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三教並存的鎮原石空寺

簡介石窟藝術特色研究人員認為,宋代以來,隨著社會變遷與佛教的衰微,北石窟寺的興窟造像之風逐漸趨於衰落,基本上沒有新的開鑿,可見,石空寺石窟是北石窟寺造像藝術的延續,它的雕刻不僅凝結了隴東宋代時期的遺風,也吸收了中原文化的營養

空寺村屬於什麼鎮

三教並存的鎮原石空寺

三教並存的鎮原石空寺

三教並存的鎮原石空寺

石空寺位於縣城東川2公里處茹河南岸的石佛灣,屬金龍村所轄,凌空高懸30多米。置身其上,面臨齊刷刷的崖壁,有如登雲駕霧的感覺。窟群長200多米,排列有序,錯落有致,氣勢磅礴,宏偉壯觀。從遠處望去,只見它背後群山環抱,高峰隆起,氣象雄偉;面對田園阡陌,綠野千頃;茹河水從崖下嘩嘩流過,如銀鏈,似飄帶,山水相映成趣,更增添了無窮的壯麗景觀

據考證,石空寺籌建於北魏,開鑿於隋代,唐初開始造像,經明清兩代改造重修,增建了土地寺、藥王殿、靈官廟等,泥塑了金身,才形成了一處釋、道、儒三教並存的石窟群。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因水災沖毀而重修,有現存碑文記載。全寺東西走向,凌空蜿蜒,地勢險峻。現存8個石窟,內有石雕佛像13尊,泥塑神偶25軀,壁畫數十幅。這一石窟群,融釋、道、儒三教於一體,集唐、宋、元、明、清五代文化藝術於一爐,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古藝術群。

三教並存的鎮原石空寺

三教並存的鎮原石空寺

石空寺又一個很鮮明的特色,就是寺內的“三教並存”雕塑歷時千年而香火不衰。寺內“三教宮”內,供奉著孔子、釋迦牟尼、老子三尊塑像。當地文人稱“窟內釋、道、儒三教雜處一堂,分享一隅,雖不似峨嵋、崆峒、孔廟的專精化一,卻也別有一番異趣。”

三教並存的鎮原石空寺

慶陽第二大石窟

三教並存的鎮原石空寺

石空寺石窟位於鎮原縣東川約3公里處的茹河南岸石崖上。這裡是一個比較開闊的山彎地帶,環境十分幽靜,石崖上的灌木叢生如蓋,窟前高大的柳林似屏。石崖東西長約300米,高約8米,崖下有4米厚的礫石層,礫石下原是河床,因河床早已北移,現崖下是平坦的可耕地。據鎮原縣文化局工作人員介紹,這處石窟內有佛、弟子和脅侍菩薩造像,佛高約5米,弟子和菩薩高約3米。共有造像13身,是慶陽市的第二大石窟寺。

石空寺石窟屬紅砂岩石質,原共開有兩個大龕和十多個小龕,小龕均已無物。兩個大龕亦有塌損,但造像保護基本完好。

鎮原縣文化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石空寺1號龕呈長方形,長約12米,高約8米,內正中雕一佛,佛高4。7米。《鎮原縣誌》記載:佛像端莊而立,面型豐圓,抿嘴,粗眉,眼平視……

2號龕同1號龕大小相仿,內雕五佛四菩薩。佛皆立式,高4。7米,均袒胸曲肘,抿目閉嘴,螺髻高聳,面型豐圓,造型與1號龕佛基本相仿。菩薩高3米,分別立於諸佛之間,其體態亦同於l號龕菩薩,只是雙手捧物於胸。

1號龕和2號龕之間相距3米,隔壁有甬道,人可通行。在2號龕的東壁上有一則《石空寺公地碑記》,是清朝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刻立,字跡矯健。碑記全文為“石空寺公地碑記∕昉於大宋之國延及隆∕慶之年寺中公田由∕來已久自乾隆年河浸∕水淹其地散失今合社∕清出四十餘畝東至∕郭姓西至張姓北至耿∕姓南至石崖界限分明∕自茲以往千秋百世永∕為定規固刊於石以示∕後邑養生段嶽沫浴敬書∕大清朝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立。”朗朗可讀,因文中有“防於大宋之國延及隆慶之年”等文字,大多數研究者認為,此窟開創於宋代,後世歷有維修或擴建。

