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武惠妃:那個終結了唐明皇“開元盛世”的女人

簡介最後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大家等於都知道了:“三庶人”其實就是武惠妃害死的,李隆基立太子還是要照顧一下大家的感情和情緒的,如果真的立了李瑁當太子,群臣和百姓會怎麼說,自己“殺子”的罪名會再次被人們一再提及,這多麼鬧心

武媚娘是誰的老婆

武惠妃:那個終結了唐明皇“開元盛世”的女人

文:木木(讀史專欄作家)

1.李隆基稱帝

因為不敢也不肯接受武則天婢女團兒的勾引,李旦遭了秧,他的嫡妃劉氏和德妃竇氏被團兒和圖謀周朝太子之位的武承嗣誣告施法詛咒女皇陛下。

武則天居然信了,把前來朝見自己,給自己賀年的劉氏和竇氏一起殺掉了,連屍骨都沒有還給李旦。

這一年,喪母的李隆基才八歲,被殺害的竇德妃就是他的生母;他的大哥李憲十五歲,被殺害的劉妃是他的生母。

為了不給武則天繼續加害他們一家人的機會,李旦不允許家人表露悲傷,不允許家人談起劉、竇二妃,所以八歲的李隆基和十五歲的李憲連哀哭亡母的權力都被剝奪了,他們一夜之間長大了。

直到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扶立李旦復位為帝,李旦下令將皇宮掘地三尺,也沒有找到劉氏和竇氏,那一刻,李隆基的心裡一定也是一片悲涼。

早就已經心灰意冷的李旦遜位,長子李憲推辭,排行第三的李隆基在二十七歲這一年登上了皇位,成為唐玄宗,開元盛世拉開了帷幕。

李隆基是個風流天子,妃嬪很多很多,然而他最寵愛的卻是一對婆媳:武惠妃和楊貴妃。

2.武氏專寵

人們怎麼也想不到,李隆基會深深迷戀武家的女人,他自己的生母可是死在了武則天的手上,他卻要寵愛武則天的侄孫女、恆安王武攸止的女兒。

武惠妃比李隆基小八歲,是他的表妹,繼承了武家人的美貌和心計,自從有了他,李隆基的王皇后等妻妾統統失寵。

那麼多女人一起失寵,怨恨的力量是強大的,所以武惠妃雖然是為李隆基生下了最多兒女(四男三女七個孩子)的寵妃,但是她生下來的孩子接連夭折。

武惠妃的長子“嗣一”(李隆基的第九個兒子,這是一出生就打算定他做接班人的寓意啊)還是嬰兒就夭折了,被李隆基追封為“夏悼王”;

武惠妃的次子是“貌豐秀若圖畫”的李敏,同樣還在襁褓中就夭折了,被李隆基追封為“懷哀王”;

武惠妃的第三個孩子是個公主,還是一樣夭折,追諡“上仙公主”。

一連串的打擊之下,李隆基和武惠妃終於反應過來:這不是天意,是人為,是有人在故意加害他們的孩子。

武惠妃的第四個孩子是皇子李瑁,這一次,李隆基和武惠妃多了個心眼,孩子一出生就抱進寧王李憲府中,對外說是寧王妃元氏所生,並且由元氏親自撫養。

這一次,孩子保住了,平安長大了,所以武惠妃後面再生的盛王李琦、咸宜公主、太華公主也都被抱出皇宮養大。

其中這位最小的女兒太華公主,傳言中說她是高宗李治的王皇后轉世投胎而來,所以她一出生就跟自己的生母武惠妃不親,甚至討厭、憎惡武惠妃。

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滅了的唐中宗李顯皇后韋氏的女兒長寧公主,第一次出嫁是嫁給隋王朝的皇族後人楊慎交,生了個兒子楊洄。

除了楊慎交,楊家還有旁支,例如楊玄琰,他早逝後,女兒楊玉環由其弟楊玄璬收養,所以四川美女楊玉環是在洛陽長大的。

咸宜公主長大後,下嫁給了楊洄,婚禮上,親戚們自然是都要來表示祝賀的,楊玉環也來了。

以能歌善舞聞名洛陽和長安的楊玉環被武惠妃和壽王李瑁注意到了,不到半年,十七歲的楊玉環成為“壽王妃”,這一年,武惠妃三十八歲。

3.武氏封為惠妃

武惠妃除了美貌,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愛子心切,平時護犢子也就算了,涉及皇位,自然是要拼了命地去爭取,所以,武惠妃現在只關心一件事:讓兒子李瑁當上太子,同時自己當上皇后。

