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簡介你是不是又想找藉口不去幼兒園了呀,或者孩子告訴你說這本書真無聊,怎麼會呢,是你說喜歡,我才給你買的呀,你下次看好了啊,要不然錢都白花了,所以就像生活中這麼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事情,熱了累了,無聊了,我們都不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寶寶心裡苦嗎

文|o夏木南笙o

以樸實的文字,帶你走進孩子的真實世界,幫你更加了解自己,更加了解孩子,將笑容送進千萬寶媽家庭。點選上方“關注”,有心事,告訴夏木姐姐

【導語】

昨天我們的主題是小情緒媽媽要接受,糾正錯誤行為同樣義不容辭!

接納感受很重要,糾正不當行為也義不容辭!

我們談到第一點接納感受。即使是錯誤行為背後也是有感受和需要的。

第二點解決當下問題修好玩具或者是承擔行為的自然後果,但很有可能根源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

所以接下來第三點關注並滿足,需要到底是該調整,還是教孩子滿足。

第四點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去實踐,找機會正強化他

這是完整的調整孩子錯誤行為的四個步驟。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今天的主題是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媽媽該怎麼引導孩子的感受?不表達出來怎麼辦啊?

有家長說,我們家孩子經常會無緣無故的生氣,可是問他,他又不說。我怎麼才能知道他情緒的根源呢?還有家長說,孩子每次生氣的時候都臉憋得通紅,嚴重了,還會用頭去撞牆或者打自己該怎麼辦?有的孩子就喜歡說反話,明明情緒不好,問他,非說自己特別好挺開心的沒事兒,有些事情一會說可以,一會又說不可以,你問他到底要怎麼樣,他還急起來了。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那麼面對這一類情況,該怎麼辦呢?

01

我們需要理解孩子發育的不成熟。

▎對於發育不成熟的孩子,我們除了要接納情緒,可能還要去幫助他。

小一點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思考力、判斷力、情緒調整能力、控制能力、理解能力等等。就像他們幼小的身材一樣,還非常的不成熟。這些能力都是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不斷髮展的,而每個人的先天氣質不同,你會發現,即使僅僅差了半歲的孩子,也會有非常大的發展差異。

那麼很多孩子還沒有辦法真正去梳理和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特別對於一些複雜的情緒,比如說糾結,很多孩子是表達不清楚的,比如他又想在家裡玩兒新買的樂高,又想和你去電影院,他可能就會告訴你一會兒想去一會兒不想去。這事實上是他很糾結,糾結也會讓他煩躁,所以有時候當孩子有糾結情緒的時候,他就會開始發脾氣。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不是他不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而是他自己也說不清楚。所以面對這種情況,除了接納,還可以幫他們去說出感受,比如告訴他,你又想玩兒樂高又想去看電影,這種感覺很糾結對嗎?有時候孩子聽到有人把這種糾結的情緒說出來,就會感到好很多,如果他還糾結的話,你還可以繼續想辦法和他一起解決問題。比如告訴他有什麼辦法,又能玩到樂高又能看到電影呢。

當你們想真心的合力去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一定會想出不止一個好辦法。比如你們可能會把裝好樂高的那個盒子拿到車上在路上或者等候電影開始的時候去拼,也可以商量先去看電影,回來後和他一起拼,還可以給你們的樂高,提前找好家裡一個位置就展示臺等等。所以有些情緒的表達,超出了孩子能力所及,儘量幫他把這種情緒說出來。如果孩子需要幫助,還可以一起想想辦法。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02

我們還要理解孩子可能遇到了困難

▎要理解孩子可能遇到了困難,並且適時的去幫助他

比如我們之前談到的兩個穩定,媽媽的情緒和家庭的關係。如果這兩點不穩定的話,孩子就會在情緒上遇到困難,而這是他無法去處理的。還有就是他遇到一些其他生活當中的焦慮和壓力,比如總是被人欺負,有些內力強的孩子知道該怎麼處理,而對於,一些在獨裁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積累了很多的情緒,他可能形成了那種被壓制討好型的溝通模式,特別容易招惹到那些喜歡欺負人的孩子。

