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簡介但是這種事,作為核心人物的漢武帝自然知道好歹,明白田蚡和竇嬰其實都是為了自己好,所以這倆人雖然賦閒在家,沒有政事的直接參與權,但是相關的建議權反而更加有分量了

王政君活了多少年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歷史上,田蚡這個人是值得大家去認真研讀的。他是一種什麼樣的人呢?

其實就是我們經常見到的“專坑自家人”的小人。

這位同志作為漢武帝一朝專業坑外甥的典型代表,得虧他死得早,否則,他的下場真的會如漢武帝后來所說的:

如果田蚡不死,絕對是要滅族的。

把自己的親外甥坑到揚言恨不得滅他全族的地步,可想而知,田蚡這個人平時有多坑?都是自家親戚,況且死者為大,漢武帝得有多大的仇和恨,才會在田蚡死後還揚言恨不得滅他全族?

不要把田蚡坑漢武帝當作笑話看,我們身邊也有很多“田蚡式”的人物。

如果我們能夠透過對田蚡的解讀,找到預防和平衡這種人的方式方法,這或許便是我們解讀田蚡的最大意義了。

田蚡的人生軌跡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田蚡本是一個小人物,

但是正所謂野百合也有春天,

隨著姐姐王娡一步一步從一個二婚女逆襲成了皇太后,田蚡的人生春天也徐徐展開了。

早些年,在王娡還沒有掌權的時候,田蚡也僅僅是一個郎官,而且因為相貌醜陋經常不受眾人待見。但是,這個人還是有點小聰明的,善於鑽營,他當時把主要的精力和資源都用來幹兩件事了,

一是蒐羅門客,這些門客後來在王娡政權的過程中提供了較大的助力;二是緊緊抱住魏其侯竇嬰的大腿,各種跪舔,手段和姿勢都比較下作。

後來,隨著王娡的地位越來越穩固,勢力越來越龐大,田蚡的慾望也開始逐漸膨脹。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漢武帝剛登基那會兒,竇老太后和王太后這兩大外戚勢力集團還處於你爭我奪的狀態,

田蚡當時就想和竇嬰爭一爭百官之首的丞相位置。

後來經人提醒,感覺他還是爭不過竇嬰,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把丞相的位置讓給竇嬰,那麼投桃報李,田蚡當太尉這事就不會遭到竇家人的強烈反對了。

結果,竇嬰當上了丞相,田蚡也當上太尉,這本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但是,竇嬰和田蚡這兩人都是儒家思想的愛好者,都想做真正的輔政大臣,把漢武帝的皇權徹底鞏固鞏固,

這個矛頭其實就是直接指向了背後操盤的竇老太太。

於是,這倆人一商量好,便把和自己有共同追求的趙綰

弄成了御史大夫,

王臧

則擔任了郎中令。並把儒家思想的大師級人物魯國人

申培接到京城來搞儒家思想的“百家講壇”。

弄來弄去,弄到最後就跟光緒皇帝搞“百日維新”一樣了,

希望藉此就徹底擺脫竇老太太的影響和控制。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竇老太太人老成精,對你們這幫小屁孩弄的這一攤子破玩意,心裡早就跟明鏡似的。眼看這些人越玩越不像話了,就及時出手,三下五除二就讓所謂的“建元新政”破產,趙綰、王臧這兩把槍自然是難逃一死,

竇嬰和田蚡這兩個策劃人因為背景深厚,只是被免職,賦閒在家。

但是這種事,作為核心人物的漢武帝自然知道好歹,明白田蚡和竇嬰其實都是為了自己好,所以這倆人雖然賦閒在家,沒有政事的直接參與權,

但是相關的建議權反而更加有分量了。

等到建元六年

(前135年),漢武帝終於把竇老太太給熬走了,相當於鎮壓孫悟空的五指山上那道符被撕下來了,漢武帝可以大展拳腳了。

漢武帝第一件事就是找個理由(給竇老太太

喪事辦得不周到

)把

丞相許昌和御史大夫莊青翟給就地免職了。

考慮到竇嬰畢竟是竇家人,田蚡則是自己的親舅舅,便把田蚡推上了丞相之位。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外甥是天下之主,姐姐是後宮之主,自己是百官之首,

看著這麼好的牌面,田蚡怎麼都剋制不住自己想要起飛的衝動,開始一連串的忘乎所以的作死。

比如,他要弄什麼事、安排什麼人,反正是軟硬兼施,不逼得漢武帝答應他的要求,那是絕對不會罷休的。

搞得當時的人事權基本上被他一個人給霸佔了,氣得漢武帝后來敲山震虎地跟他說,您要安排的人都安排完了嗎?能不能留幾個名額讓我這個皇帝也過一下癮?

