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陳文興:一絲一線總關情

  • 由 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表于 手機遊戲
  • 2022-08-16
簡介陳文興帶領團隊和浙江紹興當地的民營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歷經十多年時間,研發出了一種熔融縮聚方法,不僅將產品製備的工藝流程從原來的40多小時縮短至約10小時,大大縮減了裝置的投入和能耗,也將滌綸工業絲的產量提升了一個數量級

什麼是滌綸工業絲

位於浙江理工大學一個不起眼的工程化實驗室裡,一座有四層樓高的大型裝置正晝夜不停地運轉。這裡的紡織材料研究一直享有盛譽,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學校長陳文興就是在這裡和課題組成員們一起工作、實驗。

即便擔任著校長職務,陳文興每週在實驗室工作的時間仍然超過12個小時。白天他忙於公務,晚上就到實驗室和組員們討論專案,有時一待就到深夜一兩點,第二天又繼續,而且只要不出差,週末他準會出現在實驗室。這個作息在他獲評為院士以後,依舊雷打不動。

科研就是激情

陳文興始終堅守著自己搞科研的初心:科技工作者一定要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經濟和社會發展解決實際問題。

多年來,陳文興一直致力於兩種纖維材料的研究:天然纖維蠶絲和人造纖維滌綸工業絲。陳文興花費數十年的時間,先後突破了兩項關鍵技術,推動相關產業技術走向國際領先地位。

蠶絲產業的一大痛點,是蠶繭製成生絲後總是會存在“疵點”。疵點是由於蠶繭在繅絲過程中絲圈沒有被拉直而產生的。存在疵點的生絲,在織布時容易起毛起球,嚴重影響綢面品質。上百年來,科學界和產業界對這個問題一直束手無策。進入上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高速織機的普及,生產一線希望解決生絲疵點問題的要求更為迫切。

彼時,陳文興正在準備自己的研究生論文,導師告訴他,不妨先到全國的行業市場裡去看看,瞭解企業都存在什麼問題。陳文興隻身一人乘著綠皮火車出發,跑遍浙江、江蘇、廣東等全國各地多家繅絲廠,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資料和資料,他暗下決心,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回來後,陳文興把自己一個人關進實驗室,反覆思考、搗鼓。

絲圈之所以容易纏繞,是因為蠶絲的外表附著著一層有黏性的絲膠。如果能夠創造合適的條件,調整絲膠結構和性質,那絲圈不就容易拉直了嗎?陳文興想到了用高溫處理的方法。

當時業內普遍認為,高溫會讓絲膠凝固變性,根本不可能“抽絲剝繭”,這就和把生雞蛋煮熟,雞蛋會變硬是一個道理。陳文興卻向這個“常識”發起了挑戰。經過近二十年的探索,陳文興的“蠶繭高溫觸蒸前處理技術”終於試驗成功,大大提升了蠶繭的加工效能和蠶絲質量,破解了疵點難題。

陳文興的這項發明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他本人卻從未想過要拿自己的發明來賺錢。他毫無保留地提供技術,不要企業一分錢。憑著業內的口碑相傳,這項成果迅速被全國上千家繅絲廠引進推廣,成為制絲行業應用最廣泛的技術之一。

這項技術讓陳文興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大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陳文興指導的首位博士、現任浙江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的呂汪洋回憶:“陳老師報獎的時候,全國幾百家企業、幾十家絲綢協會都主動給陳老師開應用證明,這是非常少見的。”

上世紀90年代開始,化纖產量迅速增加,其中滌綸的產量佔據了80%。滌綸工業絲是滌綸中的高階產品,強度大,效能優,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小到汽車裡的安全帶和安全氣囊、燈箱廣告布,大到體育場館的膜結構材料、建高速鐵路公路使用的土工布,都少不了滌綸工業絲。但傳統滌綸工業絲製備工藝流程長、能耗大、生產效率低,國際化工巨頭多年來千方百計想改革舊工藝,都以失敗告終。

事實上,在高分子領域一直存在這樣一個矛盾:效能越強,則分子量越大,分子量越大,製備難度就越高。這個重大技術難題,不但沒有讓陳文興望而卻步,反而激發了他更強烈的探索欲。

陳文興帶領團隊和浙江紹興當地的民營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歷經十多年時間,研發出了一種熔融縮聚方法,不僅將產品製備的工藝流程從原來的40多小時縮短至約10小時,大大縮減了裝置的投入和能耗,也將滌綸工業絲的產量提升了一個數量級。

“以前我們國家的滌綸工業絲年產量只有100萬噸,企業有20多家,平均一個廠5萬噸。現在,我們已在紹興建成年產50萬噸的生產線,這家企業也成了全球最大的滌綸工業絲生產商,產量佔到全球產量的15%以上。”陳文興介紹。

這項創新成果目前只有我國掌握。在滌綸工業絲這一領域,中國不再依賴進口聚合裝置,而有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了在這一領域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跨越式轉變。我國滌綸工業絲市場份額和貿易量的與日俱增,徹底改變了全球滌綸工業絲產業格局。

憑著這項技術,2016年,52歲的陳文興再次拿到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成為為數不多的兩度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學者。