我們說其實像一些內力比較強的孩子,安全感呀,勝任感呀,還有接納呀等等這些內力比較自我決定。他們事實上是不容易招惹那些孩子的,什麼樣的孩子更容易招惹。我們談到像強制環境下,忽視的環境,包括有一些溺愛的,都容易去招惹這樣的孩子,而他自己又沒有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孩子就會動不動的就鬧情緒。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而這麼複雜的東西,他自己都找不到源頭,也不知道該怎麼表達,他可能會經常很不適啊,一會這樣一會那樣什麼都不是。那麼這一類情況一般是超出我們家長能力所及的,我們也不知道他的情緒到底是什麼意思。

那麼在他鬧情緒的時候,你不知道意思,那不妨可以簡單的對他,說,媽媽看到你生氣了,媽媽看到你現在不太開心,或者說來讓媽媽抱抱吧,或者到媽媽懷裡哭。媽媽看你情緒不太開心,一定要發生了什麼糟糕的事情了。那麼等孩子情緒平靜一點,他也許就願意和你說。如果孩子沒有能力主動表達,你還可以試試去問他,最近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之間有什麼事情發生嗎?或者你在幼兒園和誰玩了,你們玩了什麼好玩的遊戲。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媽媽在問問題的時候,越淡定越自然越好,緊張和焦慮都會被孩子感受出來,這會給他更多的壓力,他也不願意去表達。如果孩子還不說,媽媽還可以試著去聊聊自己小時候的相關經歷,很多孩子聽到了就很容易接著話題跟你聊了。我們也很可能存在一種情況,就是我們不是心理專家,不可能什麼都分析,判斷到位,你也很有可能真的找不到孩子的情緒更遠,那就不用糾結這件事情,這就會融會貫通到我們之前所提到關於焦慮的內容。

孩子雖小,焦慮和壓力可不少,當媽的可不能不知道!

情緒的處理,我們照著去做就可以了。比如說和孩子多玩兒遊戲,多運動運動,去釋放一些壓力的荷爾蒙。所以我們第二點要理解孩子可能遇到了困難,並且適時的去幫助他,即使你幫不了,沒關係,你最起碼是可以幫助他減少壓力和焦慮。你如果能知道根源當然好,如果不知道沒關係就按照上面的焦慮內容去做就好了。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03

讓孩子感受到表達情緒

▎先從內心裡接納感受,你會發現你才能更理性的去引導他的行為

安全的生活中有太多的情況,使得孩子慢慢開始不相信自己的感受,不去表達感受。我們舉一個例子:說孩子告訴你說,媽媽,我好熱。怎麼會呢?我穿四件你才穿一件兒,你這樣很容易感冒啊,感冒了就很容易發燒啊,發生了就要去打針了。你不是最害怕打針嗎。我們會說出一大堆的沒完沒了的大道理。前些年不是流行一句話嗎,有一種冷是,你媽說你冷,後來還有了別的版本,說是姥姥說你冷。

孩子有可能告訴你說,媽媽,我好累。怎麼會呢?你不是剛睡醒嗎?你是不是又想找藉口不去幼兒園了呀,或者孩子告訴你說這本書真無聊,怎麼會呢,是你說喜歡,我才給你買的呀,你下次看好了啊,要不然錢都白花了,所以就像生活中這麼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事情,熱了累了,無聊了,我們都不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更何況那些所謂的大事情呢,慢慢的孩子就開始不相信自己的感受,或者乾脆不願意把真實感受告訴你,這更多源自於我們的教養方式,是獨裁型,忽視型和溺愛型的家庭,在這樣成長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更容易這樣,在表達感受的時候,我們說更容易不說出真實的感受啊。