又比如,因為他的封地在黃河北岸,一旦黃河南岸發生水災,朝廷要治理黃河這種國計民生的大事他也要多加阻擾。

他的潛臺詞很明顯,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其他人的生死利益都跟他無關,別跟他扯什麼情懷、責任、道義之類的東西。

再比如,他當上丞相之後,對原來的老領導、老兄弟竇嬰等人的態度就完全變了,變成啥樣了,就是完完全全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了。他曾看中竇嬰家的一塊好地,就派人直接去找竇嬰硬要;有一次他答應第二天到竇嬰家約個小酒,

結果人家烹牛宰羊地準備一天,最後他老人家還在家裡睡覺。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反正田蚡在得勢之後就各種拉仇恨,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田蚡乾的都是讓人敢怒不敢言的事情,

但終究他會碰到那個敢怒又敢言的人,這個人就是灌夫。

灌夫其實是一個相當直性子的人,他出身行伍,對義氣和感情都看得比較重,本來和竇嬰、田蚡的關係都還挺不錯的。但是看著田蚡一天天地越來越過分了,心裡對田蚡就開始不大友好了。田蚡派管家

籍福去找竇嬰要地的時候,灌夫就仗義執言罵過籍福。

後來,田蚡為了報復竇嬰,又在漢武帝面前打小報告,給竇嬰潑髒水。而灌夫再次主動爆了田蚡的一些黑料,逼著田蚡罷手。

田蚡放竇嬰的鴿子,灌夫也是一如既往地站在竇嬰這邊譴責田蚡做人不厚道。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元光四年(前131年)夏天,田蚡迎娶燕王的女兒做夫人,

王太后覺得這是她們老王家的大事,便強行下令叫列侯和皇族都前去祝賀。

灌夫本不想去,但架不住好友竇嬰一頓拉扯,便一起參加了這次盛宴。

但是到了宴會之上,灌夫卻發現參會的這些京城名貴之人,其實都是一些趨炎附勢之人,田蚡一敬酒,那都是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竇嬰一敬酒,那都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灌夫表示,我這暴脾氣,就是看不得這種牆頭草的人。於是,也主動起來敬酒,並趁著

臨汝侯

灌賢

正在跟

程不識

附耳說話,沒怎麼搭理他的機會,當場發飆了,把宴會的氣氛搞得尷尬至極。

這事弄得田蚡很沒面子,於是便直接下令將灌夫打入大牢,

並安排人去羅織罪名,準備把灌夫家族來個一網打盡。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竇嬰一見好兄弟灌夫落此田地都是因為替自己出頭,心裡很是過意不去,於是便想方設法地去找漢武帝求情。

漢武帝一看這些外戚窩裡鬥這麼厲害了,其實心裡還是挺開心的

,瞭解一下大致情況之後,很藝術地表示,這事也不是什麼說不清的事情,不如大家面對面來公開討論一下。

結果那幫見風使舵的大臣都揣著個明白裝糊塗,要麼不表態,要麼說著模稜兩可的話,搞得漢武帝很是氣憤,中途離席,陪老母親用膳去了。

王太后早就派人打聽了情況,於是暗示性極強地指點漢武帝,這是咱們自家的事,還得咱們自己拿主意,讓那幫外人討論來討論去是討論不出什麼結果的,況且這以後不利於你樹立威信。

漢武帝微微一笑,說道:“這兩個人都是皇室親戚,朝中重臣,所以才讓大家互相討論一下,不然,

這點屁事,不就是交給一個獄卒就能解決的事嗎?

後來,不出意外地,灌夫一案被辦成了鐵案,

灌夫和他的家屬全部被處決了。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而竇嬰也因受到牽連,被漢武帝釋放出較為強烈的清算訊號。

竇嬰為了挽回局勢,拿出了他壓箱底的法寶——漢景帝的遺詔,說他可以便宜行事。結果漢武帝卻說這份遺詔在宮中檔案之中根本查不到,竇嬰是在偽造詔書。死罪,這是跑不了的了,灌夫問罪的

當年十二月的最後一天嗎,竇嬰也被在渭城大街上斬首示眾了。

那麼,猖狂得志的田蚡呢?他也沒撈到什麼好日子過!

不知道是壞事幹多了還是什麼其他原因,就在竇嬰、灌夫被殺的第二年,他就病倒了

,還經常會瘋瘋癲癲地說一些

“服罪謝過”之類的話。

後來,

有巫師直接告訴他,這是竇嬰和灌夫兩個人的鬼魂來找他索命了,直接把田蚡給活活嚇死了。

田蚡死後,他的兒子

田恬繼承了他的爵位。但也僅僅過了四年,漢武帝便以

“田恬穿短衣進入宮中”

為由,把他們老田家的爵位給廢黜了。

看到沒有,田蚡折騰了一輩子,最終的下場其實也並沒有好到哪裡去!

