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土地生金鶴鄉新

簡介2017年初,邊昭鎮透過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三村聯建專案,不僅讓村民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樓房,還讓3個貧困村實現了整體脫貧摘帽,村民們過上了幸福新生活

鄉糧管所的土地可以出售嗎

本文轉自:吉林日報

土地生金鶴鄉新

通榆縣烏蘭花鎮陸家村村民葉朝珍住上樓房臉上露出溫暖的笑容。 本報記者 王春勝 攝

來到通榆縣易地搬遷小區,眼前豁然開朗,行路難、上學難、就醫難……這些“難”曾經長期困擾通榆縣貧困鄉村。而如今在易地搬遷區,天然氣通了,路燈亮了,村民住進了一排排整潔、乾淨的新樓房,“騰”出來的舊村莊土地進行了復墾變成良田,而這一系列的改變,來自用活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大力挖掘土地潛力,透過易地搬遷最佳化人居環境,著力提升村容村貌,“增”出農村新面貌,讓廣大農民得到實惠,為鄉村振興蓄足底氣。

“增”出好家園

“增減掛”即土地增減掛鉤,是以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透過建新拆舊和土地整理復墾等措施,在保證專案區內各類土地面積平衡的基礎上,實現增加耕地有效面積,集約利用建設用地,城鄉用地佈局更合理的目標。

走進通榆縣烏蘭花鎮陸家村易地搬遷區,一排排樓房格外顯眼,這裡的小區整潔有序,小區內地面全部硬化,節能路燈、小區涼亭林立,環境美麗而優雅,好一幅美麗新農村的景象。2016年,烏蘭花鎮陸家村被通榆縣委、縣政府確定為易地扶貧搬遷專案先行先試試點村。當年12月末209戶村民全部喜遷新居。共配套建設150個車庫、村綜合服務中心、敬老院、文化廣場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供排水、供電、供暖、供氣、汙水處理等各項生活配套設施齊全。來到陸家村,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喜悅,陸家村黨支部書記武鳳友正帶領村民安裝鐵藝的文化牆。“村裡的家底不能扔,這些都是從村舊址搬過來的,還能用得上。”武鳳友說。

易地搬遷後村民生活質量實現了大跨越。新村水、電、通訊都方便了,“以前我們交通不方便,孩子去上學、家人去醫院要繞很遠的路,搬到這裡來以後,什麼都有,還很方便,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幸福生活。”村民王大哥自豪地說。

“增”出幸福生活

陸家村搶抓國家、省易地搬遷政策機遇,積極主動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實施棚膜經濟示範園區建設專案。專案位於延會家庭農場內,總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總投資497萬元,建設溫室大棚7棟8000平方米、冷棚24棟2。55萬平方米,其中:延會家庭農場投資100萬元,自建冷棚21棟2。1萬平方米,已投入使用;2020年、2022年,陸家村分別爭取資金202。4萬元和195萬元,建設溫室大棚7棟8000平方米、冷棚3棟4500平方米。陸家村棚膜園區主要採取“資產租賃”模式,由陸家村租賃給延會家庭農場統一經營管理,家庭農場每年向村委會繳納租金,租金用於開展村級小型公益事業建設。2021年園區總產值105萬元,溫室大棚每棟11萬元,冷棚每棟3萬元,家庭農場僱傭長期工人12人,年平均工資2萬元,臨時僱工達1500人次,有效解決搬遷區居民就業。

土地增減掛有效集約了土地,陸家村將宅基地復墾水田103公頃,以每年每公頃6100元的價格承包給通榆縣博元家庭農場,打造綠色有機水稻種植園區。陸家村每年集體經濟收入增加63萬元。博元家庭農場主打綠色有機水稻種植,年實現純收益100萬元以上,帶動農戶15戶。2018年註冊了“粹白玉”商標,透過電商等渠道向中高階市場銷售,對陸家村農業生產起到了一定的示範帶動作用。

實實在在的生活保障讓村民備感幸福。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是在陸家村70歲以上的老人就享受到了免費的午餐。78歲的張桂榮老人告訴記者,孝老餐廳如今一日兩餐全部免費,並且吃完飯連碗都不用刷。

