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轉基因育種大勢所趨,種業“五虎”誰能取勝?

簡介財通證券分析師餘劍秋指出,在轉基因商業化的預期增強的情況下,登海種業、荃銀高科、豐樂種業等可能都會採取向具有生產應用證書的生物技術公司繳納專利費,獲取將性狀匯入到公司的種子產品的權利

ga50元能值多少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關係著糧食安全。保障糧食安全,打贏種業“翻身仗”,離不開轉基因技術。

2010年以來,轉基因在爭議中前行。轉基因玉米和大豆的商業化,很長一段時間處於“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狀態。

在糧食安全這個大命題下,近兩年國內轉基因商業化程序明顯提速,隨著配套法規的逐步落地,業內普遍預計,轉基因品種有望在2023年前後上市銷售。

而在轉基因商業化落地前夕,資本市場已然“聞風而動”。近期,轉基因板塊異動拉昇,敦煌種業、荃銀高科、農發種業等紛紛衝高。

“轉基因化”大勢所趨

轉基因種子,是利用轉基因技術,將人們期望的目標基因,經過人工分離、重組後,匯入並整合到生物體的基因組中,形成與原來種子不相同作物特性的新作物品種,從而改善作物原有的性狀或賦予其新的優良性狀。

目前,市場上轉基因性狀主要是抗除草劑和抗蟲。

全球轉基因作物商業化始於1996年,這一年,美國首次批准了轉基因玉米和大豆的商業化種植,正式開啟轉基因種子產業化,現代農業開始進入新階段。

根據統計,全球現有29個國家種植轉基因作物,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前五大種植國轉基因應用率均達到90%,佔全球轉基因種植面積90%。

商業化種植量最大的轉基因作物為棉花、大豆、玉米和油菜。目前,全球轉基因棉花種植面積達到棉花種植總面積的78%,

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佔76%,轉基因玉米佔30%

,轉基因油菜佔29%。

相比之下,國內轉基因尚處於早期階段。

中國以全球7%的耕地,養活了全球將近20%的人口。但面臨的現實問題是耕地面積有限,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4畝,是美國的1/5。同時糧食自給率在下降,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杜鷹介紹,20年間,中國的食物自給率已從100%下降到目前的76%左右。

長期以來,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頗高,近年來進口量每年都高達1億噸左右,2021年我國進口大豆高達9651萬噸。我國玉米近兩年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2021年玉米進口量達到2835萬噸。

而另一方面,我國對糧食的需求仍在增加。有專家預測,到2030年,我國糧食產量必須提高15%,肉蛋奶產量提高30%至50%才能滿足需求。

在我國耕地資源使用率接近上限的情況下,提升畝產是擴大糧食生產規模的關鍵所在。玉米網CEO馮利臣認為,我國糧食自給率在下降,為保糧食安全,必須提高糧食單產,推廣轉基因勢在必行。

天風證券農林牧漁高階分析師林逸丹告訴財經網,轉基因種子的優勢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增產,轉基因的主要功能是抗蟲、耐除草劑,國內不管哪個玉米片區,多多少少都面臨蟲害威脅,造成的產量折損在10%-50%左右。

相比普通的玉米,

轉基因可以帶來

大概10%左右的

產量

提升。

當前中國玉米已經出現了比較大的供需缺口,這個優勢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是減少種植者的勞動投入。比如大豆生長過程中有一個讓種植者很痛苦的事情,就是雜草,玉米種植也面臨這個困難。轉基因本身就是抗蟲耐除草劑,農民可以投入更少的時間,同時資金投入、物料(除草劑)投入更少,收益又更高,是比較划算的。

對於農民而言

種不種轉基因

一畝地的收益能差

200

玉米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據農業農村部預測,2021~2022年度,我國玉米種植面積約6。4億畝。若按照一畝地增加200元收益計算,轉基因的推廣,將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

