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那些奇特的過年習俗:詩詞裡的“宋人除夕正忙時”

  • 由 考古軍中馬前卒 發表于 手機遊戲
  • 2021-05-08
簡介宋代磚雕·備餐場景據宋人吳自牧《夢粱錄》載:“除夕,內司意思局進消夜果子盒,盒內簇諸般細果:時果、蜜煎、糖煎等品”,同時代的周密也在《武林舊事·歲除》中寫道:“後苑修內司各進消夜果兒,以大合簇飣凡百餘種,如蜜煎珍果,下至花餳、萁豆,以至玉杯

守歲人陰雲飄夕暮下一句是什麼

“笙歌間錯華筵啟。喜新春新歲。菜傳纖手青絲細。和氣入、東風裡。幡兒勝兒都姑媂。戴得更忔戲。願新春已後,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宋·趙長卿·《探春令》

那些奇特的過年習俗:詩詞裡的“宋人除夕正忙時”

對於今天的繁忙的中國人而言,很多節日已經失去了原本的熱鬧或休閒的意味,甚至996、007也被某些人鼓吹成了“福報”。不過,無論再繁忙,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莫過於辭舊迎新的春節。再也沒有一個節日可以像春節這樣,古往今來一直撥動著每個人的心絃,令整個社會上上下下投身於繁複的準備工作並充滿期待,禮俗、慶典、娛樂……一切的一切都讓人沉醉在歡鬧喜慶的氛圍裡。

那些奇特的過年習俗:詩詞裡的“宋人除夕正忙時”

過年都做些什麼?除了聚會、吃飯、放煙花(如今正在消亡),是不是還有些更好玩的?在宋代,文學作品中保留了大量關於春節的美好瞬間,這一篇就讓我們循著詩詞的痕跡去看看宋朝人的年是什麼樣的。

分餺飥 (bó tuō)

“扶持又度改年時,耄齒侵尋敢自期。

中夕祭餘分餺飥

,犁明人起換鍾馗。

春盤未抹青絲菜,壽斝先酬白髮兒。聞道城中燈絕好,出門無日嘆吾衰。”

——陸游·《歲首書事》

在陸游的這首詩裡,提到了一個很特別的食物——餺飥。餺飥是我國的傳統水煮麵食,唐人曾稱之為“不託”。具體咋做呢?翻開史書找找答案吧。據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的記載,“

餺飥,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愛,亦自滑美殊常。

”翻譯一下就是把麵糰揉成約二寸長的劑子,擀得極薄之後下鍋加水,開大火煮熟。

那些奇特的過年習俗:詩詞裡的“宋人除夕正忙時”

嗨,說半天,這不就是我們俗稱的“面片湯”嘛!(在宋代,手擀麵等湯麵後來也稱餺飥或湯餅)今天看似平常,但是對古人來說也是一種珍饈美食,而且是古代飲食方式的重要轉變之一。別看東西簡單,但它“光白可愛,亦自滑美殊常”,是宋朝年夜飯裡必不可少的主食,得先用這個美食先祭祖,然後全家才能分著吃。至於今天北方地區過年常吃的餃子,那時還是專屬冬至的食物呢。

消夜果

“一盤

消夜江南果

。吃果看書只清坐。罪過梅花料理我。一年心事,半生牢落,盡向今宵過。此身本是山中個。才出山來便希差。手種青松應是大。縛茅深處,抱琴歸去,又是明年話。”

——薛泳·《青玉案·再和己未元夕》

除夕當天人人守歲,長夜漫漫,今天的守歲人可以看電視、刷手機,總是不會無聊的。而沒有這些新媒體的古人呢,有文化的講究“酒食相邀”。啥意思呢?就是可以像薛泳這樣獨坐看書感慨年華,但是決不能讓嘴閒著。這時候,

消夜果

就出場了。

那些奇特的過年習俗:詩詞裡的“宋人除夕正忙時”

