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在馬鐙還沒有問世之前,騎兵能使用長槍大戟作戰嗎?

簡介當時騎兵作戰的主要裝備是刀和劍,少量的矛戈,輔助裝備是弓和弩,都屬於輕巧、便於攜帶、利於衝刺和砍殺,對於腰腿部力量需要較少,臂部力量要求較大的裝備

作戰什麼意思

在馬鐙還沒有問世之前,騎兵能使用長槍大戟作戰嗎?

受到演義類小說的影響,在我們的認知中,古時候的武將手持幾十斤或百斤重的長槍大戟,在千軍萬馬中施展著自己的武勇。這類小說中,受歡迎的情節無非是戰將之間的單挑,他們之間的勝負往往就能決定一場戰役的勝敗,可謂是“陣前一將落了馬,陣後散了十萬兵”!

在我國,乃至於世界戰爭史上記載的戰爭中,除了人之外,馬匹的參與度很高。起初是戰車,其後或者同時段也有騎兵的出現。

在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之前,騎兵是北方少數民族的天下。趙國和秦國身處北方,為了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和開疆擴土的需要,也發展了騎兵。但中原列國還是主要以車兵夾以步兵來進行戰爭,騎兵僅是起到輔助作用,並不是部隊主力。以漢朝為例,在屢次與匈奴的戰爭中就是以車兵夾以步兵,再有少量的騎兵組成的部隊來進行戰爭,但從騎兵的戰鬥力來看,遠遜於匈奴。

在魏晉南北朝之前,騎兵是沒有馬鐙的,對於馬匹的控制僅靠騎馬者的腰腿部力量。

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地曠人稀,馬匹精良,無論男女老幼,都生活在馬匹上,對於馬的控制能力遠勝於後天培養的中原騎兵。當時騎兵作戰的主要裝備是刀和劍,少量的矛戈,輔助裝備是弓和弩,都屬於輕巧、便於攜帶、利於衝刺和砍殺,對於腰腿部力量需要較少,臂部力量要求較大的裝備。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使用的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那種重型裝備是不可能在漢朝出現的,就算是出現了,他也用不了!關羽斬顏良使用的裝備是馬劍或者是環首刀。

在馬鐙還沒有問世之前,騎兵能使用長槍大戟作戰嗎?

我國的刀劍技術在漢朝出現了第2次高峰。開始是劍的鑄造,在張騫鑿空西域之後,漢朝得到了西域國家鋼鐵煉製技術中的加鋼法,劍的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是,劍在步戰中能夠發揮的作用在騎兵作戰中卻有失水準,這是因為劍是兩面開鋒的,兩面的厚薄相同,利於擊刺,卻不利於劈砍和撩砍。

騎兵在衝刺時,要麼利用馬匹衝刺的衝擊力使用矛類裝備穿透敵人的身體;要麼利用馬匹的衝擊力順勢使用刀鋒來劃破敵人的身體。膠著在一起時,騎兵可以利用刀背厚、刃薄的特點,充分發揮臂力來砍殺敵人。因此,兩漢時期的騎兵作戰使用的大多數都是一種叫做“環首刀”的名刀,而不是長槍大戟。

至於弓和弩,也是以步弓手為主。射箭是需要腰腿部和臂部力量的綜合使用,在沒有馬鐙的時期,一個弓箭手在馬上是很難拉開強弓的。同理,弩的拉力更大,需要用腳的幫助才能拉開,所以,也不適用在馬上使用。因此,漢朝的弓手弩手絕大多數都是步弓手。

在馬鐙還沒有問世之前,騎兵能使用長槍大戟作戰嗎?

當然了,也有例外,比如漢朝飛將軍李廣天賦異稟,就是一位使用弓和弩的好手,他所使用的“大黃”就是一把弩。可是,這種異能之士畢竟不多見。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率先發明瞭馬鐙,發明的背景並不是為了戰爭的需要,而是為了使貴/族婦女上下馬方便。起初的馬鐙僅有單面,其造型也和我們現在所見的馬鐙不同。後來,隨著馬鐙逐步傳到軍中,才解決了騎兵腰腿部能夠用力的問題,重型長兵器才在戰場上使用。

在馬鐙還沒有問世之前,騎兵能使用長槍大戟作戰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