轉基因“東風”已至

事實上,早在1986年,中國便開啟了轉基因研究之路。

經過十幾年緩慢的發展,2010年起轉基因農作物的安全性問題開始不斷引發爭論,中國轉基因政策趨向審慎,對轉基因的態度偏向“慎重推廣”,轉基因商業化因此陷入停滯。

2016年後轉基因商業化被重提,但仍推進緩慢。彼時,國內優先考慮非食用轉基因作物(如棉花)。

直到2020年,種子問題首次得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強調。這一年,我國轉基因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和耐除草劑大豆安全證書獲批。

2021年,為解決草地貪夜蛾和雜草危害問題,農業農村部對已獲安全證書的轉基因大豆和玉米開展了產業化試點。試點結果顯示,轉基因大豆、玉米抗蟲耐除草劑特性優良,增產增效和生態效果顯著,轉基因大豆除草效果在95%以上,可降低除草成本50%,增產12%;轉基因玉米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效果可達95%以上,增產10。7%,大幅減少防蟲成本。

截至目前,除轉基因棉花和木瓜外,中國尚未批准任何轉基因食品或飼料產品在國內大規模的商業化種植。

今年以來,我國轉基因商業化步伐明顯加快。

1月,農業農村部修改《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 等四部規章的部分條款;6月,釋出《國家級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審定標準(試行)》,轉基因產業化“最後一公里”正被打通。

按照流程要求,持有安全證書的轉基因品種,需要進行試種試驗,並透過品種審定,企業具備相應的種子生產經營許可,

可以上市銷售。

據瞭解,轉基因安全證書申請週期較長。我國轉基因種子需要歷經實驗室研究—中間實驗—環境釋放實驗—生產性實驗—申請安全證書,才可獲批安全證書,花費約4-6年。

這意味著,已經獲得轉基因安全證書的企業將具有先發優勢。

轉基因安全證書獲取方面,在11個玉米轉基因安全證書中,大北農(002385。SZ)佔4個,杭州瑞豐佔3個,先正達旗下的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佔3個,中國農業大學1個。大北農、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各獲得1張轉基因大豆安全證書。

另外,業內分析人士對財經網表示,“正常來說,轉基因的商業稽核准入週期在1-2年。”

券商研報認為,國內轉基因商業化即將開啟。國信證券預計在正常情況下,轉基因品種有望在2023年前後上市銷售。銀河證券研報認為,2023年或將成為我國轉基因種子種植元年。

種業“五虎”誰能取勝

放眼A股上市公司,目前我國擁有轉基因種子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四家,分別是隆平高科、大北農、登海種業、荃銀高科。

從整個產業鏈來看,轉基因上游為生物育種公司(如大北農、杭州瑞豐、中國種子集團),通常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發轉基因技術,可以選擇自行制種也可以授權其他種子企業進行制種。中游為制種企業,如荃銀高科、登海種業等,下游為種子經銷商和農民。

大北農(002385。SZ)較早佈局轉基因玉米和大豆研究,是目前國內唯一同時獲得轉基因玉米和大豆安全證書的公司。

在近期披露的一份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大北農稱,目前公司在性狀產品上已形成了預商業化第一代、在研第二代、儲備第三代,獨立自主、持續升級的產品線佈局。公司繼續拓展生物技術產業,佈局玉米和大豆的第二代、第三代產品和技術創新十年研發計劃,啟動耐旱、耐新型除草劑等新基因挖掘工作,同時健全研發體系,拓展基因編輯等技術。

此外,大北農生物轉基因擴區面積最廣,公司已與國內130多家種業企業進行合作,培育了200多個生物新品種,覆蓋推廣面積為2億多畝。

財經網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大北農,其證券事務代表稱,“2億多畝主要是玉米種子。轉基因放開後對公司的影響要看商業化落地的種植面積要求。目前公司品種審定的資料已經提交,在等稽核。”

