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深度解析《千與千尋》中蘊含的三個道家處世哲學

  • 由 一個那麼大的木魚腦瓜 發表于 手機遊戲
  • 2021-12-30
簡介無論是電影《千與千尋》中的異世界,還是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金錢地位的誘惑以及不公,從未間斷地充斥著我們的生活

湯婆婆為什麼白天要走

絕美的風景,離奇的故事情節,寓意深刻的隱喻以及久石讓相得益彰的背景音樂,讓作為動畫片的《千與千尋》與《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霸王別姬》等經典名作並肩而立,穩居豆瓣top250排行榜上第七名的位置。

有評論家說,《千與千尋》之所以成為經典,並且歷久彌新的高明之處在於它用童話般的美好將現實世界赤裸裸的黑暗之處詮釋得淋漓盡致。

深度解析《千與千尋》中蘊含的三個道家處世哲學

我深以為然。

很多人在寫《千與千尋》的影評時都喜歡從它的創作背景——日本經濟泡沫後的低慾望社會背景入手分析。但是,

一部作品之所以能經久不衰的原因在於它經得起多個角度的解讀。電影裡的主要角色千尋、白龍、無臉男、湯婆婆,他們的為人處世方式,在我看來,滿是道家的處世哲學。

01千尋: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

由於父母的好奇和自以為是,千尋被迫無奈進入了一個未知的神秘世界。這裡的一切規則都由“湯婆婆”制定。白天,湯婆婆是湯屋的老闆;晚上,湯婆婆變成大鳥巡視她的領地。在這個世界裡,不工作就要被變成動物。在千尋千辛萬苦獲得了一份給八百萬神洗澡的工作後,她的營救雙親之旅也就此開始。

“事父母,能竭其力”。

為了救回因貪吃變成了豬的父母,千尋在異世界裡竭盡全力獲取一份工作。繁重的工作明顯與瘦小的千尋年齡不符,但千尋始終兢兢業業,有求必應。

在面對人們避之不及的“腐爛神”,千尋盡心為他清洗,還為他拔出身上的“刺”。面對眼神空洞的無臉男,千尋出於善意給他留門,始終以禮相待。當無臉男黑化後,千尋冒著被吃掉的危險讓他吃下河神贈送的泥丸,讓理性再一次回到無臉男身上。為了救曾經相助過她的白龍,千尋毅然決然地踏上了一趟鍋爐爺爺口中“以前還有返程的火車,但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看不到了”的有去無回的列車······

深度解析《千與千尋》中蘊含的三個道家處世哲學

毋庸置疑,這個電影中長相相當平凡的女孩子心中始終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其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宮崎駿在將最黑暗的現實世界寫進電影的同時,也將美好和善良放進了電影裡。

在現實世界裡,我們或許常常憤世嫉俗,常常痛心於自己懷才不遇,也常常感嘆世界的不公。但是,切勿遺忘黑暗中尚有星光。

近日,B站一位up主上傳的一段影片感動了無數網友:

陝西旬陽縣城一小區一位六旬老人突發心梗暈倒在電梯內,一位年輕媽媽情急之下將懷中六個月大的嬰兒放在地上對老人進行施救;重慶璧山一名民警在執勤時中暑暈倒,多位司機停車救助;廣東東莞,摩托車與巴士相撞後起火,路過市民冒著生命危險衝進火海救出司機並且滅火;男孩推著輪椅上的媽媽過馬路時,司機紛紛停車等待······

深度解析《千與千尋》中蘊含的三個道家處世哲學

有網友在看完後留言說:“年紀大了,容易流淚。”

現實的生活與宮崎駿筆下的異世界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了,都是骨感和殘酷。但是,別忘了老子的辯證法思維——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有骨感和殘酷,當然也存在著溫暖和善良。而後者,亦是老子所推崇的。

一個人在前行和處世中想要做到真正的“無尤”,應如千尋那般,也就是如水那般,善,利萬物而不爭。善於自處而甘居下地,即“居善地”;心境如水容納百川且沉默,即“心善淵”;助萬物生長而不居功,即“與善仁”。

宮崎駿筆下的《千與千尋》有赤裸裸的現實,也有沁人心脾的溫暖,能讓身處不同境地、不同時段、擁有不同人生的人看完之後能反思和感悟現狀,從而更好地前行。

02白龍和無臉男:世界多姿奈聾盲

在《道德經》中老子曾提及這麼一個觀點: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對於大多數平凡人而言,世間的誘惑繁多,金錢,地位,功名······每一樣都足以讓人垂涎。也許會有一部分人能堅守本心,不為所惑,也有一部分人能在追逐名利的時候能取之有道,遠離“人心發狂”的狀態,但是,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往往在面對誘惑的時候失掉本心,目盲耳聾口爽且心發狂。就如電影中的白龍。

“他就像已經因為慾望而走錯路的我們,一邊承受著慾望驅使的痛苦,一邊又內心備受煎熬,努力地尋求著挽救的辦法,與已經在慾望裡的另一個自己博弈著。”

白龍本為琥珀川,曾救過意外落水的千尋一次。彼時的他尚善良正直。後來,隨著人類的發展,琥珀川先是被汙染,最後被填埋。白龍無處可去,找到湯婆婆學魔法後忘掉了自己的名字,為湯婆婆所控制。