三教並存的鎮原石空寺

建築年代的考證

三教並存的鎮原石空寺

鎮原縣文化局研究人員認為,石空寺石窟隨著鎮原縣城的誕生而開創,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結晶,同時也是歷史的見證。

近年來有不少學者考察過石空寺,對於石空寺的建立年代大體認為屬宋代或隋唐時期。按石空寺石窟的現有規模來看,具有規模大、規格高的官辦石窟特色。

有學者認為,石窟建立在隋唐時期也是有可能的。其理論依據是《鎮原縣誌》中有關“鎮原縣城於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始建”的記載。

據《新唐書·憲宗紀》有記載,元和三年(808年)正月,“涇原段請修臨涇城,在涇州北九十里,扼大戎之衝要,詔從之。三月以朱士明為涇原節度使,十二月以臨涇縣為行原州,命鎮將郝訛為刺史。”從這些記載可以推斷,石空寺石窟所在地在唐為原州臨涇縣新建之地,建城之後,也建造了這處石窟,因為唐王朝是一個提倡佛教的王朝。

唐代中後期,內憂外患困擾著唐王朝。德宗在位二十多年中,西北吐蕃族屢犯邊疆,唐原州地一度被吐蕃佔領,唐王朝不得不將原州內徙,再築新城。根據《隴右金石錄》收錄的在鎮原縣城出土的《臨涇城碑》記,其文曰:“臨涇之築,跡於郝訛。貞元元年訛為涇將……白于帥曰:臨涇之地,扼洛川口(即水洛口,唐屬潘原縣),其川絕饒,利息蓄。其西大野,走戎道,曠數百里,其土乃流沙,無能出水草,當涉者盡疲。即屯臨涇為休養便地,願以城控之。”但這個建議未能得到其上司的同意,直到段祜為涇州帥時,又重提此事,得到段同意,“遂築城於臨涇,以訛部鎮之。”

《新唐書》和《隴右金石錄》收錄的鎮原縣城出土的《臨涇城碑》記述的史實是一致的,只不過在時間上有24年的差異。

三教並存的鎮原石空寺

石窟藝術特色

三教並存的鎮原石空寺

研究人員認為,宋代以來,隨著社會變遷與佛教的衰微,北石窟寺的興窟造像之風逐漸趨於衰落,基本上沒有新的開鑿,可見,石空寺石窟是北石窟寺造像藝術的延續,它的雕刻不僅凝結了隴東宋代時期的遺風,也吸收了中原文化的營養。

石空寺石窟的造像風格突出表現了宋代石雕彩繪泥衣造像的獨特藝術風格,就是造像形體和神態更多一層世俗化的內涵。從窟內現存的石雕彩繪泥衣造像中來看,佛像仍顯肌體豐腴之美,造型上依然有著唐代雕塑的印痕。

後世研究者認為,石空寺石窟在造像工藝上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科學價值,技巧臻於純熟,透過實地勘察解剖這些造像的工藝結構。建築者採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辦法,依山造勢,以巖體自然特色為基本點,雕刻成各種造像形體,並在細節上做了探索性的技術處理,刻畫形象栩栩如生,最終實現了宏觀與區域性、整體和細節上的完美統一。在選材上更是體現了當初建築者獨具匠心的一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不讓造像風蝕、雨蝕、風化,使造像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用本地河床裡的沙泥為原材料直接施在石雕造像上,“因為沙泥幹後硬度極高,不易風化,是一層堅固的保護膜”。當代大多數研究者認為,在選材方面的創新和突破是鎮原石窟藝術的一大特色,對後期該地區石窟藝術的發展有著較大影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