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敦刻爾克》:感情平穩,絲絲入扣,挖掘了人性,塑造了英雄

簡介“一小時”的時間線,是兩位英國皇家空軍,駕駛戰鬥機與德國空軍戰鬥,以掩護撤退,一人迫降海上,被“月光石號”救起,一人戰鬥到燃油耗盡,迫降海灘,燒燬飛機核心技術,被德軍俘虜

敦刻爾克要表達什麼

《敦刻爾克》,導演是克里斯托弗·諾蘭,近幾年的作品有《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諾蘭對於時間這個奇妙的維度,向來有獨特的理解與把握,以往影片以燒腦著稱。小編也是給腦子充滿電,才走進影院的。

影片依舊巧妙的把握時間軸,平行的三條線,在陸地,在海上,在天空,分別展現一週,一天,一個小時內發生的事,三條線和所有人物,最終交匯在敦庫爾克海岸線不遠處的海上,而後又各自奔向命運。

《敦刻爾克》:感情平穩,絲絲入扣,挖掘了人性,塑造了英雄

這種時間模式猶如漩渦,高度不同水流速度有快慢,最終的高潮都是漩渦中心。

咱先嘮嘮電影背景和梗概。二戰開戰半年多,英國、法國似乎沒有展現出厲兵秣馬、枕戈待旦的氣勢,尤其法國,自信耗資巨大的馬奇諾防線能阻擋德軍。

咱說兩千年前萬里長城能擋住北方遊牧民族的進犯,那是冷兵器時代。二戰時期,空軍、海軍、核潛艇都發展迅速,修個防線最多能拖延陸地作戰部隊進軍,還別提你防線上有豁口。

《敦刻爾克》:感情平穩,絲絲入扣,挖掘了人性,塑造了英雄

結果德軍就從豁口進來了,先進的機械化部隊橫掃法國,把四十萬英法聯軍逼到法國東北部海邊,無路可退。要說背水一戰,那也是冷兵器時代的戰術,此刻無疑是甕中捉鱉。

彼時希特勒下達了至今成謎的命令——停止進攻,法國請求英國支援,丘吉爾拒接增兵,而是決定撤退以保證軍事實力。以上是電影的背景。

影片中,那條“一週”的時間線,描繪了英國士兵和假扮英軍的法國人,想方設法逃命,最終英國士兵被“月光石號”私家船救起;

《敦刻爾克》:感情平穩,絲絲入扣,挖掘了人性,塑造了英雄

“一天”的時間線,是“月光石號”私家船主道森大爺,帶著家人親自駕船,駛過英吉利海峽,來接英國士兵;

“一小時”的時間線,是兩位英國皇家空軍,駕駛戰鬥機與德國空軍戰鬥,以掩護撤退,一人迫降海上,被“月光石號”救起,一人戰鬥到燃油耗盡,迫降海灘,燒燬飛機核心技術,被德軍俘虜。

最終,在平民船隻的協助下,共撤出三十三萬多士兵,極大保留了盟軍的戰鬥力量。

這部電影極力推薦大家二刷,感情平穩,絲絲入扣,挖掘了人性,塑造了英雄,也留下飽滿的希望。我始終記得海報上那句話:家為你而來。

《敦刻爾克》:感情平穩,絲絲入扣,挖掘了人性,塑造了英雄

影片結尾,許多私家船隻不顧自身安危,相繼駛來,海軍指揮官放下望遠鏡,一句“Home”,全場哽咽。

片中臺詞不多,字字珠璣,背景音樂張弛有度,音效帶動情緒,色調深沉,氣氛渲染恰到好處。與《血戰鋼鋸嶺》的暴力美學和奇蹟締造相比,這部電影更內斂細膩,看完很舒服。

小編不敢妄加品評如此精彩的作品,只想嘮嘮自己想到的一些感觸。首刷後,我腦海一直回想“duty”這個詞,軍人的,還有平民的。

《敦刻爾克》:感情平穩,絲絲入扣,挖掘了人性,塑造了英雄

影片中,空軍飛行員有多次返航和逃生機會,他卻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掩護撤退,擊中多架敵機,在失去動力滑翔時,還盡力戰鬥以保護海灘上計程車兵。

迫降後破壞飛機,被俘,等待他的無疑是酷刑和死亡,他很平靜,如同將自己所有生命燃盡,為掩護其他生命,慨然赴死。他,將空軍的職責發揮到極致。

平民中,“月光石號”船主道森大爺,加入空軍的兒子在戰鬥中犧牲,他親自駕船營救士兵,在解救迫降飛行員時不顧一切的心情,彷彿拯救的是自己的兒子。

《敦刻爾克》:感情平穩,絲絲入扣,挖掘了人性,塑造了英雄

他堅定的說出“他這樣年紀的人發動戰爭,卻讓年輕人赴死”,不贊同戰爭,卻積極冷靜的貢獻力量,撫慰士兵,和許多勇敢參與營救的平民一樣,為保衛家園盡責。

海軍指揮官,完成撤退任務後,依舊堅守防洪堤,沒有回國,自願留下了幫助法國士兵,這種職責以外的留守,無疑令人欽佩。

不知是不是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在等待撤退士兵的人性上。諾蘭高明的地方就在於此,影片沒有正面兇殘的殺戮,而等待死亡才是最恐怖的事,此刻人心中的光與影都無限放大,赤裸的呈現在恐懼面前。

《敦刻爾克》:感情平穩,絲絲入扣,挖掘了人性,塑造了英雄

機靈善良的法國士兵,假扮英國士兵只是想活下去,無可指摘,他在逃生過程中也極力幫助他人。在擱淺的荷蘭漁船船艙中,所有人生死一線,本性盡顯,一度忘了只有團結協作才能最終獲救。

好在諾蘭沒有用力剖析人性的黑暗,而是給每個角色都注入了或大或小的善舉,這才是一個導演內心最豐沛的地方,讓黑暗醜惡中依然閃出光芒,給所有人以希望。

可惜法國士兵在最後一刻死了。我不知如此安排是否對映法國的淪陷,維希偽政府的建立。

《敦刻爾克》:感情平穩,絲絲入扣,挖掘了人性,塑造了英雄

有人知道我是戴高樂的死忠粉,直到最近我才能客觀看待法國的投降,當時局勢是全境淪陷,德軍把法國都踏平了,貝當元帥不得不重新審視法國的境遇,虛與委蛇也好,重新站隊也罷,他只想盡力減少法國人的死亡,保有這個國家。

我更希望這個法國小夥子活下來,那就暗合了流亡英國的戴高樂將軍,在英國建立自由法國,以領導國內的抵抗組織,最終贏得勝利。

貝當元帥和戴高樂將軍的選擇都是個人性格、信仰使然,無所謂對錯,成王敗寇罷了。他們都在有生之年盡力為法國戰鬥,“duty”與他們而言,都做到了極致。

《敦刻爾克》:感情平穩,絲絲入扣,挖掘了人性,塑造了英雄

小編常常想,咱們建國後,法國是最先與中國建交的歐洲國家,這和戴高樂將軍的關係巨大。

雖然戴高樂把丘吉爾當成他的知己和對手,但他和咱們的毛爺爺在軍事、政治思想,甚至經歷上,都有惺惺相惜之處呢。

《敦刻爾克》:感情平穩,絲絲入扣,挖掘了人性,塑造了英雄

叨逼叨了許多,按套路小編的聯絡上文說說自己對“duty”的體會,可我是按套路出牌的小編麼?這麼好的電影,咱們要細細品味,用心感受那份美好和希望對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