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唐詩三百首》中的四季: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

簡介推薦閱讀:唐宋名家詩詞:唐詩三百首 小開本便攜多註釋易讀 人民文學出版社唐宋名家詩詞:唐詩三百首 小開本便攜多註釋易讀人民文學出版社檢視唐代無疑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湧現出了一批燦若群星的詩人,誕生了浩如煙海的詩歌作品

亙古歲月何處尋詩詞

三毛說:“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一年四季,各有其美。走過日出日落,領略了春花秋月,只要用心生活,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意義。

在《唐詩三百首》中尋找四季,唯美了時光,驚豔了歲月。

01

《唐詩三百首》中的四季: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從古至今,《春曉》一直是唐詩中最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這首簡短的小詩,只是擷取了春天裡很短小的一個片段,就把詩人春日醒來那一剎那的感受,輕靈而準確地展現了出來。

此詩的結構非常嚴謹,流暢自然。前半寫喜春,後半寫惜春。詩人先是被鳥鳴驚醒,想到窗外天氣已經放晴,然後再從鳥鳴而聯想到夜間的風雨聲,最後由夜來風雨聯想到落花,從而引起惜花的心情。

此喜也淡淡,此惜也淡淡。這種惜花之情分量很輕,風致淡雅脫俗,非但不流於感傷,反而令人感到愉悅和心動,想要去屋外尋找鳥鳴和落花了。

02

《唐詩三百首》中的四季: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此詩為懷念友人所作,兼述隱者的閒趣。

前六句描繪了一幅夏夜獨自乘涼的圖景,靜謐而幽雅,寫得細緻入微,清爽宜人,韻致悠遠。

山中的夕陽已然西落,池塘上月亮逐漸東昇。詩人取下束髮的頭巾,將頭髮披散下來,在窗前找了個寬敞的地方躺臥乘涼,盡顯瀟灑狂放。微風拂過,送來荷花的香氣;竹上清露滴下,發出清脆的聲響。荷、竹併為君子之象徵,正是詩人自況。

在經過了白天的酷熱之後,獨自享受著夏夜的清涼,自然別有一番樂趣,但其中又隱隱流露著淡淡的孤寂。後四句從身周景物轉向思人,寫詩人乃有撫琴之願,而恨無知音的落寞。

人畢竟是社會的動物,即使是厭棄人世、嚮往山林的隱士,也渴望有幾位知己與自己分享山林之樂。在孟浩然的詩歌中,我們經常能夠體會到這種心情。

03

《唐詩三百首》中的四季: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是王維山水田園詩中的傑作,描寫秋天傍晚山居之景,歷來為人們所傳誦。與春日相比,秋天雖然少了幾分鮮豔和熱鬧,但也並不缺乏自然之美。

開篇先從整體勾勒。略顯空曠的秋山中,小雨剛停,空氣變得無比潔淨清爽。月光下照,松林格外清新,襯托出靜;而清泉從石上流淌,汩汩而去,又表現出動。清新質樸、動靜相生,勾勒出一幅美妙的暮秋圖景。

頸聯寫浣女、漁舟的活動,打破了對天然景物的描寫,在一片幽靜中顯現了生機。浣紗女子歸家時在竹林中嬉笑喧鬧,捕魚小舟在蓮葉間穿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種簡單質樸的生活,正是詩人所向往的生活。因此,尾聯反用《楚辭

·招隱士》中“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典故,直抒歸隱情懷。

全詩渾然一體,著墨淡雅,不事工巧,天然入妙。但實際上每一字、每一句、每一種意象,都是經過精心選裁、精心雕鏤的,營造出了一種空明澄澈的意境。

04

《唐詩三百首》中的四季: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此詩描繪了一幅寒江獨釣圖,圖捲上大幅留白,只用墨點隱約渲染些山水,描出一葉小舟,以及小舟上不畏風雪、獨自垂釣的老人。

數九寒天,冰封千里,天地一片空茫。一切山上的禽鳥都不敢高飛,所有地上的道路都不見行人。在這樣嚴酷的天氣下,江面上卻出現了一葉孤舟,舟中端坐著一位身穿草蓑、頭戴竹笠的老翁,他坐在冰天雪地中垂釣,而不為冰雪所動。

此詩雖短,但意境超然,韻味醇厚。此詩作於柳宗元被貶永州司馬期間,他是在借寒江釣叟以抒發內心的憤懣和表達

自己的決心,表現出一種棄絕俗世、孤高傲立的崇高精神。細品詩意,詩人那不屈的靈魂就在這寂寥中挺立。

推薦閱讀:唐宋名家詩詞:唐詩三百首 小開本便攜多註釋易讀 人民文學出版社

《唐詩三百首》中的四季: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

唐宋名家詩詞:唐詩三百首 小開本便攜多註釋易讀 人民文學出版社

檢視

《唐詩三百首》中的四季: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

唐代無疑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湧現出了一批燦若群星的詩人,誕生了浩如煙海的詩歌作品。王國維曾說:“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唐詩,就是唐代文學的代表和標誌。

在唐詩的流傳和經典化過程中,選本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流傳最廣的則是蘅塘退士於乾隆年間編選的《唐詩三百首》。

《唐宋名家詩詞:唐詩三百首》由當代著名學者加以註釋和點評,以期帶領大家一起走進這亙古不朽的藝術世界。

對當代人來說,閒來品讀這些先賢的傑作,仍能時常引起共鳴。一冊在手,既可為焦躁的心靈指路,為漂泊的情感提供碼頭,更能為失落的人生撐起一片精神的家園。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詩文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