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 由 種花家的食鐵獸 發表于 網路遊戲
  • 2022-09-30
簡介而官佐軍服採用藍色呢制軍帽,帽章用五色五角星,緣以金制菊花繞成圓形,直徑約5釐米,其上加白毛或絲制帽纓,柱高約15釐米,上衣為藍色冬季用大呢,夏季用寧綢(冬時亦可用),衣式為對襟,搭配7顆鍍金圓紐扣

團長的衣服怎麼穿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隨著太監宣讀著《清帝退位詔書》的聲音在太和殿中迴盪著,這個統治著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轟然倒塌。手握全國最強軍權的袁世凱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孫中山領導的南方革命政府做出了自己的承諾,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之職並推舉袁世凱為大總統。中國便進入了北洋政府的時期。袁大總統主政後,一切因辛亥革命所停滯、混亂的工作都開始由亂轉安。作為手握強大北洋軍的大總統,他深知那些表面上聽從中央號令,但是實際卻不服北洋政府的軍閥才是破壞穩定的最大惡瘤。如何將那些軍隊編入中央軍的管轄,成為袁大總統最頭疼的事情,對此袁大總統決定實行南北軍隊軍制、服飾統一。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1912年5月7日袁世凱諭傳陸軍總長,要求他博稽古制,詳考西法制定出一套合適的軍裝來規範全國混亂的軍服。當時的整個北洋陸軍軍官分成了官佐(軍需、軍醫、軍樂、軍法及其他文職)和軍官(指揮官、部隊長、參謀、副官)。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陸軍總長弄出來一套全新的按色分級,一等為青呢(大元帥、師長、旅長)、二等為黃呢(團長、參謀、營長)、三等為藍呢(隊長、班長);而官佐軍服採用藍色呢制軍帽,帽章用五色五角星,緣以金制菊花繞成圓形,直徑約5釐米,其上加白毛或絲制帽纓,柱高約15釐米,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上衣為藍色冬季用大呢,夏季用寧綢(冬時亦可用),衣式為對襟,搭配7顆鍍金圓紐扣。領章上面上等官佐為金地金花,中等官佐為金地銀花,初等官佐及准尉銀地金花(均全領一色)。腰帶為牛皮製,上等官佐的用全金織成,中等官佐兩旁用金、中間用銀(各寬三分之一),初等官佐中間用金、兩旁用銀(各寬三分之一)。帶牌為長方形,寬4。7釐米,長同頻寬,中間鐫菊花一朵。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上等第一級(大元帥)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中等第一級(團長)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初等第一等(隊長)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上士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上等兵