李隆基給人的感覺是沒有皇后的,但是事實上他有,也是一位姓王的皇后,王家這是得罪了哪路神仙,一做了皇后就被武家搶奪。

李隆基的結髮妻子王氏是士族出身,孃家不咋地,但是王氏的孿生兄弟王守一在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爭權鬥爭中出了力,直接參與了殺掉太平公主和剷除武氏勢力的具體行動中,算是李隆基中心派中的實力派。

這個王皇后同李治的王皇后一樣,競爭者太多,且也是沒有生育,收養了楊貴嬪的兒子李亨,這是李隆基的第三個兒子。

李隆基立太子時,沒有立長子李琮(劉華妃所生),也沒有立王皇后的養子李亨,而是很莫名其妙地立了第二個兒子、趙麗妃生的李瑛。

這樣的安排就使得太子之位其實並不穩固,很多人都在想心思,例如王皇后和李亨(嫡出養子),例如劉華妃和李琮(同樣是庶子,而且還是長子),更例如武惠妃和李瑁(最寵愛的女人和兒子)……要知道李隆基可是有三十個兒子的。

論起情商來,武惠妃還是比王皇后更勝一籌。

同樣是想讓自己的兒子做太子,武惠妃採取的策略是盡一切能力抓住李隆基的心,是固寵,是一個接一個地生孩子。

而王皇后則是牢騷滿腹,今天跟李隆基說趙麗妃對我不敬,明天跟李隆基說武惠妃對我不恭,牢騷話說多了,李隆基也煩了,越來越不待見王皇后,加上王皇后越想生孩子越懷不上,漸漸地,她仇恨武惠妃等人的同時,連帶著把李隆基也一起恨上了。

心裡暗暗怨恨也就罷了,王皇后還愚蠢到相信旁門左道:太子少保王守一(成為了薛國公主的駙馬、李隆基的妹夫)幫忙王皇后找來左道僧人做法的霹靂木,上面刻有天地以及李隆基字樣,王皇后相信佩戴了這個道具,就可以生下皇子,而且還可以像當年武后把控朝政一樣,呼風喚雨,無所不能,更何況是控制一個李隆基。

這樣的事情,自然是要敗露的,或許再細想,從一開始,這就是一個坑,只不過王皇后姐弟自己跳進去了。

李隆基大怒之下,當即廢了王皇后,廢為庶人,別院安置,王守一先是被貶,隨後又被賜死,三個月後,王庶人死在冷宮之中,死因不明,但也無人過問。

當時武惠妃還沒有封惠妃,依著李隆基的意思,是想直接冊立她為皇后的,但是又擔心一步到位引起朝臣們的反對,畢竟她是武家的人。

所以李隆基就想出了一招:先把她冊立為“惠妃”。

原本後宮是沒有這個名額的,這是李隆基的發明創造,惠妃在皇后之下,後宮所有妃嬪之上,其實就是個準皇后了。

武惠妃的生母楊氏被封為鄭國夫人,武家其他人也都得到了提拔,這些看在朝臣們眼裡,大家心知肚明——又要出來一位武皇后了。

對武則天心有餘悸的群臣們自然是不同意的,宰相張九齡等人紛紛出來勸阻:武惠妃的身世、她當上了皇后之後可能會如何,她的兒子會如何……

眼看著反對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李隆基不好再一意孤行,只能打消了立武惠妃為皇后的念頭,但是,自此之後,他也沒有再立過皇后,並且,他堅持武惠妃享有與皇后同等的服秩品級待遇,雙方各退一步,這個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

4.武惠妃設計害死太子

皇后之位只能這樣了,接下來武惠妃最操心的是太子之位。

當年武媚娘有個李義府冒出來把寶押在她和她的兒子們身上,如今的武惠妃則是有個李林甫主動跑出來:“願為壽王立儲效力”

李林甫是唐高祖李淵六弟李禕的第四代孫,算是李隆基的堂叔,他這一出頭,武惠妃算是找到了同盟軍,兩人一拍即合,開始互惠互利地展開合作。

武惠妃幫李林甫做到了禮部尚書,躋身大唐宰相之列;李林甫則想方設法讓李隆基不再那麼信任反對武惠妃的宰相張九齡、裴耀卿等人。

另一方面,咸宜公主的駙馬楊洄則是扮演臥底,主動接近太子李瑛和其他皇子們,收集他們說的做的,從中挑選出對他們不利的,利用輿論放大,同時由武惠妃和咸宜公主設法“不經意間”透露給李隆基,動搖李隆基對太子李瑛和其他皇子的信任。

