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在菩提與明鏡之中,儒釋道三法歸一,成就了中國人的文化底色

  • 由 千古名將英雄夢 發表于 動作武俠
  • 2021-08-30
簡介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慧能認為菩提樹是空,明鏡臺是空,身心空,塵埃空,唯獨沒說那個“佛性”也空,他和神秀其實都認可佛性的存在,只不過一個說要逐漸喚醒,一個說要當頭喝醒,然而佛陀卻說“諸法無我”,既然“無我”,哪來的“佛性”

佛教中的執著心指的是什麼

如是我聞,佛教那些事兒(第八部分)

唐高宗年間,達摩的第五代傳人弘忍舉行了一場特殊的考試,目的是為了考驗他兩位高徒對佛法的理解,這兩位高徒於是分別作了一首偈(也就是佛學中的詩文)。

神秀的偈如下: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的偈如下: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秀與慧能這兩首偈,顯然是針鋒相對的。對於如何修行佛法,神秀主張要勤坐禪,慧能卻覺得沒必要,這在當時佛學界可是屬於離經叛道,他的依據在哪裡呢?

在菩提與明鏡之中,儒釋道三法歸一,成就了中國人的文化底色

答案就在慧能的《六祖壇經》中。

《六祖壇經》的核心理論可以歸納為“三無”:無相、無念、無住。

所謂“無相”,就是超越客觀世界,因為諸相非相,你看見的相都是表相,都是虛妄,所以你要看破——大家現在知道,這個和《金剛經》的“無相論”是一脈相承的;

所謂“無念”,就是超越主觀心念,換句話說,要一切順其自然,不要去刻意為之,是一種積極但被動的心態,來者不拒,去者不留,比如泰山崩於前,不是要你不變色,你該變還是變,但是變完之後該吃吃、該睡睡,絲毫不受影響,一點都不care,這個叫“無念”——是不是讓你想起了《莊子》;

在菩提與明鏡之中,儒釋道三法歸一,成就了中國人的文化底色

所謂“無住”,就是一種隨緣的狀態,這個不好理解,我做一個比喻,就好像自己是一面鏡子一樣,萬事萬物都會映在鏡子中,但是都留不下一絲痕跡,這叫做“用心若鏡”,“無住”指的就是這種狀態。

請大家記住“用心若鏡”這個比喻,這不是我的原創,發明權在莊周那,《莊子·應帝王》曰:“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拿來解釋“無住”的狀態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巧合的是,程顥、程頤和王陽明也同樣有著類似的比喻,儒、釋、道不約而同的都認為人心的修為應該要達到鏡子般的境界,這真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慧能之所以反對坐禪,是因為他覺得坐禪其實是一種刻意為之的行為,這與他的“無念”思想相背離,那麼慧能是怎麼得出“無念”這個思想的呢?他的思想源頭在哪裡?

在說竺道生的時候我曾經埋過一個扣,說他和慧能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現在我們講完了《六祖壇經》的“三無”後,來看看這個聯絡是怎樣的:

1、從《金剛經》的“無相論”衍生出了《六祖壇經》的“無相”。

2、從《大般涅槃經》的“佛性論”衍生出了《六祖壇經》的“無念”,因為眾生都有佛性,那麼順著佛性走,不要去人為地干涉它,就是“無念”。

3、竺道生基於“佛性論”做出了“頓悟論”的推演,頓悟後所達到的一種狀態被《六祖壇經》提煉成為“無住”。

現在是不是清晰了很多,從法統上來講,慧能是繼承了達摩一系的,可是從思想上,他卻是繼承了竺道生一系,在此基礎上發揚光大的。

好,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神秀和慧能的佛偈,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出他倆真正的差別在哪?可以這麼講:

1、神秀著相,慧能無相。

神秀很執著於身和心,時時以菩提樹和明鏡臺為標杆,但是慧能知道,身和心、菩提樹和明鏡臺都是空的,所謂四大皆空,他們都是緣起緣滅的集合體而已。

2、神秀刻意,慧能無念。

神秀每天勤奮刻苦,一舉一動都充滿著人為的痕跡,而慧能什麼都做,卻也什麼都不做,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佛性來運作,不強加任何主觀的意念。

3、神秀不忘,慧能無住。

神秀心裡總有個“塵埃”的影子,所以一直在“拂拭”,而慧能心裡沒有塵埃,沒有菩提樹,沒有明鏡臺,什麼都沒有,空空如也,所以無處惹塵埃。

在菩提與明鏡之中,儒釋道三法歸一,成就了中國人的文化底色

神秀是屬於普通人的修行,認為佛是在遙遠的彼岸,需要靠自己不停地努力才能到達。

而慧能是屬於天才的修行,認為佛就在自己心裡,和自己只有一層薄紗之隔,只需要一個契機來捅破這層薄紗,就可以頓悟成佛。

如果要為他倆找淵源的話,神秀的源頭在上座部那,慧能的源頭在大眾部那。

我們還可以拿鏡子作比喻,神秀認為人心就像一面鏡子,需要時時刻刻地去擦拭它,才能照清世界,只要有一刻懈怠了,鏡子便會染上塵埃,無法照清世界。

而慧能也認為人心就像一面鏡子,但不同的是你不需要擦拭它,因為它從始至終都是乾淨的,你之所以認為它髒了,那是因為你沒有看破這一點,以為落了塵埃就是變髒了,但其實它一直乾淨著,從來沒有惹上一粒塵埃。

神秀是一直在做加減乘除,而慧能只做了一件事,叫歸零。

所以說,慧能對佛經不但有傳承,還有發展,他把佛教的各種概念都做了唯心主義的處理,即所謂天堂、地獄無非是不同的心態而已,學佛無非就是修心,《六祖壇經》的原話是:“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個改動直接開啟了禪宗的新風貌,也間接影響了後來的朱子理學和陽明心學。

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慧能認為菩提樹是空,明鏡臺是空,身心空,塵埃空,唯獨沒說那個“佛性”也空,他和神秀其實都認可佛性的存在,只不過一個說要逐漸喚醒,一個說要當頭喝醒,然而佛陀卻說“諸法無我”,既然“無我”,哪來的“佛性”?

在菩提與明鏡之中,儒釋道三法歸一,成就了中國人的文化底色

儘管看起來神秀離佛陀最遠,慧能離佛陀最近,但其實神秀和慧能都在不知不覺中背離了佛陀最原始的思想,文章的一開篇我就說過,佛陀思想的原點是“緣起性空”,他的基本立場是反對婆羅門教的,所以有了“三法印”。

婆羅門教從梵天那裡提煉出了“梵”作為永恆的存在,於是有了“梵我合一”的教義,佛陀一生都在破除這個“梵”以及那個“我”,可是後世的佛教徒卻從佛陀那裡提煉出了一個叫“佛”的東西作為永恆的存在,不論是漸悟還是頓悟,坐禪還是不坐禪,本質上的邏輯都是透過“我”的修行來成為“佛”,換句話說,就是“佛我合一”。

從達摩到神秀,從竺道生到慧能,最後的結果竟然是殊途同歸,都契合了婆羅門教“梵我合一”的思想,而在儒家陣營裡,我們同樣也驚奇的發現,不論是朱熹的理學,還是王陽明的心學,他們都是在苦苦地追尋那個“天理”,朱熹認為它在身外,而王陽明認為它在心裡,儘管思路完全相反,但他們都奔向了同一個目標,叫做“天人合一”。

這實在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在菩提與明鏡之中,儒釋道三法歸一,成就了中國人的文化底色

本篇為“千古名將英雄夢”特約作者“大器晚橙”所作,未經作者授權,禁止轉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