2021年7月,陸家村聯建的孝老餐廳和孝老樂園正式運營。孝老餐廳每天為7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一次早餐和一次午餐。孝老樂園設有棋牌室和文化活動室,每天為村民提供休閒娛樂的同時,達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依的目的,充分體現鄉村自治和善治。在建成的孝老餐廳基礎上,利用村南空地建設5000平方米“孝老田”,種植綠色蔬菜,全部供應孝老餐廳,讓陸家村老人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通榆縣按照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原則,持續開展易地搬遷後續扶持工作,奮力寫好易地搬遷“後半篇文章”。經過住樓房可喜的變化,提起現在美好的生活,大家是滔滔不絕。在61歲村民葉桂珍家,水電暖齊全,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等家電一應俱全,家裡還安裝了WIFI,房子佈置得溫馨又舒適,此時她正悠閒地給家裡做沙發套。

通榆縣打好務工就業、發展產業、自主創業“組合拳”,多渠道解決搬遷群眾就業問題,投入大量的資金實施後續扶持產業專案建設,切實抓好產業和就業兩個重點,努力增加群眾收入,不斷提升搬遷群眾幸福感。

“增”百姓福利,“減”百姓負擔

土地增減掛鉤“增”的是百姓福利,“減”的是百姓負擔,不僅能讓農村面貌大改觀,農民得實惠,還能增加城市建設用地指標,有效破解“城鎮缺地、農村缺錢”的難題,對閒置土地進行復墾、平整,既有效提高了土地質量,提高耕地產出率,同時也改善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通榆縣邊昭鎮鐵西、腰圍子、五井子3個村土地均有不同程度的鹽鹼化,交通極其不便,過去是鎮裡連著號的貧困村。2017年初,邊昭鎮透過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三村聯建專案,不僅讓村民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樓房,還讓3個貧困村實現了整體脫貧摘帽,村民們過上了幸福新生活。鐵西村村民李彥全身患癌症,這幾年治病欠下了不少債。透過易地扶貧搬遷,他住上了80多平方米的樓房,還結餘4萬多元。和李彥全不同的是,李海峰和陳曉娟夫妻倆踏實肯幹,可因為土地產出不高,一年下來賺不到啥錢。這次易地搬遷帶來的土地流轉改變了他家的現狀。現在,邊昭鎮3個貧困村的912戶村民全部搬進了樓房。

在易地扶貧搬遷推進過程中,邊昭鎮緊緊圍繞“怎麼搬”“怎麼建”“怎麼管”“怎麼富”4個問題來謀劃實施易地搬遷專案。嚴格按照政府主導、村民自願、集體決策、村民自治的原則,新區建設以“綠色、節能、環保、安全、景觀”為主線,配齊村級衛生室和文化娛樂廣場,軟硬體設施同步實施,確保搬遷村民能發展、可致富,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邊昭鎮鐵西、腰圍子、五井子3個村原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14人,佔全鎮貧困人口的41。3%,透過易地扶貧搬遷814口人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省自然資源廳高度重視貧困縣增減掛鉤節餘指標易地交易的“含金量”,緊緊抓住增減掛鉤節餘指標在省域範圍內易地交易、深度貧困縣節餘指標跨省交易的利好政策。透過增減掛鉤復墾的土地指標交易後,權屬不變,經營使用權不變,賣出去的是個數字,拿回來的是真金白銀。

截至目前,透過增減掛專案,通榆縣已整治土地近3329公頃,後續將繼續擴大。“今後我們繼續用心用情服務群眾,緊扣時間節點,有序推進土地增減掛工作再上新臺階。”通榆縣自然資源局開發利用科科長魏新航說道。通榆縣搶佔先機,先試先行,搬遷——復墾——交易步步跟緊,在搬遷復墾造地的同時,指標交易合同也隨之簽訂,真正讓增減掛鉤結餘指標易地交易這盤棋活起來,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貢獻力量。

土地增減掛鉤專案在通榆縣已全面鋪開,易地搬遷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像一縷春風吹拂在通榆大地,讓昔日土坯房變成如今嶄新整潔的樓房,也讓老百姓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生幸福成為鄉村振興最鮮亮的底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