那麼獨裁成長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在表達感受的時候,他所得到的,要麼是憋回去,要麼是懲罰和吼叫,比較嚴重的情況,有的孩子在有情緒的時候,會用頭去撞牆,或者去打自己,他在用這樣的方式去釋放情緒,他心理上的痛苦其實已經遠遠超過了身體上所能承受的痛苦。但是因為父母的強勢,他不能去攻擊父母,轉而只能攻擊自己。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所以對於這種情況,要調整我們的教養方式,嘗試著先去接納孩子的感受,對於有情緒的時候,用頭撞牆,或者傷害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除了避免獨裁型的教育方式以外,同時還要找機會讓孩子哭出來,用哭來釋放他們積壓的情緒。當然了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有機會大笑,這也是一種方式。

那忽視型的孩子在表達感受的時候,沒有人會看到他,沒有人會去理會他的感受,即使他的父母不是真的要忽視,僅僅是想用冷處理。這種情況對於孩子來說,他仍然需要獨自去承受痛苦,而且父母的不理會,會給他帶來更多的孤獨和痛苦,慢慢的他就不再去表達這些感受了。因為只要一表達,不但得不到關注,而且還會引發自己更多的痛苦。為了避免自己更多的痛苦,他乾脆把自己的心門就封閉上了。所以這個孩子成長起來很有可能,也是那種冷漠型的,很冷漠的一個人。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那麼溺愛的也是一樣,每次表達感受的時候,父母比孩子還要緊張和焦慮,那麼為了避免給父母帶來這樣的感受,他們也就不願意不喜歡去表達真實的感受。可能就告訴你,我沒事。

當然還有一些更復雜的情況。有一位媽媽問我,他的孩子哪兒哪兒都好,就是懶,總不愛動,你就拿踢球來舉例吧,爸爸、媽媽給他報了一個足球俱樂部,結果他剛提了一分鐘就站在中間,爸爸問他,說你怎麼不踢了呀,他說哎呀太累了,媽媽說,這可怎麼辦?我們要知道,父母不停的說懶,因為媽媽在跟我說他孩子懶的時候,媽媽是有板有眼的在說。那麼我也告訴媽媽,我們說心理暗示有多重要,大家可以去網上查一下那個皮格馬利翁的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克布森(Rosenthal,R。和Jacobson,L。)開始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實驗研究,於1968年發表了研究成果《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一書。他們在奧克學校(Oak School)所做的一個實驗中,先對小學1~6年級的學生進行一次名為“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實為智力測驗。然後,在這些班級中隨機抽取約20%的學生,並讓教師認識到“這些兒童的能力今後會得到發展的”,使教師產生對這一發展可能性的期望。8個月後又進行了第二次智力測驗。結果發現,被期望的學生,特別是一、二年級被期望的學生, 比其他學生在智商上有了明顯的提高。這一傾向,在智商為中等的學生身上表現得較為顯著。而且,從教師所做的行為和性格的鑑定中可知,被期望的學生表現出更有適應能力、更有魅力、求知慾更強、智力更活躍等傾向。

這一結果表明,教師的期望會傳遞給被期望的學生併產生鼓勵效應,使其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變化。羅森塔爾把這一現象稱做皮格馬利翁效應。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這個心理暗示有多重要,那媽媽告訴我說他從來沒有去對孩子說過他懶,有的時候即使你不說,但是如果你心裡邊是這麼看他的,那麼你的潛意識就會影響到他。所以你看看我們這個暗示的力量有多麼可怕。不知道大家看過《秘密》嗎?

《秘密》讓全世界數千萬人以難以置信的方式改變生命,而《The Power力量》則集結了自《秘密》上市之後,作者朗達拜恩所領悟到的全部精華。

這是一本汲取宇宙中最強大力量的指南——這股“力量”讓你擁有想要的一切。想要馬上改變生命,改變人際關係、財務狀況、健康、工作和快樂指數,你需要的就是這股“力量”。你夢想中的人生其實比你以為的還要接近你,因為能讓你擁有一切美好事物的“力量”,就在你之內。

《力量》中說了許多人運用“力量”