隆平高科(000998。SZ)透過其參股公司杭州瑞豐三個產品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分別為瑞豐125、浙大瑞豐8和nCX-1。

東興證券研報認為,隆平高科目前轉基因玉米品種開發和試製種已經完成,有望在轉基因品種審定正式落地後搶先佔據市場份額,迎來業績兌現期。

登海種業(002041。SZ)則主要與大北農開展性狀合作,將大北農的優良性狀目標基因匯入到登海玉米種親本。相關品種將較傳統育種品種有明顯抗性、單產優勢。

公司稱,目前正在嚴格按照“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重大專項”實施內容的要求,進行玉米轉基因試驗工作。

同樣在轉基因玉米種子方面與大北農合作的荃銀高科(300087。SZ)在回覆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2015年牽頭開展了農業部“轉基因抗蟲玉米‘雙抗12-5’產業化研究專案”,並已按照專案要求創制了抗蟲性狀突出、綜合性狀優良的轉基因玉米新品種(系)。

荃銀高科證券事務代表對財經網表示,“公司轉基因目前處於技術儲備的階段。”

除上述四家上市公司外,正在謀求科創板上市的全球農業科技巨頭——先正達也不容忽視。

目前,先正達科創板IPO正處於問詢階段,公司擬募資650億元,創下了A股最近十年以來最高的上市募資記錄。

先正達旗下的中國種子集團已獲得的3個安全證書,分別是抗蟲耐除草劑玉米Bt11xGA21,抗蟲耐除草劑玉米Bt11xMIR162XGA2,耐除草劑玉米GA21。

在轉基因生物育種領域,先正達已經深耕多年,擁有豐富的性狀儲備和在全球市佔率名列前茅的種子業務,也具有生物育種公司與制種企業雙重屬性。同時,先正達在國際上已有成功商業化的經驗,從基因的發現到商業化整個流程已經非常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荃銀高科是先正達集團中國種業板塊的重要成員,先正達上市後,荃銀高科有望借力先正達的渠道資源優勢和轉基因技術優勢,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財通證券分析師餘劍秋指出,在轉基因商業化的預期增強的情況下,登海種業、荃銀高科、豐樂種業等可能都會採取向具有生產應用證書的生物技術公司繳納專利費,獲取將性狀匯入到公司的種子產品的權利。

財經網還注意到,A股上市公司中,敦煌種業(600354。SH)也在佈局轉基因,據半年報,公司正研發適宜東北中晚熟春玉米區的抗蟲轉基因玉米CM8101自交系創制;農發種業(600313。SH)“轉基因抗蟲耐除草劑玉米種質資源創制與新品種選育專案”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對整個行業而言,若轉基因商業化成功落地,將洗牌式重塑種業競爭格局,種業有極大機率從週期性行業轉變為成長性行業。

林逸丹對財經網表示,

轉基因落地能夠

能夠提升中國種子行業的集中度,讓研發能力比較強的公司,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

中國之前的種子市場份額,是比較分散的,比如第一名的公司是隆平高科,一年的收入大概30多個億,佔總體行業的市佔率比例其實只有4%左右,是比較小的。

行業裡能夠做出轉基因種子的企業目前不到1/4

轉基因一旦放開,比較落後的、研發能力很差的,以前靠模仿、抄襲生存下來的企業就被邊緣化了,或者直接被淘汰出局。中國其實是全球第二大種子市場,僅次於美國,但中國目前其實沒有特別大的種子企業誕生。轉基因時代,研發難度是比較大的,帶來的效益很明顯。所以未來一旦使用,滲透率會提升的非常快,種子企業裡技術掌握的比較領先的,佈局比較領先的企業將脫穎而出。”

天風證券此前研報測算,轉基因商業化落地後,我國轉基因種子(玉米+大豆)的出廠口徑規模有望達432億元,利潤有望達130億元。參考孟山都退市前三年的PE均值(約30倍),我國僅玉米+大豆的轉基因種子規模有望接近4000億市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