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扶弟魔”的人生如何自救?學會這三招,帶你走出原生家庭的困境

簡介一、無力改變的原因小田不敢拒絕他人的性格缺陷源自於他的原生家庭,造成這種缺陷的原因大多是孩子的需求從不被重視,而父母又有一方是強勢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這種父母往往控制慾都很強,他們只關注自己的感受幾乎不會考慮別人

怎麼治療扶弟魔

小田是我的大學同學,畢業於一所知名985,是一家企業裡的中層幹部,畢業多年的他一直在這家公司裡,我們都覺得他工作特別踏實。小田吃飯時,告訴我他經濟狀況特別不好,沒有談戀愛,沒買房,一個工作幹那麼多年都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承受不起跳槽帶來的失敗和前期的收入下降,我很不解,小田工作10幾年了,收入並不低,怎麼會有財務危機呢?

他告訴我,一切都是他的性格缺陷導致的,他因為是從農村來的,所以很自卑。不論是之前在學校裡,還是現在工作中,儘管不願意,他也說不出拒絕別人請求的話。

在家裡就更是了,他是家裡唯一一個靠高考改變命運的人,上面有一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弟弟。從實習起,他就開始給父母錢,用以減輕家庭負擔。然而這些年,家裡蓋房、田媽媽做肺癌手術、弟弟結婚給彩禮、在縣城裡買房都會和他要錢。要知道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也在逐年上升,他也只是工薪階層,來自家庭的經濟壓力讓他不堪重負,可他就是無法拒絕。用他的話來說,他就是“全村的希望”本尊!他爹全靠他給撐臉面呢!小田當然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也知道這樣做是錯誤的,可他就是無力改變!

小田的挫敗感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影響,為什麼他明知道自己無力承擔,也要竭盡所能滿足父母的經濟需求呢?不是小田不能改變而是因為小田的父母對他的教養方式是不健康的,使他在成長過程中喪失了自我意識。

心理學家

琳賽·吉布森在《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如何建立邊界感,重獲情感獨立》一書中說:如果

父母的愛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拒絕與孩子建立深層的情感聯結,會讓孩子習慣性抑制自己的想法,養成被動順從的性格,最終會被責任、內疚和羞恥壓得喘不過氣,把自己被困在家庭角色之中。

“扶弟魔”的人生如何自救?學會這三招,帶你走出原生家庭的困境

一、無力改變的原因

小田不敢拒絕他人的性格缺陷源自於他的原生家庭,造成這種缺陷的原因大多是孩子的需求從不被重視,而父母又有一方是強勢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這種父母往往控制慾都很強,他們只關注自己的感受幾乎不會考慮別人。即使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他們也希望我們能繼續百依百順。在父母這樣的情感壓迫下,孩子就會喪失自我意識,也就不會拒絕了。

1。內疚感讓我們無法說“不”

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會經常感到內疚,孩子會覺得自己很糟糕,需要把一切都做到十全十美。會讓孩子感到沒有為父母做出足夠的犧牲,從而產生內疚,尤其是當我們的生活比父母更幸福時,就會感到某種倖存者內疚。而這樣的父母,往往又會索要過多,超過了孩子能付出的限度。如果孩子敢說不,他們就會認為孩子不是真心愛他們。讓我們覺得做個好人的唯一方法就是自我犧牲。

小田的現狀就折射出了典型的內疚感,小時候努力學習,大學考出來了,一定要留在北京掙錢改善家裡的生活條件。沒做到就是不孝順。

2。恐懼感讓我們害怕面對父母失望

恐懼感肯定來源於父母的家長權威,成長過程中,父母過於嚴厲,以情感連結為要挾,讓孩子聽話妥協,幼小的孩子對於來自父母愛的渴望,讓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屈從,逐漸喪失了對自我需求的感受,只要父母高興孩子就會服從。

