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立德樹人,如何立德?這三個人給出了答案,值得欣賞

簡介”孔子有時表現為“聖之清者”,他曾說:“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怎樣立德樹人

第一個立德的型別就是“聖之任者”,以伊尹為代表。“聖之任者”就是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意識,自覺地擔負起治理天下的重任。孟子說,伊尹與伯夷不同,無德之君他也願意事奉,一心只想致君堯舜,使天下大治。當時正是夏商易代之際,他為了能找到推行其抱負的機會,傳說曾五次投奔夏桀(夏代的最後一個國君,殘暴不仁),五次投奔商湯(商代的開國賢君)。終於被商湯用以為相,滅夏興商。湯死後,湯的長孫太甲繼位,太甲暴虐失德,伊尹流放太甲於桐宮,自己管理國政。太甲在桐宮三年,悔過從善後,伊尹又把他迎回,交還政權,於是天下大治,百姓安寧。《孟子·萬章下》記載伊尹說,他立志要以堯舜之道使老百姓覺悟,如果有人沒有承受堯舜之道的恩澤,他就好像是自己把他們推到溝中去一樣。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的道德責任感,與孟子積極推行仁義之道的精神是一致的,因此孟子也許之為“聖人”。

立德樹人,如何立德?這三個人給出了答案,值得欣賞

伊尹

第二種型別是“聖之和者”,以柳下惠為代表。和,是說與世沉浮,能與各種人相處。柳下惠為魯國大夫,名展獲,字禽,柳下為其封邑,惠是他死後的諡號。柳下惠在魯國擔任了一個典獄的小官(士師),但他“不羞汙君,不卑小官”,不以侍奉失德的國君為羞,不以官小為卑下,也不怕與惡人交往。這是“和”,但他又是“聖”,在汙穢的環境裡能保持道德品格的高潔。他說,惡人是惡人,我是我,惡人雖在我旁邊,又豈能玷汙我呢?他曾經三次被貶黜,仍為士師不去,有人勸他離開魯國,他的妻子也認為這是對他的褻瀆。柳下惠說:老百姓要遭受禍害,我能不幹嗎?他安於下位,是為了憂民救亂。史書還曾記載,齊國派兵攻打魯國,柳下惠曾派人勸說齊君退兵。柳下惠能降志辱身,蒙恥救民,孟子認為這是聖人之德的另一種表現,這種道德品格的樹立,能使鄙狹淺薄的人寬厚起來。

立德樹人,如何立德?這三個人給出了答案,值得欣賞

和聖柳下惠

孔子則為“聖之時者”,是集大成者。孔子兼備“清”、“任”、“和”三德,能度量時宜,因之以權變,時機不同,德的表現也不同。孟子曾以孔子周遊列國時對各國去留居止之不同為例,孔子離開齊國時,不等飯做好就匆匆而去,這是為了避惡。離開魯國時,因魯為父母之邦,遲遲不忍去。對所訪問國的態度也各有不同:“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有時表現為“聖之清者”,他曾說:“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要求寧為善而死,不為惡而生。“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與伯夷的“治則進,亂則退”同出一轍。他還有隱居的打算,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這些言行與伯夷相似。有時表現為“聖之任者”,他為推行仁政,實現政治理想,一生奔波勞碌,他曾自言其人生態度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他始終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尋找實現其抱負的機會。孔子周遊列國14年,歷經艱難險阻,多次遭遇危險,絕糧於陳蔡,幾乎餓死,但他都不改初衷。魯定公九年(前503年),魯國大夫季氏的家臣公山弗擾在費邑叛變,公山弗擾邀請孔子去費邑,孔子欲往,弟子子路不以為然,認為君子應該去亂就治,不應就亂。勸阻孔子說,沒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到公山氏那裡去呢?孔子回答說,公山氏不是徒然召我去的,要用我的話,我將在東方復興西周文武之治。這與伊尹“治亦進、亂亦進”的態度不是很相似嗎?孔子有時又表現為“聖之和者”。陽貨是當時執掌魯國大權的季氏的家臣,他想見孔子,勸孔子出仕,孔子因陽貨不行仁義而不見。陽貨送了孔子只蒸小豬,按禮儀,孔子應該登門答謝。於是孔子打聽到陽貨不在家的時候去回拜,卻在路上碰見了陽貨。陽貨對孔子說,身藏治國之道而坐視他的國家迷亂,能稱作仁嗎?希望用事又屢屢失去時機,能叫做聰明嗎?時間過得快,歲月不待人呀!孔子只好順著他說,好,我要出來做官了。這種委順適時的處世態度不是與柳下惠十分相似嗎?孔子基本道德主張和政治觀點始終不改,而處世方式卻因時而異,這就是“聖之時者”。

立德樹人,如何立德?這三個人給出了答案,值得欣賞

孔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