不能不說,武家的女兒都很厲害,都懂得攻心為上。

皇帝和太子之間,向來關係微妙,一方面皇帝為自己後繼有人而高興,另一方面皇帝又為這個接班人遲早要取代了自己而心裡不是滋味。

這裡面很多說不明道不清的東西,需要有一定政治素養和政治敏感度的人才能把握好,怎麼樣既做好太子,又不讓皇帝疑心自己迫不及待想取代他,這是一個難度係數很高的活。

太子李瑛的生母趙麗妃是卑賤的歌舞伎出身,曾經也是很得寵的,當時一起得寵的還有皇甫德儀(生了皇五子鄂王李瑤)和劉才人(生了皇八子光王李琚)。

這三個女人一起得寵,一起因為武惠妃的出現而失寵,心路歷程相近,關係很好,所以三兄弟關係也不錯,抱成一團,走得很近,三個漂亮寶貝朗秀清雋,才華也出眾,曾經一度很得李隆基的歡心。

駙馬楊洄是一個出色的臥底,李瑛、李瑤和李琚這三兄弟因為各自母親的失寵,自己的失歡,不免經常聚在一起發洩不滿,不僅是恨武惠妃,而且還對父親李隆基不滿。

他們說的話自然都被楊洄彙報給了武惠妃,然後再被武惠妃哭訴給了李隆基:我們母子被太子們忌恨我知道,可是萬萬沒想到,他們居然敢對陛下您有怨言啊……

李隆基一聽,這還了得,必須廢了太子,還有那兩個跟著一起起鬨的不孝順兒子。

首輔宰相張九齡第一個堅決反對:太子沒有過錯,兩位皇子也沒有錯,陛下如果聽信寵妃之言廢了太子,必然會引起國家動亂,晉獻公廢太子、漢武帝廢太子、晉惠帝廢太子、隋文帝廢太子……這些都是前車之鑑啊。

張宰相一番話說得李隆基越來越鬱悶,因為沒有證據能證明太子們有很明顯的錯處,所以他也說服不了張九齡,此事不了了之,李隆基忍得好難受。

果然,沒過多久,李林甫則取代了張九齡的地位和權力。

一次不成,再接再厲,不久,關於太子、鄂王、光王聯同太子妃兄駙馬薛鏽合謀叛亂的流言傳得人盡皆知,李隆基將信將疑,眼看著火候到了,武惠妃趁機向太子及二王假傳李隆基的旨意:內宮有盜匪,速速披甲領兵進皇宮護駕。

李瑛、李瑤和李琚果然中計,帶著大群衛士進入皇宮,這時武惠妃對李隆基說:太子他們果然謀逆,真的帶兵闖進內宮了。

李隆基是經歷過政變的,馬上調動正規軍“圍捕”謀逆的太子他們,很快活捉了三兄弟。

李林甫再添一把火:這是皇上的家事,朝臣不便參與。

李隆基等的就是這句話,審都不審,立即下詔,將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廢為“庶人”,駙馬薛鏽被流放(剛出長安城,就被殺掉了)。

劇情發展太快,朝臣和廣大吃瓜群眾都懵掉了:這是個什麼情況,怎麼好好的,太子就謀逆了,這事兒不對啊?

明著不讓查,與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有關的親友團們就暗地裡查,武惠妃和李林甫手頭能用的人手有限,根本阻止不了他們的調查,這可怎麼辦?

看來廢了還不行,必須得下殺手才能徹底解決問題,於是武惠妃想到一招將計就計,跟李隆基彙報說:廢太子的餘黨們還在暗中活動,想再次策變,擁立廢太子。

李隆基一下子就聯想到了自己小時候經歷的那些風雲變幻,越想越後怕,乾脆下令將三個兒子一齊處死,以絕後患,可憐三位皇子,從庶人到死人,也就半個月時間。

4.武惠妃病逝

武惠妃的目的達到了,成功扳倒了太子,還捎帶上兩個有競爭力的皇子,為自己兒子壽王李瑁登上太子之位掃除了最大的障礙,可是,劇情偏偏不按她的設想來:

1。一代帝王“殺子”的罪名是徹底背上了,漸漸清醒過來的李隆基心裡多多少少是有些後悔的,這一後悔,自然就想到了武惠妃在這個事情中的那些表現;

2。廣大善良的人民群眾突然失去了太子和兩位皇子,感情上有些受不了,真真假假、深深淺淺的哀痛之餘,免不了互相交換一些對於皇帝和武惠妃的看法:當爹的太狠心了,當後媽的太陰險了……

3。武惠妃的寢宮開始鬧鬼,巫師們都說“三庶人為厲鬼”,這個,很自然是心有不甘的人在進行報復了。

如果武惠妃也有武則天那麼強大的心臟,別說鬧鬼,鬧神都拿她沒辦法,可是武惠妃不行,她心虛,而且害怕,這一驚一怕的,就病倒了,吃藥不管用,她用了最愚蠢的辦法:殺掉對“三庶人”行刑的劊子手祭祀“三庶人”的鬼魂,重新按照太子和諸王的禮儀厚葬“三庶人”。

這麼做,等於告訴所有人,尤其是告訴李隆基:自己心裡是有愧的,三庶人是冤枉的,是需要平反昭雪的。

昏招用了,可是不管用,“三庶人”冤魂不散,而且越鬧越兇,心理素質不過硬的武惠妃就這麼連病帶嚇,很快就去世了。

李隆基心裡已經明白武惠妃做了什麼,但是她就這麼去了,李隆基還是很難過的,他頒詔贈她“貞順皇后”,並以皇后的名份和尊榮安葬了武惠妃。

5. 壽王李瑁出局

跟著武惠妃一起忙乎了半天的咸宜公主夫婦和李林甫是樂觀的:“皇后”名份有了,接下來就是立太子了。

是的,太子還是要立的,只可惜武惠妃一番費心費力地折騰,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卻是白忙一場,自己的兒子壽王李瑁並沒有當上太子,反而便宜了皇三子忠王李璵。

倘若武惠妃還活著,出於對她的寵愛,出於愛屋及烏,壽王李瑁還是能做太子的,但是武惠妃一死,李隆基對於李瑁的父子情有限,當然他對於自己的每一個兒子都父子情有限,多情帝王的心思都用在了治國、談戀愛和提升自己的音樂造詣等方面了。

同時,在李隆基的三十個兒子當中,排行十八的李瑁並不出眾,無論哪一方面都沒有辦法格外出挑,讓李隆基格外看重。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大家等於都知道了:“三庶人”其實就是武惠妃害死的,李隆基立太子還是要照顧一下大家的感情和情緒的,如果真的立了李瑁當太子,群臣和百姓會怎麼說,自己“殺子”的罪名會再次被人們一再提及,這多麼鬧心。

至於為什麼是皇三子忠王李璵?

因為李隆基身邊最為親近的宦官高力士說:“長幼有序,立儲當然應該照老規矩辦。”

從寵妃的兒子,準太子,一下子變成了喪母的平庸皇子,壽王李瑁是很受打擊的,但是最大的打擊還在後面。

失去了武惠妃,真心難過的還有李隆基,後宮美人雖多,但是沒有一個能像武惠妃那樣令李隆基滿意,怎麼辦呢?

很快有人向李隆基推薦了壽王妃楊玉環,於是,壽王李瑁在失去了母親和太子之位後,緊接著又失去了王妃,求李瑁此時的心理陰影面積:真是娘死爹娶親,還是娶的自己的老婆。

打擊接連而來,還沒有緩過勁來的李瑁又失去了養父寧王李憲,李瑁是從小抱出宮由寧王李憲和王妃養大的,對於他而言,李憲才是跟他有父子之情的父親。

喪母之痛,喪妻之痛,喪父之痛……人生突然變得如此艱難,心灰意冷的李瑁乾脆向李隆基提出:我要為養父服喪。

等於是自我放逐於權力中心之外了,李隆基立即同意了。

開元盛世基本結束了,有一個春天來臨,李隆基改年號為“天寶”,他自己也迎來了又一個春天。

作為武家女兒,武惠妃卻能夠得到直接受過武家戕害的李家天子的專寵,並且一生榮寵不衰,實在是奇蹟,除了美貌,她身上一定還有很多其他吸引李隆基的東西。

宿命一點來講,武惠妃的終極使命,也許就是來終結李隆基的“開元盛世”,畢竟她終究是武家的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