從小田的言談話語間,我們不難看出他不單負擔著原生家庭的經濟壓力,還負擔著他爹在村子裡的臉面問題。他害怕拒絕父母,會讓他們失望,更害怕父母會對他的能力產生質疑。

3.羞辱感讓我們懼怕批判

羞恥感源自被人拒絕的感受,尤其是當孩子渴望與父母進行情感連結時遭到拒絕,這種無能為力的痛苦會迫使孩子去做一些事,任何事都行,只要能讓父母看到自己、做出迴應就行。孩子沒有意識到自己遭受了惡劣的對待,相反,孩子認為自己之所以感到羞恥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好。

小田不敢拒絕的原因還在於父母的反應,用他的話說他爸爸媽媽都是農村人,沒啥文化,好話不會好說,簡單又粗暴,但能直擊要害!從小田的話裡我們不難看出,如果小田拒絕勢必會招來田爸爸的辱罵,這是他不願面對的。

“扶弟魔”的人生如何自救?學會這三招,帶你走出原生家庭的困境

二、走出原生家庭的困境你需要做到這3點

從上述無力做出改變的原因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們性格缺陷的根本原因是喪失了自我意識。於是我們成了原生家庭的百寶箱,任其予取予求。如果想擺脫現狀,我們需要重視自己的內在體驗,樹立自我意識。

1。面對父母的金錢訴求你需要這麼做

評估父母提出的幫助是否緊急:很多時候他們容易誇大事實。比如:明天就得繳款,這就需要我們核實情況,一是防止父母被騙,二是可以給自己思考時間。

保持距離並分析問題:我們可以先分析問題,這時父母可能因為沒被及時滿足而生氣,但是我們有權利花時間考慮自己是否真的想要幫忙。不必讓自己受到他們的強迫,在違背自己判斷的情況下去幫助別人。

事先決定好付出多少:為了不使自己捉襟見肘,我們完全可以給予我們能接受額度的幫助,而不是全部。

不拒絕例外情況:涉及生死悠關的事情,我們應當立即伸出援手。

小田這些年來,除了每月固定支付父母一定額度的金錢用於生活外,還要負擔弟弟的結婚成本,小田自己還沒有結婚,沒買房子。這種不合理的需求,完全可以拒絕。

2。明確自我需求和人生目標

如果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把別人放在第一位,就可能忘記自我需求,比如:休息、戀愛和娛樂。早年學會了自我忽視,意味著現在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尋找自我需求。我們可以透過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的方式來明確自己的需求。其次是明確人生目標,暢想未來,給自己的生活規劃出一個滿意的藍圖,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小田可以在今後生活中給自己制定個財務目標,去學一些理財知識,沒有了金錢的壓力,他才能放開手腳,去追求職場上的新高度。

3。重視自我感受並優先照顧自己

這一步首先我們需要足夠重視自己的內在感受,只有這樣才能保護自己,其次,孩子是從父母對他們內心世界的重視程度,來感受自我價值的。所以重建自我意識,內心世界很重要,我們要給自己些心理暗示,可以對著鏡子和自己說:你的內在體驗很重要、你的內在世界值得守護、你的感受和想法與他人的一樣重要、你是一個值得相伴的人……最後,優先照顧自己是修復與自我的關係、不再忽視自己的好辦法。

可以透過自我安慰,扭轉低自尊和情感忽視的創傷。當我們又因內疚自我批評的時候,請做自己的好父母。可以把支援自己的話語寫在日記裡,並大聲讀出來,以加強自我意識的修復。

小田愛同學、愛同事、愛家人,可他唯獨不愛自己。他不敢拒絕別人向他尋求的幫助,即使心裡不願意也硬著頭皮去做。從這一刻起,希望小田同學學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別再讓自己受盡委屈。

“扶弟魔”的人生如何自救?學會這三招,帶你走出原生家庭的困境

三、總結

父母是我們無法選擇的,亦是無法改變的。那些童年所受到的創傷,會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擾亂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命運。我們無法脫離原生家庭,更無法要求年邁的父母來治癒他們對我們造成的創傷。只能靠自己努力和那些童年創傷和解。《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如何建立邊界感,重獲情感獨立》中說:

父母給了你生命和愛,只不過,他們只知道以那種方式來愛你。你可以因此而尊重他們,但不要讓他們再控制你的情緒。你現在的任務是自我成長:成為一個真誠地面對自己與他人的人。

書中還給出了實用治療工具,期待你也能從中受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