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小小的棉花和雪花竟能掀起世界史上的大波瀾?!

  • 由 北京大學出版社 發表于 網路遊戲
  • 2023-01-26
簡介在公元9世紀(伊斯蘭曆3世紀)的一段時間裡,伊朗出現了二元農業經濟(dual agriculture economy)的跡象——傳統瑣羅亞斯德教地主主要種植冬季穀物,穆斯林主要種植夏季棉花

人類最初為什麼馴養動物

圖片

提到伊朗高原這片地域,波斯文明、畜牧業、乾旱,常常是首先浮現在人們腦海中的關鍵詞。然而,在阿拉伯人征服伊朗高原之後,棉花種植在伊斯蘭教穆斯林的主導下,一度促進了伊朗的繁榮興盛,不僅影響整個伊斯蘭世界,而且透過向西與地中海貿易的聯絡,以及東方印度穆斯林社群的發展,波及全世界的歷史。

圖片

伊朗高原地形圖,圖片來自標準地圖服務系統。

理查德·W。布利特在《9—12世紀伊朗的棉花、氣候與駱駝》一書中運用定量分析和新科學發現,首次將棉花產業、氣候、駱駝馴養與伊斯蘭伊朗的繁榮和衰落及突厥遊牧部落的入侵聯絡起來,並將這一時段的伊朗高原置於世界史的視野之下,探詢了伊朗黃金時代對世界歷史產生的複雜且持久的影響。

布利特認為,棉花生產和出口的繁榮使伊朗成為9—10世紀伊斯蘭世界生產力強盛、文化活躍的地區;而到11世紀,由於“大寒潮”的到來,棉花大繁榮在伊朗北部逐漸消失,伊朗經濟急速下滑,並促進了操突厥語的遊牧民族的入侵,奠定了後者延續幾個世紀的政治統治地位。

全書以整體史的眼光重新構建伊斯蘭伊朗的歷史,觀點大膽新穎,考證分析充實有力,援引資料紮實豐富,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01

夏季作物棉花走進伊朗高原

前伊斯蘭時伊朗高原經濟發展、城市擴張或出口製造業的情況,歷史學家還不大清楚。不過,這個地區在公元9—10世紀(伊斯蘭曆3—4世紀)已經成為伊斯蘭世界生產力最強盛、文化最活躍的地區。這是在阿拉伯軍隊征服伊朗高原後一個半世紀中發生的。新興繁榮景象背後的推動力,正是棉花。

歷史資料表明,在阿拉伯征服之前,棉花是在中亞城市中心附近種植的,如梅爾夫、布哈拉、撒馬爾罕和費爾干納等,這些城市在夏季生長期都有河水提供灌溉水源,但當時棉花的商業價值是有限的。雖然不能說棉花在伊朗高原的培植是未知的,但直到阿拉伯征服之後,棉花才開始成為伊朗中部主要的經濟作物。

可是,那些地方在棉花漫長而炎熱的夏季生長期,幾乎沒有河水可以提供灌溉水源。這就提出了幾個關鍵問題:是誰把棉花引進到伊朗高原的?棉花在哪裡生長?如何灌溉?誰種植了這些棉花?棉花如何銷售?誰購買?誰把棉花變成紡織物?在哪裡購買?為什麼阿拉伯人征服伊朗後,一種原本在薩珊時代幾乎無人知曉的作物竟然變得如此利潤豐厚?最令人難以捉摸的是,棉花和伊斯蘭教之間有什麼聯絡?

圖片

在阿拉伯征服之後,伊朗社會的經濟基礎仍然是農村和農業。即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貴族地主,他們繼續保持在農村的地位,也繼續維持當地的秩序和安全。和以前一樣,他們的生計依靠自己擁有或有權擁有的穀物種植村莊的生產剩餘。他們中的一些人還幫助新阿拉伯帝國政府收稅。

到9世紀(伊斯蘭曆3世紀)初,在來自伊拉克的軍事征伐和阿拉伯設立駐軍引發的150年動盪時期之後,包括具有棉花種植知識的、有影響力的葉門家庭在內的阿拉伯穆斯林,開始向新方向發展經濟。一小部分非阿拉伯改信伊斯蘭教者也加入了這一行列。

這些穆斯林創業者有豐富的經濟來源,包括戰利品,當地稅收收入,從薩珊王室、高階貴族和瑣羅亞斯德教的火神廟中繳獲的財寶重鑄的鑄幣。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沒有自己的農田。

為了獲取傳統瑣羅亞斯德教地主的土地,在沒有相關政策的情況下,穆斯林征服者利用伊斯蘭教法中的一項原則,將土地所有權授予任何將荒地用於生產的人。

在中央伊朗高原附近廣闊乾旱的山麓地帶,可以利用伊朗傳統技術來挖掘地下坎兒井以利於耕種。建造坎兒井本身就非常昂貴,而招募農場勞動力並在新開墾的荒漠土地上建造村莊的必要性,更使成本大大增加。