深度解析《千與千尋》中蘊含的三個道家處世哲學

白龍性本善,在遭遇迫害後成為了在慾望中掙扎的邊緣人。

電影裡虛無縹緲的無臉男亦然。

“他本是追求溫暖,渴望美好的存在,可後來,他卻迷失在了追求的過程中,成了這份’感情需要’驅使的慾望的奴隸”。

開始時,他可以因為千尋的善意留門而心懷感恩。後來,他已習慣了眾人的膜拜和諂媚,當他手中的金子在遭到千尋的無視後,他最終發怒。

金錢與地位,最終將那個原本心懷善念的無臉男徹底黑化。

深度解析《千與千尋》中蘊含的三個道家處世哲學

他們並非天生的反派,但是面對後天的誘惑和迫害,他們終究活成了反派。

當年曾經轟動一時的藥家鑫殺人案,在柴靜深入採訪後得知,藥家鑫從小到大都是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而導致他最終成為眾人眼中窮兇極惡的殺人犯的原因竟是懼怕父母的權威。在後續的採訪中得知,藥家鑫在撞人後第一反應是“如果被爸媽知道了怎麼辦”,這才有了撞人後對受害者連捅八刀後逃逸的做法。

其父母的過度控制慾導致了在藥家鑫心中父母權威高於憲法和法律。

此處並非要為藥家鑫開脫,

只是痛心於他本可以做個好人。

十天前,四年前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辱母殺人案的於歡出獄了。我們無從得知他再就業時是否會因為曾經防衛過當殺人的往事而磕磕絆絆,也無從得知他的親戚朋友和鄰里是否會對他指指點點,更不知道他要花多長時間才能與現在的社會重新接軌。

只是隔著螢幕不由自主地感慨,後天的迫害讓這個一心維護母親的男子成了反派。

前段時間的韓國n號房間事件,“6個月,N個房間,26萬人參與,年齡最小受害者僅11歲”······且不說主犯如何,沒有買賣就沒有市場。參與到這場黑暗交易的26萬幫兇,他們或許是學生,或許是白領,

大多都是普通人,卻因為一時的誘惑,成了邪惡的幫兇。

不得不說,老子是智慧的,早在數千年前就說出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的至理名言。無論是電影《千與千尋》中的異世界,還是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金錢地位的誘惑以及不公,從未間斷地充斥著我們的生活。

深度解析《千與千尋》中蘊含的三個道家處世哲學

當我們面對誘惑時,不妨想想那些我們小時候就耳熟能詳的經典名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當我們面臨不公時,不妨想想史鐵生那句“且視他人之凝目如盞盞鬼火,大膽地去走你的夜路”,不妨想想魯迅那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03湯婆婆: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提到——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簡單地說,就是任何事物一旦過於豐滿和銳利到了極致就會適得其反,只有正確地把握盈和缺的度,方可長保。

在《千與千尋》中,湯婆婆是一個徹底的反派。她有很多突出的表現,但我認為最有趣的當她的兒子被掉包後,白龍提醒她說,你最心愛的東西已經被掉包後,她第一時間是去檢查她的金子。湯婆婆愛財至如此境地,當真極致。只是——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厲害如秦始皇,一統六國,死後不僅以大量金銀珠寶陪葬,更是鑄造兵馬俑試圖穩固其地位,終究只是虛妄。

深度解析《千與千尋》中蘊含的三個道家處世哲學

餘秋雨在《千年一嘆》中談及義大利時,說義大利人始終信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寓言故事:

一個人在魚群如梭的海邊釣魚,釣到兩條就收杆回家,外國遊客問:為什麼不多釣幾條呢?他反問:多吊幾條幹什麼?外國遊客說:多釣可以賣錢,然後買船、買房、開店、投資······“然後呢?”他又問。外國遊客笑著說:那你就可以悠閒地曬著太陽在海邊釣魚和陪家人了。“這我現在已經做到。”他如是說道。

金錢,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但是,比金錢重要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例如說夢想,例如說骨氣,例如說家人,例如說時光。切勿讓金錢矇蔽了雙眼,最後淪為金錢的奴隸。

父母忙著賺錢,希望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卻錯過了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光;子女為了賺錢,想要給父母更好的物質生活,卻忽視了老人更需要的精神陪伴······在當今物質生活頗為豐富的社會里,溫飽基本能得到保障。

那麼,我們為什麼賺錢?賺錢的目的是什麼?只有內心真的清楚了,才能避免捨本逐末。

同時,記得切記老子所說的,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04結語

《千與千尋》是一部動畫。作為寫給小孩子的動畫,充滿神奇色彩的異世界極大地豐富了孩子的想象力,唯美的畫面無論是對大人還是小孩都充滿了審美享受,千尋的勇敢善良則有利於塑造孩子的價值觀。作為一部寫給成年人的動畫,其創作背景值得研究;千尋與白龍的朦朧愛情足以讓人品嚐甜蜜;錢婆婆,無臉男,河神等角色均讓人自省;其中隱喻的現實世界赤裸裸的黑暗更喚起觀眾的理性思維。

《千與千尋》的觀眾在每一個年齡段去看這部電影,相信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因為,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會遇到一個不同的自己。正如當代著名文藝理論家杜書瀛所說的那樣:

作者“寫自己”,讀者“讀自己”。

我讀到的千尋與老子有關,你呢?

參考資料:

人民日報《嘿,你發光了!》,2020。11。24

南懷瑾《老子他說》

柴靜《看見》

餘秋雨《千年一嘆》

圖片源於網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