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上門代廚”的生意能持久嗎?

簡介有業內專家認為,目前的“上門代廚”模式,都是依託社交媒體私信建立起來的聯絡,屬於僱主和代廚人員你情我願的交易,缺乏對於個人身份的核查和隱私安全的保障

怎麼能持久一點

平時,我們經常聽到“代駕”,但有沒有聽說過“代廚”?近日,“湖南一女子上門為年輕人代廚,做四道菜收費68元”的訊息引發關注。而在社交媒體上,網約形式的“上門代廚”也悄悄火了起來,四個菜從68元~88元不等,選單任選,私信接單,交易自由。

因需求增多而生

同“代駕”一樣,“代廚”服務也因需求增多而生。因為工作太累不想做飯的白領、不會做飯的年輕人、帶娃的寶媽等等,外賣和預製菜吃膩了還擔心食品安全問題,下館子次數多了“囊中羞澀”,請廚師上門方便快捷又美味。“上門代廚”便應運而生,並逐漸火了起來。

在小紅書上搜索“上門代廚”,目前已有超過2萬篇筆記,大量的年輕人湧進美食筆記的評論區,“嗷嗷待哺”找一位上門廚師。一般來說,下單流程先是提供服務的上門廚師在社交媒體釋出資訊,然後有需求的使用者去評論、私聊,達成意向後“廚師”們線上下上門服務。

有需求就有市場。天眼查資料顯示,今年以來,“上門代廚”相關企業呈快速發展態勢,1~10月新增註冊企業月平均增速高達73。7%。值得關注的是,相比較傳統家政公司或餐飲企業提供的代廚服務,網約形式的“上門代廚”從業者以90後年輕群體為主,且代廚內容多為家常簡餐。他們不一定擁有專業廚師的技能,但願意嘗試用愛好去變現。

存在諸多隱秘問題

實惠、健康、家的味道……在家就能吃到“大廚”做的飯菜,聽起來確實很“香”。

但紅火的新生意仍然存在著隱秘的問題,個人安全、訂單糾紛、食品安全以及盈利模式等引起諸多質疑。

有業內專家認為,目前的“上門代廚”模式,都是依託社交媒體私信建立起來的聯絡,屬於僱主和代廚人員你情我願的交易,缺乏對於個人身份的核查和隱私安全的保障;訂單成交的共識也是脆弱的,僱主對飯菜口味不認可可能導致費用的爭議。如果“上門代廚”服務出現問題或產生矛盾、糾紛,雙方需要自擔風險。

此外,“上門代廚”如何面對商業化的挑戰也決定了這項業務能走多遠。

其實,“上門代廚”形式早已存在。一些傳統家政公司和餐飲企業會提供“廚師上門服務”“私廚上門”“上門廚師”等服務。早在2014年,市場上就曾出現了許多“上門代廚”的專案,愛大廚、好廚師、廚臨門等APP,在短暫獲得投資青睞後迅速熄火。

這些傳統代廚業務,多以團隊形式出現在新房搬遷、生日派對、家宴接待等場合,主攻高階定製美食。之所以沒有形成大的氣候,其面對的正是商業模式的瓶頸。專業廚師上門,要付出高昂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一次動輒幾百上千元的金額也只能是偶然的消費,無法發展成多次可持續的購買行為。

能否走得長遠?

新興的“上門代廚”業務主攻一般家庭就餐,創業者是十足的“草根”廚師,他們不一定有專業化和標準化的烹飪經驗,廚藝剛好夠滿足家常需要,而更普遍的大眾顧客其實只需要這樣的服務。平價與高階的差距,也恰恰是兩種“上門代廚”的最本質差異。

已經有人從中找到了商機,從單打獨鬥逐漸組建團隊,將代廚事業往公司化發展,甚至吸引了專業平臺的做飯阿姨和專業大廚參與進來,立志要成為一個“專業的平臺化的私廚團隊”,把私域空間的點對點接單模式,迭代成專業O2O的模式。

業內人士認為,這種“點對點”的新興“上門代廚”業態能否走得長遠,仍需要經過時間和市場的紮實錘鍊。政府相關部門也需要從專業和制度的角度做出行業指導和規範,更好地保障僱主和服務者的權益,保證和促進行業良性發展。(記者 楊冉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