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康熙為節約開支午餐只吃窩窩頭,7天后大臣拿來賬單,康熙沉默了

簡介至於康熙自己,他也覺得老百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跟自己基本沒什麼關係,主要還是要學會做“聖君”,所以他也沒有太過於主動的去調查民間的具體情況

窩窩頭配什麼菜好吃

大家好,我們的逸仙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晉朝的時候,有一個著名的昏君晉惠帝,他說了一句遺臭千年的名言:“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說的是當時天下出現了饑荒,但是晉惠帝天天吃著肉糜,所以不知道老百姓的情況。就問:他們既然沒有粟米吃,為啥不像我一樣地吃肉糜呢?這話當然是被大家笑話了1000多年了,大家都說晉惠帝是傻瓜,是昏君。

康熙為節約開支午餐只吃窩窩頭,7天后大臣拿來賬單,康熙沉默了

但是,真的如此嗎?晉惠帝真的是智商上的問題嗎?也未必,他並不是智商不足導致的邏輯障礙,而是不知民間疾苦導致的眼界問題。因為他從小就吃肉糜,只有偶爾才吃點兒粟米,所以他真的覺得肉糜是比粟米要多的,因此沒有了粟米還可以吃肉糜。這個推理在邏輯上是沒有問題的。

即便是我們,如果從小生活在皇宮當中,又不主動去認真瞭解民間的具體情況,也會鬧出這樣的笑話。比如清朝的“清聖祖”康熙,按理說應該是個智商過人的明君了吧?但是他就曾經鬧出過跟晉惠帝差不多的笑話。他鬧的是什麼笑話呢?因為想要節省開支,他午餐只吃窩窩頭,7天后內務府拿來賬單,康熙沉默了。

晉惠帝看到老百姓沒有粟米吃,所以以他的知識面提出了一個幫助老百姓的辦法:吃肉糜,在他看來,他這是完全出於善意的建議,沒想到最後卻落得群臣們一片嘲諷。康熙與晉惠帝的情況也差不多,他一開始也是好意,想要身體力行節省開支,結果卻導致國庫開支驟增,這是什麼原因呢?

康熙為節約開支午餐只吃窩窩頭,7天后大臣拿來賬單,康熙沉默了

康熙名叫愛新覺羅玄燁,生於1654年,這時候距離後金入關已經有10年之久了,所以清朝基本已經適應了中原的生活方式,至少王室是適應了的。因此康熙從小過得就是錦衣玉食的生活,跟晉惠帝的日子差不多,有人給他做飯,有人給他提供衣服,所以他對民間的具體情況根本就不清楚,正所謂:

“寡人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未嘗知哀也,未嘗知憂也,未嘗知勞也,未嘗知懼也,未嘗知危也。”

加上他的奶奶孝莊皇后從小就積極的教導他各種帝王權術,教他如何控制群臣,教他如何不讓老百姓造反,所以對他民間基本的情況並沒有太多的教導。至於康熙自己,他也覺得老百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跟自己基本沒什麼關係,主要還是要學會做“聖君”,所以他也沒有太過於主動的去調查民間的具體情況。

康熙為節約開支午餐只吃窩窩頭,7天后大臣拿來賬單,康熙沉默了

這事兒在清朝似乎很普遍,比如,乾隆居然相信一個雞蛋10兩銀子,光緒更是相信一個雞蛋30兩銀子,而一兩銀子能換1000文銅錢,雞蛋最多也就是幾十個銅板的價格,他們居然還真的就信了。因此清朝很多皇帝都對自己的伙食費感到非常羞愧,比如道光曾經想要搞碗麵吃,廚師居然問他要幾萬兩銀子的經費——他也信了。

作為清朝明君的代表,康熙雖然對老百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不感興趣,但是卻對做明君非常感興趣。他也是個熟讀歷史的人,聽說歷史上的明君都特別節儉,所以他也想做出一番節儉的樣子來。當他看到自己每天廚房的賬單居然那麼貴時,一個“勤儉節約”的計劃就在他的腦子裡形成了。

康熙為節約開支午餐只吃窩窩頭,7天后大臣拿來賬單,康熙沉默了

於是康熙就在朝堂上問大臣:“愛卿啊,你們平時都吃啥呀,每天要花多少錢啊?”大臣們一聽,心裡頓時來了注意:賣慘的時候到了。於是,大臣們紛紛都說自己吃的有多麼差,花得有多麼少,為官有多麼清廉。這其中,賣慘最成功得一個甚至說:“臣每天午飯就吃2個窩窩頭,配點兒自己做得鹹菜,只要花3個銅板。”

康熙一聽,不免對這個大臣大加讚賞,並且心裡開始算一筆賬:朕這要是一天午飯只吃3個銅板,一年得省多少錢啊?朕這光吃午飯就能替大清省下一大筆錢來了,朕豈不是歷史上最厲害的明君了嗎?康熙是個執行力特別強的人,於是他趕緊叫御廚以後頓頓給他做窩窩頭。因為沒怎麼吃過窩窩頭,康熙一連吃了7天,覺得味道還真不錯!

康熙為節約開支午餐只吃窩窩頭,7天后大臣拿來賬單,康熙沉默了

於是他就去看了下自己的伙食賬單,卻看見自己的費用居然增加了很多倍,於是勃然大怒的把廚師叫來問是怎麼回事。廚師跪在地上大哭,拿出了詳細賬單,說出了伙食費用增加的緣由:麵粉要特別製作,人員也要特別安排,包括加工、試毒、儲存以及各種調味菜都是精心製作的,所以費用反而大大增加了。

康熙看了賬單之後沉默了······後面康熙就不吃窩窩頭了,改用其他的辦法做明君去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