宋代磚雕·備餐場景

據宋人吳自牧《夢粱錄》載:“

除夕,內司意思局進消夜果子盒,盒內簇諸般細果:時果、蜜煎、糖煎等品

”,同時代的周密也在《武林舊事·歲除》中寫道:“

後苑修內司各進消夜果兒,以大合簇飣凡百餘種,如蜜煎珍果,下至花餳、萁豆,以至玉杯寶器。

這兩條文獻說的都是宮中的配給,看上去無論食物還是用具都十分精緻。至於民間的消夜果匣,雖然不如宮中的樣式多,但也會盡量準備。

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了,為什麼消夜果裡全是蜜餞類的冷的小甜食呢?這也是有講究的,首先,人們吃完了豐盛的年夜飯肯定沒有再來一頓大魚大肉的動力,這時候來個精緻的餐後甜品更好;

那些奇特的過年習俗:詩詞裡的“宋人除夕正忙時”

其次,守歲的時候,除了吃,好多人還有更重要的事——玩,葉子戲、雙陸棋、升官圖……諸多博戲輪番上陣。這種時候,如果給玩興正高、精神無比緊張的玩家整點燙口的還帶著湯湯水水食物,保準能讓他氣得跺腳。所以最合適的,只有那些隨手一捏就能入口的常溫小點心了。

那些奇特的過年習俗:詩詞裡的“宋人除夕正忙時”

賣痴呆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

痴呆

召人買。二物於人誰獨無?就中吳儂仍有餘;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兒雲翁買不須錢,奉賒痴呆千百年。”

——范成大·《賣痴呆詞》

大人們忙著飲酒和牌戲,小孩子在幹什麼呢?他們會三三兩兩上街叫賣,嘴裡還喊著:“

賣痴呆,千貫賣汝痴,萬貫賣汝呆,見賣盡多送,要賒隨我來

”。

那些奇特的過年習俗:詩詞裡的“宋人除夕正忙時”

奇怪了,怎麼有人賣痴呆?其實這個痴呆可不是某種商品,說的就是說痴痴傻傻。要說痴與呆,誰能沒有呢,只不過民間孩童透過這樣的遊戲想把自己的痴呆賣給別人,獨留聰明伶俐,也算是種奇妙的乞巧方子了。

打如願

“除夜將闌曉星爛,糞掃堆頭打

如願

。杖敲灰起飛撲籬,不嫌灰涴新節衣。

老媼當前再三祝,只要我家長富足。輕舟作商重船歸,大牸引犢雞哺兒。

野繭可繅麥兩岐,短衲換著長衫衣。當年婢子挽不住,有耳猶能聞我語。

但如我願不汝呼,一任汝歸彭蠡湖。”

——范成大·《打灰堆詞》

剛說了賣痴呆,這兒又是打如願,這都什麼鬼啊?宋代的打如願又稱打灰堆(詩中的糞掃一詞,意為垃圾),指的是大年初一天還不亮的時候就拿著一個掛了滿貫銅錢的竹竿去敲打垃圾堆或者灰堆,一邊敲打還一邊假裝叫疼。有時候還會把細繩綁住的人偶扔進垃圾堆裡,祈禱新年裡諸事如願。

那些奇特的過年習俗:詩詞裡的“宋人除夕正忙時”

這種奇怪的風俗有什麼來歷呢?只要讀讀《太平御覽》的相關記載就會知道啦(見我們的微頭條)。

除了上述提到的活動,還有宋朝人很看重的還有我們去年介紹過的“儺儀”,大家已經很熟悉的飲屠蘇(屠蘇酒),還有現在大城市主城區已經禁止的燃放煙花爆竹……此類種種都是為了擺脫濁氣、妖邪,在尋歡作樂中放鬆,取一個吉祥的好兆頭再開始新一年的生活,今人所求並無不同,這大概也算“流水古今人,共看皆如此”的一種了。

這些有意思的儀式活動,現在來看有太多的迷信色彩,不過,在當時這可算得上是正統的文化傳統,一年就逢一次,大家都將新年的願望,放在這一天去祈求。

其實,從這些民間的祈福活動中不難看出,百姓們的要求並不高:小孩聰明健康,大人平安順利,在996之外偶爾也能有個小假期……但是,真正的福運,其實只有強大的國家才能帶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