官佐穿著禮服時應按陸軍部規定的各種勳章、獎章條例佩帶勳、獎章。各等白鷹章應佩帶於上衣領下,勳章上端與領釦相接,各等文虎章、嘉禾章同。白鷹章與文虎章、嘉禾章並佩時,白鷹章居上,其次為文虎章,最後為嘉禾章。授有幾種以上領綬勳章者,在佩帶時只應佩出兩種,上下相接。勳位微章或一、二等文虎章或一、二等嘉禾章,均佩於左胸下之第3、第4顆紐扣之間。若勳位徽章與一、二等勳章並佩帶時,勳位章居上,勳章居下,依次稍斜。各等文虎章、嘉禾章並佩時,級高者居上,級同者則以文虎居上,佩法如上。四等以上勳章及其他各章佩於上衣左襟,其襟綬上端與第1顆紐扣下邊略平,有大綬者即佩於大綬之上。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普通官兵常服則為茶青色,帽章用銅製,直徑2。5釐米,用五色國旗之紅、黃、藍、白、黑五色(紅瓣向上),中心及各瓣之中線均凸起。領章長方形,外端突出作尖錐形,長約7。 5釐米(凸度在內)。上等軍官用金制,中、初等軍官以顏色分科並綴團號(獨立營綴獨立營號);普通兵士於左方綴團號及營號(營號用羅馬字),右方綴兵士號數(每營兵士應按連之順序編列號數);獨立營於左旁綴營號(仍用羅馬字),右方綴士兵號數(用中國碼)。參謀人員的領章實地顏色仍從其科,上綴符節,其樣式用銅製凸形,外表鍍金,十字交叉成斜式。肩章為長方形,長10釐米,寬3釐米。上等官用金制,中等官兩旁用金、中間用銀(其寬度各佔三分之一),初等官兩旁用銀、中間用金,均以五瓣銅星分級。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隨著個人慾望的攀升,袁世凱不再滿足當大總統,他希望成為中國的皇帝,而日本人也投其所好,要求只要袁世凱支援二十四條,日本人就支援他當中國的皇帝。這樣轟轟烈烈的洪憲帝制鬧劇的就開始了,為了營造全民希望袁大總統當皇帝的氛圍,袁世凱的支持者開始大肆花錢去找那些北京城下的那些無業遊民去遊行請願。這樣北京城出現了,各種蛇鬼牛神開始出現,有乞丐請願團、夜香工請願團(掏糞的)、妓女請願團(八大胡同的窯姐)等等。1915年袁世凱正式復辟帝制,,洪憲皇帝開始長達83天的政治生涯。袁皇帝發現自己當了皇帝后,那些曾經自己提拔的將領們開始和自己離心離德。為了解決北洋舊將尾大不掉的問題,袁世凱成立模範師(相當後來蔣介石的教導總隊),作為洪憲帝國軍隊中之模範,準備將來取代北洋軍隊之將領。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袁世凱異常重視此事,自任模範團的團長,陳光遠為副團長,各位副官、營、連、排長皆由中將、少將軍銜者充任。袁世凱自己每週身著大元帥禮服,親自前往訓練,將校、士兵均著軍禮服。每週袁世凱都要到模範團升帳,模範團的指揮所有一個虎皮寶座,為袁世凱個人寶座,每次升帳都有著大禮官蔭昌,戴白羽雄冠,身披紅甲金緞。自中將以下,在臺下分列兩行。士兵進行分列式,過檢閱臺時皆三呼“萬歲”。袁世凱旁站著持槍衛隊,個個以黃布從頭包裹至足,頭巾上畫虎豹頭像,身上畫老虎斑紋。這樣的形式就是赤裸裸的“土匪窩”(和威虎山的座山雕幾乎一樣)。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1915年12月20日,雲南都督唐繼堯與護國公蔡鍔、江西都督李烈鈞亮明旗幟,公開通電全國反對帝制,發動護國戰爭,攻入四川、兩廣。此舉得到全國,響應,各省紛紛獨立,袁世凱在當83天的皇帝后氣病交加而亡。從此以後北洋就沒有了一個有足夠威望的人,能夠讓各路軍閥信服,北洋之犬馮國璋(直)、北洋之虎段祺瑞(皖)、北洋之龍王士珍(直)紛紛鼓譟不安,都希望能夠壓平對手。曾經強大的北洋軍閥分化為直(馮國璋)、皖(段祺瑞)、奉(張作霖)三大派系,彼此殺伐,征戰不休。由於三派軍閥互不相讓,所以在軍裝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特徵也有所不同。各地割據混戰態勢形成後,軍裝標準全部混亂,失去統一標準,軍服的質地和顏色相差別級大,甚至同一直軍隊服飾都有差距。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馮玉祥部隊的國民軍(西北軍)作為直係軍閥中蛻變出來的軍隊,兵源大多來自北方,該部人數眾多,鼎盛時有20多萬人,且以敢打仗、不怕死而著稱(比如長城抗戰時期的29軍大刀隊,就是西北軍的翹楚)。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但是這支軍隊軍餉奇缺,後勤供應時有時斷,軍裝異常土氣,軍裝材質大多為土布染色而成,而且官佐與士兵服制基本一致。從總司令馮玉祥到其下的師長們都是頭戴八角帽,身穿對襟上下各兩個口袋的粗布軍裝,腳穿布底雙梁鞋。冬天戴三塊瓦的帽子,軍官布面襖搭配中式大腰棉褲(可以參考延安時期的人民軍隊)。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同為直系的孫傳芳部在第二次江浙戰爭中崛起,佔據了金陵,併成立了東南五省聯軍,自任總司令。由於東南富庶之區財賦充足,並且擁有上海兵工廠和金陵兵工廠,所以孫傳芳的部隊武器裝備較為精良。有錢的孫傳芳對部隊的服裝、被服一律取新面、新裡、新棉花的三新制度,軍服的原料和製成品都有嚴格的驗收制度。兵種與軍階有特定的區別。且軍服式樣類似童子軍服之樣式,軍帽的帽簷很大,被稱為“大帽子兵”。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而關外的奉系張作霖,立足於東三省的豐富礦產資源,發展自己的工業,張老帥支援下大力發展東北的陸軍及海、空軍,並且向日本學習,於1924年在東北實行新軍制,軍裝為以日本陸軍軍裝為模版,採用呢質黃色布料,豎式肩章,冬季戴狗皮帽,著翻毛領呢制大衣,裹腿,翹尖布鞋。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整個北洋時間,中國都是全面發展陸軍(都想透過陸軍來自保和統一中國),所以無論是袁大總統時期還是直奉皖軍閥執政時期,留給海軍的經費都是極為少的,僅能保持海軍正常的軍費,同時這個經費還經常是今天有明天沒的情況。

服為軍正,追尋中國近代百年軍服變化——北洋時期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提醒刪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