用坎兒井灌溉的土地上種植小麥和大麥的生產成本更高,並不經濟

,而小麥和大麥是薩珊王朝時期的主要作物。

因此,在新開墾的耕地上建造坎兒井的創業者和建立村莊的人轉向夏季種植,因為全年的灌溉水源為他們提供了競爭優勢。他們的首選作物就是棉花,它是夏季作物,既需要漫長炎熱的生長期,又需要坎兒井提供穩定的灌溉。棉花完全符合穆斯林想要使自己的統治與眾不同的努力。

圖片

The Persian Qanat 波斯坎兒井

鑑於這些考慮,希望成為土地所有者的穆斯林富人岀資挖掘坎兒井,並在他們後來擁有的荒漠土地上建立起村莊。為使投資能有回報,他們選擇種植棉花並將其投入不斷增長的城市紡織品市場,並逐漸投入利潤豐厚的出口市場。

在公元9世紀(伊斯蘭曆3世紀)的一段時間裡,伊朗出現了二元農業經濟(dual agriculture economy)的跡象——傳統瑣羅亞斯德教地主主要種植冬季穀物,穆斯林主要種植夏季棉花。

利用坎兒井灌溉開墾新農田和種植夏季作物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使伊朗在類似庫姆這樣的山麓地區出現棉花熱潮成為可能,這股熱潮也影響了非山麓地區。

9世紀的地理學家經常記錄不同地區的著名產品,棉花的主要產地涉及伊朗北部最大的三個城市尼沙布林、雷伊和伊斯法罕,烏茲別克的布哈拉和撒馬爾罕,以及現今位於土庫曼南部、當時與尼沙布林一起被看作呼羅珊首府的梅爾夫。所有這些地區都有一個漫長而炎熱的生長季節,有充足而穩定的水源補給,以及不斷增長的穆斯林群體。

02

棉花與伊斯蘭教相互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中亞雖然在阿拉伯征服之前就存在棉花種植,但正是在穆斯林的統治下,棉花種植規模才大幅提高。瑣羅亞斯德教村莊的所有者並沒有同樣參與到棉花熱潮之中,他們的土地是從薩珊王朝時期繼承下來的,這些土地通常透過其他方式來灌溉。

由此,一場競爭在兩種生活方式之間展開了,

一種是過去薩珊精英喜歡的生活方式,另一種是少數阿拉伯入侵者及改信伊斯蘭教的盟友們喜歡的生活方式

。穆斯林提倡穿純白色的衣服,有時也會穿彩色或條紋的衣服。這是一種基於阿拉伯傳統的偏好,既可以追溯到穆罕默德時代,也有一定可能是在征服之後,他們希望以此來證明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間生活方式的區別。

以虔誠或宗教知識聞名的穆斯林精英積極發展夏季棉花種植。這點從四個伊朗城市的烏理瑪職業名稱的比較,以及哈伊姆•科恩對中世紀穆斯林宗教精英的研究中可以明顯看出,科恩的研究依據的是地理上不受限制的史料彙編。

專門從事棉花貿易的伊朗烏理瑪的比例幾乎是其他被調查地區所有紡織品貿易商總和的兩倍。種植棉花和銷售棉布成為烏理瑪生活的一部分,他們透過宗教上宣揚穿絲綢是罪惡來支援棉花貿易。直到今天,純白色、黑色或棕色的棉質長袍和頭巾構成了伊朗烏理瑪的標準服裝。

圖片

烏理瑪(Ulema)是穆斯林國家對有名望的神學家和教法學家的統稱。

很有可能的是,穆斯林的棉花創業者堅持,在他們建立的村莊定居的農民,至少在名義上應該信仰伊斯蘭教。他們有錢吸引勞動力離開原有的村莊,加入新村莊的生產隊。新作物的盈利能力可能使勞動力確信他們將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對許多人來說,宣稱自己是穆斯林群體的一員可能不是什麼大事,因為那時他們對伊斯蘭教的瞭解還很少。此外,如果瑣羅亞斯德教的土地所有者有一項傳統的權利,甚至是一項由瑣羅亞斯德教教法批准的權利,可以要求被新棉花經濟吸引走的返回他們以前的村莊,要是遇上這些工人改信伊斯蘭教,即便只是名義上的改變信仰,也會使這種權利難以執行。

依靠這種方式,棉花產業促進了伊斯蘭教在靠近阿拉伯主要統治和駐軍中心的農村地區迅速傳播。在9世紀和10世紀早期,這些中心發展為成熟的城市,這是世界歷史中最引人注目的城市化時期之一。

棉花是伊朗為了向其他地區(主要是伊拉克)大規模出口而生產和製造的第一種主要商品,是推動城市化程序的主要動力。伊朗和伊拉克穆斯林群體的轉型引發的服飾潮流,為國內消費和出口貿易提供了一個更廣大的市場,從而為包括許多宗教學者在內的棉花創業家帶來了巨大財富。對棉花徵收的高稅率可以證實這一點。

