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五個國家合縱攻秦國,最後慘敗而終,誰吃了大虧?

簡介《戰國策》有一條記載,從情境推測,應該就是這段時間裡發生的事情,說魏王和齊、楚兩國搞外交,很想知道誰更在意和魏國的關係,於是派惠施去楚國,派公孫衍去齊國,特意給這兩大使節團安排成同等級別,同等規模,想看看哪國給出的接待標準更高

東征之戰是誰和誰打

公元前322年,張儀從秦國跑到魏國擔任總理,身在魏國心在秦,大力推進連橫外交,讓魏、韓兩國和秦國結盟。然後秦國軍隊借道魏、韓國境,東征齊國。而在齊國那邊,齊威王委任匡章統兵,打贏了這一場防守反擊戰。

五個國家合縱攻秦國,最後慘敗而終,誰吃了大虧?

戰爭的勝敗最容易影響國際關係,所以接下來,張儀灰頭土臉,就算還想鼓吹連橫,別人也聽不進去了。魏、韓兩國馬上變臉,放棄了連橫陣營,轉而去和齊國結盟。這就使得主張合縱的公孫衍和惠施重新登上前臺,在國際社會上高聲呼喊:看吧,我們就說張儀那套行不通嘛,這不,吃癟了吧。大家還是得搞合縱,山東六國聯合起來,一致抗秦才是人間正道。

政治盟友

周慎靚王三年(前318年)五國伐秦的大規模軍事行動。而在這個時候,張儀顯然已經被迫離開了魏國的權力核心,回到秦國去了,把當初好容易從公孫衍和惠施手裡奪取的權柄拱手還了回去,所以在魏惠王的下葬問題上,見不到張儀出面,而只有公孫衍和惠施拿主意。

瞭解過這些前因後果,我們很容易把公孫衍和惠施看作一對情比金堅的政治盟友,但並不是,他們在張儀的壓力下雖然會結成聯盟,同進同退,但張儀這個壓力源只要消失,各人的小算盤馬上就在各人的心裡噼裡啪啦打起來了。

五個國家合縱攻秦國,最後慘敗而終,誰吃了大虧?

《戰國策》有一條記載,從情境推測,應該就是這段時間裡發生的事情,說魏王和齊、楚兩國搞外交,很想知道誰更在意和魏國的關係,於是派惠施去楚國,派公孫衍去齊國,特意給這兩大使節團安排成同等級別,同等規模,想看看哪國給出的接待標準更高。

沒想到惠施看破了魏王這點小心思,派人先行一步,去跟楚國交底,結果楚王拿出了超高標準的禮節來迎接惠施率領的使節團。

《戰國策》記載的這位魏王,應該就是新近繼位的魏襄王。而在這一年裡,楚國國君是已經在位10年的楚懷王,齊國那邊,齊威王剛剛過世,接待公孫衍一行的應該是新任國君齊宣王。

孟子在魏國看不慣魏襄王,說他“望之不似人君”,說完就轉身去了齊國,接待他的就是這位齊宣王。所以公孫衍出使齊國的時候,很可能見過孟子,但彼此應該都不把對方看在眼裡吧。

五個國家合縱攻秦國,最後慘敗而終,誰吃了大虧?

惠施和公孫衍滿世界張羅合縱大業,公孫衍雖然吃了惠施的暗虧,但終歸還是搶了惠施的風頭。畢竟這時候的惠施已經是一位老人家了,動盪的時代更容易拋棄老成,選擇新寵。

秦與義渠

公孫衍為了合縱,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勢力。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義渠首領出訪魏國,本來這跟合縱事業毫無關係,但公孫衍還是看到了機會,刻意去找對方搭話。

這裡出現的義渠,秦國周邊有三大蠻族:南邊有蜀,東邊有大荔戎,西邊就是義渠。秦國的戰略重心是河西之地,所以一直努力向東擴張,總在和魏國打仗。既然要向東打,大荔戎自然首當其衝,是秦國志在必得的。那麼,為了避免兩線作戰,秦國對西邊的義渠長期採取懷柔政策,儘量避免和義渠發生正面衝突。

五個國家合縱攻秦國,最後慘敗而終,誰吃了大虧?