田蚡為什麼要偏向淮南王?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在田蚡死後的第八年,也就是

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王劉安謀反的事被發覺了。漢武帝在平定這次謀反之後,下令徹底追查此事,

結果拔出蘿蔔帶出泥,已經過世多年的田蚡的又一樁不堪的往事浮出了水面。

這件事就是,

田蚡還在當太尉的時候,有一次到霸上去迎接前來京城面聖的淮南王劉安,他對劉安說:

“皇上沒有太子,大王您最賢明,又是高祖的孫子,一旦皇上去世,不是大王繼承皇位,還應該是誰呢?”

作為一個臣子跟一個藩王背後說這種話,其性質有多麼惡劣,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劉安對於這種彩虹屁卻感到很滿意,便贈送了

許多金銀財物給田蚡。

時隔多年,到了劉安造反之後,漢武帝得知此事,心中依然難以消恨,說

:“假使武安侯還活著的話,該滅族了。”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這件事咋一看就是一件小插曲,但是仔細一想卻不是那麼回事,

田蚡這麼做,等於是在出賣自己的外甥漢武帝。那麼問題來了,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他難道跟淮南王關係更好?

要充分理解這件事,

就要從田蚡善於鑽營、投機取巧的性格和心理上去入手。

田蚡發生在他當太尉的時候,也就是漢武帝剛剛繼位沒多久的時候,此時的漢武帝確實沒有生出兒子來,眾所周知,漢武帝是在他28時才迎來他的第一個兒子劉據。

皇帝沒有兒子,這確實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一個巨大的權力漏洞。但是,不管怎麼說,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主動向淮南王劉安示好,這確實有點太難看。畢竟那是你的親外甥,而且還很年輕,你怎麼知道他以後生不出兒子來呢?你怎麼確定你的外甥就活不過淮南王劉安呢?

田蚡這麼做,不光是吃裡扒外,還有詛咒漢武帝的味道在裡面,這是一個舅舅、一個臣子該乾的事嗎?

當然,田蚡認為漢武帝生不出兒子來也有一定的根據,一來漢武帝和皇后陳阿嬌結婚多年,一直未有生育;二來漢武帝在生活作風上,有男女通吃的傾向;三來漢武帝當時已經對陳阿嬌表示出極其明顯的厭惡之情,不大願意和陳阿嬌辛勤耕耘了。

所以,

田蚡覺得把他一生的榮華富貴單獨押注在外甥漢武帝身上是不保險的!他得找一個備胎,方便吃完這家吃下家。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那他為什麼要將目標鎖定在淮南王劉安身上呢?自然是因為他覺得劉安身上希望和潛力最大。

劉安這個人很聰明,博學多才,深得民心。首先他是一個美食家,豆腐這種東西便是這位大神發明的;其次他還是一個文學家,

著名的《淮南子》便是出自他的手;然後他還是一個思想家,劉安比較崇尚道教,講究無為而治。

另外,

劉安還招募了幾千名賓客,也就是學戰國四公子那樣養士。

總而言之,劉安這個人

出身又好、多才多藝、民聲稱頌、手下還人才濟濟、實力強勁

,田蚡高看他一眼是相當正常的。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當然,這些東西也不是田蚡和淮南王劉安眉來眼去的全部原因,因為只要漢武帝的帝位比較穩定,他這種投機倒把的行為註定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還具有極大的政治風險。

促使田蚡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田蚡對漢武帝的位置和權力不自信。

當時竇老太太還在世,大部分的權力依然掌握在她那個太皇太后手裡。皇太后王娡和漢武帝劉徹暫時還得乖乖聽話。

而且竇老太太一直比較信奉黃老之治,而漢武帝這個猛男生來比較喜歡折騰,這兩種理念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到時候會不會引起什麼其他變故呢?田蚡覺得一切皆有可能。

多一個選擇多一條路,田蚡只是覺得他活得比別人更精明一點而已,實際上卻在不知不覺中落入下乘,註定難得到一個圓滿的人生。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還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在漢武帝推行“建元新政”的時候,田蚡是不是表現出一副儒家衛道士的樣子?然而他對信奉道家思想的淮南王劉安卻主動溜鬚拍馬,

這就說明田蚡這個人在本質上是沒有什麼信仰和立場的人,

把握住了這一點,就會對其所作所為見怪不怪了。

總而言之,田蚡就是一個投機分子,他以外戚的身份身居高位,不圖保家衛國,不思報效皇恩,卻總想在更多的籃子裡去存放雞蛋,看似精明,實則愚蠢。

因為有些事情是牽涉到原則和底線的問題,決不能去觸碰,一旦越過雷池半步,就再也沒有回頭路可走了。

最後,若不是田蚡早死,田家的爵位已經被剝奪,大家想想,田蚡和他的家族最後會面臨什麼樣的下場?