心想事成

的故事,並提供擁有夢想人生的詳細指引,把你自然且喜悅地掌控自身命運所需的一切訊息都整合在一起。你需要知道的每件事,都已經包含《The Power力量》這本書裡。

從這本書《力量》找到你關鍵的鑰匙!懂得駕馭這股力量的人,會獲得想要的一切。

這裡面就會在講整個心理暗示的,其實更多的是心理暗示的一個影響,那麼除了心理暗示的影響,我們說這個孩子,他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孩子在用這種習慣性的標籤,而這種暗示做自己的保護,他其實是要保護自己,他有可能覺得自己能力有限,跟不上那些孩子,他自己做不到,所以,就用這樣一種消極的方式去拒絕,特別是當他說出真實感受而緊接著被爸爸媽媽強迫去做或者講道理責備的這樣的經歷,他曾經如果有過這樣的經歷,那麼,那麼他更希望用一些間接的式,不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會用間接的方式來表達。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然而這個表達的訊號,我們如果不解讀好,你就真的認為這孩子怎麼懶成這個樣子啊。我們把這種方式稱為自我妨礙,那麼有時我們不能避免那些看似無法勝任的工作,人們就會使用替代的策略來保護自我的價值。比如說找藉口,或者降低成功的機率,我乾脆多失敗吧,那麼這樣的話,我就可以有藉口不去參與了,不去接下去做了。那麼當然,作為家長,你不需要了解這麼複雜的東西,但至少可以去避免這種情況。

當你能學會接納孩子的感受,不管他這種感受是憤怒還是挫敗,悲傷還是憤怒啊,你的孩子就會很直接的和你袒露他的想法和感受,不需要繞來繞去的。所以無論怎樣,我們都要知道,感受是沒有對錯的,都應該被接納,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特的感受感,受到什麼就是什麼,所以一定要允許孩子表達任何一種感受,這種允許重要的,不是你說了什麼做了什麼,而是你讓孩子感受到了什麼。

你要讓他在表達感受的時候感到安全,即使他是在哼哼唧唧,即使他情緒不好,現在說起來這個話不好聽,即使他用一些不得當的行為表達,也是如此的,先從內心裡接納感受,你會發現你才能更理性的去引導他的行為。否則的話,你內心裡都不接納他現在鬧情緒,那麼你的引導行為的方式往往也是不理性的。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04

什麼是雙重資訊呢?就是不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

你看我們父母有時候也一樣,我們會很間接,或者非常不直接的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去表達出來。比如說要吃飯了,還是想看會動畫片兒,那可以嗎?你很想告訴他,不行,但又很擔心孩子會因此不開心。所以你說那看會吧,不過快吃飯了啊。他很猶豫的啊。孩子從媽媽的聲音和態度表情裡邊會捕捉到媽媽,其實是不想讓他看的,然後他就會比較糾結,看他媽媽不開心,不看媽媽又會說我讓你看了呀。

如果你真的擔心馬上吃飯了,孩子會看上動畫片,不動的話,那麼你不妨把自己的擔心說出來,真實的說出來告訴他馬上吃飯了,我擔心你的動畫片只能看一點點就要停下來,你想看一會兒暫停還是吃完飯再看呢?或者乾脆告訴孩子可以看呀,等吃完飯就可以看了。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你會發現這都是在用正向的語言,在跟孩子溝通,還有我們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孩子說講三個,而你這時候又特別累了,勉強答應,講的時候情緒也不好。這也是一種雙重資訊。乾脆告訴孩子,媽媽真希望能給你多講幾個故事,能感覺到你還沒聽夠,那媽媽有些累了我們明天繼續好嗎,來抱一下這都可以的。

有的媽媽問孩子,我和奶奶誰好,你更喜歡誰呀。平時奶奶帶的多,媽媽有點嫉妒,孩子怎麼粘奶奶,這時候,孩子他可能會告訴你,喜歡奶奶,奶奶和媽媽的表情馬上可能就變了,特別驚訝的,而孩子慢慢的發現是喜歡奶奶,能感覺到媽媽是不高興的,所以孩子學會面對媽媽的時候,要說喜歡媽媽,面對奶奶的時候,要說喜歡奶奶。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事實上,這種問題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孩子們擁有所有人的愛,事實上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即使是開玩笑,也要儘量避免,否則會讓孩子很為難。這是雙重資訊,都不是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我們作為成人有的時候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打電話回家,裡邊父母經常和我們說,別亂買東西了,生日蛋糕都不讓你買,但如果你真的什麼都不買,他們就會不開心。事實上,他是希望你去買的,對吧。