03

“大寒流”結束棉花大繁榮

然而,伊朗在10世紀(伊斯蘭曆4世紀)上半葉經歷了一次顯著的寒冷期,隨後在11世紀和12世紀初,氣候一直處於長期偏冷狀態。布利特認為“大寒流”與伊朗高原北部地區農業和人口的總體下降相關聯,包括棉花大繁榮的實質性結束。

11世紀上半葉前烏古斯(Oghuz)突厥人兩次部落遷徙有關的文字、地理和生物學資料,反映了當時的惡劣天氣。

926年1月底,巴格達降了大雪。此前已連續六天嚴寒。降雪之後寒冷尤甚,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以至於巴格達及周圍地區的大多數棗椰樹都凍死了,無花果和柑橘樹也枯萎而死。酒、玫瑰水和醋凍住了。巴格達一帶的底格里斯河兩岸結冰,安巴爾(與巴格達同緯度)一帶的幼發拉底河大體結冰,在摩蘇爾(巴格達向北200英里處),底格里斯河完全結冰以至於馱畜可以走過。

1007年11月24日,巴格達降雪。一些地方積雪深達到一腕尺,另一些地方積雪深達一點五腕尺。(腕尺是一種長度單位,等於手肘到指尖的平均距離。)積雪留在地上兩個星期沒有融化。人們將雪從屋頂鏟入街巷和車道。然後雪開始融化,但是殘雪在某些地方保留了將近二十天。

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樹輪實驗室的一個小組在1999年完成的實地調研提供了對926年嚴寒霜凍和1007年暴風雪進行解釋的背景。對來自蒙古西部索隆戈廷達坂的古木年輪厚度進行的分析,表明伊朗棉花繁榮發生在顯著的溫暖時期,該時段不包含大約在920年至943年之間的寒冷時期。之後,在11世紀初,氣溫顯著下降,到該世紀末,一直保持著較低水平。此後寒冷期一直持續到12世紀。

蒙古樹輪資料揭示出的大寒流,大致與伊朗棉花行業的顯著衰退相吻合。安德烈·米奎爾在其影響深遠的、囊括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到11世紀中期為止的穆斯林世界人文地理》第一卷中,列舉了四部公元1000年(在大寒流之前)成書的阿拉伯地理著作,這是他關於棉花種植和棉製品出口的主要參考資料。

“其中一半——41份中有21份——屬於伊朗-阿富汗-中亞地區,其中三分之二專門涉及伊斯法罕以北的城市或省份。可以將米奎爾的表格與後來1340年由一位名叫哈姆德·阿拉·穆斯塔維的政府官員撰寫的地理著作進行比較,那時大寒流已經從人們的記憶中逐漸消失了。”

穆斯塔維只提到了伊朗的12個棉花產區,在這12個產區中,除了3個,全都位於伊朗南部或宜人的裡海低地。更重要的是,他提到的地區主要是村莊而不是城市,這表明棉紡織是地方性消費而非主要的出口貿易。

伊斯法罕、加茲溫、尼沙布林、梅爾夫、布哈拉、撒馬爾罕和雷伊等公元1000年以前主導棉花產業的主要城市,都不再被視為主要產區。此外,在魯伊·岡薩雷斯·克拉維約的報告中,1403—1406年前往帖木兒宮廷的使團也沒有把這些城市稱為棉紡中心。他還明確指出,進口到帖木兒帝國在伊朗西北部的首府蘇丹尼耶的棉花,來自設拉子和亞茲德,而呼羅珊也是產區,這是兩個南部城市和整個東北地區。

寒冷以及饑荒記載所顯示的衝擊,一定影響了冬季作物,特別是對人類和牲畜都必需的主要穀物。當時對小麥和大麥徵收稅率的暴跌表明,到10世紀初糧食資源已經開始有了壓力,這顯然是對那個時期旺盛的城市人口增長和城鄉移民的反應。如果這種分析是正確的,那麼大寒流對棉花的影響可能是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

由寒冷天氣或農村不安全狀況造成的收成減少,只會增加已經存在的糧食壓力,迫使農民將棉田改成麥田。

因此,布利特得出結論:由於受西伯利亞高壓影響的異常寒冷的冬季溫度,伊朗的氣候從920年起經歷了長達20年的寒冷期,然後在11世紀初陷入了一個伴有乾旱的嚴冬時期,這個時期似乎一直持續到12世紀40年代。

公元11世紀,棉花繁榮在伊朗北部逐漸消失,農業經濟總體上遭受嚴重打擊。與此同時,突厥語遊牧人群第一次大規模遷移到伊朗。這導致了長期的經濟變化,以及持續很多世紀的突厥人政治統治。引發該地區農業衰落與突厥人最初移民的因素,就是伊朗氣候的顯著變冷,寒冷氣候持續了一個多世紀。

圖片

小事物對歷史的影響常常不容忽視

談談你所瞭解的這方面案例

2位幸運讀者將獲贈新書一本

9-12世紀伊朗的棉花、氣候與駱駝

作者:[美]理查德·W。布利特 著 孫唯瀚 等 譯 羅新 校

經濟社會史、動物史與環境史的交叉融合,一部以全新視角探析伊朗黃金時代文明興衰的佳作。

Top