關於田蚡的現實反思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田蚡這種人看著挺可恨,但其實在我們身邊卻是廣泛存在的。田蚡身上有三個明顯的標籤:

小人得志、坑自家人和自作聰明

,對照這三點,大家是不是發現身邊真的有很多這樣的人?

先來說說小人為什麼通常都喜歡坑自家人這個事情?

很多人把這個問題理解為小人不懂得感恩,這固然是沒錯,但其實並沒有觸及事情的根本。

有句老話叫

“堡壘通常是從內部攻破的”

,其實小人坑人通常也都是從自家人身上開始的,因為自家人才會對他們沒有什麼防備心,小人們才容易得逞。

另外,小人們一般都把心思花到了東拉西扯的鑽營上面去了,在自身能力結構上往往沒有什麼核心競爭力,所以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往往是很難接觸到一些具備核心利益的大人物。

也就是說,他們要坑外人,往往還沒那個本事和機會。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再來講講小人得志便猖狂的邏輯。

大家不要詫異田蚡得勢之後一連串囂張跋扈的行為,按照田蚡的小人本質,他一定會走向那一步的。

大家仔細去看看,自己身邊的小人是混得好的居多,還是曾經混得不好的居多?絕對是後者居多。

老話說“窮生奸計”

,這並不是在誹謗那些過得不好的人,確實是有很多人打著擺脫貧窮的幌子而不擇手段。

因為“生活不如意”的經歷可以觸發很多人的同情心,甚至可以成為很多人犯錯之後被諒解的理由。

一當我們身邊有人打著“我這麼做有什麼錯?不就是想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一點嗎?”的幌子行小人之事,一定要儘快遠離這種人。

因為這種人遲早會行為失控,最後掉進慾望的深淵。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小人卻無所不為。

一個人若是喪失最起碼的原則和立場,無論他幹什麼,都是難以達到大成的。即便短時間內得勢,也是難以長久的。

小人一般靠趨炎附勢而上位,所以很容易得志變猖狂。因為他們的價值觀已經扭曲,得志不猖狂,那是很難發洩他們曾經的心理憋屈的,也是很難滿足他們內心的虛榮的。

媚上者必然欺下,

這些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其實早就把這個問題總結得清清楚楚的了。

我們到自己周圍去認真觀察一下,是不是越大的領導、老闆往往越謙恭有禮?是不是越是暴發戶、小領導越不可一世?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最後講講為什麼不要盲目相信

“要把雞蛋放到不同的籃子裡”

的成功學道理?這種分散投資的理論其實只是適合在風險防控這一個狹小領域,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我們在職場和生活之中,

一定要牢記一個“忠”字,別去幹那種兩面三刀、首鼠兩端的事情

,因為只要你幹了,世界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你的行為便會變成人皆共知的事情,你的名聲和人設便會悄然崩塌。

一次不忠,終生不用,

很多領導用人都比較講究這一點的。我們在普通現實生活之中為人處事,其實也是特別講究這個的,婚姻關係、朋友關係是不是都特別講究忠誠?誰願意和一些不知道什麼時候便會背後捅自己刀子的人相處?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有些人喜歡自作聰明,覺得多認幾個主子便會多得幾次機會,其實這是相當愚蠢的。如果主子這麼好忽悠,機會這麼容易得到,那大家不都到處去認主子嗎?相信一點,

領導在要和你分享核心利益或者把你放到核心位置之前,一定會對你進行嚴格的考察的,

你覺得這種自作聰明的行為經得起考驗嗎?

當下,很多類似

“有奶便是娘”

的思想對“忠”的概念衝擊很大,很多人開口閉口

“忠誠幾塊錢一斤?實惠才是王道”

,實際上是在邏輯上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大忠之人才能得大利、享大名。不忠之人,誰願意跟你相處?沒有人與你共進退、同分享,你覺得只憑自己蠅營狗苟,誰能保證自己可以笑到最後?

像田蚡那樣到處認主子的小人,到最後只會有一個結果,

那就是他永遠不會得到真正的主子,註定只能是一個最後無路可走的奴才。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何要向著淮南王?只是想要找個備用靠山

說了這麼多,最後簡單總結一下,為什麼我們生活之中,周圍的很多人都在一步一步活成田蚡那樣的小人?

浮躁、急功近利、老想走捷徑……這些都是主要的原因。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哪有什麼隨隨便便的成功?

因為成功本身就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體系建設。

那些一蹴而就的機會主義獲利者,往往都是曇花一現。

要做事先做人的道理其實就言簡意賅地告訴了我們這些道理,

因為不會做人則事必難成,把人做好了,厚積薄發才有真正的機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