,土司林立,少數民族眾多。駐守的軍隊、維持驛道暢通的驛卒和動盪的局勢使其政府開支遠遠超過微薄的收入。入不敷出,難以為繼之下靠周圍各省的協濟度日。其次便是明地方官府的治理不力,忽略對貴州的經濟文教建設,特別是對土司和少數民族處於不聞不問的狀態,長此以往造成了惡性迴圈,這種狀況直到清代中期以後隨著大規模改土歸流和地方官府加大對貴州的經濟建設,其財政收入增長之下這個形式稍微緩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