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這家你可能沒聽過的德國超市,想在上海猛開店

簡介記者 |趙曉娟編輯 |牙韓翔1在本土前置倉型別的生鮮電商平臺陷入風波之時,德國折扣超市品牌“奧樂齊ALDI”(以下簡稱“奧樂齊”)則喊出了要在上海開設500-600家門店的口號

想被橄欖想被超市什麼意思

這家你可能沒聽過的德國超市,想在上海猛開店

記者 |

趙曉娟

編輯 |

牙韓翔

1

在本土前置倉型別的生鮮電商平臺陷入風波之時,德國折扣超市品牌“奧樂齊ALDI”(以下簡稱“奧樂齊”)則喊出了要在上海開設500-600家門店的口號。

奧樂齊中國負責人羅曼·拉辛格在接受德國《商報》採訪時稱,由於中國中產階層正在迅速擴大,中國食品市場具備巨大潛力,他將中國的上海和長三角地區作為奧樂齊“目前優先考慮物件”,例如僅在上海奧樂齊就有可能開設500-600家門店。

奧樂齊對於大多數中國消費者還相對陌生,但實際上這個品牌已經“潛入”上海3年。

奧樂齊官網資料顯示,其目前在上海擁有26家門店。

根據德勤釋出的《2022全球零售力量》 (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22) 報告,統計出全球250強零售榜單中,沃爾瑪、亞馬遜、好市多(Costco)非別為前三,而奧樂齊為第八,在19個國家擁有上萬家門店,總營收為1170億美元。

全球零售10強

奧樂齊也被零售行業成為硬折扣鼻祖。

在介紹奧樂齊的零售書籍《大道至簡》中,奧樂齊的模式被描述為:在有限的SKU數的基礎之下,以極低的毛利率(15%以下)獲客,同時儘可能多地做自有品牌保持獨家性。在店鋪經營上,則採用極簡的裝修,產品原箱上架提升理貨效率、拒絕市場推廣和廣告投放並控制租金佔比,為此許多奧樂齊的門店多位於偏僻的角落。

但是奧樂齊在上海並非圍繞這一邏輯。

奧樂齊在中國的策略則更加綜合。例如在門店設計、選品定價上,都具有典型的社群精品超市的邏輯,雜糅了日式超市和便利店的風格,儘可能以豐富優質的商品滿足消費者,尤其是迎合中產消費者的需求。

和以往的社群超市相比,除了日常的生鮮、食品、日用等品類,奧樂齊的很多店鋪看上去是便利店與小型社群超市的綜合。例如在熟食類區域,售賣的產品包括包子、飯糰、三明治、便當盒飯等即時日配商品,此外還有沙拉、淨菜以及各類中式半成品菜和主食,部分店內還設定有堂食區域。

奧樂齊貨架上的熱食。

奧樂齊貨架上的盒飯產品

這樣的策略或許基於外資折扣超市在中國的前車之鑑。

零售專家、上海尚益諮詢總經理胡春才告訴介面新聞,純折扣店在上海擴張的失敗例子就是家樂福旗下折扣店品牌迪亞天天,但其後來發展證明該並不適合當時的中國市場。

早在2003年,迪亞天天就被引入中國,高峰期有450家門店,包含100多家加盟店,主要分佈於北京和上海,但“折扣店”這一模式在中國市場定位不清、特色不明,難以實現真正的低價折扣。至2013年退出北京,上海門店於2018年被蘇寧收購,變更為蘇寧小店。

此外,仍然以折扣零售為賣點,或許比不過本土的臨期超市。折扣零售這一模式最為核心的關鍵是超強的供應鏈話語權,在折扣行業,找貨能力極其重要。

一名快消品行業人員告訴曾介面新聞,找貨能力很大程度上也體現著商家與經銷商的關係。

這或許不是外資零售商所具備的優勢。

但奧樂齊從差異化的產品和更為綜合性的社群零售模式切入或許能夠開啟市場。

在胡春才看來,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到7。2-7。5萬元,奧樂齊瞄準上海的中產消費群體的定位比較精準,尤其是在餐飲產品的選擇上,他們沒有照搬奧樂齊在歐美的做法,而是結合中國本土尤其是上海消費群體的飲食需求,進行差異化選品,目前來看效果不錯。

作為小型門店,通常情況下因為租金、人工等成本開支,外加線上平臺的競爭,小型超市業態的想要做到盈利並非易事。此前,家樂福、永輝等大賣場均涉足過小型社群門店,但紛紛放棄重點發展改業態。

不過胡春才表示,儘管奧樂齊的門店並不多,在上海3年的拓展時間尚未盈利,但方向是正確的,奧樂齊更看重的是這一市場的未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