周顯王四十二年(前327年),《資治通鑑》記載秦國吞併了蠻夷部落義渠,把義渠變成了秦國的一個縣,義渠國君向秦國稱臣。從《資治通鑑》的措辭來看,似乎義渠就這樣被秦國滅掉了。但並不是,秦國只是對義渠取得了一場勝利,佔領了義渠的一點地盤,把佔領區納入本國縣制。這不,僅僅時隔七八年,義渠就再度亮相了。

公孫衍對義渠首領說:“天遙地遠的,今後我們恐怕不容易再見面了,所以我想趁著這個機會,跟你說幾句掏心窩子的話。”公孫衍接下來講的話,我們有必要看看原文:“中國無事於秦,則秦且燒焫獲君之國;中國為有事於秦,則秦且輕使重幣而事君之國也。”

這裡出現了“中國”這個概念,但不是今天的“中國”涵義,而是指“中原列國”,主要就是三晉。

公孫衍從秦國曆來的外交活動當中總結出了一個規律:但凡秦國不跟中原列國打仗的時候,就一定向西去打義渠,而秦國每當要和中原列國開戰的時候,就一定會對義渠特別友好,很慷慨地饋贈禮物。

話就說到這裡了,點到為止。義渠首領心領神會。

五個國家合縱攻秦國,最後慘敗而終,誰吃了大虧?

沒過多久,合縱陣營初具規模,五國聯合討伐秦國。秦國這邊果然拿出錦緞上千匹,美女上百人,送到義渠。義渠首領召集部下商量,說這不正是公孫衍所說的那種情況嗎?那就趁機去打秦國好了。就這樣,秦國完全沒料到義渠這一回竟然沒按常理出牌,吃了一次大虧。

五國伐秦

再看五國伐秦的主戰場,五國協作,聲勢何其浩大,這種時候就見出秦國的地理優勢了。《資治通鑑》的記載是,聯軍攻打函谷關,秦國迎戰,聯軍敗走。

函谷關是秦國的東大門,意義非同小可。秦國向東搞侵略,總要東出函谷關,而當山東諸侯打過來的時候,秦國只要把函谷關一守,誰都拿它沒辦法。這一場函谷關的攻防戰到底是怎麼打的,史料語焉不詳。

從《戰國策》的蛛絲馬跡來看,魏國當了聯軍的急先鋒,攻勢最猛烈,損失也最大,但是,盟軍統帥反而不是魏襄王,而是楚懷王。大膽推測一下的話,既然力主合縱的公孫衍和惠施都是魏國重臣,大聯盟自然會以魏國為首,但魏襄王資歷太淺,威望不高,所以大聯盟名義上的領導者只能另請他人。

五個國家合縱攻秦國,最後慘敗而終,誰吃了大虧?

如果齊威王在世的話,一定會是眾望所歸的最佳人選,但就是這麼不巧,齊威王和魏惠王前後腳死掉了,既坐擁強國,又有深厚政治資歷的國君,也就是楚懷王能排第一了。所以這個合縱陣營,魏襄王是裡子,楚懷王是面子。

當聯軍打不下函谷關,無能為力的時候,第一個撐不住的自然就是魏國。於是,魏國想跟秦國講和,但自己並沒有講和的身份,人家楚懷王才是盟主。沒辦法,魏襄王派惠施到楚國斡旋,外交活動還算順利,楚國準備一事不煩二主,委託惠施代表合縱聯盟去和秦國和談。

一切看上去都沒毛病,但楚國有人打起了小算盤:如果讓惠施主持和談,秦國就會認為講和是魏國的意思,這就讓魏國佔便宜了,所以呢,和談是一定要談的,但必須以楚國為主導,讓秦國記楚國一個情,而不是記魏國一個情。但也不宜跟魏國把關係搞僵,免得把魏國推向秦國或者齊國的懷抱。

五個國家合縱攻秦國,最後慘敗而終,誰吃了大虧?

就這樣,五國伐秦,楚國既沒出什麼力,也沒蒙受什麼損失,還在聯軍失利之後第一個向秦國服軟。至於魏國,浩浩蕩蕩策劃出一場世界大戰,反而最是費力不討好。那麼可想而知,國際舞臺上那幾位最耀眼的風雲人物,又該有新一輪的升沉榮辱和鬥智鬥勇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