還有的孩子的問媽媽,媽媽,你生氣啦,然後媽媽趕緊說沒有啊,我沒生氣呀,有的還會跟孩子發生爭執,你怎麼老說我生氣啊。但是你動不動生氣或是我現在好好的。事實上孩子還沒有辦法對於一些情緒,最有效的分類和命名。也許媽媽就是心煩了焦慮的在思考事情。但對於孩子來說,媽媽的情緒不是平和的,他覺得是有異樣的。這一點孩子是很敏感的。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所以當孩子再問你,媽媽你是不是生氣了呀。要把這視為是孩子這個心靈的捕手,幫你去思考自己當下情緒的一個機會,他們真的是心靈的捕手啊。告訴孩子真實的情況,比如說媽媽現在心情不太好,有點煩,但跟你無關。媽媽想自己安靜一會兒,一會兒就沒事兒了。但這種真實情況,有時候很容易被自己所忽略。

我們在小時候也沒有那麼多的機會去表達感受,就像我們之前談到的不同的環境,這種獨裁型啊,溺愛型啊,忽視啊,我們都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可能更多的是獨裁啊。我們對感受會變得越來越麻木,所以我們也慢慢不相信自己的感受,對感受的敏感度低。而跟孩子相比,其實我們是最沒有敏感度的。那麼當聽到孩子說你是不是生氣了,先別急於解釋,先仔細審視一下自己的感受。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以前特別是很多積攢的情緒的人,對自己的感受已經不清晰了。也許孩子剛剛那個小動作讓你心煩,讓你不喜歡,所以你表達出來的,即使不是生氣,也是心煩。那麼你可以告訴孩子,我剛剛的語氣是有些不耐煩了,我想我應該更有耐心一點,我希望你去把燈關了好嗎?你還可以去說出你的要求,但是之前不要急於否定孩子,我沒生氣啊。你要知道他如果還是這麼敏感的人,捕捉到了,那麼一定是真實的。

因為以前我們太多情況下,我們的感受被否定掉了,我們以前成長的環境太多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斷的被否定,各種不認同,各種憋回去,所以感受對我們而言,我們是沒有清晰認識的。這也是孩子在幫助我們成長吧。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我們的第二次生命,有了孩子以後,我們變得對自己的感受也越來越清晰了。很多媽媽說,我現在真的變了,以前我是一個不懂得拒絕的人,那麼現在我可以很真實的去說出自己的感受,或者我會關注到我自己的感受,我會去懂得拒絕。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在不斷成長,甚至有些時候是孩子提醒到我們的,他幫助我們意識到這一點。

【總結】

▎關於孩子不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我們今天談到的四點:

第一點理解孩子發育的不成熟。

第二點,在他遇到情緒困難的時候幫他處理。

第三點,讓孩子感受到表達情緒是安全的,即使他接下來的行為是不當的,你依然要讓他認為表達情緒是安全的。

第四,避免給到孩子雙重資訊感受被經常否定,經常沒有機會去表達的,你也可以把這看成是重新瞭解自己感受,學會表達真實感受的機會。

▎這是孩子賦予我們的另外一個層次的成長。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結束語】

今天的內容你都有哪些收穫,又有什麼疑問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將你的感受和疑問告訴我們,我都會一一為您解答,也會為大家精選一些典型的事例,常見的問題,寫成文章釋出在這裡。

明天的主題是孩子除了傷心難過你還可以怎麼做。我們一直在談孩子需要去學會面對自己的情緒,那麼明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幫助孩子積極轉化情緒的一些方法交給他們怎麼樣去處理情緒的技能。

感謝大家支援夏木姐姐,最懂你是我的本心,建立寶媽協會是我的初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