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孩子太想和小夥伴一起玩,甚至不在乎受委屈,怎麼辦?

簡介(如果孩子不肯表達,家長可以猜,讓孩子點頭或搖頭表示)對於那些繼發和工具性情緒,家長不必在意與強化,只要孩子學會表達真實的情緒,其他情緒就會退場

小孩玩性大怎麼辦

孩子太想和小夥伴一起玩,甚至不在乎受委屈,怎麼辦?

有位家長反映:

女兒4歲半,很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

但是一旦哪個小朋友說:“我不和你玩了”,她會很惶恐,焦急得不行,甚至會大哭大鬧,只要能和那個小朋友一起玩,哪怕自己受再大的委屈也不在乎。

久而久之,和她一起玩的小朋友都摸清了她的脾氣,只要說一句“不和你玩了”,她便會乖乖地按照小朋友的要求去做。

家長應該怎麼引導呢?

孩子有兩種心理傾向。

第一個是“工具性情緒”。

當其他小朋友說“我不和你玩了”,她會很惶恐,大哭大鬧。這種惶恐和大哭大鬧並不是原發情緒。惶恐是繼發情緒(可能是孤獨引發的),孩子藉助哭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也就是“工具性情緒”。

如果孩子習慣了這樣的情緒表達方式,她的真情實感就無法表達出來,取而代之的是虛假的情緒表現。其他小孩,會樂意和一個虛假情緒的孩子玩耍嗎?

第二個是“討好型人格”。

其他小朋友摸清了她的脾氣,只要說一句“不和你玩了”,她便會乖乖按照小朋友的要求去做。這裡有“討好型人格”的傾向。

討好,以犧牲自我價值為代價,否定自尊,放棄權利,依賴其他人,不顧自己的感受,對他人一味順從。

在玩耍過程中,她被其他孩子利用;在成長中,這種心理傾向對她不利。

孩子太想和小夥伴一起玩,甚至不在乎受委屈,怎麼辦?

那作為家長,該怎麼辦呢?

1。

父母學會共情孩子情緒,鼓勵孩子表達真實的感受

孩子有情緒很正常,家長要學會理解、區分、共情。

當別的孩子不和她玩時,她為何惶恐哭鬧?可能是害怕孤獨、害怕被拋棄,也可能是平時玩的機會太少了,內心很急切。

父母要懂得孩子在想什麼,也讓孩子知道父母懂她,鼓勵孩子將內心真實的想法與感受表達出來。(如果孩子不肯表達,家長可以猜,讓孩子點頭或搖頭表示)

對於那些繼發和工具性情緒,家長不必在意與強化,只要孩子學會表達真實的情緒,其他情緒就會退場。

2。

父母學會覺察自身,是否使用工具性情緒

孩子的很多情緒習慣,來自於父母(或其他親近的人)。

作為父母,請自我反思,有沒有情緒化的表現,有沒有工具性情緒。比如:希望孩子“乖”一點時,父母大發雷霆,或用威脅的口吻迫使孩子順從?

父母是否表裡如一地表達了自己真實的情緒情感?

3。

給孩子更多的玩耍和結識夥伴的機會

從孩子的反應來看,她太渴望和夥伴們玩耍了(情緒也是一種內在需要未被滿足的反應)。

也許,孩子平時與夥伴們玩耍的機會比較少。

孩子很孤獨。

作為父母,多為孩子創造結伴玩耍的機會。

看到一則新聞:好友家長們帶著自己的孩子們組成了“兄弟姐妹團”,結伴玩耍出遊。從2005年直到2020年,孩子們從娃娃長成了大孩子。

他們用愛組團,讓獨生子女們不再孤獨。

孩子太想和小夥伴一起玩,甚至不在乎受委屈,怎麼辦?

孩子太想和小夥伴一起玩,甚至不在乎受委屈,怎麼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