產教融合是初心

多年來的經歷讓陳文興堅信,高等學校的發展建設,尤其是工程學科一定要著眼於實際應用,走產教融合的道路。

為此,他一直身體力行,極力促成和地方的產學研合作。陳文興團隊成員張先明回憶,早年畢業留校任教後,為了拓寬校企合作的渠道,陳文興經常隻身一人走南闖北,千方百計找企業談合作。當時企業不像現在這麼多,也不乏一些大企業“門難進,臉難看”,為了促成合作,陳文興以誠相待,堅持免費向企業開放技術,幫助企業技術革新。

長期的合作讓陳文興成為企業的“貼心人”。一些企業直到今天還會時不時打電話來,請陳文興幫忙解決技術難題。“曾有大企業主動把核心生產線改造交到陳老師手上。如果失敗,企業面臨的將是千萬級別的損失,如果不是對陳老師有足夠的信任,企業是不可能將這麼重要的任務交託過來的。”呂汪洋說。

陳文興還竭力推動身邊的學生、同事乃至整個學校深入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幫助他們創造條件,牽線搭橋。

2006年,當時還是學院院長的陳文興就帶領學院的教師們參與了學校與紹興市聯合組織的“百名教授結對百家紡企”活動,以科技特派員的身份,進駐紹興的紡織企業。

2010年,陳文興已是學校的副校長,在他的力推和主張下,學校進一步擴大覆蓋面,實施了“一人服務一企業”活動,組織數百名教師每人至少為一家企業開展科技服務,經過3年時間達成全校教師“一人服務一企業”的總體目標。

2015年以後,學校以“新昌研究院”為先鋒,陸續成立上虞、桐鄉、蘭溪、甌海等地方研究院。透過和地方共建研究院,學校將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前置到生產一線,創造了“企業出題,政府助力,學生解題”的“新昌模式”,促成了一項又一項產學研成果,打造出在當地名氣響亮的“明星研究院”。

這背後都離不開陳文興的努力。多年來,陳文興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動學校產教融合的各項程序。產教融合、強強聯合,令學校的科研人才成為浙江省眾多企業背後強有力的技術支援團隊。先後拿到6項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榮譽,也讓位於學校18號樓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級實驗室,無數學子在路過這塊“重點實驗室”石碑時,都肅然起敬!

校長就是學長

40年前,當陳文興第一次走進浙江絲綢工學院(浙江理工大學前身)時,他從沒想過自己今後會成為學校的校長。作為土生土長的理工人,陳文興對母校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

心懷感恩,陳文興不遺餘力地投入到學校的發展和學科建設中去。從日本留學回來,陳文興就開始籌備高分子材料專業(後改名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在陳文興和一批教師的努力下,學校又相繼申請到了紡織科學與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等。

作為校長,同時也是師長、學長,陳文興對待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晚輩一般。實驗室的教師和學生,至今還都稱呼陳文興為“陳老師”,並不因為他是校長、院士而產生距離感。實驗室裡但凡有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困難的學生,陳文興只要知道,總會竭力幫他們解決生活問題,安排他們做專案,發放生活補貼。

呂汪洋說:“陳老師身上完全沒有一點兒領導、專家的架子。前段時間工程認證專家來學校評估,會議室裡凳子不夠,他就自己跑去搬凳子,給參會的老師坐。”

對於育人,陳文興頗有自己的一番心得。他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幫他們把握大方向,設計不同的課題。在學生遇到困難求助時,他總能一針見血地進行點撥。在陳文興培養下,一大批優秀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成為浙江理工大學教師隊伍裡的後起之秀和重要棟樑。

擔任校長後,陳文興對人才培養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認識。他總結經驗,提煉出了學校的人才培養方針——培養高素質的“三創”人才,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基礎寬厚、專業紮實、能力突出,具有愛國情懷、社會責任、國際視野的創新、創意、創業人才。陳文興說,創新中國、智慧經濟的實現需要大批有創新精神、創意思維以及具備企業家素質的創業人才。培養“三創”人才,既是落實國家“雙創”戰略、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需要,也是高校服務地方、服務社會的職責所在。

採訪中,陳文興特別強調了基礎寬厚這一點,這也是他從自身經歷中總結得出的。陳文興本科就讀的是制絲專業,研究生階段學了高分子,畢業後又在機電系工作。他的學科背景中,融合了絲綢、機械、高分子等各個知識門類。大量的跨學科學習為他日後科研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工程問題往往是由許多個小問題串聯成的,你需要有多個領域的知識才能系統思考融會貫通,有時候99個問題解決了,1個領域搞不懂,問題就沒辦法解決。”這也是他任學校校長後,反覆強調的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方向。

2019年底,在陳文興及學校黨政班子的不懈努力下,浙江理工大學餘杭校區(時尚學院)在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成功奠基,成為學校助推杭州建設時尚之都、世界名城,助力餘杭藝尚小鎮建設、時尚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起點。在開工奠基儀式上,這名新晉院士激動地向媒體袒露了自己心聲:學校將繼續用科研助推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為相關產業發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援,在省重點高校建設和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征程上邁上新臺階。

《中國教育報》2020年07月16日第4版

作者:本報記者 蔣亦豐 通訊員 石叢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